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的政黨席位之爭落幕 極右翼的崛起或影響歐盟未來決策

2020-12-15 WUSME
Marine Le Pen和Viktor Orban

今天歐洲選舉的結果顯示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因為世界上最大的多國投票的全貌變得更加清晰。極右翼民粹主義者的崛起,讓傳統中間派失去議會優勢。

傳統的中間派政黨遭受了慘敗,所謂的大聯盟 - 由中左翼的社會主義和民主黨(S&D)集團和中右翼歐洲人民黨(EPP)組成 - 失去70多個席位及其在歐盟議會中的多數席位。S&D的關鍵人物之一是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而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則是EPP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包括法國總統伊曼紐爾·馬克龍在內的歐洲自由黨和民主黨聯盟(ALDE&R)的自由派中心派團獲得了32個席位,現在將在提名歐盟關鍵職位的官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英國,由Brexiteer Nigel Farage領導的英國脫歐黨獲得了31.71%的選票。這幾乎相當於工黨和自由民主黨的投票份額相結合,反映了對傳統英國政黨日益增長的不滿。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退歐黨的大部分席位來自英國獨立黨,Farage以前的政治工具。

Salvini(L),Farage(中)和Le Pen(

Salvini(L),Farage(中)和Le Pen(R)都在各自的國家獲勝。

西班牙社會黨在四月下旬大選後取得了另一項強勁表現,贏得了32.84%的選票。中右翼政黨人民黨(20.1%)和Ciudadanos(12.2%)排名第二和第三,因為西班牙逆轉了歐洲的一般政治極端趨勢。極右翼派對Vox僅獲得6.2%的選票。

法國的結果進一步證明,預計對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支持激增並未實現。根據法國內政部的數據,海洋勒龐的極右全國集會贏得了23.31%的選票,以22.41%擊敗了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共和國政府聯盟。然而,與2014年相比,勒龐的投票份額略有下降,當時她的前國民黨獲得了24.86%的選票。

在義大利,由副總理馬泰奧·薩爾維尼領導的右翼利加黨以33.64%的選票獲勝。Euroskeptic Salvini表示他將嘗試與Marine Le Pen和匈牙利的Viktor Orban組成反歐盟集團。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會實現。

匈牙利極右翼的民族主義總理奧爾班在他的Fidesz黨獲得52.14%的選票後獲得了巨大的勝利。這是第二個最受歡迎的政黨,即左翼民主聯盟的三倍多,僅獲得16.26%。

在 綠黨聯盟張貼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其有史以來最強的性能,贏得了70個席位,並採取投票9.32% -上升從2014年起,當他們花了50個席位。該黨的大部分成果來自北歐,包括英國,愛爾蘭,法國和德國,年輕人在那裡舉行遊行,呼籲對氣候變化採取政治行動。

希臘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表示,在歐洲和地方選舉中他的政黨表現不佳後,他將舉行大選。反對派保守黨「新民主黨」獲得33.27%的選票,領先於激進左派「Syriza」的執政聯盟,目前為23.85%。

從阿姆斯特丹到雅典,從瑞典到西班牙,最近在歐洲舉行的全國大選揭示了一個迅速分裂的政治格局:大黨變得越來越小; 小黨派更大。全新的政黨格局正在影響歐洲議會。歐洲議會的進一步分裂,可能會使歐洲的決策過程更加麻煩和不穩定,」

自1979年第一次歐洲大選以來,議會由兩個主要的中右翼和中左翼團體管理,反映出絕大多數歐盟公民生活在屬於其中一個政黨的國家。

但隨著整個歐洲中心政黨的穩步下降,現在歐盟選民的比例不到40%。義大利,希臘,波蘭和法國等主要成員國都由既不屬於歐洲人民黨(EPP)也不屬於社會黨和民主黨(S&D)的政黨統治。

因此,根據臨時統計數據,中間派兩大集團失去70個席位是有道理的 ,獲得席位的是自由民主黨(40人,主要得益於Emmanuel Macron的LaRépubliqueenMarche),Greens(20多人)和國民黨(也有30多人,主要歸功於Salvini的聯盟)。

義大利的馬特奧·薩爾維尼(Matteo Salv

結果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議會支離破碎。民族主義者,主權主義者和歐洲懷疑論者的「少歐盟」陣營反映了這種分裂,除了意識形態和政策的深刻分歧。

波蘭的民族主義法律和正義黨以及極右翼的瑞典民主黨人已經避開了薩爾維尼的聯盟,因為他們不相信他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喜愛。在經濟上,AfD和DPP是自由市場的超自由主義者,但Le Pen反對「不受控制的全球化」,並希望增加公共支出。

在移民方面,薩爾維尼贊成建立配額制度,迫使成員國在整個集團周圍更公平地分配尋求庇護者,減輕南部「前線」國家的壓力; 東部的非自由民主國家和許多其他民主國家拒絕任何類似於這種計劃的東西。

這意味著議會過去通過歐盟立法的那種直截了當的多數都不太可能發生。臨時的跨群體聯盟將變得更加普遍,可能使敏感領域的決策變得複雜化,例如歐盟的下一個預算,邊境管制和氣候措施。

讓事情變得更加困難的是EPP尋求其權利支持的政治困難。(張李榮)

相關焦點

  • 歐洲議會選舉:主流政黨席位流失大,極右翼勢力大增
    當地時間5月26日,為期4日的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結束。最新出口民調結果顯示,歐洲主流政黨雖保住多數席位,但優勢減弱;綠黨、自由派和極右翼政黨勢力大增。BBC報導稱,此次歐盟28個成員國的總投票率達到50.5%,創下20年來新高。《衛報》公布的數據顯示,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雖然繼續保持議會第一大黨,但失去39個議席,目前得到議席數180個;中間偏左的社會黨也失去39個議席,目前得到152個席位;綠黨則比上次選舉取多17席,目前得到67席。
  • 西班牙中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反歐洲極右翼崛起?
    這些政策與歐洲的一些民粹主義政黨相一致,但該黨一直拒絕被標上「極右翼」的標籤。2018年12月,「聲音黨」在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自治區議會選舉中首次斬獲席位,成為西班牙自1975年結束弗朗哥統治、恢復民主制度以來首個進入地方議會的政黨。在28日的國家議會選舉中,「聲音黨」更是一舉斬獲24個席位,在議會中獲一席之地。
  • 北緯36°|歐洲又一個極右翼政黨崛起,這次是在西班牙
    以此推算,工人社會黨預計將拿下眾議院123個席位,超過2016年選舉獲得的84席,但仍然必須尋求與其他政黨聯合組閣。紅色為工人社會黨,藍色為人民黨,橘黃色為公民黨,紫色為「我們可以」,綠色為「民聲」運動。
  • 極右翼政黨在歐洲主流政壇崛起 歐洲"向右轉"趨勢將何去何從?
    德國國會大廈:德國聯邦議會所在地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阮佳聞 許多):2017年是歐洲的大選年,支持民族主義、反歐元、反全球化、反伊斯蘭等主張以及在難民危機中憑藉這些立場籠絡民心的極右翼勢力在多個國家異軍突起,並且取得不俗「戰績」。
  • 歐洲極右翼政黨分歧多於共識
    據德國電視一臺網站4月25日報導,德國選項黨主席默伊滕(JörgMeuthen)正努力在歐洲議會籌組極右翼聯盟,但各政黨除了在拒絕歐盟這一議題上團結一致外,在其他議題上顯然分歧多於共識。    德國選項黨成立以來經歷了多次分裂和出走,選項黨的歷史也是歐洲右翼民粹主義和右翼極端主義政黨分裂過程的真實寫照。
  • 全球觀察丨歐洲的右翼勢力是如何崛起的?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在匈牙利,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青民盟獲得了高達56%的得票率。總體而言,極右翼政黨組成的民族和自由歐洲在大選中獲得了58席,比五年前多了18席,歐洲自由和直接民主黨獲得了54個席位,右翼勢力總共佔據171個席位。儘管極右翼黨派並非在歐洲所有國家中受到歡迎,但是這次歐洲大選還是成為了近幾年來歐洲右翼崛起的見證。
  • 歐洲危險時刻:極右翼崛起
    法國巴黎遭遇連環恐怖襲擊,造成17人遇害一事,已在歐洲引發了一場新的不安,也為歐洲反移民、反伊斯蘭勢力的興起提供了新的機遇。    「這是歐洲社會的一個危險時刻。」    政黨崛起「一個更民族主義的、反移民的法國」    歐洲社會反移民勢力的崛起,在2014年是一個轉折點。    2014年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以反歐盟、反移民為目標的歐洲極右翼黨團,如「法國國民陣線」、「英國獨立黨」、「為了更好的匈牙利」、「荷蘭自由黨」等組織在本次選舉中第一次進入歐洲議會。
  • 歐洲極右翼勢力的崛起,是因文化衝突,而非文明衝突
    在經歷兩個共和國和一個君主國後,西班牙於1978年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制,逐漸過渡到西方議會政治,而土耳其又經歷了一場軍事政變。這兩個國家都處在歐洲的邊緣,都不屬於歐盟,有人笑言,「歐洲在庇里牛斯山脈的起點結束」,但如果把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山脈視為歐盟邊境,另一個邊境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我常常覺得,我好像經常是從歐洲的一端到另一端旅行。
  • 歐洲議會
    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機構(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之一,為歐盟的立法、監督和諮詢機構,其地位和作用及參與決策的權力正在逐步擴大。歐洲議會有部分議員是本國的知名政治家,包括各政黨的重要人物。《歐洲聯盟條約》規定,新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在任職前接受歐洲議會的質詢。歐盟委員會每年須向歐洲議會報告工作並由歐洲議會審議。《阿姆斯特丹條約》則進一步規定,歐盟委員會主席及其委員的任命須得到歐洲議會的批准。歐洲議會通過行使「共同決定權」影響理事會和委員會的決策。主席國須向歐洲議會定期匯報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歐洲議會可向委員會和理事會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質詢,並可成立調查委員會。
  • 直擊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大廈「選舉之夜」
    中新社記者當晚趕到歐洲議會大廈,親身體驗這個特殊的夜晚。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機構之一,也是世界獨一無二通過直選產生的跨國議會。歐洲議會每個月都會在斯特拉斯堡召開為期約一周的全體會議。歐洲議會各委員會、各黨團小組會議以及特別全會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當地時間5月26日,坐落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大廈迎來了歐洲議會選舉之夜。
  • 同觀·德國|荊棘載途:巴伐利亞選舉折射歐洲政黨的難民之困
    聯盟黨內部在難民問題上的分歧始於2015年難民危機之初,位於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州成為大批中東和非洲難民進入德國的主要門戶,而由難民引起的社會融合和治安問題也深深地波及了這裡,導致該州的反移民情緒高漲,加之應對難民危機曠日持久,耗時耗力又耗財的難民融合問題,已成為德國以及歐盟成員國之殤,民眾逐漸懷疑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對主張反移民的政黨青睞有加。
  • 民國初年四大政黨參加議會選舉,贏得392個席位的國民黨還是垮了
    1912年12月初,民國第一次全國性的參眾兩院議會選舉開始了,參加選戰的主要是當時的四個政黨——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和國民黨。1912年1月30日,中華民國聯合會(由同盟會分化而來)和預備立憲公會(清末立憲派團體)聯合組成了統一黨,宗旨是「鞏固全國之統一,建設中央政府,促進共和政治」,實際的態度是「反對同盟會、擁護袁世凱」。第二個完成組建的是共和黨。
  • 傳統兩強失勢希臘議會選舉(全文)
    一些分析師說,依據選舉結果,希臘議會或許難以在6月通過向歐洲聯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出的削減財政支出承諾。  受懲罰希臘內政部當天公布95%的計票結果,新民主黨得票最多,獲得19.6%的選票,左翼的左派政黨聯盟得票率第二,為16.6%,泛希社運排名第三,得票率為13.31%。
  • 民粹之風吹到北歐,瑞典大選極右翼獲歷史性勝利
    當地時間9日,近750萬瑞典人參與了該國大選投票,初步選舉結果顯示,執政左翼聯盟和在野的中間偏右聯盟得票率均未過半,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則獲得歷史性勝利,成為瑞典第三大政治力量。極右翼的民主黨則獲得了17.8%的選票,遠超在上次選舉中的得票率12.9%。不過,到目前為止,瑞典其他傳統政黨都拒絕與民主黨就組閣進行合作,預計要組成聯合政府可能需要費一番周折。組閣難題瑞典民主黨成立於1988年,主張瑞典人優先,反對移民和難民,並呼籲退出歐盟。在2010年大選中,該黨得票5.7%,首次進入議會。
  • 新聞背景:以色列第23屆議會選舉主要參選政黨和政黨聯盟
    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1日電 新聞背景:以色列第23屆議會選舉主要參選政黨和政黨聯盟  新華社記者尚昊 陳文仙  以色列第23屆議會選舉將於3月2日舉行,這是以色列歷史上首次在一年內舉行三次大選。在上一屆議會選舉中,利庫德集團獲得32個席位,排名第二。  藍白黨:成立於2019年2月,由以色列國防軍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與前財政部長亞伊爾·拉皮德領導各自的政黨組建而成,試圖聯合中左翼勢力結束利庫德集團長期執政的狀況。該黨主張引入總理任期限制,維護以色列少數民族的權利,強調拒絕與涉嫌貪腐並面臨審判的內塔尼亞胡合作。在上一屆議會選舉中,該黨獲得33個席位,排名第一。
  • 歐洲在義大利又一次阻擊了民粹主義政黨的挑戰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婧歐洲政壇又一次「阻擊」了來自反建制民粹主義政黨和極右政黨的挑戰。這一次,「戰場」在義大利。早在今年3月4日的義大利議會選舉中,反建制的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政黨」和極右翼政黨「聯盟黨」,分別獲得37%和32%的選票,但由於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政黨聯盟在議會中佔據絕對多數席位,因此,各方需要協商聯合組閣。
  • 歐洲極右翼赴靖國神社拜鬼
    8月13日,東京,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主席勒龐發表演講。  12日,來自歐洲9個極右翼政黨的15名代表在東京與日本極右翼團體「一水會」約85名成員聚會。媒體驚呼這「史無前例」,是要「建立世界極端民族主義政黨聯盟」。
  • 透視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
    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在2018年3月議會選舉中表現搶眼,其中五星運動以超過32%的支持率躍居第一大黨,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北方聯盟黨逆轉了2013年的頹勢,以近18%的支持率成為中右聯盟第一大黨;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的支持率亦超過了4%。 民粹主義力量在義大利的風頭之勁,在當下的歐洲恐怕絕無僅有。
  • 圖解2017德國聯邦議會選舉
    反歐盟、反移民的民粹主義另擇黨(AfD)在本次選舉中迅速崛起,得票率排名第三(12.6%),成為1945年以來首個進入德國聯邦議會的極右翼政黨。德國老牌政黨自民黨(FDP)取得10.7%的支持率,排名第四。此外,左翼黨(Die Linke)和綠黨(Grüne)分別獲得9.2%和8.9%的票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