原標題:克羅埃西亞退休年齡將延至67歲
編者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國家有關部門也對此進行了解答,正式提出我國也將進行退休制度的改革,延遲退休已提上議事日程。由於事關千家萬戶,社會各界對此強烈關注。為了讓讀者在理解黨的政策的同時,也了解世界各國退休制度的狀況,本報駐外記者發回了一系列相關報導,今起陸續刊出。
12月13日,克羅埃西亞議會通過養老保險法案,決定從2031年開始逐步延遲退休年齡,到2038年最終將退休年齡從65歲延至67歲。克政府希望新法案能夠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保證全國養老金體系的持續正常運轉。此舉在遭到國內許多民眾質疑和反對下,法案的出臺和通過過程很不輕鬆。
根據新法案規定,克羅埃西亞在退休年齡已達65歲的前提下,2014年至2030年退休年齡維持65歲不變,從2031年1月份開始,每年延遲退休年齡3個月,2038年1月最終將退休年齡延遲至67歲。此外,原法律規定,年滿60歲並連續繳納35年養老保險的人可以提前退休,領取足額養老金。但此次法案進一步嚴格了提前退休的條件,從2014年1月開始,年滿60歲且繳納養老保險滿41年才可以提前退休領取足額養老金。未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退休人員,其養老金將大幅減少。
克勞動和社會福利部稱,延遲退休年齡主要出於社會福利系統的可持續性、國民壽命的延長,以及老齡人口就業需要等幾方面原因。目前,克全國每年養老金支出360億庫納,而每年養老金帳戶的收入只有170億庫納,巨大的資金缺口給公共財政造成了沉重負擔,這是新養老保險法案出臺的最主要原因。克羅埃西亞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每100人當中就有25位65歲以上的老人。根據克政府公布的數據,到2030年全國將有37萬個工作崗位缺乏勞動力。克羅埃西亞自2009年以來經濟持續低迷,政府入不敷出,面對養老金帳戶的巨大缺口和勞動力的不斷減少,養老金制度的改革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大勢所趨。
克勞動和社會福利部部長馬斯奇表示,維持克羅埃西亞福利體系的正常運轉需要200萬個勞動力,但目前只有140萬個。政府必須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提高就業率,以保證養老金體系的穩定和持續。
克養老保險新法案在討論階段就遇到了很大阻力,全國各行業工會和協會紛紛表示反對。反對人士稱,延遲退休年齡對社會養老體系的可持續性益處不大,要通過發展經濟和增加就業崗位來維持養老金系統的正常運轉。克羅埃西亞人的平均壽命比已經實施67歲退休制度的其他歐洲國家低3~5年,同時失業率居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年齡並非明智的做法,屆時很可能會出現「老年人和年輕人爭搶工作崗位」的局面。
克退休者協會主席亞斯娜·彼得羅維奇認為,這項法案只是對福利體系的「修修補補」,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薩格勒布經營家庭旅館的博裡斯說:「我今年63歲,正盼著兩年後拿養老金,如果67歲才能退休,不但少拿兩年的錢還要多繳兩年的養老金,我當然不樂意。」這代表了許多普通勞動者的想法。
從社會的總體發展趨勢看,提高退休年齡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經濟發達且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歐洲走在了前面。歐委會計劃在幾十年內把成員國的退休年齡延至70歲,去年歐委會發布養老金白皮書,呼籲歐盟成員國酌情上調退休年齡,從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及當前歐洲國家的政府債務及經濟困境。目前歐盟國家中的德國、荷蘭、西班牙、丹麥、冰島和挪威已決定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長至67歲,英國和愛爾蘭計劃到2020年延長至68歲。
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稱,必須想辦法解決歐洲社會人口老齡化造成的養老金體系赤字不斷增長的難題,改革退休制度,否則20年後多國的養老金系統將崩潰。幾乎所有的歐洲公民都開始意識到:在60歲出頭就能安享富裕晚年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薩格勒布12月17日電 駐薩格勒布記者 張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