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 裡水「逆行者」記錄感人瞬間

2020-12-23 珠江時報

彭銀 感恩所有與我們一路同行的人 時間 2020年2月20日 地點 武漢市第一醫院 記錄人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骨科護士 彭銀 今天的武漢很美,陽光普照,確診人數大減,春暖花開的日子不遠啦。 今天休息,上午培訓完之後,下午空閒下來,整理思緒,突然想寫點東西。 醫療隊的每個人都曾表達過對自己醫院領導和同事們的感激,平時大家忙於工作,或許都沒怎麼打過交道。但在這段時間裡,他們是我們最親、最貼心的家人。領導們每天的詢問和關心、同事們竭盡全力為我們排憂解難提供幫助,給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牽動了所有人的心。那一聲聲叮嚀,一句句囑託,化為一縷縷陽光,溫暖到心底。醫院裡太多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們感恩。 今天,我還想記錄下這段時間熱心人士對我們的關懷,記錄下那些讓人感到溫暖的瞬間。 來武漢的飛機上,我們見到了武漢的女兒,武漢的女婿,還有其他地方的乘務員們,他們通過廣播、通過鞠躬敬禮鼓掌、通過送餐食等方式一次又一次表達內心對我們的感激,感謝我們前來武漢,幫助他們的家人們,我們在感動之餘,內心更多了一層神聖的使命感。 接下來,團省委、青聯、青農會、青基會聯合開展「青情小果籃」——廣東共青團關愛抗疫醫護人員家屬公益行動,免費為醫療隊員的家屬配送水果套餐;省婦聯、省衛健委、省婦兒基金會聯合開展「您家的菜我來送」「您家的活我來幹」關愛廣東醫療隊隊員家庭公益活動;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省衛生健康委組織愛心企業開展「你出徵我出力·同心贏戰疫」送溫暖活動;還有南海區衛健局收集 馳援湖北醫療隊員的家庭情況及需求調查表,為大家解決家庭可能面臨的問題等等, 還有武漢51房車俱樂部會長禪師(網名)發動會員們募捐了一筆善款,四處尋找正宗的熱乾麵食材,給各地來武漢支援的醫護人員所入住的酒店裡捐送整套熱乾麵食材,現做熱乾麵給醫護人員品嘗,今天早上,大家已經吃到了。 還有很多,不及記錄。所有這一切,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像,我覺得很慚愧。正像戰友小燕所說,我們不過是換了個地方上班而已,付出的遠遠不及我們所得到的。而我,只是想表達心中的謝意,就如林妮部長曾說過的,我們收到的物資要一筆一筆記下來,要有專人負責,要回報給更多的人。

劉小燕 每個參與抗擊疫情的人都值得尊敬 時間 2020年2月16日 地點 武漢市第一醫院 記錄人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急診科護士 劉小燕 今日,武漢由昨天的暴風雪轉為晴天,上午還出了太陽,陽光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是我到達武漢的第三天,也是我們廣東醫療隊第一天正式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16、17病區的第一天。從今天開始,武漢的醫療團隊只留下一名骨幹醫生和骨幹護士協助我們工作,其他的醫務人員全部撤退去協助武漢更重症的醫院,因為我們是外來支援,所以把一些輕症病人接管給我們。 原本安排我昨日要去病房一線。但後來安排變動,改為在酒店待命。下午,武漢下起了雪,我 看著窗外的雪我有點小激動,於是發了一條對於我來說有著紀念意義的朋友圈,主要是表達了多年以後看雪的激動心情,在武漢一切安好。 窗外飄著大雪,街上沒有一個行人,酒店對面的小區、商鋪、地鐵站及公交站全都關閉。處於疫情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大家只能在室內欣賞著雪景,不敢去外面歡呼。著看到這樣的場景我有點難過。 朋友圈發出沒一會,很快就收到幾十條朋友發來的消息,既關心又擔心,大家叮囑我千萬千萬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不要被感染。 我很想對大家說,其實我現在還沒有接觸病人,被感染的風險真的很小。即使真接觸病人,由於我們不斷地培訓和練習,防護達到人人過關,被感染的風險也不大。所以請大家不用擔心。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醫務人員被推在了防疫最前線,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但還有一些在背後為抗擊疫情付出勞動的人群容易被大家遺忘,如冒著大雪給我們送餐的外賣員,給我配送生活用品的工作人員,還有提供舒適住所的酒店工作人員等等,他們的辛勞工作值得我們尊敬。

湯鳳美 上班過四道關卡 鼻子被壓出血痕 時間 2020年2月19日 地點 武漢市第一醫院 記錄人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急診科護士湯鳳美 今天來武漢剛好一周,組織安排了我們上早上8點到12點的班,幸運的是今天上班的都是我們的裡水小戰隊,11位戰友一同上下班,6點50分準時從酒店出發到醫院,換上笨重的防護服,經過清潔區、緩衝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四大關卡,我們進入了感染17病區,和平常的護理工作一樣,我們進行了大交班後再床邊交班,今天有4個病人病情比較重,我們分了2組管床,接班後就開始工作了。 大家按班職責,很快投入到自己的崗位,7床的老爺爺有點不聽 話,我們也聽不懂他說的,還好病區有留守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的老師,她幫我們翻譯,老人家在我們的安慰下,開始理解我們的工作,也很配合我們。抽血、打針、發藥、餵飯、過醫囑、做治療,忙碌了一上午,一抬頭,又快到交班時間,大家趕緊加快步伐,儘量把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做完。還沒幹完,接班的三水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就來了,護長看我們比較人齊,給我們簡單地開了個短會,再次進行床旁交班後,我們洗手下班了。 在下樓梯的路上,我們都在說,難得11個戰友一同上班,應該合照一張留念。又經過了4道關卡,脫好防護服,換好衣服,有緣的是,我們的護長雖然是南海區人民醫院的,但她也是地地道道的裡水人,所以我們的戰隊有12人啦,我們在醫院門口合影一張。回到酒店,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我的鼻子被護目鏡壓出了紅色血痕,要毀容啦,還開玩笑地說,怎麼辦,我嫁不出去了。讓秋靜幫我拍下了照片,給自己留下紀念,洗澡睡覺,又是充實的一天。

周瑞 醫生與患者是親密的「我們」 時間 2020年2月19日 地點 武漢市第一醫院 記錄人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急診科護士周瑞 特殊時期,每天防護服和護目鏡必不可少,防護服本身不透氣,我們需要樓上樓下連走帶跑,不斷地測量病患生命體徵、打針、發藥、派送三餐……幾個小時緊張地連軸轉,防護服下的手術衣不知被汗水浸透了多少次。最難受的還是護目鏡,卡在臉上一戴就是五六個小時,疼能忍,遇上鏡面起霧,眼前蒙蒙的看不清,那才真是無奈。然而,相比嚴峻的形勢和病痛的患者,我們仍是盡最大努力儘快將手 中的針水和藥品送到病患那裡,為他們解除痛苦。 正是在這樣每天的朝夕相處中,醫生與患者不再是你我之間,而是親密的「我們」。作為彼此之間最親近和最信任的人,他們對自己有信心,對我們醫療隊更有信心。即使穿著防護服、帶著護目鏡,病患們也能熟悉地辨認出我們誰是誰,偶爾滿眼霧氣,操作有些慢,他們也沒有責備,只有理解——「不要緊,慢慢來。」特別是每 當聽到醫生對病人說「再做一次檢查,合格的話就可以出院了。」大家總是歡欣雀躍,一起分享欣喜和激動。這就是我們來到這裡的意義——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抗擊病魔,讓這群家人們早日恢復健康、平安回家! 疫情面前,一同逆風而行的除了醫護人員,還有各級政府、單位和愛心團隊們。臨行前,大家一句又一句的貼心囑咐;到達後,每天都會關心問候,此時我們就是一家人。

吳軍 讓患者建立信心與病魔戰鬥 時間 2020年2月23日 地點 武漢市第一醫院 記錄人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消化內科醫生 吳軍 我老家在山東,畢業後在湖北工作9年,可以說,湖北是我的第二故鄉。懷著對湖北深厚的感情,2月13日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加入廣東援鄂第14批醫療隊,來到了武漢,轉眼已經10天了。 2月17日上午,我在病房查房,一位家庭聚集性發病的患者讓我記憶深刻。患者是一位63歲的阿姨,她兒子最先確診新冠肺炎已經去世,她老伴是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在另一家醫院ICU搶救。 由於她的病情發現及時,屬於普通型病例,目前治療有效。查房結束時,阿姨說她很擔心老伴的病情,拜託我們幫忙打聽下她老伴的消息。為了讓阿姨安心, 我想辦法聯繫到她老伴住院的ICU工作人員,了解到阿叔的病情平穩,暫無生命危險。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阿姨時,她的眼眶溼潤了,握著我的手一直說「謝謝,謝謝……」這件事雖然只是舉手之勞,但給這位阿姨帶來的是滿滿的溫暖和希望,讓她重新燃起希望,建立信心與病魔戰鬥。 2月19日,查房時有兩張相鄰的床位住的是一對父子,在了解入院前檢查結果時,我發現父親對兒子的病情、檢查結果十分清楚,而兒子也對父親的起病過程、檢查結果了如指掌,他們互相擔心著對方的病情進展,卻對本人的檢查結果、病情進展沒那麼在 意。查房快結束時,父親、兒子反覆囑託我們一定要治好對方,說對方比自己更有希望、更值得活下去。這樣的場景,讓我看到了在面對無情的病魔時,父親深沉的愛和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深情。我默默下了決心:一定要盡力治癒父子二人,如此有情有義的父子一個都不能少。 這十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從這些點點滴滴的感動和溫暖中,我獲益良多。無論是在人生閱歷上,還是專業水平上,都更新了自己認知,豐富了見識,這是一筆無價的人生財富。我會繼續發揮我的專業特長,竭盡全力救治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

「我只不過換了一個地方工作。」被派去武漢支援的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急診科護士劉小燕說。2月7日起,裡水相繼派出12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抗疫一線。12名「逆行者」們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有人說他們是天使,但他們其實也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員,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家人,是兒女、是父親、是母親。「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句話適用於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療工作者。

他們是這場抗疫戰的親歷者,同時也是見證人。抗疫18天裡,裡水醫護人員們寫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記錄病房中那些與生死鬥爭的感人瞬間。

以下為他們的抗疫筆記節選內容:

撰文/陳志健  供稿 李彥興

相關焦點

  • 最美逆行者:大連美女護士恐將推遲婚禮馳援武漢,男友朋友圈感人
    因為我覺得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他們的故事值得被記錄,值得被歌頌!故事的女主角叫桃子(化名),他的真名其實我並不知道,因為其實我們並不熟悉,他是我大學室友大頭(化名)的女朋友。說來好笑,好像每個班級裡都會有一個外號叫大頭的同學。
  • 和成龍朱一龍陳坤見證武漢,致敬最美逆行者,英雄城市櫻花爛漫
    櫻園酷似花的海洋和成龍,朱一龍,陳坤見證武漢萬裡赴戎機,致敬最美逆行者世界櫻花之鄉,櫻花爛漫陽春三月,陽光下的櫻花金燦燦武漢仔朱一龍打開春天的鏡頭邀你一同雲賞武漢最安靜的瞬間櫻花如雪,櫻花如蝶,如此爛漫櫻花飛舞,花瓣重疊,落成春毯朱一龍鏡頭裡的櫻花那麼嬌美宛如春風中的一張張可愛的笑臉美麗的武漢櫻花,是春天的信使櫻花盛開時節是武漢最美的春天
  • 廣西龍潭醫院最美「逆行者」馳援武漢
    廣西龍潭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出徵儀式現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陳加琦 攝廣西新聞網柳州2月2日訊(記者 莫一科 通訊員 蔣源蔓 陳加琦)1月27日上午,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吹響了集結的號角,援助湖北的廣西醫療隊將在今天馳援武漢,自治區龍潭醫院在舉行了出徵儀式之後將三位最美「逆行者」送上了徵途。該院黨委書記唐海寧、院長劉存旭及全院中層以上領導幹部參加儀式。
  • 臺鈴電動車再返武漢,攜《中國好聲音》致敬偉大逆行者!
    始於武漢,也終於武漢,率先捐助電動車,千裡馳援武漢的臺鈴,攜手《中國好聲音》週遊全國,用音樂力量一點點驅散著疫情陰霾,為人們的健康出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回首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武漢進入至暗時刻。在對病毒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武漢的逆行者衝鋒在前,臺鈴也第一時間趕赴武漢與英雄同行。疫情暴發之初,臺鈴集團董事會就在除夕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率行業之先捐贈1000臺車輛,並發布《電動車行業馳援武漢倡議書》,號召行業同仁合力抗疫。其後火速在武漢、荊州、襄陽、孝感、宜昌等疫情嚴峻地區開展捐贈車輛、醫療物資,協同抗疫等工作。
  • 感人!慶陽12歲女孩給馳援武漢媽媽的一封信
    告別家鄉離開親人 兒女奔赴抗「疫」最前沿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每一個「逆行者」背後正值春節佳際,家家團圓的時候,媽媽您卻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參加了馳援武漢醫療隊,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在我沒有了解護士這個行業以前,我一直以為,護士每天要做的只是幫病人打打針,記錄名單這些瑣碎的事情。可是直到您在疫情時期離開我們奔赴前線,我才發現,這個職業是如此神聖。媽媽您辛苦了,您放棄自己的小家,來照顧中國這個大家。你們無私奉獻精神,值得我學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讓許多人痛苦難受,不過病人們並不孤獨,因為他們有一群無私奉獻,默默地照顧病人的白衣天使。
  • 感人!河南11位「逆行者」講述戰疫一線故事臺下聽眾數度落淚
    原標題:感人!河南11位「逆行者」講述戰疫一線故事臺下聽眾數度落淚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他們毫不猶豫「請纓出戰」,堅決守衛人民生命安全。4月29日下午,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抗疫精神故事報告會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4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11位「逆行者」講述了自己在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省衛生健康委機關和直屬單位青年代表、職工代表參加報告會。報告會上,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黨組書記王藝,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機關黨委書記闞全程,共同為「共青團河南省衛生健康系統工作委員會」揭牌,並為11名抗疫代表獻花。
  • 人民日報:《中國抗疫圖鑑》,全景記錄抗疫震撼感人瞬間
    原標題:人民日報: 《中國抗疫圖鑑》,全景記錄抗疫震撼感人瞬間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勇敢逆行,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報導疫情動態,傳播防控知識,講述感人故事。
  • 致敬最美逆行者!安醫大一附院醫療隊馳援武漢
    致敬最美逆行者!安醫大一附院醫療隊馳援武漢 2020-01-27 15:42:00來源:央廣網
  • 致敬最美「逆行者」!蘭谿市領導看望慰問馳援武漢醫務人員家屬
    蘭溪發布報導: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蘭溪先後有兩批醫務人員馳援武漢。今天,蘭谿市四套班子領導陳峰齊、王新鋒、劉成芝、徐建祥等看望慰問了馳援武漢醫務人員家屬,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人員表示衷心感謝、致以崇高敬意,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 致敬最美逆行者!鶴山為你們亮燈!盼你們早日平安凱旋!
    連日來,江門、鶴山市委宣傳部、南方都市報等推出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活動,鶴山馳援武漢7名醫護人員的海報在全市戶外大屏幕上同時亮相,我市以這種「亮屏」的方式,向「最美逆行者」表達敬意。人民東路與鐵夫路交界處新城路與東升路交界處人民東路與前進南路交界處在沙坪城區前進路、新城路、人民東路等交通路口,戶外大屏幕上滾動播放我市馳援武漢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的模樣。在防疫前線,這些「最美逆行者」需要戴口罩、穿防護服,市民看不到他們的模樣。現在,他們摘下口罩,露出的依然是燦爛的笑容。
  • 珠影人唱響《武漢紅梅》,致敬一線「逆行者」
    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珠江電影集團傾情創作的歌曲《武漢紅梅》,深情表達了珠影人對全國各地奔赴戰疫一線的逆行者和英雄的武漢人民的敬意。 紅梅是武漢的市花,寓意著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武漢紅梅》以紅梅為主角,歌頌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的堅強信念,寄託了珠影人對他們的敬佩與祝福。
  • 河北蠡縣醫院最美逆行者王娜靜馳援武漢
    2月4日凌晨兩點,蠡縣醫院接市局緊急通知要求抽調一名護理人員赴湖北支援,內三科護士長王娜靜主動請纓,申請奔赴武漢支援。當他得知她要馳援武漢的消息後,心裡著急又充滿了心疼,可看到妻子那份毅然從容,他選擇了理解和支持。「敬佩的目光注視你,殷切的希望圍繞你,深情的勉勵呵護你,無聲的愛意傳遞你,祝福你白衣天使,希望你們平安歸來!」「致王娜靜並醫者:天使亦壯士,請纓疫區行。仁心映初心,靜中蘊崢嶸!」「英雄戰士,勇敢前行,平安歸來」「逆風前行,凱旋歸來」「平安伴隨勇士!」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14集電視劇《最美逆行者》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創作,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題材的電視劇,由多個單元故事組成,以抗疫期間真實故事和原型為素材進行改編創作,旨在表現「抗疫」期間感人的人物和故事,以現實主義創作基調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全劇將視角和鏡頭精確對準人民,突出展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平凡英雄
  • 馳援武漢的最美護士王麗:一篇日記 瞬間淚目……
    2月4日,金沙縣中醫院2名醫護人員出徵馳援武漢。從抵達武漢至今,數日過去了,她們在武漢的工作、生活如何?我們添加到了王麗的微信,來聽聽她的心聲!我們了解到,王麗抵達武漢經過培訓後,就進入漢江方艙醫院開始戰鬥,那裡住著的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她在忙碌的工作間隙,記錄下了救援一線最真實的場景,也記錄下她自己的心境。
  • 致敬鏡頭背後的「逆行者」!他們用紙筆和鏡頭參與武漢戰疫
    一個小時裡,3名隨佛山第四批馳援湖北醫療隊記者,講述了他們在武漢親歷抗疫的所見、所聞、所感,分享了採訪經歷和難忘瞬間。聆聽到真實故事,許多現場觀眾數度落淚。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作為隨隊記者的領隊,佛山日報資深記者李鋒在出發前3個小時,接到隨佛山第四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徵武漢的命令,他幾乎沒有猶豫就衝上前線。「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來,就是要用手中的筆,把佛山與武漢共同戰疫的感人故事寫好,聚集起全民戰疫的佛山精神、佛山力量。」
  • 今天 讓我們一起傾聽最美逆行者的心聲
    4月29日,「戰『疫』歸來 春暖花開——致敬最美逆行者」訪談圓滿結束。節目以5位衢江援鄂醫護人員「毅然報名、執甲出徵、全心救治、平安歸來」為主線,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講述了他們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彰顯了衢江廣大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的人間大愛。
  • 笮山若水迎英雄,鹽邊馳援武漢醫療隊今天回家!
    昔日鹽邊戰士勇敢逆行, 今日決勝武漢英雄凱旋! 今天下午,歷經37天鏖戰,結束14天隔離,鹽邊縣馳援武漢醫療隊(林子楨、黃昌瓊、朱琳、羅敏、劉林波)圓滿完成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任務,返回鹽邊。
  • 五指山旅遊復甦 迎來「最美逆行者」
    據了解,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海口市中醫院馳援武漢醫護及家屬免費暢遊五指山,開啟為期兩天的綠動五指山之旅。五指山旅遊復甦 迎接「最美逆行者」儘管「疫情」逐漸放緩,但這群白衣天使們在平日裡工作依舊忙碌。能夠在繁忙之中,卸下疲憊,跟著家人一起走進五指山,對於他們來說是格外難得的機會。
  • 書法家創作描繪最美「逆行者」
    [傳媒領域創作者]章大報導:近日,為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表達崇高敬意,陳焱清書法家向馳援武漢遼寧錦州600多醫護人員抗擊一線的白衣天使,為作每人創作一幅作品。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馳援武漢近4萬人醫護人員,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以無畏疫情,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白衣天使」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為禮讚遼寧錦州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的崇高精神,用藝術陪伴和撫慰可敬可親的人,陳焱清書法家拿起手中的筆,飽含深情地創作,描繪最美的「逆行者」謳歌眾志成城的感人故事。
  • 大醫擔當 山川重逢 馳援武漢
    遠隔千山,相會武漢。病毒無情人有情,無數醫護人員捨棄小家,挺身而出!為了「疫」情最前線的需要,人民最熱切的呼喚,被譽為中國醫療界四大王牌軍的「東齊魯、西華西、南湘雅、北協和」馳援湖北,為病患築起隔絕病毒的屏障。2月7日夜,湖北武漢天河機場上演了山川相遇的感人一幕:特殊時期裡,略顯空蕩的機場中,山東齊魯醫院和四川華西醫院醫療隊在此相聚,互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