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用上「網際網路+」 APP預約上門回收廢品月均300噸

2020-12-2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綠貓」APP通過預約回收員上門回收實現幹垃圾資源化,解決居民賣廢品的煩惱,同時指導居民實現垃圾乾濕分離。圖為北京天龍天天潔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的員工展示垃圾回收員攜帶的垃圾回收預約移動終端。新華社供圖

「白貓黑貓,不如綠貓!再生至尚,變廢為善!」這是手機APP「綠貓」軟體打開界面顯示的內容。不難看出,「綠貓」是一款與環保有關的服務軟體。

北京市東城區花市中區等50個社區的居民手機裡就裝著這樣一款APP軟體,用來幫助家庭解決回收廢品的煩惱。據統計,利用這款軟體,50個社區每月可回收各類廢舊物資約300噸。

便捷

預約回收明碼標價

累積資金兌換物品

近日,市民秦先生將家裡的十幾個快遞盒子、一大摞雜誌和一些飲料瓶放到門口。十幾分鐘後,敲門聲響起,預約回收員高連根準時上門收取秦先生家裡的廢棄物。

原來,秦先生在前一天晚上,通過「綠貓」的預約功能,預定了第二天上午10點上門回收。「過去,這些東西都是塞一個袋子直接扔垃圾桶,費事費力。從去年夏天開始,用『綠貓』軟體後,每次預定好時間就在家等著,基本上每周約一次,挺方便的。」一邊說著,秦先生幫著回收員把東西放進收納袋。

拎著袋子下了樓,回收員高連根打開收納袋,把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扔進了分類垃圾桶,再把收到的廢品拉到小區南門邊上的「綠貓」回收屋,分類稱重。「紙箱子每公斤1元,書本每公斤8毛,易拉罐一個8分,可樂瓶一個3分。」通過點擊確認,用戶秦先生的帳戶裡便增加了7.55元,這些資金可以累積起來兌換各種日用品。

推廣

試點已涵蓋50個社區

平均每月回收近300噸

北京市東城區花市中區一共有1600餘戶居民,從2014年開始,「綠貓」運營方——北京天龍天天潔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就在這裡進行試點,推廣APP預約服務。

兩年多的時間,這個小區已經有近千戶居民註冊成為「綠貓」的用戶。回收員高連根每天要處理超過20個訂單,回收各類廢舊物資近百公斤,最多一次回收了800公斤各類廢紙。

目前,「綠貓」的註冊用戶已超過兩萬,日常活躍用戶近萬個,覆蓋了北京市東城區50個社區、近10萬戶居民,平均每月能夠回收各類物資約300噸。

相關新聞

北京朝陽將建22個垃圾智慧分類社區

本報訊北京市朝陽區近日推行一項新政策:廚餘垃圾、廢舊報紙等生活垃圾在22個社區將以回收換積分的形式存入居民帳戶。這些積分可以用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享受家政保潔、理髮等便民服務。

朝陽區勁松街道勁松五區的「綠馨小屋」負責幫助、指導附近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每天早上6點半就開門服務,直到晚上18點半才下班,大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垃圾兌換。

社區裡的居民每戶都有一個積分卡,當家中的垃圾積攢到一定量,就可以送到「綠馨小屋」,經過稱重以後兌換相應的積分。比如:1公斤廚餘垃圾積2分,1公斤廢舊報紙積10分;200個積分折算15元。

針對居民家中產生的大件垃圾、裝修建築垃圾,居民可以自行投放到指定地點,或直接通過微信和電話方式預約上門清運。這些形式最大限度避免了垃圾清運不及時、滯留等現象。

另外,勁松街道還建立了「兩網融合」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源頭排放登記系統,逐步實現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把再生資源回收和生活垃圾回收兩大系統進行融合。

目前,勁松五區的廚餘垃圾分出率已經由原先的5%升至20%。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廣州垃圾分類接入網際網路+ 回收廢品APP上搶單
    原標題: 廣州垃圾分類接入網際網路+ 回收廢品APP上搶單  廣州垃圾分類引入乾濕分類後「掃一掃」能積分,賣廢品全程模擬「滴滴打車」搶單,這些新玩法最近一個月來在廣州一些街道內已經試點。16日,記者跟隨廣州市城管委走訪多個街道社區垃圾分類新做法,老城社區、新建商品樓和城中村均有垃圾分類的針對性創新做法。
  • 「網際網路+廢品回收」方興未艾
    近兩年,一些公司嘗試對廢品回收進行「網際網路+」改造,手機預約下單,廢品回收一鍵搞定,類似的上門服務更加受到群眾的青睞,可以說,「網際網路+」的新模式再一次撬動了廢品回收「舊」市場。「回收小哥」上門回收廢品。家住高平市新北小區的李女士,過去常常為處理家裡的各種廢品發愁。
  • 點點手機廢品上門收 上海垃圾分類回收有了「拾尚包」
    原標題:點點手機廢品上門收,分類回收有了「拾尚包」  點點手機,不到一分鐘就完成預約。1小時後,社區回收人員上門,以150元的價格收走閒置近一年的舊電視機,這讓家住靜安區彭浦鎮佳寧花園的李阿姨感嘆「真方便!」
  • 66秒|手機預約 廢品上門回收!臨沂臨沭大數據平臺打通垃圾分類回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為破解廢品回收難、利用渠道少、陋習難改變等問題,臨沂市臨沭縣以「現代智慧物流技術、車聯網技術、智能物聯網技術,以及網際網路信息化大數據」為支撐,設立縣級「綠色智慧型」再生資源回收大數據平臺,給垃圾分類、資源利用帶來了新變化。
  • 從為「破爛兒」辦展到app預約上門回收,講述京城收廢品的陳年往事
    本報1958年5月11日2版《「廢物」不是廢物》記載了當時的情景:懸掛著的宮燈和樂器,是用民間陳舊的硬木家具改制成的;漂亮的被面、床單和枕套是用碎花布拼制的;衣櫃、床和桌椅,是用以鋸木屑作原料的刨花板製成的;檯燈的座兒宛似象牙雕刻,是用廢棄的牛骨做的;景泰藍花瓶,是用回收的廢雜銅做的銅胎……此後,北京各區縣的工廠、企業、機關、學校、街道都展開了廢品回收工作。
  • 「破爛王」變身回收專員,預約上門回收廢品就像寄快遞一樣方便
    和印象中的「賣廢品」截然不同,身穿綠色制服的蔣楊鋒將紙板打包後在智能磅秤上過秤,夏成芳的手機上就即時到帳了一筆6.23元的微信零錢。與此同時,蔣楊鋒還將手持POS機列印的憑條遞給夏成芳核對。「預約上門回收廢品,就像寄快遞一樣方便,不會短斤缺兩,交易完成後還有憑據,讓人非常放心。」41歲的夏成芳對我區再生資源上門回收的做法讚不絕口。
  • 手機點一點,紙皮上門收!肇慶回收廢品新方式,快來了解一下→
    而如今,在手機上點一點,就能上門回收廢品!早在四五年前,肇慶就有上門回收舊衣物、書籍等服務,主要是依託快遞員網絡上門收集。但是家中網購的剩下來的舊紙皮卻極少能預約上門回收。最近,肇慶城區出現了通過網際網路預約、上門回收各種廢品的專門公司。11月16日,家住臻匯園的市民陳小姐通過「每日一收」微信小程序下單,在系統裡選擇要回收的廢品種類,然後預約時間。
  • 手機點一點,紙皮上門收!肇慶回收廢品新方式,快來了解一下→
    而如今,在手機上點一點,就能上門回收廢品!早在四五年前,肇慶就有上門回收舊衣物、書籍等服務,主要是依託快遞員網絡上門收集。但是家中網購的剩下來的舊紙皮卻極少能預約上門回收。最近,肇慶城區出現了通過網際網路預約、上門回收各種廢品的專門公司。11月16日,家住臻匯園的市民陳小姐通過「每日一收」微信小程序下單,在系統裡選擇要回收的廢品種類,然後預約時間。
  • 垃圾去哪了|外賣餐盒也能在線預約、上門回收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變廢為寶製作環保產品只是這個中轉站的「副業」,其好口碑更源自全品類、精細化、智能化的上門回收服務體系。垃圾分類實施一周年前夕,記者再度回訪中轉站,走近這群忙碌「接單」的「環保騎士」。
  • 現象丨手機下單,廢品也可「上門回收」
    11月5日,在朋友的推薦下,家住長沙市開福區藏瓏湖上國際花園小區的陳女士體驗了一回「網際網路+」模式下的廢品回收。陳女士喜歡網購,快遞盒特別多,隨手扔了可惜,只好堆放在陽臺上,不到一個月就得清理售賣一次。由於量並不是很大,附近的廢品店不願上門回收,她之前只能自己將這些廢紙板從家裡搬去廢品店,特別麻煩,「如今在網上下單,回收小哥直接到家門口來收,省時省力。」
  • 深圳大件垃圾收運平臺上線,還免費上門回收
    1月15日,深圳市城管局宣布大件垃圾收運預約平臺正式上線,這意味著,小區物業只需在「深圳垃圾分類」微信公號上輕點預約,三天內就會有收運車輛上門免費回收。  這種「網際網路+」的收運方式,不僅大大提升收運效率,用戶還可以對收運企業服務質量作出評價,倒逼垃圾收運服務素質提升。
  • 「愛分類」上門,打通垃圾分類投放最後幾十米
    受訪者供圖  為了養家餬口多掙錢,父親徐銘駿32歲時,決定蹬著板車,走街串巷收廢品,參與創建了北京最大的廢品回收市場;為給傳統回收行業「賦能」,兒子徐源鴻32歲時,與父親一起創辦愛分類環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分類」),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信息技術做垃圾分類。
  • 「網際網路+廢品回收」,手指一點,上門回收廢品!
    說到廢品收購你腦海裡想到的畫面是收購人騎著三輪車吆喝「收廢品啦」還是自己提著大袋小袋去廢品收購站現在在徐州,用手機點一點就可以預約上門回收廢品這等好事來了解一下今年7月,一家線上再生資源回收公司在我市鼓樓區成立,市民只需在手機上下單,就有回收小哥上門稱重回收廢舊物品。
  • 餘姚再生資源回收,讓垃圾分類更好進入下半場
    對餐廚垃圾,通過有機處理還肥于田;對可回收垃圾,靈活採用上門收取、電話預約、分類箱自助投取等多種模式,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對有害垃圾,可交給垃圾收取員,也可到各村的『雞毛換糖』超市兌換生活用品;對其他垃圾,外運後焚燒發電。」鹿亭鄉副鄉長林宇告訴筆者,運行一段時間後,垃圾減量效果明顯,山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提高不少。
  • 舊物回收:廢品變商品
    盈創回收旗下幫到家平臺以廢舊物回收與「網際網路+」模式結合,打造O2O上門回收服務,成為居民舊物回收的新選擇。居民生活剛需有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2.5億件,同比增長56.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714.6億元,同比增長43.4%。
  • 這些垃圾別隨便扔了,可預約上門回收
    暫停102天的垃圾分類可回收物的回收工作,5月4日重啟。從1月23日封城起,江城垃圾分類可回收物被迫暫停回收。分類工作人員徵求周女士的意見。「可以啊!」周女士說,想換垃圾分類環保袋,方便今後裝分類垃圾。「好,給你30個袋子,可夠一個月使用。」周女士拿著垃圾袋笑著說,「你們上門來回收廢品,真的是很方便。」
  • 蘇宿園區垃圾分類回收推出免費上門服務啦!
    「小區裡集中處理可回收垃圾,不僅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還能避免小區內垃圾堆放問題,美化環境還方便居民,順帶賺點零花錢,貼心又便民。」居民謝大爺說。目前,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垃圾分類已成功滲透到了居民小區、學校、機關單位等區域。
  • 暴利廢品回收行業不想被網際網路改造?
    在這個不起眼的廢品回收行業裡,從業者們究竟是如何「悶聲發大財」的?在2019年「垃圾分類」的風口上,這個行業受到了什麼影響?是否會被網際網路改造?「創業最前線」2020年一季度深度報導團隊將為你呈現廢品回收行業的財道與困境。
  • 「掃一掃」,「廢品」隨時變積分,「智能分類回收機」成為垃圾分類...
    如今,在紅紅火火的垃圾分類時代,一種叫做「智能分類回收機」的自助設備已經成為這場全市範圍內「垃圾革命」的好幫手,社區居民不用積攢一堆報紙、紙板箱、可樂瓶等廢品(可回收垃圾),等著「搖鈴鈴」上門,它們隨時可以通過「智能分類回收機」變成現金,從而讓被廢品「霸佔」的陽臺煥然一新。
  • 垃圾要想變成寶,分類回收少不了~
    當騎三輪車的人收完垃圾後會把垃圾送到廢品回收站轉賣,小的回收站在收到垃圾後再通過卡車運輸到集中處理點出售,集中處理點同理會轉賣給垃圾再利用企業實現垃圾的可回收。不得不說這就是最為傳統的垃圾回收買賣,也是幾十年來促使人們進行生活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的原動力,但是中間經過多次的篩選、轉賣、費用結算,實際利潤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