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擺棕轎赤腳跳火」迎春祈福

2020-12-24 腳步丈量生活

2019年2月21日,福建莆田,農曆正月十七,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鬧元宵進入最為激烈最有看頭的「擺棕轎赤腳跳火」。村民用這樣的方式慶祝新一年的到來,也表達祈福驅邪、家家戶戶興旺發達的願望,同時也展現了松東村人勇敢、不懼苦難的精神。

獨特的「擺棕轎赤腳跳火」現場不僅人山人海,還吸引了臺灣、香港、廣州、江西、福州等地眾多愛好民俗的攝影家前來採風。攝影家們爭先恐後地搶佔有利機位,抓拍下著十分壯觀和震撼人心的大場面和細節,現場還有多架航拍機在空中盤旋,大視覺大廣角的拍攝全景。

莆田元宵節,堪稱全國最長的元宵節,時間跨度長,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結束。且期間伴隨有大量熱鬧的民俗活動,盛況賽過春節。每逢元宵節來臨,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慶時常常通宵達旦。尤以男子赤腳跳火,最為勁爆。

2019年2月21日,福建莆田,農曆正月十七,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鬧元宵進入最為激烈最有看頭的「擺棕轎赤腳跳火」。

2019年2月21日,福建莆田,農曆正月十七,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鬧元宵進入最為激烈最有看頭的「擺棕轎赤腳跳火」。

2019年2月21日,福建莆田,農曆正月十七,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鬧元宵進入最為激烈最有看頭的「擺棕轎赤腳跳火」。

2019年2月21日,福建莆田,農曆正月十七,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鬧元宵進入最為激烈最有看頭的「擺棕轎赤腳跳火」。

2019年2月21日,福建莆田,農曆正月十七,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鬧元宵進入最為激烈最有看頭的「擺棕轎赤腳跳火」。

相關焦點

  • 莆田2018年元宵指南,中國式狂歡節正式開啟!
    更多:黃石遮浪元宵(看新娘子,擺棕轎),靈川下尾出遊、東海東蔡出遊打鐵球、江口中午出遊、大濟西南村出遊、柄澳村油菜花地出遊、黃瓜島元宵,萩蘆鎮林美村(昭靈宮)元宵(巡遊四天)。2月28日(正月十三)地點:楓亭蘭友遊(13~17),白沙田厝,龍山宮,溝頭,木蘭陂頭出遊,壩下出遊(11~13),拱辰西洙,晚8時,溪白鬧元宵跳火堆擺棕轎跳火
  • 莆田元宵狂歡月·百萬英國嘉年華門票等你搶……
    莆田元宵狂歡月·百萬英國嘉年華門票等你搶…… 正月十五 南門擺棕轎
  • 莆田人最期待的活動,今年見不到了…
    東陽村是莆田著名的「進士村」,歷史上曾經走出過十一個進士,二十多位舉人,科甲聯芳,村裡尚有許多明清官員府邸保存完好,如「御史第」、「司馬第」等,也就文化底蘊深厚的東陽村最有資格擺上「官帽」這個元宵貢品了。麟山宮皂隸舞始於清代,至今有160多年。每逢元宵佳節,由楓亭鎮的38個自然村各自舉行遊燈,並聯合舉行出遊,持續3天,繞道百裡。
  • 逾5萬臺灣民眾爭鑽轎腳 媽祖駕前祈福平安
    逾5萬臺灣民眾爭鑽轎腳 媽祖駕前祈福平安  【解說】當地時間10月1日,正在臺灣巡遊的福建湄洲媽祖停駕在新北板橋慈惠宮,當地舉辦「百福並臻」鑽轎腳祈福活動,超過5萬臺灣民眾到現場參拜,祈福平安吉祥。
  • 莆田元宵,一月歡騰!2020年莆田元宵最全遊玩攻略!
    正月初十,涵江區霞徐大紅團紅團是莆田傳統的節慶食品,寓意紅紅火火,團團圓圓。正月十二,「砂花祈福」是錦墩村獨特的元宵習俗,將滾燙的鐵水潑向大樹,鐵水碰擊,火花四濺。南門社區擺棕轎。多支棕轎隊同時上場,圍著火堆轉擺棕轎,場面壯觀,人神共娛。楓亭遊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迄今已有千年歷史。花盆菜頭燈、驅邪蜈蚣燈、百戲彩架燈,彩燈齊備,大型彩車流光溢彩。
  • 認識不一樣的福建莆田
    每天陪你酒話連篇的大羅言酒全文字數:1679字閱讀時間:3分鐘你知道莆田嗎?在網絡已非常發達的今天,這也許只是一句廢話,何況現在的莆田早已是路人皆知。不過,今天我們還是要重新認識一下「莆田製造」。莆田史稱興安、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境內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它北依福州,東北與福清縣交界,東南瀕海,是福建主要僑鄉之一。莆田自古還有著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名人輩出,享有「文獻之邦」美稱。莆仙民俗豐富多彩,同一個習俗在不同的區域裡,就有所異樣變化。例如春節元宵節,各地的活動日期不同,其項目內容、規模、形式等都存在差異。
  • 臺灣新北板橋慈惠宮舉行鑽轎腳祈福活動
    湄洲媽祖巡安北臺灣進入尾聲 新北板橋慈惠宮舉行鑽轎腳祈福活動中新社臺北10月1日電 (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大陸福建湄洲媽祖金身來臺巡安,10月1日在新北市板橋慈惠宮舉行鑽轎腳祈福活動,截至記者發稿時,參與鑽轎腳祈福活動的信眾已排起了長龍,隊伍綿延數公裡。
  • 位於莆田忠門的這個古城,含有新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更是抗倭遺址
    「浮曦」,一個古老的名詞,然而現在莆田的人們更喜歡稱之為「莆禧」古城,它見證了莆田發展的傳奇故事。在早晨陽光剛剛閃現微弱光芒的時候,晨霧籠罩著海面,整座古城就仿佛漂浮在大海上,也便有了「浮曦」這個富有文藝氣息的名字。
  • 【嶺東年俗之跳火堆】蹈火而來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流行在榕江練江上遊一帶鄉村的跳火堆習俗,與莆田一帶的基本相同,聯繫到潮人多從莆田遷來,因此可看做是潮人對祖居地習俗的回憶和繼承。在年過之後,元宵前後流行的跳火堆,村人稱為「跳火煲」。一般是在村間遊神經過的安路,更多地是選擇村中的空闊地帶,一般在宗祠的大埕,或者廟前的空地,用稻草堆起,候營老爺隊伍巡遊經過,則組織點火,營老爺隊伍則發一聲喊,眾壯丁抬起神轎,快速衝刺跳躍而過,場面非常刺激,讓人熱血澎湃,而有些村子神轎眾多,有些村子跳幾次都不過癮,村民圍觀喊叫,神轎往復來回,火光熊熊,群情洶湧,這是嶺東一處極度有觀賞及參與價值的過年習俗。
  • 莆田副市長說莆田:一個鬧春的城市
    這裡的春節  一年兩度這裡的元宵  一月歡騰這裡是莆田一個鬧春的城市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置莆田縣,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古譙樓始建於公元983年(北宋太平興國8年)▲保存完好的莆田老城區自古以來,莆田人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史上出了2482個進士、21個狀元、17個宰相。▲蔡襄,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其書法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陳文龍,宋鹹淳四年(1268年)中狀元,抗元名將,民族英雄。南山廣化寺,始建於公元558年,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 映像莆田|莆陽大地獨特民俗鬧元宵
    莆田元宵期間,家家戶戶紅燈高掛,戶戶彩旗飄揚,擺齋果,設案桌。地域的不同,貢品也各有特色。在黃石鎮江東村浦口宮,人們會用桔子疊起金形高塔,象徵吉祥如意,寄託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在涵江延寧宮,人們會壘起八角形蔗塔,寓意生活甜蜜,祈求幸福安康;在城區東裡巷內的黃滔祠,人們分別搭起南瓜、肉糕、漳桔「三塔」,祈禱全族子孫興旺發達、大吉大利;在涵東霞徐順濟廟,人們則會製作直徑88公分的大紅團,紅紅火火鬧無宵……  在近一個月時間裡,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鬧元宵,爬刀梯、跳儺火
  • 臺灣信眾熱迎福建湄洲媽祖
    福建湄洲祖廟媽祖巡安臺灣的第9天,慈惠宮舉辦「百福並臻」鑽轎腳祈福活動,超過5萬信眾共襄盛舉。 湄洲媽祖9月23日自莆田抵臺北港,開始為期17天的「2017湄洲媽祖巡遊臺灣」活動。慈惠宮主委江清秀說,這是北臺灣的盛事,「湄洲媽祖上次是1997年來臺灣,20年才來一次,我們北臺灣89個公廟的媽祖也共赴盛會。」 活動早上9點正式開始時,慈惠宮前已經排了一兩公裡的長隊。
  • 福建莆田從早餐開始就過分了,全是活味精!
    今年是新加坡來的莆田餐廳19周年,11月-來年3月,莆田餐廳正在做海蠣節,終於逮到機會隨莆田餐廳創始人方叔叔去撈「活味精」,看看真正的莆田食材源頭。福建海岸線的味道方叔叔可是如數家珍,不過,問起福建提鮮的靈魂美味,他也實在有點犯難,「掰著指頭都數不過來!」
  • 福建莆田從早餐開始就過分了,全是活味精
    今年是新加坡來的莆田餐廳19周年,11月-來年3月,莆田餐廳正在做海蠣節,終於逮到機會隨莆田餐廳創始人方叔叔去撈「活味精」,看看真正的莆田食材源頭。福建海岸線的味道方叔叔可是如數家珍,不過,問起福建提鮮的靈魂美味,他也實在有點犯難,「掰著指頭都數不過來!」福建靠海。
  • 刀尖上的媽祖舞蹈——「耍刀轎」
    N海都記者 陳盛鍾/文 通訊員 林群華 曾清貴/圖 海都訊 近段時間,媽祖故裡湄洲島的「媽祖元宵」正在火熱進行中,耍刀轎、媽祖過洋、媽祖駐蹕、擺棕轎、信眾猜燈謎、信眾遊燈、乩童吃花、送媽上宮等豐富多彩的媽祖信俗文化,將當地的鬧元宵活動氣氛烘託得熱鬧精彩,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賞、體驗。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與媽祖廟的民俗與傳說
    湄洲島,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轄島,距莆田市42公裡,這裡素有「南國蓬萊」、「東方夏威夷」美稱,也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面積14平方公裡,是一座花園之島。登上湄洲島,抬眼仰望,便見到雲霧掩映中,有若隱若現的飛簷翹脊的建築群,猶如九天宮闕,這便是媽祖廟。
  • 莆田城廂區:探訪靈川鎮東進村「五帝文化」
    唐代石獅 網然 攝東南網3月22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愛玲)在剛剛過去的莆田元宵「民俗狂歡節」裡,城廂區靈川鎮東進村因一座流傳千年的五帝廟呈現出獨特的民俗特點拾棕轎的青年壯士蹦蹦跳跳,搖晃棕轎,在火堆旁跑、衝、跳、舞、躍等,在鑼鼓節奏的指揮下,進行一連串的歡娛活動,這就是傳統傳承下來的迅捷、矯健、優美的棕轎舞。十七、十八、十九這三個晚上,每晚分別到三個片區跳棕轎舞。正月二十為五帝郊遊的日子,同時也是全村的總元宵。這天廟內燈火輝煌,埕上演戲吹鼓奏樂,戲臺上演戲開始,闔村最盛大的遊行活動開始。上午9時半,郊遊開始,隊伍從祖廟出發,依次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