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中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反歐洲極右翼崛起?

2020-12-15 新京報

當地時間4月28日,西班牙舉行四年來的第三次大選。根據前期計票結果,中左翼執政黨工人社會黨贏得最大勝利,但依然沒達到組建政府所需的票數,需聯合其他小黨派組建聯合政府。與此同時,極右翼政黨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為西班牙政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28日上午9時,西班牙大選拉開帷幕。逾3689萬合格選民湧入投票站,選舉產生新一屆議會,包括眾議院所有350個議席以及參議院208個議席。28日晚8時,投票站關閉。根據西班牙法律,在眾議院獲得絕對多數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負責推選新一屆政府首相。

此次大選投票率約為75.8%,高於上一次大選的66.5%。截至28日晚,99%的選票計票結果顯示,現任首相佩德羅·桑切斯領導的中左翼政黨工人社會黨贏得29%選票,佔據眾議院123個議席;中右翼政黨人民黨(PP)獲66個議席;自由主義的「公民黨」(Ciudadanos)獲57個議席;左翼政黨「我們可以黨」(Podemos)獲42個議席;極右翼政黨「聲音黨」(VOX)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贏得10%選票,佔據眾議院24個議席。

這是西班牙自1975年民主改革以來的第14次議會選舉,也是自2015年以來的第3次議會選舉。西班牙近年來政治分裂明顯,在2015年12月的議會選舉中,人民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但未能獲得議會多數席位、也未能組成聯合政府,最終西班牙被迫於2016年6月再次舉行議會選舉。2018年6月,工人社會黨對時任首相拉霍伊發起彈劾案,最終拉霍伊被迫下臺,工人社會黨總書記桑切斯成為新首相。然而,今年2月,由於政府預算案未能通過議會表決,桑切斯被迫宣布提前進行原定於2020年6月的議會選舉。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發表獲勝講話。圖/美聯社

桑切斯或將組建左翼政府

據英國《衛報》報導,桑切斯28日晚發表獲勝講話稱「我們做到了」。桑切斯表示,前期計票結果以及高投票率顯示了西班牙人民希望往前走,拒絕一些右翼黨派提出的反動政策的意願。桑切斯稱,「我們釋放的信息是,我們不希望倒退、不希望回到過去。我們想要一個向前看、向前走的國家」。桑切斯表示,工人社會黨最大的挑戰將是打擊不平等、推進共存以及消除腐敗。

工人社會黨此次的勝利是非常明顯的。在2016年的議會選舉中,工人社會黨僅獲得84個議席。此次大選工人社會黨多贏得39個席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而人民黨的失敗也是非常慘痛的,在2016年的議會選舉中,人民黨贏得137個議席,但此次選舉中僅贏得66個議席。

BBC稱,人民黨的大敗事實上意味著,即使有著中右翼「公民黨」以及極右翼「聲音黨」的支持,它也無法組成一個聯合政府。不過,人民黨主席巴勃羅·卡薩多28日已表示,人民黨會成為主要的反對黨。卡薩多稱,「結果非常糟糕……因為中右翼選票已經分裂了,此次選舉已經變得很難贏了」。

然而,雖然桑切斯領導的中左翼政黨工人社會黨贏得最多眾議院席位,但距離組建政府所需的176席還有差距,桑切斯需聯合其他小黨派組建聯合政府。

工人社會黨支持者歡呼勝利。圖/美聯社

據報導,在獲知選舉結果後,桑切斯就表示他會儘快和其他政黨展開對話,以組建聯合政府。桑切斯暗示稱,他傾向於組建一個左翼政府聯盟。此前,桑切斯的工人社會黨通過與「我們可以黨」聯盟組建了聯合政府,但在此次的選舉中「我們可以黨」僅獲得42個議席,這使得桑切斯還缺少11個議席以組建政府。

BBC稱,桑切斯可能會重新需要加泰隆尼亞分裂主義政黨的支持,該政黨在2月宣布退出桑切斯的執政聯盟,最終迫使大選提前進行。該政黨當時表示,想得到他們的支持,桑切斯必須明確立場,反對給2017年10月領導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的12名領導人定罪,並就加泰隆尼亞獨立進行討論。不過,桑切斯當時沒有同意這一訴求,現在似乎也沒有要答應的跡象。桑切斯表示,與其他政黨的合作必須「尊重憲法,向著社會正義、社會共存、政治清明前進」。

當然,桑切斯還可以聯合右翼政黨「公民黨」組成聯合政府,該黨擁有57個席位。不過,「公民黨」主席阿爾伯特·裡維拉此前一直對桑切斯的聯合政府持批評態度,指責桑切斯與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的政黨組成聯盟。桑切斯似乎也並無意願與「公民黨」組成聯盟。

這使得桑切斯組建聯合政府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若是工人社會黨無法在規定時間內組建聯合政府,西班牙可能會再次陷入2016年的無政府狀態,並被迫再一次召開大選。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桑切斯的中左翼政黨支持率明顯上升,反映了他們近一年的表現符合民眾期待。但是,桑切斯還是面臨極大考驗,即如何組建聯合政府。為了避免西班牙政治再次陷入混亂,他要儘量組閣成功,但又同時得保證不要把地方分裂主義等問題帶到新政府中。目前,極大的可能是桑切斯再一次與「我們可以黨」組成聯盟,同時再拉上一個小黨派或是地區性政黨共同組閣。

極右翼政党進入議會引憂慮

除傳統兩大政黨——工人社會黨與人民黨的表現外,極右翼政黨「聲音黨」的表現也備受關注。

事實上,西班牙自民主化以來長期屬於兩黨制國家,中左翼工人社會黨與中右翼人民黨輪流執政。但在2012年人民黨主席拉霍伊擔任首相之後,「我們可以黨」、「公民黨」、「聲音黨」等新興黨派逐漸興起,在西班牙政壇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兩黨制自此失效,工人社會黨和人民黨都再也未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在此次選舉中,五個主要的政黨更是激烈角逐,為西班牙政壇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在這些新興政黨中,極右翼政黨「聲音黨」2013年「脫胎」於人民黨。該政黨打出的口號是「讓西班牙再次偉大」,同時反對墮胎、反對女權主義、反對同性婚姻、反對移民、反對獨立分子。這些政策與歐洲的一些民粹主義政黨相一致,但該黨一直拒絕被標上「極右翼」的標籤。

2018年12月,「聲音黨」在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自治區議會選舉中首次斬獲席位,成為西班牙自1975年結束弗朗哥統治、恢復民主制度以來首個進入地方議會的政黨。在28日的國家議會選舉中,「聲音黨」更是一舉斬獲24個席位,在議會中獲一席之地。

3月30日,「聲音黨」支持者在巴塞隆納街頭舉行集會。圖/路透社

據《紐約時報》報導,「聲音黨」進入議會已經引起許多西班牙人民的憂慮。許多人認為「聲音黨」的政策與獨裁統治西班牙30餘年的弗朗哥有相似之處。38歲的行政人員Alicia Sanchez稱,「我一直有參加投票,但這次很特別。我擔心聲音黨可能會影響女性政策及其他相關政策。他們顯然是反同的,看他們的各種言論就像在看50年前的言論」。

對於極右翼政黨「聲音黨」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崔洪建認為,這其實也反映了西班牙的極端勢力在上升的現狀。當前,整個歐洲都面臨著一些相似的問題,如經濟疲軟、復甦困難、移民問題引發爭議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都有一些民粹勢力崛起。而整個歐洲基本上處於同一個政治氛圍中,各國政治多少都會相互影響、相互刺激,因此西班牙的「聲音黨」崛起也不意外。

崔洪建分析稱,歐洲議會選舉即將到來,目前已有多個國家的極右翼政黨表示會聯盟參加選舉。若是西班牙「聲音黨」加入聯盟,會使得歐洲議會中的極右翼勢力更加強大,同時反過來也會使得「聲音黨」在西班牙國內更受歡迎,因此「聲音黨」的崛起還是需要關注的。崔洪建認為,現在整個歐洲左翼衰弱、右翼崛起已成大勢,桑切斯的中左翼政黨雖然守住了西班牙,但可能還是無法阻擋整個歐洲右翼勢力崛起的勢頭。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於音 校對 郭利琴

相關焦點

  • 北緯36°|歐洲又一個極右翼政黨崛起,這次是在西班牙
    如今,極右翼政黨「民聲」運動成為40年來第一個進入西班牙議會的極右翼政黨,西班牙成為繼荷蘭、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等國之後,又一個極右翼政黨崛起的歐洲主要國家。去年6月,工人社會黨領導人桑切斯(前排中)出任首相後與內閣成員合影。
  • 歐洲議會的政黨席位之爭落幕 極右翼的崛起或影響歐盟未來決策
    極右翼民粹主義者的崛起,讓傳統中間派失去議會優勢。傳統的中間派政黨遭受了慘敗,所謂的大聯盟 - 由中左翼的社會主義和民主黨(S&D)集團和中右翼歐洲人民黨(EPP)組成 - 失去70多個席位及其在歐盟議會中的多數席位。S&D的關鍵人物之一是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而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則是EPP的一部分。
  • 極右翼政黨在歐洲主流政壇崛起 歐洲"向右轉"趨勢將何去何從?
    德國國會大廈:德國聯邦議會所在地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阮佳聞 許多):2017年是歐洲的大選年,支持民族主義、反歐元、反全球化、反伊斯蘭等主張以及在難民危機中憑藉這些立場籠絡民心的極右翼勢力在多個國家異軍突起,並且取得不俗「戰績」。
  • 全球觀察丨歐洲的右翼勢力是如何崛起的?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在匈牙利,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青民盟獲得了高達56%的得票率。總體而言,極右翼政黨組成的民族和自由歐洲在大選中獲得了58席,比五年前多了18席,歐洲自由和直接民主黨獲得了54個席位,右翼勢力總共佔據171個席位。儘管極右翼黨派並非在歐洲所有國家中受到歡迎,但是這次歐洲大選還是成為了近幾年來歐洲右翼崛起的見證。
  • 歐洲極右翼勢力的崛起,是因文化衝突,而非文明衝突
    一個極端保守的天主教團體散布了這些令人不安和扭曲的圖像,並聲稱家庭價值觀正在受到攻擊,婦女以女權解放的名義,做得太過分,表面之下仍然潛藏著父權制的強烈反彈,文化戰爭正在進行中。西班牙4月底的大選結果也表明了這一點,自1978年以來,西班牙極右翼政黨聲音黨(Vox)創造歷史,首次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獲得了10.26%的選票。
  • 西班牙大選看點:「一場對首相桑切斯和加泰隆尼亞的公投」
    《衛報》分析指出,此次大選可能不會出現單一政黨贏得多數選票的情況,但執政黨工人社會黨預計仍將獲得最多的選票,而極右翼政黨「聲音黨」(Vox)或將創造歷史,贏得比以往更多的選票。此次選舉原定最遲於2020年7月26日前舉行,但受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後獨派領袖受審訊一事影響,加泰獨派政黨不再支持政府,促使失去足夠支持的首相桑切斯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 民粹之風吹到北歐,瑞典大選極右翼獲歷史性勝利
    當地時間9日,近750萬瑞典人參與了該國大選投票,初步選舉結果顯示,執政左翼聯盟和在野的中間偏右聯盟得票率均未過半,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則獲得歷史性勝利,成為瑞典第三大政治力量。此次選舉中,執政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遭遇了100多年來最糟糕的選舉結果,得票率僅為28.4%,遠遠不及上次選舉獲得的31.2%,執政聯盟中的綠黨同樣遭遇慘敗,得票率從上次選舉的6.9%跌至4.4%。極右翼的民主黨則獲得了17.8%的選票,遠超在上次選舉中的得票率12.9%。
  • 歐洲危險時刻:極右翼崛起
    法國巴黎遭遇連環恐怖襲擊,造成17人遇害一事,已在歐洲引發了一場新的不安,也為歐洲反移民、反伊斯蘭勢力的興起提供了新的機遇。    「這是歐洲社會的一個危險時刻。」綜合新華社電    當地時間1月12日,德國反伊斯蘭遊行規模再度升級,在右翼組織佩吉達的號召下,2.5萬人聚集在德勒斯登舉行反伊斯蘭的抗議活動。    民眾呼聲「讓愛國主義不再被視為一種犯罪」    隨著鄰國法國首都巴黎的《沙爾利周刊》總部遭恐怖分子血洗,德國境內反對歐洲伊斯蘭化的聲浪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 歐洲極右翼政黨分歧多於共識
    據德國電視一臺網站4月25日報導,德國選項黨主席默伊滕(JörgMeuthen)正努力在歐洲議會籌組極右翼聯盟,但各政黨除了在拒絕歐盟這一議題上團結一致外,在其他議題上顯然分歧多於共識。    德國選項黨成立以來經歷了多次分裂和出走,選項黨的歷史也是歐洲右翼民粹主義和右翼極端主義政黨分裂過程的真實寫照。
  • 新聞分析:左翼政黨何以再次贏得玻利維亞總統選舉
    新華社利馬10月23日電新聞分析:左翼政黨何以再次贏得玻利維亞總統選舉新華社記者張國英玻利維亞最高選舉法院23日宣布,在10月18日舉行的玻利維亞總統選舉中,左翼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候選人、前經濟部長路易斯
  • 從兩黨爭霸到五黨逐鹿:愈顯碎片化的西班牙政治版圖
    此次大選結果其實並不出人意料,反而更像是這一碎片化進程中的一個裡程碑。儘管以比例代表制為基礎的多黨派議會在歐洲國家並不罕見,但這在西班牙這片注重傳統的土地上卻是個相對新鮮的現象。自從1975年大獨裁者佛朗哥去世以來,西班牙的政局就一直由右翼的人民黨和左翼的工人社會黨輪流把持。
  • 透視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
    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在2018年3月議會選舉中表現搶眼,其中五星運動以超過32%的支持率躍居第一大黨,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北方聯盟黨逆轉了2013年的頹勢,以近18%的支持率成為中右聯盟第一大黨;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的支持率亦超過了4%。 民粹主義力量在義大利的風頭之勁,在當下的歐洲恐怕絕無僅有。
  • 民粹狂潮中的一股清流:範德貝倫當選奧地利總統
    一次緩衝範德貝倫的獲勝為歐盟贏得了一次緩衝,即使這個緩衝很可能是暫時的。72歲的範德貝倫作為左翼的代表,在移民和難民問題上比較包容,也支持歐盟一體化。曾為大學經濟學教授的他被認為是「帶有生態和社會意識的自由派」,如今以7%的明顯優勢獲勝的結果將會給其他即將進行大選的歐洲國家帶去正面的信號。
  • 新聞分析:法國省議會選舉左翼遭重創影響幾何
    原標題:新聞分析:法國省議會選舉左翼遭重創影響幾何  新華網巴黎3月30日電(記者鄭斌)3月22日和29日,法國分別舉行了省議會選舉第一輪和第二輪投票。執政的左翼遭遇重大挫折,只獲得34個省議會的控制權。而前總統薩科齊領導的右翼聯合政黨在選舉中獲得大勝,將執掌66個省議會。
  • 今年首場民粹測試:「荷蘭川普」衝刺大選
    但最近,就在荷蘭大選的當口,這裡卻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蜂擁而至的地方。因為在上一次的議會選舉中,贏得全國17%支持率的極右翼政黨自由黨(PVV)的領袖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竟在福倫丹獲得了50%的選民青睞。而即將於3月15日舉行的荷蘭議會大選中,這位如今被稱為「荷蘭川普」的極右翼民粹政客,很有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 歐洲反封鎖令背後的複雜勢力:疑歐派、極右翼分子、陰謀論者等都在...
    布爾維格曾表示,極左與極右思潮都不屬於「橫向思維」的運動,然而,該組織被《焦點》周刊等媒體視為「帶有明顯的極右翼色彩」。據「德國之聲」描述,在法蘭克福的一個集會現場,「橫向思維」與一個左翼陣營團體對峙了起來,他們都將對方稱為「法西斯」。德國柏林內政問題學者奧利弗·福克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組織負責人曾稱,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包括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
  • 希臘激進左翼聯盟或大選得勝 在法政壇引反響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月26日報導稱,希臘大選投票結束,激進左翼聯盟獲得明顯優勢。由齊普拉斯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主張勾銷希臘的巨額債務,改變目前的財政緊縮政策。而現任總理薩馬拉斯以及他所領導的新民主黨警告說,如果左翼聯盟黨執政,希臘可能會被迫退出歐元區。報導稱,希臘激進左翼聯盟在選舉中獲勝一事也在法國政壇引起強烈反響。
  • 當今世界左翼政治力量內耗現象探析
    〔1〕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左翼力量特別是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各種左翼力量遭受重挫,多數政黨組織在低谷中徘徊和艱難掙扎。內外形勢與環境的變化需要它們摒棄前嫌、聯合對外、共同對敵。然而現實政治的博弈和鬥爭,又使它們中的多數未能走到一起、並肩戰鬥,即便有些黨實現某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大都難以順利推進和善終。當前左翼力量之間的這種內訌與爭鬥,無疑是世界社會主義仍處低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 新聞背景:以色列第23屆議會選舉主要參選政黨和政黨聯盟
    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1日電 新聞背景:以色列第23屆議會選舉主要參選政黨和政黨聯盟  新華社記者尚昊 陳文仙  以色列第23屆議會選舉將於3月2日舉行,這是以色列歷史上首次在一年內舉行三次大選。目前有29個政黨和政黨聯盟確定參選,其中主要包括:  利庫德集團:以色列最大的右翼保守政黨,成立於1973年。該黨曾多次贏得以色列議會選舉並進行組閣。現任領導人為多次出任以色列總理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該集團主張建立自由市場經濟並復興猶太文化,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立場強硬,強調以軍事力量保障以色列國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美國的「中東和平新計劃」。
  • 歐洲極右翼赴靖國神社拜鬼
    8月13日,東京,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主席勒龐發表演講。  12日,來自歐洲9個極右翼政黨的15名代表在東京與日本極右翼團體「一水會」約85名成員聚會。媒體驚呼這「史無前例」,是要「建立世界極端民族主義政黨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