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農村表舅送我一籃子雞蛋,蛋殼有好幾種顏色,一看就知道是幾個不同的雞婆生的,有好幾種顏色,其中以綠殼的最為顯眼。這些蛋都是吃谷蟲的散養母雞生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正宗土雞蛋,外面很難買到。
知道婆婆心疼小叔子家她那寶貝孫子,趕緊打電話叫婆婆拿些去,聽說有土雞蛋,婆婆屁顛屁顛立馬就跑了過來,看見那些綠殼雞蛋,婆婆眼晴都發亮,連說了幾聲:這個好,這個好!然後將綠殼雞蛋全挑在她的袋子裡,見婆婆先將綠殼雞蛋挑走,我已猜出七分八綠殼雞蛋的與眾不同,因為婆婆在吃的方面是裡手(長沙話很懂的意思)。
我知道婆婆並沒什麼壞心眼,只是對孫子偏愛有加,對於這一點我向來頗有微詞,也許婆婆看到了我不悅的表情,趕緊將幾個綠殼雞蛋放回了原處。
在這之前,我從來不知道綠殼雞蛋與其它雞蛋有什麼不同,一直以為雞蛋的顏色是覓不同食物所致,顏色越深營養價值就越高,深褐色的雞蛋比綠殼雞蛋更營養。原來,這些都不對,我被上述錯誤騙了這麼多年。
雞蛋殼有6種顏色
雞蛋是母雞所產下的卵,其外有一層硬薄殼,內則由氣室、卵白及卵黃三部分組成。這裡所指的雞蛋顏色就是雞蛋外殼的顏色。雞蛋的顏色通常有白、淺褐、褐、紅褐、深褐、綠6種顏色,其中以綠色最為亮麗顯眼,而且營養價值高於普通雞蛋。
一般情況下,一隻母雞生下的蛋,其蛋殼顏色深淺是比較固定的,初生蛋顏色較深,但隨著產蛋齡增加,顏色會變淺。
綠殼雞蛋其中也包括藍殼雞蛋,雞蛋呈綠色或藍色,是因為蛋殼色素中的膽綠素及其鋅螯合物比例高所致。綠殼雞蛋是由兩種雞婆所生,一種是全身通體烏黑的烏骨雞,連雞冠、骨頭和內臟都是黑色;另一種則是黑麻雞,羽毛為黑白雙色的小斑點,雞冠為普通雞的紅色。另外有少數其它黑色母雞也會產下綠殼雞蛋。
影響雞蛋顏色的主要因素
① 品種
雞蛋殼顏色是由不同基因的母雞品種決定的,影響蛋殼顏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又稱卵卟啉),它是由母雞蛋殼腺中的氨基乙醯丙酸合成。不同品種的母雞,基因存在差異化,而遺傳基因的不同,其合成棕色原卟啉的能力也會不同,所以產下的蛋有深有淺。但有時候並不排除個例,比如生白色蛋殼的母雞,有可能偶爾生一個褐色蛋。
綠殼雞的色素主要是原卟啉、膽綠素及其鋅螯合物,這兩者的成分越高,顏色越綠。除了烏骨雞和黑麻雞外,在其它普通黑母雞中那些少數能生綠殼蛋的,是屬於烏骨雞和黑麻雞的雜交品種,有它們的基因。
② 產蛋年齡
母雞蛋殼上膜的分泌量,也就是色素沉積量,並不會因產蛋年齡的增加而有所提高。但母雞隨著年齡增長,生下的蛋卻會越來越大,而有限的殼上膜分泌量需要更大面積的蛋殼來分攤,色素的分布面積增加,因此其結果蛋殼顏色變淺。老母雞所產的蛋顏色光澤度會降低,變得更加暗淡。
③ 飼料
人工飼料中因含有葉黃素較多,所以大型養雞場的蛋殼呈褐紅色。但是天然食物中獲得的色素,並不能被沉積到蛋殼中,如核黃素和β-胡蘿蔔素只能影響蛋黃的顏色。另外,有時雞蛋殼顏色還與雞的健康狀況有關。
綠殼雞蛋與普通雞蛋有什麼不同?
普通雞蛋的不同蛋殼顏色其營養價值是相同的,所謂雞殼顏色越深越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綠殼雞蛋與普通雞蛋相比有以下幾個方面不同:
① 我將表舅送來的綠殼雞蛋磕開,仔細與普通雞蛋進行了對比,除了雞殼為綠色或者藍色外,綠色蛋殼和內膜比較硬實,外殼破損了內膜依然能保持完好,蛋黃顏色更深,呈桔紅色,並非向網上所宣傳的那樣比普通雞的大,蛋清也呈淺綠色,而且比普通蛋清要稠濃。
②綠殼雞蛋產量低,通常情況下,一隻雞一年只產蛋100枚左右,而普遍雞年產蛋達300枚,遠遠高於綠殼雞蛋。
③綠殼雞蛋蛋白質含量高,低脂肪低膽固醇,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和亞麻酸含量都要高於普通雞蛋。
④ 綠殼雞蛋口感清香無腥味,香軟程度可與土雞蛋媲美,因其蛋白極為細嫩,人體更為容易吸收。因為綠殼雞蛋產量少且營養價值高,價格也比普通雞蛋貴。
我是筱雅美食記,一個廚藝愛好者,關注筱雅美食,傳遞一日三餐的美食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點讚、轉發、收藏、評論,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