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1945歐戰柏林戰役結束,德國還保有百萬大軍

2020-12-15 圓子同學了

二戰開戰時,即德軍攻擊波蘭時兵力120萬,(有的說160萬),德軍攻擊法國時,兵力335萬,德軍進軍蘇聯巴巴羅薩行動時,兵力550萬,德國最強的1941年.全歐洲的納粹軍隊有1020萬,那麼二戰中即柏林之戰結束後,德國宣布投降時?德軍還保留有多少兵力呢?小編通俗歸類給大家數一數。

德軍在東線

首先是西部軍團,德軍西部軍團的任務是抵擋西線盟軍。西部軍團兵力在1944年末德軍發動的阿登戰役中達到100萬左右。主要原因是:由於東線蘇軍在1944年冬季剛剛打完波蘭戰役解放了華沙,加之冬季的到來蘇軍暫時停止發起全面攻勢,轉而去攻擊東普魯士柯尼斯堡等要塞據點,為1945年開春的全面攻勢掃清一些障礙。

東線德軍

德軍就利用這個間隙,從東線調動了大量兵力發起聖誕節攻勢的阿登戰役,阿登戰役後期在盟軍要求下東線蘇軍看準時機提前發起全面攻勢,東線德軍防守不利受到慘重打擊,柏林方向受到了嚴重威脅。阿登反擊戰的德軍被盟軍反擊打回出發點後,又不得不調動回東線戰場去對付蘇軍。此時德軍在西部預留20-25萬左右部隊,蘇軍發起柏林戰役同時,西方盟軍也發起西線攻勢。西線除了少數機動兵力被調回柏林,依然有20多萬軍隊被西方盟軍死死的粘住!

北部軍團:又叫北歐軍團,最可笑保持建制最好的就是北歐軍團。從佔領北歐丹麥與挪威之後,德軍在北歐駐軍13—15個齊裝滿員德國師,主要任務就是防守北歐並且保證瑞典鐵礦石的供應,德軍在北歐部隊兵力25萬左右,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大規模調動,是建制最全也是最閒置的部隊。二戰結束後幾年,在北歐地區北冰洋小島上還有未投降還在運作的德軍觀察站與駐軍

德軍豹式坦克

東線德軍1945年有三支部隊。當然最多就是保衛柏林一線東線駐軍有100萬左右。還有一支就是奧地利兵團,蘇軍在東線發起奧地利戰役時候希特勒不顧當時參謀總長古德裡安的強烈反對將本來防守柏林一個裝甲師與幾個步兵師派遣至奧地利,但是也沒守住維也納,還間接減少柏林的防禦力量。奧地利軍團自維也納戰敗後,殘餘部隊大概還有10萬左右,被迫退卻至巴爾幹地區,被徹底切斷與柏林聯繫,也沒能參加柏林戰役。

虎式坦克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捷克斯洛伐克,很多人把捷克人當做德軍對待。雖然捷克至二戰前被德國吞併後雖然一直跟隨德國作戰,但是由於納粹在捷克國內實行的是高壓統治。事實上捷克本就是多民族體系國家,其中黨衛隊頭子海德裡希在種族清洗中表現尤為突出,使得很多捷克人嗤之以鼻,恨之入骨最後他被英國支持下的捷克地下抵抗人員刺殺。納粹事後對捷克展開的更多高壓瘋狂報復已經徹底導致捷克人民對德國統治的不滿。1945年德軍自維也納戰敗後,捷克仍保留有40多萬本地軍民組成的地方防禦部隊,看到德軍慘敗捷克在當時對德國態度實際已經「反水」。德軍維丟失後被迫撤至巴爾幹地區,捷克態度是不接應,同樣柏林之戰也不參與。1945年德國宣布投後捷克立馬宣布:自治獨立。捷克態度有點類似於被佔領的法國,只不過捷克沒有被「解放」,而蘇軍當時集中兵力打擊柏林於柏林之間的障礙,而捷克地理位置當時並不在通往柏林道路上,如果捷克被蘇軍在柏林之戰前提前「解放」,捷克也會像波蘭那樣直接加入蘇軍對德國開戰。因此小編不把1945年柏林之戰後,捷克地方武裝部隊編入德軍系列。

德軍捷克部隊38T坦克

還有兩支部隊就是東線北海部隊與東普魯士部隊。北海部隊由鄧尼茨率領原德國海軍北海艦隊,他們主要由海軍官兵與地方老百姓組成,兵力15萬左右,分散防守在德國北海地區重要的軍港城市。蘇軍發起柏林戰役時候也是直接切斷他們與柏林的聯繫,鄧尼茨是個標準的納粹軍人主動拍電報至柏林表示帶領他的水兵組成部隊增援柏林,但是他的部隊都缺乏重型陸地單位,根本無法突破蘇軍防禦防線。也許正是由於鄧尼茨的忠心,希特勒最終選定他作為接班人!柏林之戰後鄧尼茨率部隊向西方靠攏,最終向英軍投降。

東普魯士部隊在蘇軍發起的東普魯士戰役後還保留大概10萬左右殘餘勢力。但是他們都在本地防守,而蘇軍發起東普魯士戰役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掃清通往柏林的道路,其它一些小城鎮包括也懶得去分兵攻取了。柏林戰役結束之後,德軍已經投降這些小城鎮也就不戰而降了。

德國空軍

因此,1945年德軍柏林戰敗後留下部隊大概是:除去捷克斯洛伐克民兵與地方武裝。西線20萬左右,北歐丹麥與挪威25萬,奧地利戰役敗退下來10萬。鄧尼茨海軍與民兵15萬在加上東普魯士地區一些城市還保留的隊伍大概也有10多萬!德軍柏林戰役投降以後,留下全部有建制兵力疊加起來大概也就是70-80萬之間左右(不包括被俘虜)!!

如果在把柏林戰役結束後,主動逃亡至西線投靠盟軍接近20萬德軍也算一起,那麼總共還約100萬左右兵力。這批剩下德軍中保留建制最好只有北歐軍團,其他德軍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與少量的原部隊組成 ,與1942年建軍時的選拔出來的國防軍與黨衛軍比起來戰鬥力實在是差得實在太多了!

小編手動創作不容易,希望能得到你的一個點讚與關注。

相關焦點

  • 蘇聯紅軍在柏林戰役之後的照片,戰役發生於1945年4月尾至5月初
    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上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大量蘇聯紅軍在東方進攻柏林,這場戰役發生於1945年4月尾至5月初。在這場戰役終結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籤署無條件投降協議,宣示第三帝國正式覆亡,象徵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1945年開始由於蘇聯於1944年8月發動巴格拉基昂行動,所以歐洲德蘇戰爭相對地平穩。
  • 柏林戰役,德軍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沒守住柏林城?
    二戰後期德軍全部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三百萬(包括200萬德國國防軍,100萬德國黨衛軍)兵力多寡是由其軍工能力所決定的,但是在柏林戰役中卻組織不起來那麼多的人,因為德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兵力無法集中在首都柏林。
  • 盟軍為什麼沒有在柏林戰役結束之後進攻蘇聯
    1945年4月16日,蘇聯集中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部隊,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對柏林發動進攻。
  • 柏林戰役德國百萬大軍 為何打不過蘇聯:德軍不都是超人嗎?
    有網友問二戰柏林戰役德軍一百萬為什麼打不過蘇聯?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大家以為德軍在素質、武器、戰術上都遠遠超過蘇軍。其實從1944年開始,基本上就是蘇軍在橫掃德軍了。從1944年以後那些大戰役,蘇軍的勝率早就超過了9成,橫掃式的戰鬥比比皆是。
  • 「雲遊」 柏林 1945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結束。戰敗後的德國首都是什麼模樣?這段視頻告訴你答案。 戰爭粉碎了日耳曼尼亞之夢,給柏林留下了滿城的廢墟殘骸,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2020年是二戰結束75周年,柏林至今保留了許多見證這一歷史的紀念地。
  • 蘇聯大軍兵臨城下,德國人一夜增兵百萬,高超戰術讓朱可夫驚嘆
    文|逆北1945年初,納粹德國在歐洲的失敗已成定局。但是俗話說,困獸猶鬥,納粹德國雖在同蘇聯與英美的長時間交戰中損失巨大,但在盟軍的步步進逼下,仍不惜傾全國之力來一賭輸贏。在雙方戰爭機器的緊張開動下,一場新的大戰已在所難免了,那就是圍繞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的爭奪。
  • 1945年5月1號柏林保衛戰德國最長的一天德國第163步兵師
    1945年4月15號,隨著德國高層希特勒最後一次的戰略預判的失誤,調離德軍第6裝甲集團軍前往的匈牙利戰線進行德軍最後一搏的攻勢春醒行動,也稱為平湖戰役,蘇聯紅軍以朱可夫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
  • 柏林戰役的德軍如何布防?戰鬥最後幾天,蘇軍老兵稱戰後不敢回憶
    文/商學野1944年冬季,已被盟軍和蘇軍兩面夾擊的德國做出了最後的反擊,20萬德軍在西線朝著盟軍突進,史稱阿登反擊戰。阿登反擊戰是納粹德國的困獸之鬥,雖然德軍一開始佔據上風,但因為蘇軍提前發動維斯瓦河戰役,德軍只能分兵回防,阿登戰役終以德軍撤退結束。
  • 1945年五月一日黨衛軍第11北歐師德國柏林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戰
    1945年五月一日在二戰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場沒有留下痕跡的最後血戰在德國柏林帝國大廈開始展開,1944年下半年由於希特勒再一次錯誤的指揮導致了德國失去了最後談判的餘地,進行有條件的投降,這一次指揮上的戰略失誤發生在1944年11月,當時形勢是東線戰役德蘇雙方,在波蘭的華沙對峙
  • 俄解密二戰柏林戰役檔案文件
    披露攻克柏林細節俄羅斯公布了其收藏的部分詳細記述1945年佔領柏林情況的歷史檔案,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蘇聯戰勝納粹德國紀念日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節日。原定在5月9日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實施的限制措施而受阻。歐洲勝利日的慶祝活動——以紀念同盟國正式接受納粹德國的無條件投降——則早一天在歐洲舉行。
  • 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佔柏林
    1945年4月,蘇聯紅軍三個方面軍共250萬人開始發動柏林戰役,對德軍進行最後的反擊。至四月底,紅軍已經逼近柏林城下。在戰役最後的數天,戰鬥的規模和策略已經變成爭奪每棟大樓的每一間房,柏林每一寸土地都成為極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更誇張的是,有些德蘇雙方的軍隊前線相隔只有數間房遠,夜晚還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圖為進入柏林市區的蘇聯紅軍。4月30日早晨,蘇軍已經推進至柏林中心,柏林城防司令黑爾姆特魏德林將軍報告彈藥用盡,最多只能堅守不足24小時。圖為廢墟前的德軍軍官。
  • 老照片:1945-1946年,殘酷二戰結束後16張經典瞬間
    1945 年 5 月 , 紅軍攝影師 Yevgeny Khaldei(中) 與蘇軍部隊在柏林布蘭登堡門附近。1945 年 5 月 26 日, 奧地利貝希特斯加登, 美國陸軍第 12航空隊的一架 P-47「雷電」 戰機低飛過曾是希特勒寓所的破爛廢墟。 房屋殘骸附近地面遍布大大小小的彈坑。
  • 最後的戰役柏林戰役
    到1945年4月,阿道夫·希特勒仍然擁有一個名義上的帝國,疆土包括易北河東部到奧得河,丹麥和捷克仍在帝國版圖內(儘管這個疆土從1944年起已經被壓縮掉了80%)。荷蘭、挪威和義大利仍有部分領土在德軍控制下。不過,支撐德軍士氣的唯一因素只有柏林了。如果柏林失守,那麼德軍的士氣將轉眼間土崩瓦解,同時也意味著戰爭的結束。
  • 柏林戰役尾聲,德國守城軍隊要求談判,史達林霸氣的回答這三句話
    柏林戰役尾聲,德國守城軍隊要求談判,史達林霸氣的回答這三句話1945年的春天,蘇聯攻佔了德國的柏林,法西斯德國企圖在柏林拖住蘇軍,能夠繼續的抵抗下去,給戰爭爭取更多的時間,但是蘇聯的攻勢卻遠超他們的想像。
  • 發動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還要浪費30萬兵力?
    柏林會戰,亦稱柏林戰役,是二戰中蘇德戰場,蘇聯實施的最後以此戰略性進攻的戰役。1945年4月16日,蘇聯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兵力。
  • 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放棄「圍而不攻」的戰略?
    自1944年6月6月,反法西斯聯盟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德國也因此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而蘇德戰爭也在「十次史達林突擊」中把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的國土,蘇聯紅軍此後便開始橫掃東南歐,最終於1945年4月開始發起對柏林的總攻。
  • 蘇聯在莫斯科擋住了德國進攻,為何德國在柏林擋不住蘇聯進攻
    二戰末期,希特勒對柏林實行了「克勞塞維茨計劃」。這個以普魯士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命名的計劃,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焦土政策」。在蘇軍抵達柏林城前,德軍儘可能地毀壞了柏林城外所有的可用資源。而柏林城內保障人民基礎生活的設施,也被德軍毀滅了大半。
  • 帝國的毀滅,二戰結束後的滿是廢墟殘骸的德國柏林
    1945年5月,布蘭登堡門附近接受救治的德軍傷員。1945年5月,柏林博物館前的蘇軍士兵。毀壞嚴重的柏林建築物。帝國大廈的入口處,牆上布滿蘇軍士兵的塗鴉。兩個柏林婦女推著嬰兒車經過一門Mrs18型210毫米榴彈炮。
  • 什麼原因導致了德軍在柏林戰役中慘敗
    這次的戰役也是蘇聯在1945年最後一次的進攻戰,所以也是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蘇聯為了勝利,也是對戰役準備了十分長的時間,所以德國方面也是危機重重。此次,蘇聯也是抱著必勝的決心,想要一舉消滅德國。這樣做了充足準備的蘇聯,在部隊投資的力度也是十分的大的,這場戰役一共投入了四個作戰能力很強的部隊。
  • 蘇聯人單槍匹馬進攻柏林,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最終換來什麼?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集中250萬大軍,在45000門大炮,6000多輛坦克和7000多架飛機的配合下,組成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重兵集團向德國首都柏林發動總攻。經過惡戰,蘇軍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佔領了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以盟國的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