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戰役成為了抗美援朝戰役中的轉折點,加速推動了抗美援朝我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為此戰墊上了全部身家,自以為是的李承晚調集了幾乎所有軍隊並向美國借調大量的新式武器與各種火炮。
但與志願軍的戰鬥力相比始終差了一大截,士兵的軍事素質和士氣是李承晚與美軍所苟合的而成軍隊比擬不了的。
此次戰役雙方都調用了大量火炮。我軍使用了約1100門重型火炮,還出動了志願軍的坦克團作為先頭部隊打響金城戰役的第一炮。我軍不僅武器方面以絕對的優勢壓制對手還在作戰隊伍上壓制了對手。
20軍團的四個軍和21軍都是志願軍中的精銳部隊,20萬鬥志昂揚的戰士時刻準備踏上金城對敵作戰。
志願軍在此次戰役上佔絕對的優勢,各個方面都是李承晚集團的噩夢,這一定是李承晚非常後悔的決定。這也是他之後的夢魘。
金城戰役一打響,李承晚便知道自己已經輸了。這是他做過最錯誤的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為這場戰役做足了準備,哪怕是非常習慣各類火炮為戰爭開路的美軍也為此感到震撼。數以萬計的炮火在他們頭頂飛過,如雨點般砸向大韓民國的陣線。
千門大炮齊射,天空也黯然無光,如雷貫耳的炮聲不斷響徹這片戰場。這必定是敵人的夢魘。後續統計我軍一共使用了近兩千噸彈藥 ,足以見得此場戰役的壯大與猛烈。
韓國軍隊深諳志願軍的各式武器與士兵的戰鬥力之強,也對此做出了各類應對。由美軍的空中支援也向我方陣地傾斜而來,據估計約200萬發炮彈與各類航彈數千枚投放在志願軍陣地上。
李承晚見美軍火力強大竟然以為自己依舊可以勝券在握。不成想,看似如此強大的火力,只取得我志願軍兩個陣地,還很快被重新奪了回來。
志願軍依靠優秀的軍事素質與戰鬥本領與韓軍進行周旋。天時地利人和,我軍依靠地形優勢,死死地壓制住了敵軍,韓軍大敗而歸。
志願軍隨後乘勝追擊,向敵方陣地衝鋒,敵軍主力部隊遭到重創。我方大獲全勝。前線戰士的勇猛無畏再加上後勤得到充足保障,敵軍節節敗退,不得不撤出陣地向後退十餘公裡。我軍軍威大振。
這場戰役一共持續了十四天,對整場戰爭起到決定性作用,。經歷了近三年的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與韓軍節節敗退,美國決定退出這場戰爭並與中國籤訂停戰協議。
李承晚集團卻對此協議提出了抗議,並作出了一系列荒唐的決定: 提出來「就地釋放」,對俘虜強行扣押。使得全世界為之譴責,志願軍隨即對李承晚集團宣戰。金城戰役爆發。
號稱韓國王牌軍隊的白虎團在此次戰役中被志願軍打的潰不成軍,至今白虎團的軍旗還留在中國的軍事博物館。韓國軍隊戰鬥力與志願軍相比簡直是小孩掰成年人手腕。李承晚軍大勢已去。
和平是必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也有信心與破壞和平的敵人戰鬥,李承晚一手打造的韓軍被志願軍打的落花流水。金城戰役的勝利是不僅歷史的必然,也是大勢所趨。
經過金城戰役一役,敵軍再也無法阻止志願軍前進的腳步,提前結束了這場由美帝國主義主導的鬧劇,保護了朝鮮半島免受帝國主義的侵襲。
抗美援朝,可以說是一場表明我軍立場,壓制美軍的一場戰爭。和美軍在朝鮮戰場廝殺決戰,也讓美軍看到了我軍男兒的熱血戰魂。
記錄講述抗美援朝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真實詳細,客觀易懂的,要屬李峰寫的這本《決戰朝鮮》。
這本書以真實歷史的角度, 詳細記錄了抗美援朝發生前後的各種事件,深受廣大軍迷的喜歡。全書氣勢恢宏、語言簡練易懂、從多個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翻閱此書,你會尋找到當年那段歷史的細節。
歷史微藍總結:
韓戰志願軍最終取得了勝利,世界重新認識了這個沉睡了百年的東方雄獅,這頭獅子熱愛和平,但絕不忍受任何的威脅與損害主權的各種行為。
志願軍戰士永遠是共和國的驕傲,志願軍勇敢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所學習,這場戰爭的勝利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