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張馳
大家好,我是北京新鼎榮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新鼎資本)的董事長、創始人啃哥張馳。很榮幸來到投資家公益直播平臺,跟各位朋友分享關於新三板最新的政策,以及新鼎資本對於新三板投資的基本邏輯的思考。
從去年10月25日到今天(5月12日),短短6個月左右的時間,新三板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新三板創新成指漲幅超過40%,新三板做市指數也漲了將近40%,整個新三板在過去的半年是一個質的飛躍,一掃過去五年持續低迷的陰霾,整個新三板迎來了價值修復的過程,這是一次財富的盛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人賺錢,有人虧錢。
機會擺在每個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如何去把握住機會才是資本市場思考的問題。
一
現在新三板的整體估值水平已經上移了一個段位,但是也僅僅是在半山腰,離山頂還有距離,所以現在進新三板並不晚。
我們新鼎資本已經發了三隻新三板精選層基金,1號基金一個億規模,在1月底就布局完了,2號基金3000多萬規模,在3月份已經募集完畢,3號基金近3000多萬規模,準備從下周開始建倉布局。實際上我們的新三板精選層五號、六號也在滾動募集,所以我們不僅僅分析新三板,關注新三板,更多的是投資新三板,賺取收益才是投資人應該做的事情。
新鼎資本成立於2015年,2015年4月開始投Pre-IPO項目以及新三板項目,至今累計投出將近40億,投資30多個項目,發了50多隻私募基金,一直聚焦在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含量的板塊。 投資過的項目包括:包括寒武紀、紫光展銳、博奧晶典、影譜科技、第四範式、靈汐科技、雲從科技、賽特斯、小i機器人、易衝無線、威馬汽車、小鵬汽車、阿爾特汽車、億華通、成大生物、東方略、澤生科技、合佳醫藥、民祥醫藥、宏濟堂、維和藥業、長風藥業、東方高聖、祥雲股份、南孚電池、中建材信息、泰安科技等。
我本人是對外經貿大學畢業,畢業之後在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了6年,2009年到九鼎投資,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工作到現在10年有餘,現在還是對外經貿大學的兼職教授和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外聘教授,也是中國基金報的新三板專欄作家,每周為中國基金報寫文章,已經寫了4年多了。
在中國做投資,永遠是那句話,方向比努力重要,模糊的準確勝過精準的清晰。政策就是方向,把握住大的政策就能把握住方向,這就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在投資的領域更體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新三板的投資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相信很多人在這次大的浪潮並沒有賺到錢。核心的原因,並不是不努力,而是沒有把握住大的方向。
對於新三板的改革,我相信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但是又不是非常了解,都是一種模稜兩可的局面,這是最可怕的。沒有把握住政策改革精髓,冒然去投新三板,要麼漲起來了,趕緊跑,要麼不敢進,只有對政策把握詳細了,對企業把握詳細了,我們才敢於重倉、敢於布局、敢於持有。
二
新三板的改革要從新三板的現狀開始說起。
截至2019年12月6日,新三板掛牌9076家,創新層671家,基礎層8406家。所以新三板成指在2015年4月達到了最高峰的2134點,到去年的12月6日跌到了低谷的916點,虧得很慘。新三板大量企業開始摘牌,2018-2019年負增長,累計摘牌的企業超過了3000家。
但是新三板裡一定有好企業,科創板去年受理了200多家企業,其中有30%是從新三板摘牌過去的, A股去年上市了將近200家企業,也有30%是從新三板過去,所以很明顯新三板不是沒有好企業,而是沒有好政策。同樣的企業(比如西部超導)在新三板的估值和半年後去科創板估值甚至差了10倍,這個原因就是流動性政策、估值、流動性、政策、開戶、門檻等等帶來的。
新三板從最低往上反彈,它的空間遠遠超過了A股和創業板科創板。這一波來的非常兇猛,新三板是2020年反彈最好的一個資本市場,如果操作的好,一定是最賺錢的市場。而現在也不晚,但是散戶進去要遵循投資邏輯。
投資永遠不是賺明天後天的錢,而是賺半年後一年後甚至更久後的錢,所以我們今天在布局的時候,就要想好半年後一年後,市場會怎麼變化。當然我們做私募股權投資,我們可能看得更遠。投新三板看一年後,投pre-ipo看3-5年後,當然投的期限越長,收益理論上也很高。
2019年10月25號,證監會啟動了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正式啟動,到11月8號發了6個文件,徵求意見稿3萬多字,涉及到精選層、競價、公開發行及降門檻等一系列內容,11月23號結束徵求意見,當時我們就判斷這個市場馬上會起來了。
從徵求意見到結束徵求意見,只用了短短的兩周時間,上一次這種情況發生,還是在2019年2月份,科創版推出的時候。這次新三板改革徵求意見可以說是非常的快,就預示著大的事情要發生。
所以當時新鼎資本就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募集了一個億的新鼎資本新三板精選層1號基金,在去年12月31號結束完成備案,緊急在1月28號之前把所有的一個億全投完了,投在新三板。那隻基金也是市場中最早的幾支新三板精選層為主題備案的基金,目前看這隻基金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三
除了看清未來,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到底在賺什麼錢?賺誰的錢?
兩個邏輯。第一,聰明的人賺笨的人錢,有人賺錢,一定會有人賠錢,類似於賭場,類似於所謂的A股割韭菜,就是機構賺散戶的錢,95%的炒A股的人,拉長個三年周期看,都是虧損。虧的錢是去了別人那裡,這種錢我們不賺。
還有第二種賺錢的邏輯,先進來的人賺後進來的錢,過去10年,任何人買房都賺錢了,因為過去10年是中國最大的一次城鎮化的浪潮,不斷有新的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推高房價,所以我們買房賺錢,我們希望賺第2種錢,叫先進來的人賺後進來的錢,也叫快魚吃慢魚,這個模式在新三板體現的淋漓盡致。
新鼎資本第1支基金布局新三板的時候,新三板開戶人數不到40萬人,今天新三板開戶人數已經接近100萬人,在過去的半年新增了近60萬人,新增的這60萬開戶人數,他是拿著錢進來的,他能買的標的和新鼎資本在2020年1月份建倉時候買的標的基本類似,大家都會去買,和買房一樣,越買越高。
我們要想賺錢,未來5-10年資金不會大量流入房地產市場,買房一定不是最賺錢的地方,因為房價已經到高位了,只有進入資本市場,才能帶來超發的貨幣的消化,一定是更多的資金進入到新三板、A股、科創板、創業板,推高這些股權市場。
所以未來5-10年一個確定性的信號,就是通過股權市場的崛起,讓更多的科技型企業在股權市場得到資金快速發展,拉動整個經濟增長,這是中國唯一能走的一條促進經濟增長的道路。
美國全國人民都推崇晶片、半導體、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一種科技型企業,過去20年,美國通過股市的慢牛,推動科技型企業的崛起,拉動國家經濟持續增長。我們比美國晚了大概20年,通過股市的慢牛拉動科技型企業的崛起,拉動新一輪經濟。所以我們看清楚這個趨勢,就明白現在投資投股權的大背景是什麼。
模糊的準確勝過精準的清晰。當新三板精選層都變成確定性的東西,當所有人都進來投資了,你再進來,就賺不了大錢了。
2019年10月23日,徵求意見結束,我們就很敏銳的看到機會來了,新三板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2020年1月1日開始,之前500萬開戶門檻,調整之後,開戶門檻基礎層200萬,創新層150萬,精選層100萬,門檻大大降低的結果,就是投資人更多。新鼎資本在2019年11月募集新三板精選層基金的時候,願意進來的人都是少數人,需要做很多解釋工作。即使因為很多人往往都希望等到所有東西確定了再入手再進來,但真正所有都明確了,那個時候就沒有機會了。
任何時候幹任何事,想賺錢,一定是當大多數人都想賺錢的時候,賺不到錢,所有的人都開始進新三板的時候,就是我們基金該撤的時候,永遠是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不可能一個市場讓所有的人都去賺錢,所以我們要判斷好實際判斷好趨勢,然後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把握住大的方向。
2019年12月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三天,這是近五年最早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首次提到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2020年新三板改革快速推動,創業板改革會也在快速,因為這是中央定的政策。
2919年12月13日,證監會發文要求落實新三板改革,股轉公司董事長在中國金融雜誌上發表封面文章,主題就是金融供給側改革中的形態,這也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其實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但是真正能看得懂,願意把錢投進來的人又有多少人呢?所以機會永遠都是擺在大家面前,我相信我今天講完了,還是只會是少數人願意投進來。所以投資需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投入股權才有可能賺錢。當然前提是能夠承受相應的風險。
四
過去5年6000家企業在新三板融了4000億,可是這4000多億的資金絕大多數近幾年都退不出,前面投的錢退不出,後面的人不敢進新三板。這次改革的目的就是讓前面投的人能退出來,這樣退出來的資金還會繼續投資新三板。
美國過去20年是靠股市的慢牛推動科技型企業的崛起,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國過去20年是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目前,顯然房價不能再漲了,因此未來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將是股市的慢牛,推動科技型企業的崛起,拉動經濟增長。這已經是比較清晰的過程了。
2019年12月20日證監會發布了修改後的《非上市公眾號監督管理辦法》,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文件,我們說新三板的公司屬於非上市公眾公司,新三板的監管政策是屬於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它是新三板頂層文件。只有這個文件修改了,新三板的細則才能落地。文件上一次修改是在2014年初,結果2015年新三板大漲,大量新三板標的翻倍,當然後來又跌下來了,那麼事隔五年,這個政策再次修改,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這是過去五年關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最長的文件,這個文件裡明確了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到2019年12月27日,股轉公司改革文件第1批領到正式發出7個文件,包括投資者適當性包括協議轉讓、異常交易等等。
2020年1月3日,《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公募基金的入市意味著沒有期限的長期資金入市築底資金的到來,而且公募基金是普通老百姓購買的開放式基金,可以隨時贖回,他們的表現能夠直接影響整個市場的走勢,所以公募基金入新三板意味著監管層認可新三板的流動性。
2020年1月10日,全面深化的第2部分要落地。 1月28日,農曆新年前新三板改革,所有重要核心文件全部落地完成。
這一個個信號能加強,充分說明了這個市場在3-6個月內就會爆發。當然疫情推後了一點,但是已經爆發。
3月6日,證監會發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叫《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精選層企業掛牌滿一年可以轉創業板或者科創板,而且不用證監會審核。文件也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意味著新三板和A股徹底打通。
2020年3月,股轉公司坐不住了,股轉公司下發了《關於加快新三板改革準備工作進度的通知》,要求5月31日前,中國所有的券商對於合格投資者,新三板開戶率要達到30%,6月底之前要達到40%,完不成的,監管機構給券商扣分。
所以各大券商非常著急,我知道3月中旬的時候,大的券商董事長跟營業部主要負責人直接開會要求落實,政策出來之後,3月、4月兩個月新三板的新增開戶人數就有40萬人,總開戶數達到近100萬人,直接開戶數量激增,迎來了4月份新三板的大幅度上漲。
4月1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的正式文件正式下發,中國的公募基金開始正式準備投資新三板精選層。中國的私募基金加起來12萬億,中國公募基金也是近12萬億。
中國的私募基金是百萬起點,不允許宣傳,不允許做廣告,不允許到處去賣,更不允許在銀行代銷,但中國的公募基金基本上都是1000元起,是開放式的,隨時你需要錢都可以贖回。對公募基金要求著底層流動資產要非常好,為什麼當時只允許中國的公募基金投資於A股債券市場和貨幣資金,那麼多年不允許投新三板,就是擔心新三板流動性。這次允許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精選層,也是監管機構認為新三板精選層的流動性,將和A股上市公司相差不大,流動性相差不大,意味著估值相差不大。
因為股轉公司下了開戶的硬任務,而且證券公司營業部是知道哪些客戶是200萬門檻的合格投資者。通過不斷電話推薦,進入4月,大量高淨值個人開始新三板 開戶。新三板開戶人數瞬間由之前的不到40萬人激增到現在近百萬人,人數多了40萬人,大家進來都是抱著錢進來的,而優質的標的只有那幾百個,自然水漲船高,我認為理論上至少優質標的應該漲一倍,就是這個邏輯。
五
我們可以看一下市場狀況,這是截取了4月20日當天的數據,當天新三板成交了9.53億。這是近4年來新三板成交量最大的一天。過去5年新三板日成交額一直維持在兩三個億。
雖然9個億,可能和A股兩市每天加起來近萬億沒法比。但是正常新三板的股票,當天上千萬成交就算很大的,基本都是幾百萬、幾十萬成交。
再看新三板做市指數,從2018 年的700點漲到1100點。如果再拉長一點,可以看到最高的時候15年有一個2700點,後來一路跌,跌到現在才起來。那麼下面三板創新成指,已經漲了40%了,也是從2018年12月份一路上漲。
再往後就是公告新三板精選層企業名單,截止到4月14號,共有100多家企業公告準備登陸精選層。。
我認為一個市場健康的資本市場,應該有短期、中期、長期三類資金共同支撐。像我們新鼎資本是做私募股權投資,都是百萬起點,屬於中期資金。短期資金是屬於個人的,屬於短期資金,長期資金指的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等等。
在過去的新三板推出7年,新三板一直沒有長期資金,所以一直不穩,2015年大漲後又大跌。所以現在公募基金入市帶來了長期資金,隨著公募基金之後,還有保險資金,社保資金,企業年金等等入市。
為什麼在2019、2020連續會出現科創板、新三板、創業板改革呢?
為什麼沒有在10年前?而在今天密集改革,什麼原因?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還是那句話,時間到了,宏觀經濟學講經濟經濟增長三駕馬車,投資(房地產)、出口和消費。目前,顯然房地產房價不能再漲了,出口,因為貿易戰熄火,中國只靠消費顯然無法拉動。
下一波經濟增長的引擎只有一個,股權市場,通過股權市場的崛起,帶動科技型企業、企業的崛起,推動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推動新一輪經濟增長。所以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改革,就是為了讓流動性增加。
只有改革才在還帶來一夜暴富的機會,或者說改革才能帶來政策性溢價的機會。平時投資我們賺的都是企業成長的議價;當大改革到了,除了企業成長溢價之外,疊加政策性議價,就可以獲取超額收益。這就是為什麼新三板收益這麼高的原因。
我今天就分享到這裡,謝謝!
------------------
作者簡介:張馳,北京新鼎榮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著名投資人。清華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基金報》新三板專欄作家,著有《四大那些事兒》、《啃碎新三板》系列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