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 山東實現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

2021-01-21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數量質量並舉,六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山東實現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博物館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已註冊各級各類各所有制博物館從352家增長到603家,增長71%。其中國有博物館從225家增長到242家,增長8%,非國有博物館從135家增長到361家,增長167%。全省一二三級博物館從42家增長到127家,增長202%。

如今,山東省博物館總量、一級博物館數量、二級博物館數量、三級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新晉級革命類博物館數量六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山東省博物館如何實現了數量質量並舉的蓬勃發展?在六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歷史悠久 發展力足

不久前,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滕州市博物館和漢畫像石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王學仲藝術館、墨子紀念館、魯班紀念館、墨硯館獲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實現歷史性突破。本次評估後,山東省滕州市成為目前全國擁有一、二級博物館數量最多的縣級市。

滕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擁有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是墨子、魯班、奚仲、毛遂、孟嘗君的故裡。

「從20世紀80年代起,滕州已累計投入10億多元,建成集『國保』龍泉塔、滕州博物館、滕州漢畫像石館、墨子紀念館、魯班紀念館、墨硯館於一體的龍泉廣場『一塔六館』博物館集群,每年接待觀眾量達60萬人次。」滕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書巨介紹,近兩年來,滕州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漢畫像石館、王學仲藝術館、墨子紀念館、魯班紀念館、墨硯館升級改造工程,滕州博物館新館全面建成開放運營,對「一塔六館」區域進行提檔升級,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地標和城市文化會客廳。

「各地博物館加強宣傳推介、舉辦特色展覽、開發文創產品、提高服務質量,藉助重要節慶和文化惠民消費季等重要活動,找準了博物館和旅遊事業發展的連接點。全省博物館助力旅遊發展,同時文旅融合也為博物館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副局長王廷琦說。

多措並舉 提升質量

「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先後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將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家級平臺進行展示推廣。「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博物館盤活館藏資源,促進文物藏品共享交流,舉辦各類展覽3萬餘個。

「在推動博物館數量增長的同時,我們圍繞讓文物『活』起來,大力推進博物館展陳質量的提升。通過明確博物館定位、創新展陳形式、豐富展陳內容,著力辦好精品展覽,扶持原創性展覽,加大展覽的宣傳推廣。鼓勵各級各類博物館,依託館藏文物資源,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策划具有鮮明教育作用、彰顯地方特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展覽。推廣策展人制度,建立激勵和培訓機制,發揮策展人在博物館展覽中的創意能力和主導作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倪國聖說。

2020年9月,由山東博物館聯合山東省市20家相關文博機構聯合發起的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服務於齊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探尋博物館在保護、傳承、弘揚齊魯文化中的角色和使命,共同打造博物館行業的「齊魯文化共同體」。

聯盟成立後,極大地整合盤活了全省館藏文物資源,通過文物調撥、借用、交換等方式形成館藏文物資源共享,通過外展、聯展、巡展等形式不斷加強陳列展覽項目交流,對於山東省博物館藏品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山東省文物局局長王磊表示,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的成立,整合全省博物館資源優勢,互相取長補短,創建山東博物館品牌,對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人為本 服務群眾

近日,山東博物館將其2020年最熱門展覽「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的撤展日期推遲了兩個月,延期至2021年2月28日。消息一公布,一大批因為工作或學業還沒來得及到館觀展的網友紛紛點讚。

2020年9月底,由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集中展示了所存傳世孔府舊藏明代服飾近百件,其體系之完整、色彩之鮮豔、款式之齊全、保存之完好、紋飾之精美,在國內甚至是世界博物館界都是首屈一指。剛一開展,展覽便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古代服飾愛好者的關注。

然而,展覽中展出的服飾文物多為孔府舊藏,是曲阜孔府中代代傳承下來的傳世文物,多是絲麻質地,不易保存。歷經數個世紀的時光凋蝕,一經一緯串聯起的錦繡華章已經脆弱不堪、難經風雨。「為了向大家展示傳承中華服飾文化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文物不受傷害,此次延期我們博物館工作人員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山東博物館負責文物保管的工作人員說。

近年來,山東省文旅廳為讓博物館更好地服務當地群眾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十三五」末,全省免費開放博物館531家,佔博物館總數的88%,比「十二五」末增長84%。全省博物館接待觀眾超過8000萬人次,比「十二五」末增長33%。投入博物館免費開放資金8.8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129%。

「我們遴選試點學校開展博物館教育示範點建設,將博物館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創造與教學內容結合互補的教育活動項目品牌,建立長期有效的館校聯繫制度。建立博物館與社區文化建設合作機制,鼓勵博物館以多種形式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提高博物館文化傳播範圍,深入開展博物館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進企業活動。規範推進省內高校博物館建設,適時成立山東高校博物館聯盟。鼓勵非國有博物館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社會教育和服務活動。」倪國聖說。

此外,山東省文旅廳還以信息資源共享和文化服務為核心,集聚整合全省博物館的藏品、展覽展示、館舍資源、社會教育、開放服務、安全工作等信息,運用數位化、網絡化等現代技術搭建博物館文化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博物館藏品電子化信息的存儲、展示、傳輸和獲取,延伸博物館文化傳播空間,加強博物館之間、博物館與民眾之間的聯繫,為社會民眾提供教育、娛樂等服務,為政府決策、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數據,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記者 趙秋麗 馮帆)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多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山東「十三五」文旅成績單來了
    大眾日報 記者 於新悅 「十三五」期間,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呈現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12月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傳達出這樣的信息。
  • 「國字號」博物館評估定級 山東99家博物館成功晉級 六個指標均...
    新晉級博物館中,包括革命類博物館16家。由此,山東省博物館總量、一級博物館數量、二級博物館數量、三級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新晉級革命類博物館數量六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副局長王廷琦在發布會上說,全省博物館蓬勃發展,數量質量並舉,山東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初步建成。
  • 博物館總量全國第一,山東九成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
    原標題:博物館總量全國第一,山東九成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70年來,全省文化和旅遊事業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如同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令人歡欣鼓舞。
  • 黃山市文教衛體事業蓬勃發展
    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9處,比2015年增加18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1項,增加1項全民與競技體育蓬勃發展2019年末,擁有體育場地25個2019年舉辦各級各類全民健身項目299項次,參與健身群眾人數達38萬人次各類教育事業健康發展2019年末,普通高校
  • 山東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
    發掘於沂水劉家店子村的春秋時期墓的青銅器山東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目前山東省擁有博物館195座,數量居全國前列,其中已經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達到127家,佔總數的85%以上,累計接待觀眾9400萬人次。
  • 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公布 山東99家博物館榜上有名
    原標題: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公布 山東99家博物館榜上有名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本次通過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山東佔
  • 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公布,濟南10家博物館成功晉升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本次通過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山東佔99家,濟南市10家博物館榜上有名,通過率和提質升級數量均居全省前列,一級館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 安康市2019年實現生產總值1182億 5項指標居全省第一
    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2%、10.2%,5項指標位居全省第一。當年9.4萬戶23.3萬貧困人口、845個貧困村實現脫貧退出,9縣1區全部脫貧摘帽。漢濱創建為全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鎮坪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鐘錶博物館、年畫雕版博物館……濟南十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博物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程凌潤12月2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濟南市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山東省劉氏古鐘錶博物館、山東自生堂年畫雕版博物館等十家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級博物館。
  • 權威發布|山東「十三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文化事業...
    目前,以民族歌劇《沂蒙山》為代表的藝術精品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均居全國第一位,世界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3項,居全國第二位,「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
  • 「十三五」期間山東文化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這些數據全國第一
    12月8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山東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均居全國第一位,世界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3項,居全國第二位,「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
  • 權威發布 | 山東「十三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文化事業...
    目前,以民族歌劇《沂蒙山》為代表的藝術精品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均居全國第一位,世界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3項,居全國第二位,「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
  • 十三五時期山東文旅發展成果百花齊放「好客山東」美譽度日益擴大
    目前,以民族歌劇《沂蒙山》為代表的藝術精品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均居全國第一位,世界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3項,居全國第二位,「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
  • 山東青島市城陽區水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
    山東青島市城陽區水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2011-08-26 16: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城陽區海洋與漁業局上半年,完成水產品總產量11.6萬噸,實現產值7.32億元;水產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約37億元,出口創匯3.7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3%和5.3%,佔青島市的47%。
  • 深圳智慧財產權創造數量及質量多項核心指標位居全國第一
    原標題:深圳智慧財產權創造數量及質量多項核心指標位居全國第一,將打造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高地晶報2020年4月21日訊 為廣泛加強智慧財產權宣傳普及,提升全社會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4月21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通過線上直播舉行了2020智慧財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
  • 世界及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發布,北京網際網路綜合排名全國第一
    根據《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美國、中國網際網路發展領先其他國家,綜合排名前兩位。北京網際網路發展綜合排名全國首位今年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在往年基礎上進一步更新完善,將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網際網路+」戰略文件以及5G建設等相關指標納入指標體系。
  • 河南省村鎮銀行多項發展指標全國第一
    部分村鎮銀行目前已在行政村設立支農服務點,真正實現了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這種「鯰魚效應」在全省村鎮銀行的發展中得以充分體現,有效激活了農村金融市場,為縣域經濟的發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放眼全國,我省村鎮銀行的發展水平位居前列,不僅在覆蓋縣域面積、覆蓋國定貧困縣數量和組建法人機構總數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其發展規模方面的多個指標更是排進了全國前三——其中,全省村鎮銀行資產總額、存款餘額、淨利潤、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資產總額目前已突破900億元,存款餘額達664億元,2016年實現淨利潤12.54億元,
  • 山東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675項 位居全國第二位
    中國山東網11月21日訊 (記者 劉自銳)21日,記者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布會中了解到,目前,山東省已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675項,位居全國第二位,新建、改造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982項,2013年以來完成計量器具檢定量近2000萬臺件,計量檢定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僅78項入選!在這份國家級項目名單中,南開大學位居全國第一!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19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名單,全國共有78項成果入選。其中,南開大學入選5項成果,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這5項入選成果包括:哲學院任曉明教授的《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歷史學院許檀教授的《明清華北的商業城鎮與市場層級》、歷史學院劉尊志教授的《漢代墓外設施研究》、文學院王志耕教授的《俄羅斯民族文化語境下的巴赫金對話理論》及文學院曾曉渝教授的《漢語近代官話方言接觸演變個案研究》,涉及哲學、中國歷史、考古學、外國文學和語言學等相關學科。
  • 四川:七項舉措三步走 推動博物館事業上臺階
    「作為我國博物館行業第一個全國性法規文件,《條例》第一次從法律層面對博物館的功能定位、藏品保護管理、經營活動、推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等作了明確規定,內容全面,要求具體,指導性、操作性強,在很多方面實現了突破。」在四川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看來,四川應該抓住機遇,努力作為,乘勢推進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   機遇該如何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