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在現代人的眼裡就是花街柳巷的代名詞。
八大胡同之所以出名,其實與兩位奇女子有關,一位是名伎賽金花,
另一位是名伎小鳳仙。她曾幫助共和名將蔡鍔將軍逃離袁世凱的軟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段愛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電影。影響更大一些。很多人對八大胡同的認知來自電影《知音》。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小力胡同)。
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胡同裡,還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根據光緒年間的統計,八大胡同裡一共有妓院373家,其中一等和二等妓院有178家,佔了全數的近一半,這個比例相當不小。
康熙年間,著名戲劇家李漁(字笠翁)曾在韓家潭居住。後來,四大徽班進京,三慶班就設在韓家潭,老北京的梨園公會就設在36號院。此後四喜、春臺等戲班相繼來京,分別下榻於八大胡同之百順胡同、陝西巷和李鐵拐斜街。
當時的八大胡同其實是戲班子聚集的地方。如梅蘭芳出自朱靄雲的雲和堂,梅巧玲經營景和堂,程長庚寓處四箴堂,譚鑫培堂號英秀堂都在八大胡同。
《夢華瑣簿》:「戲園分樓上、樓下。樓上最近臨戲臺者,左右各以屏風隔為三四間,曰官座,豪客所聚集也。官座以下場門第二座為最貴……」另開戲之前,戲園有「站條子」(或稱「站臺」)的惡習。主要男旦扮好戲裝站立臺口讓「老鬥」(指嫖客)們品頭論足。一旦在臺上看到相識的老鬥,他們就會眉眼傳情,作姿作態,並且還會直接下臺前去侍候。當時在演出安排上,流行由主要男旦演「壓軸兒」,之後的「大軸兒」 (送客的大武戲)將散之際,男旦換裝完畢與老鬥登車,去附近酒樓或下處「銷魂」去了。
清代的八大胡同興盛完全是因為男伎相公而起的。男伎,顧名思義,就是男性娼伎,古時叫「兔子」、「小唱」,即「小娼」。也有稱之為「小手」的。後稱為「像姑」,即像姑娘的意思。後諧音為相公,自稱「堂名中人」。寓處稱「相公堂子」或「下處」。堂子後來也成了妓院的代名詞。
男妓的下處與嫖規是:當時入妓館閒逛稱「打茶圍」,赴諸伶家閒侃,也稱「打茶圍」。據《清稗類鈔》中記載:「客飲於旗亭,召伶侑酒曰『叫條子』。伶之應召曰『趕條子』。」
蔣芷儕曾記:「八大胡同名稱最久,當時皆相公下處,豪客輒於此取樂。庚子拳亂後,南妓麇集,相公失權,於是八大胡同又為妓女所享有。」
著名的戲劇藝術家田際雲(藝名想九霄,亦作響九霄),於民國元年(1912年)四月十五日遞呈於北京外城巡警總廳,請禁韓家潭一帶相公寓,以重人道。後總廳準呈,並於同月二十日發布告示。
八大胡同徹底變成妓女的經營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