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主席吳成典:兩岸一定要統一,也必然統一

2020-12-12 直新聞

文/何王子彧

【直新聞按】第十二屆海峽論壇9月20日在廈門舉行,新黨主席吳成典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海峽論壇如期舉行,說明兩岸相關的主辦單位是何等重視兩岸的民間交流」。他強調:「深信唯有交流才能帶來兩岸和平的我們,排除一切障礙也要前來。」

會後,吳成典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何王子彧專訪時說,海峽論壇是一個感情的溝通舞臺,大家認識了,互相理解了,下面講理就很容易通,講法就很容易上道。有情理法,很多事情解決起來都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而海峽兩岸因其主題的多樣性,正是兩岸民間交往的絕佳平臺。

今年2月新党進行了換屆,吳成典從鬱慕明手中接過新黨主席一職。吳成典說,新黨一貫堅持中國人的立場,認同兩岸,認同中國文化,兩岸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至於外界關於臺灣年輕人「天然獨」的說法,吳成典認為那是臺灣的年輕人對大陸缺乏了解,「見多識廣之後,他會覺得成為我們中國的一份子是榮耀的,『天然獨』很快就會變成『天然統』。」吳成典認為,兩岸攜手方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01年吳成典擔任民意代表期間,曾率先赴大陸談判「小三通」。吳成典說,自己是金門人,一直有金門情懷,希望金門能從過去的戰地,變為兩岸融合發展的連接地。近年來,他更是積極推動「金廈生活圈」理念。

「我一個想法就是金門廈門變成生活圈,在兩種不同的制度裡面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吳成典說,「然後也從金門廈門生活圈這樣一個方式,『小三通』來帶動『大三通』,『金夏模式』這個模式讓兩岸融合。」

「做實驗都沒有關係。因為當人民一旦看到曙光之後,會一點點轉變,你會發現它產生很奇妙的效果。」吳成典說,一個金門人的情懷大抵如此。

以下是專訪的文字內容。

全文共計8000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海峽論壇能讓兩岸加強交流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何王子彧:算上今年,您已經是12次參加海峽論壇了,中間從未中斷。您還記得第一屆是怎樣的情況嗎?

新黨主席 吳成典:我以前來廈門參加活動,最早是1998年,貿洽會。後來有海峽論壇我就參加了。12年前參加這個活動印象很深刻,因為它的活動規模都很大,一直都有好幾萬人,在會展中心。當時有很多朋友到現場來,有大陸的領導、大陸的朋友、臺灣來的朋友,所以都很興奮。因為它主題很多,所以每一次來都覺得非常不一樣。

這次比較特殊,因為疫情的關係,來的話就要做一些檢測,回臺灣之後還要隔離14天。所以很多上班的,很多有工作的,有職務在身的不容易請假。印象總是覺得很好,因為海峽論壇畢竟是一個很好的舞臺,讓兩岸可以在這邊多交流。我常常講,人跟人之間溝通有「情理法」。其實它是一個感情的溝通舞臺,大家認識了,大家互相理解了,你的意思是什麼,我的意思是什麼,下面講理就很容易通,講法就很容易上道。所以「情理法」一通之後,其實很多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所以我個人對於海峽論壇寄予厚望。所以這次雖然有困難,但是我們新黨還是一開始就決定要來,只是這次規模稍微小了一點。過去我們都是鬱慕明主席帶隊來,這次因為我們換屆了,所以我跟副主席還有我們委員,我們三個代表性地來參加這個活動。

我覺得它每一次主題的設計,都有時效性。所以參加的人都是針對他的期待,他的想法,臺商簡短時間接觸,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他的信息可以交換,可以交朋友,所以這個溝通的平臺是非常好。而且我們有很多重大的政策,有很多法律上的改變,都利用這樣一個機會來把它傳達出去。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年臺灣很多基層的裡長都來參加了。裡長來之後知道了大陸對臺灣的一些政策、一些優惠,很容易就傳達出去,比媒體、比個別人的這種傳播效果還好。我個人很期待去海峽論壇這樣兩岸的一個舞臺,大家都能夠繼續地抱有一個很熱烈的回應,這個活動平臺能夠產生更多的效用,兩岸一個最好的平臺在這邊。像國共論壇基本上還比較偏政治性,海峽論壇基本上有很多民生的,包括年輕人文化方面的主題,比較多樣性。

所以海峽論壇的作用,對於兩岸的溝通是非常積極的。所以我們希望第十二屆因為即使碰到疫情情況後,也能夠繼續來辦,選擇不同的題目,不同的對象,參加的對象也每年都有翻新。我印象很深刻,那個時候有一次我們和省臺辦在談到這個事情,就是說對於臺灣第一次來大陸的,因為從「小三通」來也好,從臺灣島來也好,廈門都是最近的地方,可以花很短的時間就到這個舞臺上來做兩岸的交流,非常有意義非常好。

兩岸同文同種 應攜手讓民族復興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何王子彧:在目前兩岸緊張狀況下,作為民間交流的重要舞臺,海峽論壇更顯可貴。在民進黨抵制、國民黨有所顧慮的情況下,新黨承擔著怎樣的角色?

新黨主席 吳成典:我們新黨基本上都是以中國人的立場,我們認同兩岸,認同中國文化,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都兩岸都是中國人,必須要攜手合作。過去歷史上我們都是比較積弱,然後生活也比較困苦一點。

好不容易有機緣讓這個民族能夠偉大復興,所以兩岸這種同胞感情非常深。在臺灣有一些變化,因為民進黨有一部分人,他是「偏安」的態度,他說大陸很好,好鄰居,但是比較傾向於「臺獨」的思想。我覺得這個東西都比較狹窄一點,兩岸同文同種,大家都能夠攜手合作,民族的可貴性就會更增高。

我常常講,兩岸統一之後,民族就復興了。為什麼叫偉大復興呢?為什麼加「偉大」兩個字呢?基本上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我們兩岸血濃於水的感情,把我們智慧發揮之後,可以把過去恩恩怨怨暫時擺一邊的,未來讓這個民族更偉大。而且我們中國強大之後,我們在世界舞臺上要做一個領銜的、帶動世界發展的角色。這本身方方面面的準備,方方面面的能力我們都要具備。

兩岸合作,我覺得是一個會感動人民的事情。大陸並沒有說臺灣比較小,以小視之,兩岸過去因為歷史的因素造成分離,造成分裂,我們可以用我們最大的智慧來包容,來互相體諒。民族的偉大復興,可以讓全世界人民感動。

所以我個人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人的一輩子沒有多少時間,我們躬逢其盛,我們必須把中國人這種血性、這種感情,幫我們過去犧牲的前輩,幫我們未來的子孫都帶上,讓這個民族偉大復興,讓這個民族在世界上讓人家刮目相看,讓人家看得起,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島內年輕人多認識大陸 「天然獨」會變成「天然統」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何王子彧:近年來,兩岸年輕人之間,在包括文化、體育、就業等等各領域密切交往,這對於兩岸發展有怎樣的積極作用?如何增加島內年輕人的認同感?

新黨主席 吳成典:島內很多青年他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從初中、高中、大學,大學畢業之後可能是就業市場,而且民進黨當局教材進行了一些「去中國化」的修改,因此他們比較狹窄的地方意識就會抬頭。

所以很多人從學校出來,他會說跟大陸往來,我們自己臺灣好就好了,就這樣形成這種「臺獨」心態。但是我覺得這些人是因為沒來過大陸,我相信他如果在大陸,不管他是生活也好,就學也好或者工作也好,一段時間之後他就體會到,兩岸民族偉大復興之後,我們一加一會大於二,會有更好的。而且像過去幾年我帶我們臺灣的學生、臺灣的年輕人到大陸來,我每次都跟他講,長江、黃河、都江堰有我們的祖先的一份。甚至秦朝,在築萬裡長城的時候,說不定我們祖先也被徵用了去蓋萬裡長城。所以我們要有這樣一個情懷,到大陸來不是所謂的「出國」,是在尋找我們祖先的足跡。

方方面面,這樣來感動他們,我覺得他們聽得進去。我覺得當他看到那個情況,見多識廣之後,就會覺得成為我們中國的一份子是榮耀的,「天然獨」很快就會變成「天然統」。所以我是覺得,我們大陸這邊要繼續地發展,我們中國人的智慧還有很多可以發揮。

我也一直強調就是說,臺灣小但活性大,大陸市場大資源多,所以兩岸互補。我剛剛講一加一大於二,只要能夠啟動心裏面這樣一個認知之後,我不覺得我們會長久分裂,我覺得我們一定會合在一塊,然後很快地,我們讓世界人對我們刮目相看。

美國是虛的,大陸是實的,臺灣你要站在哪裡?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何王子彧:目前,兩岸的緊張態勢,跟美國的戰略意圖息息相關。近來,美方與蔡當局互動頻繁,比如開放美豬牛進口。在看似熱絡的背後,您有怎樣的認識?

新黨主席 吳成典:「臺獨」這個概念,老一輩的跟年輕一輩他基本上是不一樣的。其實過去幾年「臺獨」口號也好,講法也好,慢慢在淡化,因為老臣凋謝,然後慢慢知道「臺獨」是分離主義,是不容易實現的。

民進黨執政之後,它是往「臺獨」的方向在走,「去中國化」的方向在走,但基本上嘴巴上它不講態度,這是過去的現象。現在是因為美國因素介入,美國有兩個理由,一個是川普在總統選舉想要造勢,另外一個是發現中國進步太快了,這讓美國相關人士覺得中國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美國根本追趕不上來。美國它想說這個時候假設我出重手,會讓大陸進步緩慢或者慢下來,甚至是垮下來,那美國繼續可以處於執世界的牛耳的位置,這是他們的企圖。美國人就想大陸在乎什麼事情呢?所以說在香港裡面製造狀況,在臺灣地區製造狀況。

香港的問題,大家看到去年大半年的時間,香港問題的掙扎,我覺得我們大陸這邊處理得也很好,希望臺當局能夠知足,迷途知返,不要一直再拗下去了。香港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結果一段時間之後,做出了香港國安法這樣一個讓我們覺得很驚訝的政策。然後處理了之後,香港問題暫時平靜下來。雖然說立法會選舉有延後,還有一些人民不同意,但至少說處理得很好,沒有流血,沒有很嚴重的衝突。

焦點現在就到臺灣來了。因為美國人發現說你大陸在乎臺灣,你在乎臺灣我就在臺灣製造狀況。臺灣是這樣的,臺灣過去跟大陸這70年沒在一起發展的狀況,就讓臺灣覺得美國要重視我們,它就順理成章,就跟美國人交流。美國要賣武器給我們,以前要買都買不到的,它現在關心我們。以前要請他們的官員來訪問臺灣,他絕對不來的,因為它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現在美國要離開一個中國政策,所以臺灣你要我們高級的人我們就來,你要求什麼,只要我們做得到我們就來。對臺灣來講難以抗拒。

雖然說站在我們新黨立場,站在我們「統派」的立場覺得不妥,但確實它民進黨隨著美國的音樂在起舞,現在也是瘋狂一時,我們是引以為憂了。我們新黨常常在內部檢討,說中國跟美國為了國力的轉變,基本上我們認同中國是實實在在的,美國是虛的,因為美國選總統,美國不需要我們變老大。但是你怎麼阻擋得了,這世界潮流你怎麼阻擋得了呢?所以美國是虛的,大陸是實的,臺灣你要站在哪裡?

歷史上的選擇很清楚,我們一定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我請問歷史正確一邊在哪裡?其實顯而易見,就很明顯的這個事情。我們呼籲我們臺灣的鄉親能夠明白,一定要站在中國崛起這邊,歷史上正確的一邊是在這裡。如果我們臺灣更多人來認同祖國,來認同大陸,讓民族的偉大復興攜手合作,那我們就沒有波瀾了,美國就利用不了我們了。目前很不幸的,還在這裡面顛簸,還在裡面波折。

我是認為美國總統選舉之後,不管誰選上了,效益會減少。美國對華為制裁,華為也很有本事,也很有勇氣。假設華為能夠渡過這個難關,假設我們5G的技術能夠繼續推出來,我們晶片的品質、能量都能夠充分充足,那中國崛起已經是實實在在的了。所以渡過這個難關,我相信我們就會嘗到未來豐碩的果實。

民進黨上臺之前反對ECFA 上臺之後希望延續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何王子彧:2020年是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十年,您如何看待ECFA?

新黨主席 吳成典:ECFA是這樣子,ECFA只是進行的一小部分,因為它後面有服貿、貨貿,那才是比較大的架構。(當前)還沒有到那個程度,在門口這邊就受到一點波折。但是你不管怎麼講,它已經上路了。對兩岸的貿易、臺商,對臺灣的經濟實際上是有正面影響的。所以,民進黨還沒有執政之前,他們是全力地反對,執政之後發現也很好,所以他們現在回過頭來希ECFA能夠延續,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子。

不要因為情緒上一時的得失,把原來好不容易已經上路的東西做結束掉。當然結束不結束,或者說將來怎麼進行,決策權還是在兩岸手上,我們也很難去評估說它是不是停,一定會斷。

我基本上站在我立場就是,如果臺灣繼續沒有一個很好的態度配合,確實你看你一直在搞彆扭,你一直抱美國的大腿,你又是希望ECFA能夠繼續延續,讓臺灣的經濟不受到影響,這真的是於情於理都講不過去。但是我們站在兩岸長久的同胞情誼上,好不容易我們走到這個地方了,雖然走了不到一半,但至少這個東西也難得,兩岸幾代一個互動的關係。我們是不是應該在這裡面延續,持續性地去改善我們兩岸的關係。

所以對ECFA的事情,基本上我比較傾向於我們放大格局,不要斤斤計較一時的波折或者一時的困難。

當兩岸人民一旦看到曙光,會一點點轉變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何王子彧:您在2001年率先赴大陸談判「小三通」,近年來更是積極推動「金廈生活圈」理念。目前兩岸形勢嚴峻,根據您這麼多年來的切身體驗,您認為未來兩岸的趨勢是什麼?

新黨主席 吳成典:我是學理工科的,我是對面的「小金門」出身的,然後有機會一直讀書,到後來我去美國留學。在美國拿到學位之後,我就開始想,我們金門跟廈門這麼近,跟祖國大陸我們是一起的,怎麼現在分成兩個地方?所以這種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慢慢就開始有了。

後來我從美國回到臺灣的公立醫院,其實我都做技術引進,也做得還不錯,自己認為還蠻滿意的。正好當時金門的戰地政務要解除,就是說我們不要再變成一個戰地了,我們不要變成一個軍事對立的地方,我們要與所有人為善。所以改變之後,就有人說,你要不要回金門參加選舉?剛開始就有那種鄉土情懷,其實我不是對政治有興趣,我是對金門有感情,就跳進來了,傻乎乎地都要跳進來了,結果選了九年。我第九年才選上。當年住在新竹,我從新竹坐車到臺北,從臺北坐飛機到前門,每個禮拜六禮拜天都這樣做。其實這個過程,如果感情不是很深,怎麼可能會這樣延續下去?所以我第九年選上民意代表的時候,我就特別珍惜,我每一天晚上都在想,我怎麼幫金門人做事情。

其實在當時氣氛,當時是陳水扁執政,你要把金門跟廈門的「小通」連接起來,其實太多人都搖頭說不可能。我是想說好不容易,我選了九年才選上,我一任才三年,所以你可以看到困難度有多高。當然很多人幫忙,老天也幫忙,因緣際會,後來總算「小三通」上路。「小三通」明年20年了,這過去的20年,其實雙方面兩岸的同胞,每一個人都推心置腹,這20年的「小三通」沒有出很不愉快的事情,平安順利實實在在地、腳踏實地地服務著我們兩岸的同胞。大家都肯定。

其實當時國民黨是不支持的,民進黨是不支持的。大陸說,我跟臺灣就已經「小三通」了,跟金門那麼小,跟金門通就是「小小小小小三通」。我們就一直在跟兩岸領導講說小是小,但是這意義非比尋常。當時每個禮拜二禮拜五開始一天一個航班,就兩班,還是客滿。一個禮拜兩天客滿,我們就一個禮拜三天四天五天。到最繁忙的時候,一天44個航班,因為它太方便了,來回就半個小時。

很多暈船的人坐船會怕,坐「小三通」他不會怕。為什麼?因為航程就半個小時。當時甚至後來「大三通」,馬英九當選領導人之後,他就推行「大三通」。很多人擔心說「大三通」之後「小三通」可能就結束了。其實你回去看一看,「大三通」是在「小三通」的第八年開始上路,但是「大三通」之後,「小三通」不但沒有死,它還一直在增加,因為它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我們很期待,我是一個金門人,我們很期待金門跟廈門還要再進一步地發展。

所以我一個想法就是金門、廈門變成生活圈,在兩種不同的制度裡面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來產生一些激勵,一些創意出來,然後也從金門廈門生活圈這樣一個方式,「小三通」來帶動「大三通」,「金廈模式」讓兩岸融合。你看兩岸本來想法不一樣,制度不一樣,但總要有找一個地方可以過渡,所以「小三通」可以起很大的作用,這也是我一直不斷呼籲的。「金夏模式」可以是兩岸統合、磨合的一個軌道。就像當年「小三通」通了七年之後,第八年「大三通」就上路了,所以它是小,但小有它的優點,小很容易落實,小比較不會計較,小大家也會同情它,大家比較會很關心,很發自內心地推心置腹地讓這個東西成功。

所以我覺得金門跟廈門,還是可以扮演很多這方面的催化作用。金門跟馬祖到今天還是屬於福建省,金門從來沒有屬於臺灣省,所以我們以前基本上到臺灣島去,他們認為我們是外省人,是福建人到臺灣去。到福建到廈門這邊來,他認為我們是臺灣人,因為我們是會講臺灣話的外省人。所以兩邊,大陸和臺灣對我們來講是沒有分別的,我們希望臺灣好,我們也希望大陸好,所以我們基本的情懷就是說大陸跟臺灣就像大哥跟二哥,我們不能離開臺灣,也不能離開大陸。

所以金門作為兩岸的中介,以前是戰地,戰地只到我們那邊。現在武器發達了,直接可以打到臺灣,所以金門不再是戰地的角色。可是我們可以從軍事的角度變政治的角色,來讓兩岸融合統合,做實驗都沒有關係。當人民一旦看到曙光之後,會一點點轉變,你會發現它產生很奇妙的效果。

我個人很期待,能不能做得到也不知道,反正我到處就宣揚這樣一個理念,因為一個金門人的情懷基本上就是如此。小地方我們比較不敢說一定會發生,但是總是不斷地把這個意思表達出來,希望能夠像「小三通」一樣。剛才講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想到會成功,那一步一步就往那方向走了,而且我們中國要崛起,這偉大的情懷,我相信會有。

讓兩岸人民不要越走越遠,要越走越近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何王子彧:那新黨在未來有怎樣的規劃?

新黨主席 吳成典:我們新黨到今年正好27年。當年我們出來組黨,我們有7位前輩,包括鬱慕明主席、趙少康、王建煊、陳癸淼、李勝峰等,我們勝峰這一次也來了(直新聞專訪新黨副主席李勝峰),還有兩位。當時是因為李登輝,李登輝出來之後跟蔣經國的路線越走越遠,然後李登輝某種程度裡面有日本人的情懷,對於國民黨不夠忠貞,國民黨路線被影響了,所以我們就出來反他。剛開始出來,我們就以反李登輝為主,慢慢的,李登輝也下臺了,臺灣也政黨輪替好多次。後來陳水扁執政,馬英九執政,現在到了蔡英文執政,所以這個階段基本上也有一些調整,李登輝也過世了。所以我們新黨現在就思考了,我們的理論理念,兩岸和平統一,基本上我們不會修改。現在我們所有的同志,老同志、新同志基本上是支持兩岸統一、和平統一。我們在臺灣講統一,我們是不會擔心的。因為我們發自內心認為兩岸一定要統一,也必然統一,也應該統一,所以這個東西我們沒有改。

有人說我們新黨太小,過去我們成立的時候,理想性會比較高。我們說除了兩岸關係,我們要和平統一,我們參與政治,要清清廉廉的,我們選舉絕對不買票,選上我們不包工程,就全力地為民服務,全力地為公益來努力,這樣一個理想狀況在選舉裡面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為選舉裡面很多文宣,你要深入幫老百姓的忙,如果說你只是在訴求上,選舉我們常常都高票入選。加上民進黨跟國民黨他們兩個大黨,常常採取封殺小黨的這種做法,它把選舉制度都改了,變成小選區,小選區的一個區只選一席,你看什麼時候輪到第三黨、第四黨?所以我們新黨就這樣被民進黨跟國民黨的聯手把我們圍堵,我們後來民意代表都很難產生。但是我們並沒有氣餒,我們希望充實我們的內涵,然後慢慢人民的想法也會改變。

你看我們新黨在臺灣27年,別的不講,我們沒有貪贓枉法,我們新黨27年培養了大概200位公職,通通都規規矩矩的。現在在國民黨裡面聲量比較高的,表現比較好的,也都是我們新黨培養出來的。像王鴻薇、賴士葆、費鴻泰、林郁方,統統都是我們新黨的。甚至民眾黨裡面,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是我們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們培養很多人才,希望來為社會來貢獻。當然在兩岸裡面,我們要再出點力,讓兩岸人民不要越走越遠,要越走越近。

所以我們現在希望臺灣年輕人能夠認同我們這個理念,來訓練我們年輕人,來培養我們年輕人。我們新黨過去有八年的時間,都在進行「中華兒女」計劃,在臺灣的大學生、碩士、研究所的學生到大陸來,其實效果都很好。所以我們繼續來培養年輕人,繼續來培養兩岸的這種情懷。現在很多人看的是自己短暫的利益,國家意識他可能看得比較淡薄一點。慢慢我們現在來呼籲更多的年輕人來投入兩岸攜手合作這樣一個行列。我們也覺得很樂觀,因為大環境在變。我們當然跟著對的路線走,對的路線在哪裡?對的路線現在大陸。這種覺醒雖然慢了一點,但是遲早要發生的。

相關焦點

  • 新黨主席:兩岸統一之前一定要先融合,金門是最好的緩衝點
    明天將是小三通20周年紀念,新黨主席、前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向中評社表示,因為新冠疫情小三通已中斷10個多月,呼籲蔡當局讓已中斷10個多月的兩岸小三通復航,並與大陸協商兩岸「防疫泡泡」。 吳成典說,金門、馬祖因為離大陸近,過去大陸客人想來時,常常三五成群就搭船過來,甚至早上過來,中午和朋友吃飯喝酒,傍晚就回去了,就是因為一次的航程只要大約半小時,非常便利,等於是一體的生活圈。
  • 臺灣新黨陳麗玲:疫情會過去、兩岸會統一,新黨不當「小綠」
    2月14日消息 蔡當局以所謂「國籍」劃分,禁止某些父母來自兩岸的孩子返臺。新黨副秘書長陳麗玲,反對這種「仇中恨中」的操作。她認為疫情終會過去,大陸必然會處理臺灣問題。兩岸終究也必然統一,只是不知道什麼時間和型態。
  • 大陸對臺釋誠意 新黨主席:兩岸終將統一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兩岸關係低迷,新黨主席吳成典昨表示,兩岸終將統一,而「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其實是大陸展現誠意,臺當局卻否定,這就像大陸煮一碗好吃的面,臺灣還沒有吃就喊有毒。吳成典也說,「九二共識」一詞本來也是臺灣向大陸提出,如今臺灣卻不要「九二共識」。吳成典指出,如今美國希望臺灣與大陸對立,但這對我們有何好處?若沒了與大陸的ECFA,將損失幾百億美金,而且我們跟韓國、日本、東南亞、美國都沒有「自由貿易協議」,哪都去不了,國際貿易怎麼辦?臺灣高度依賴出口,經濟怎麼辦?
  • 新黨主席吳成典:新黨連續12年參加海峽論壇只為兩岸交流 當下局勢...
    剛剛於今年2月份當選新黨主席的吳成典曾任金門縣副縣長,在金門工作期間,他曾他倡議推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深化金門、馬祖先行先試的兩岸融合。2018年8月,福建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兩岸實現「共飲一江水」,當時吳成典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曾表示,他希望將金門與廈門打造成「共同生活圈」。
  • 新黨主席倡議金門成為統一實驗區,可跟廈門地鐵互通
    【新黨主席倡議金門成為統一實驗區,可跟廈門地鐵互通】兩岸關係緊繃,新黨主席、前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表示,金門可以當兩岸潤滑劑,金門人比臺灣人了解大陸人,也比大陸人了解臺灣人,且金門經歷過戰爭,知道戰爭的可怕,最不想要戰爭,只要臺灣好、大陸好,金門就獲利。他一直推動的金廈生活圈只要能落實,讓金門成為統一實驗區,未來地鐵互通,能為兩岸做出重大貢獻。
  • 大陸對臺展現誠意,新黨:兩岸終將統一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兩岸關係低迷,新黨主席吳成典昨表示,兩岸終將統一,而「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其實是大陸展現誠意,臺當局卻否定,這就像大陸煮一碗好吃的面,臺灣還沒有吃就喊有毒。吳成典也說,「九二共識」一詞本來也是臺灣向大陸提出,如今臺灣卻不要「九二共識」。吳成典指出,如今美國希望臺灣與大陸對立,但這對我們有何好處?若沒了與大陸的ECFA,將損失幾百億美金,而且我們跟韓國、日本、東南亞、美國都沒有「自由貿易協議」,哪都去不了,國際貿易怎麼辦?臺灣高度依賴出口,經濟怎麼辦?
  • 「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合作,共圖民族偉大復興」 ——《龍》雜誌獨家專訪新黨主席吳成典
    「小三通」縮短了大陸與臺灣的距離,為兩岸貿易開啟了一條活水通路,更為2008年的「大三通」奠定了基礎。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促進了兩岸的和平發展,意義重大。日前,新黨主席吳成典接受《龍》雜誌專訪時,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他說新黨自成立以來,旗幟鮮明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承認「九二共識」,主張發展兩岸關係。並表示:「我們是中國人,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合作,共圖民族偉大復興!」
  • 吳成典當選新黨主席,鬱慕明月底交棒
    新黨主席鬱慕明任期屆滿,進行黨主席補選,2月16日通訊投票截止,今天在中央黨部進行開票作業,選舉結果出爐,現任秘書長吳成典當選下屆新黨主席,鬱慕明預計將於月底正式交棒。吳成典,63歲,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化學博士,現任新黨秘書長,經歷:第五、六屆「立委」、金門縣副縣長、金門縣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政見:承先啟後,新黨永續發展,和平統一,保障臺灣,發展組織,培訓青年軍,廣結有志之士,共同承擔使命責任。 新黨主席選舉共兩人登記,分別是秘書長吳成典、副秘書長陳麗玲。
  • 【新黨主席倡議金門成為統一實驗區,可跟廈門地鐵互通】
    ,新黨主席、前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表示,金門可以當兩岸潤滑劑,金門人比臺灣人了解大陸人,也比大陸人了解臺灣人,且金門經歷過戰爭,知道戰爭的可怕,最不想要戰爭,只要臺灣好、大陸好,金門就獲利。他一直推動的金廈生活圈只要能落實,讓金門成為統一實驗區,未來地鐵互通,能為兩岸做出重大貢獻。今年63歲的吳成典是金門人,也是兩岸小三通的推手,今年2月剛接任新黨主席,過去曾擔任金門縣副縣長、金門「立委」、「國大代表」等職,對金門的發展狀況十分了解。目前兩岸關係緊張,金門是否能夠發揮功能,和緩兩岸關係?
  • 新黨主席吳成典:金門同胞熱切期待「小三通」能夠儘早恢復
    新黨主席吳成典20日在海峽論壇上發表致辭時表示,在疫情管制還沒有去除,在如此不方便之時,海峽論壇如期召開,說明了兩岸相關的主辦單位是何等的重視兩岸民間的交流,深信唯有交流才能帶來和平。新黨不理臺灣當局恐嚇威脅,排除一切障礙,也要前來參會,是因為相信戰爭無情,和平無價。
  • 新黨主席吳成典來了,歡迎!中國國民黨不來了,遺憾!來與不來中國大陸的門永遠敞開著!民進黨來嗎?美麗廈門歡迎您們!臺灣同胞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將在福建登場,新黨主席吳成典今天表示,新黨將由他和副主席李勝峰、全委會委員鄭光禮等三人與會,會照原計劃在16日從臺灣出發。
  • 新黨主席吳成典:小三通斷十個月,金門丟了半條命
    1月2日將是小三通20周年紀念,新黨主席、前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向中評社表示,因為新冠疫情小三通已中斷10個多月,讓金門經濟丟了半條命,因此新黨提倡「人道小三通」,呼籲蔡當局兩岸小三通復航,並請蔡當局與大陸協商兩岸「防疫泡泡」,讓兩岸同胞可以藉由篩檢、甚至承認疫苗施打等過程,免去各14天隔離時間
  • 新黨主席:大陸擔憂臺灣沒有回頭路
    從海峽論壇中可以看出,大陸方面並不想中斷雙方聯繫,兩岸關係再差還是要保持溝通。海峽論壇結束,新黨主席出席論壇19日在福建廈門開啟,為了擴大民間交流,兩岸增進融合,在線上和線下廣泛交流,新黨主席吳成典率領黨內一些人員參加。在會上大陸的政協主席汪洋通過視頻發表講話,並進行交談溝通,國臺辦主任和臺灣代表們見面。
  • 新黨主席:排除一切障礙也要來海峽論壇,倡議讓「一國兩制」臺灣...
    據臺灣「中央社」9月20日報導,新黨主席吳成典今天(20日)在海峽論壇大會開幕式上說,此刻臺灣海峽上空很不平靜,要共同防止兩岸「骨肉相殘」,而他提出的方法是「讓『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內容協商能夠實現」。報導稱,海峽論壇開場時,播出了多位未能前來的臺灣人士祝賀短片,包含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前臺北縣長周錫瑋、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名嘴黃智賢等10餘人。
  •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不再禮讓,要讓大陸在新黨看到統一有望
    隨著在兩岸問題上,尊重「九二共識」,主張「和平最好」的吳敦義以過半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和國民黨同屬泛藍陣營,堅持「一個中國」的深藍黨派新黨表示,新黨未來不會再禮讓,一定會參與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
  • 吳成典接棒鬱慕明,新黨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新黨17日進行第九屆黨主席及黨代表選舉,由現任新黨秘書長吳成典當選主席,新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楊世光及新黨青年軍王炳忠、林明正、蘇恆等25人悉數當選黨代表。18日上午,新黨公告當選名單。在擔任新黨主席16年後,鬱慕明交棒給吳成典。此時,新主席面臨的挑戰相當艱巨,因為在2020臺灣「立委」選舉中,新黨政黨票僅有1%,未達3%補助門檻,也就是說,未來4年,新黨無法取得任何政黨補助款。糧草不足,何以營運?新黨發展壓力山大,面臨泡沫化危機。
  • 臺灣大環境對統派非常不利,侯漢廷:支持和平統一的方向不會變
    新黨臺北市議員侯漢廷接受訪問時表示,新黨選出吳成典擔任主席後,首要困局是財政問題,基本開銷一個月就得新臺幣幾十萬元,而新黨又失去政黨補助款了,得靠募款。革新部分可能在自媒體宣傳上得加強,也得吸引年輕人才進入黨內。
  • 吳成典接棒,能否帶領風雨飄零的新黨再出發?
    2月21日,新黨在臺北的中央黨部召開第九屆第一次黨代表會議,第九屆黨主席吳成典在會中正式就職,原主席鬱慕明正式交棒。吳成典表示未來和平統一仍是新黨的路線。現年63歲的吳成典是金門縣人,曾擔任臺「立法院」第五、六屆「立委」和金門縣副縣長等職,長期擔任新黨副秘書長、秘書長。吳成典是廈門金門間通商、通郵、通航(「小三通」)的重要推手。2001年,吳成典率先赴大陸談判「小三通」,當時差點被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揚言治罪。近年來,吳成典更積極推動「金廈生活圈」理念,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堅定支持者。
  • 大陸媒體獨家專訪新黨主席吳成典,盼臺灣「一國兩制」從金門開始
    東南衛視專訪新黨新任黨主席吳成典。吳成典,1957年5月10日出生於金門縣,臺灣輔仁大學化學系學士,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化學博士。早年吳成典先後在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所、亞洲化學公司等機構和企業擔任高階主管,引進並參與了臺灣第一張只讀光碟(CD-ROM)的研發工作。
  • 新黨的發展歷程
    2019年8月17日,新黨舉行主題為「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和平統一」的26周年黨慶大會。新黨正式提出新黨版的「國兩制」臺灣方案。鬱慕明表示,「一國兩制」不是洪水猛獸,我們要解除心中的恐慌;對於民進黨當局的錯誤言論,我們要抗爭、要說清楚;新黨就是要和平統一、民族復興,要為年輕一代創造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