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學一味中藥--木香Muxiang

2021-02-12 藥學知識學習

木香Muxiang

AUCKLANDIAE RADIX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乾燥根。

相關名

蜜香、雲木香、廣木香、南木香、川木香、老木香、新木香、越木香、越雋木香、煨木香。

圖片



產地

主產於雲南。四川、西藏亦產。為栽培品。

採收加工

秋、冬二季採挖2-3年生的根,除去鬚根及泥土,切段,大的再縱剖為瓣,乾燥後撞去粗皮。

性狀鑑別

本品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長5~10cm,直徑0.5~5cm。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及側根痕。質堅,不易折斷,斷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邊灰黃色或淺棕黃色,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散在的褐色點狀油室。氣香特異,味微苦。飲片 木香: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黃棕色至灰褐色,有縱皺紋。切面棕黃色至棕褐色,中部有明顯菊花心狀的放射紋理,形成層環棕色,褐色油點(油室)散在。氣香特異,味微苦。

飲片 木香

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黃棕色至灰褐色,有縱皺紋。切面棕黃色至棕褐色,中部有明顯菊花心狀的放射紋理,形成層環棕色,褐色油點(油室)散在。氣香特異,味微苦。

煨木香

形如木香片,棕黃色,氣微香,味微苦。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香溫通,苦燥而降,主入脾、胃與大腸經,兼入三焦與膽經。能通理三焦,尤善行腸胃氣滯,兼健脾消食,為行氣調中止痛之要藥,腸胃氣滯有寒兼食積者用之最宜。

功效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病證

(1)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

(2)下痢腹痛、裡急後重。

(3)脾運失常、肝失疏洩之脅肋脹痛、洩瀉。

(4)脾虛氣滯之食少吐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生用專行氣滯,煨熟用實腸止瀉。

使用注意

本品辛溫香燥,能傷陰助火,故陰虛火旺者慎服。

故事

相傳清光緒年間,山西道監察御使李慈銘曾因夜感風寒而全身不適,腸鳴腹瀉。

第二天一早,李慈銘請城中名醫前來診治,醫生問明病情後,笑捋白須,自醫藥箱中取出一瓶藥丸,令李以濃米湯飲下20粒,過了一會兒,李慈銘的腹瀉就止住了。兩天後,李慈銘的病即痊癒。李慈銘問醫生所用何藥,醫生回答說:「此藥就在大人洗硯池旁。這種叫木香的花木,行氣止痛、實腸止瀉。用其根與黃連做成藥丸,即大人所服之藥。」李慈銘乃光緒進士,著名文學家,看著似白絲緞織就的瀑布一般的木香花,大為欣喜,興奮之際,還特地做詩一首:「細剪冰蘼屑麝胎,雙含風露落瓊瑰。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詩中用白色的蘼蕪和麝香的細末來比喻木香的香濃之氣,真是傳神之至。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蓽澄茄!
    ①治療胃柿石症:蓽澄茄、吳茱萸、雞內金各5克,乾薑、熟附片、陳皮、檳榔、萊菔子、木香、三稜、莪朮各10克,焦山楂、丹參各20克,青黛3克。水煎服,每日1劑。外敷方:皮硝適量(視結石大小而定),用棉皮包,外敷胃脘部,每日換1 次。治療20例,全部治癒。療程長者10天(10例),療程短者6天(10例),平均8天。
  • 每日一味學中藥—洋金花
    如作捲菸分次烯吸,每日量不超過0.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衍。本品有巨毒,應控制劑量,以免中毒。青光眼、眼壓增高者忌用。患心臟病、高血壓以及體弱者、孕婦均當慎用。因本品服後妨害出汗,故表證未解者忌用。熱咳痰稠、咳痰不利者亦慎用。醉仙桃就是中藥「蔓陀羅」(又名「洋金花」)的種子。至於為什麼叫醉仙桃?其中倒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皇帝。
  • 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木香muxiang【別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廣木香。【英文名】AucklandiaeRadix。【來源】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lappaDecne.的乾燥根。【植物形態】多年生高大草本。主根圓柱形,直徑可達5釐米,表面褐色。
  • 中藥故事分享:木香它有哪些藥用功效?收藏!
    說罷便取出一瓶做好的藥丸,讓李慈銘以濃米湯飲下20粒,後期每日空心服三次。 兩天後,李慈銘的病即痊癒。李慈銘問醫生所用何藥,醫生回答說:「此藥就在大人洗硯池旁。這種叫木香的花木,行氣痛、實腸止瀉。
  • 中藥故事分享:木香它有哪些藥用功效?收藏!
    說罷便取出一瓶做好的藥丸,讓李慈銘以濃米湯飲下20粒,後期每日空心服三次。 兩天後,李慈銘的病即痊癒。李慈銘問醫生所用何藥,醫生回答說:「此藥就在大人洗硯池旁。這種叫木香的花木,行氣痛、實腸止瀉。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蓖麻子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蠶沙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桑白皮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皮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一】❽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二】❾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
  • 每日一味中藥:陳皮
    中藥陳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中醫認為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陳皮泡水、陳皮荷葉茶、蛇膽陳皮口服液。孕婦也可以吃陳皮。別名:橘皮、廣陳皮。來源產地:中藥陳皮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廣東、福建、四川、江蘇、浙江、湖南、雲南、貴州等地。均為栽培。採收炮製:11~12月果實成熟時採摘,剝取外層果皮,陰乾或曬乾。
  • 每天學一味中藥,樟腦!
    ❸每天學一味中藥,蘆薈!❹什麼才叫養生?這是一篇驚醒無數人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❺神情恍惚食慾不佳,吃點百合湯!❻每天學一味中藥,瓦楞子!❼每天一把補藥,反而讓腎越來越虛!竟然是這點沒做到!❽打通大腸經方法全解,太實用了!❾每天學一味中藥,五靈脂!
  • 「漫畫中藥一百單八將」中藥水滸·木香
    原標題:【漫畫中藥一百單八將】中藥水滸·木香丁得孫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面頰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稱中箭虎,原來是東昌府將領沒羽箭張清手下的副將。盧俊義攻打東昌府失敗,宋江前去支援,丁得孫被呂方、郭盛所捉,歸降了梁山。梁山大聚義時,任步軍將校。
  • 每日一味學中藥—香附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研究院電話:4006-990-360研究院郵箱:hngyyjy@sina.com每天一味日常生活中的小中藥,包含中藥小故事。
  • 學一味中藥,川木香!
    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乾燥根。木香。草本。根堅硬粗壯,圓柱形,通常不分枝,直徑1~2.5釐米,外皮褐色。揮髮油中所含總內酯、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等內酯成分以及去內酯揮髮油均能對抗組胺、乙醯膽鹼與氯化鋇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作用,其中以二氫木香內酯作用較強。
  • 木香花有哪些價值 木香花的種植方法
    如今木香在全國各地都有栽植,它的根是一味中藥,那麼木香花有什麼價值呢?我們在種植木香時,有哪些方法?接下來小編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木香花有哪些價值和它的種植方法。一、木香花有哪些價值1、觀賞價值木香花具有淨化空氣的作用,它既可以阻擋灰塵,也能夠吸收空氣中的廢氣,它的花朵多為白色或者淡黃色,擁有淡淡的清香。木香花是攀援小灌木植物,可以做成各種的造型,花開時白者如香雪,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日學一味中藥:木槿皮
    【中藥名】木槿皮 mujinpi【別名】
  • 【中草藥】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點擊上方「古醫傳承」訂閱中醫養生學中醫醫術
  • 每日一味中藥:芫花
    中藥芫花是瑞香科落葉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中醫認為芫花有瀉水逐飲,祛痰止咳的功效與作用來源產地:為瑞香科落葉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主產於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山東等地。野生與栽培均有。《普濟方》枳殼丸,以本品與枳殼各等份,用醋浸芫花透,將醋再煮枳殼爛,擂芫花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數丸,溫白湯送下,治蠱脹,據報導,用治療腹水,用其根皮亦有效,如每日服1.5~2.5g芫花根皮粉,連服4~5天,腹水消除,脾臟縮小,有利尿作用。治療11例療效甚佳(新中醫藥)。
  •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木香!
    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乾燥根。木香。草本。根堅硬粗壯,圓柱形,通常不分枝,直徑1~2.5釐米,外皮褐色。揮髮油中所含總內酯、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等內酯成分以及去內酯揮髮油均能對抗組胺、乙醯膽鹼與氯化鋇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作用,其中以二氫木香內酯作用較強。
  • 【中藥學堂】木香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木香的乾燥根。相關名木香、蜜香、雲木香、廣木香、南木香、川木香、老木香、新木香、越木香、越雋木香、煨木香。煨木香形如木香片,棕黃色,氣微香,味微苦。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性能特點本品辛香溫通,苦燥而降,主入脾、胃與大腸經,兼入三焦與膽經。
  • 【每日一味藥】磁石
    【每日一味藥】磁石 【性味歸經】鹹,寒。 【配伍】 1、補暖水髒,強益氣力,明耳目,利腰腳:磁石十兩(大火燒令赤,投於醋中淬之七度,細研,水飛過,以好酒一升,煎如餳),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幹),木香二兩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蓽澄茄!
    ①治療胃柿石症:蓽澄茄、吳茱萸、雞內金各5克,乾薑、熟附片、陳皮、檳榔、萊菔子、木香、三稜、莪朮各10克,焦山楂、丹參各20克,青黛3克。水煎服,每日1劑。外敷方:皮硝適量(視結石大小而定),用棉皮包,外敷胃脘部,每日換1 次。治療20例,全部治癒。療程長者10天(10例),療程短者6天(10例),平均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