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奇葩減肥法沒事別亂試
夏天衣著清涼,是很多女性「花式」減肥的季節。坊間流傳的減肥方法花樣百出,其中不乏「奇葩」。為此,記者就網上流傳的一些減肥秘訣採訪了華僑醫院胃腸外科的楊景哥副主任醫生。楊醫生提醒,很多所謂的「減肥竅門」不但不能起到減肥的作用,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並且他再三強調,減肥沒有捷徑、沒有秘方,科學的減肥方法依然是「管住嘴+邁開腿」。
1.奇葩減肥法一:喝黑咖啡
傳言:餐後或運動前喝一杯黑咖啡,不加伴侶、不加牛奶、不加糖,可達到減肥效果。
真相:
喝咖啡促進減肥並不是沒有道理,英國一篇文章提出過這一方法,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假設我們喝的不是速溶咖啡,而是咖啡豆磨出來的咖啡,它裡面的脂肪、蛋白質含量不高,受減肥人士青睞的是咖啡裡的咖啡因,它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心率。有人將甲狀腺激素,用於減肥的原理和咖啡一樣,促進新城代謝,提高代謝率。
但是咖啡因要達到一定量才能達到這一效果,而一杯咖啡裡除了咖啡因,還含有單寧酸、脂肪酸、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物質,用於減肥的咖啡因的含量並不高。代謝率提高還會導致其他問題,最大的就是心臟問題,心臟長期處在高負荷的狀態下,容易出現心臟功能障礙等問題。
「單純一杯兩杯咖啡不能實現減肥。如果要達到減肥效果,需要大量咖啡因,而進食大量咖啡因帶來的副作用大於所帶來的效果。」楊景哥這樣評價咖啡減肥法,「所以,這種方法弊大於利。」
2.奇葩減肥法二:鹽水清腸
傳言:第一天吃清淡的食物,第二天在3升水中加入15克鹽,一口氣喝掉。
真相:
楊醫生對鹽水的減肥作用表示懷疑:「是不是鹽水喝進去把胃撐滿了其他食物就不能吃了。」對於傳言說到的「清腸」作用,楊醫生表示「沒什麼效果」。不僅如此,過量飲用鹽水會對身體帶來傷害。
楊醫生指出,不從事高體力勞動,不需要在高溫下暴曬出汗的人,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40毫升水分。也就是說,一個體重60Kg的人,生理上一天需要2400ml水量。這些水量可以從多個途徑獲得,如吃飯時從食物中攝取600—800ml,機體代謝產生700ml左右水,因此一天需要額外攝取的水分在1000—1500ml左右。因此,一天喝3升水對人體來說是過量的,1000—1500毫升就能滿足機體需要。楊醫生還指出,過量的水進入身體會稀釋血管裡的血液濃度,血液裡的水跑到細胞裡,會導致細胞腫脹,出現水中毒。
楊醫生說,傳言裡喝鹽水是為了使喝進去的水滲透壓處於等滲或者高滲狀態,如果一下子喝進去3升清水,會導致低滲狀態,帶來嚴重的問題。但人每天需要的氯化鈉量是4.5克,長期過多的鹽會引起高血壓,對腎也是很大的負擔。雖然食鹽不是100%都是氯化鈉,但傳言中15克的鹽會超量。
3.奇葩減肥法三:喝辣椒水
傳言:喝辣椒水能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減肥效果。
真相:
「辣椒水減肥的原理和咖啡類似,辣椒中含有辣椒生物鹼,能引起基礎代謝率升高」,楊醫生說道。但是和咖啡同理,只有長期攝入大量的辣椒,持續保持代謝率高水平,才能達到減肥效果。辣椒是一種強烈的刺激物,對胃黏膜、口腔黏膜的損害很大,長期、大量食用會導致胃炎、胃潰瘍。不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方法。偶爾的代謝率提高並沒有明顯的效果。任何減肥方法都是要持久,不是偶爾試一下就會有效果。
4.奇葩減肥法四:裹保鮮膜
傳言:在想要減肥瘦身的部位均勻塗抹上減肥霜,不留縫隙地裹上保鮮膜,做適量運動就可達到瘦身效果。
真相:「實在想不出來保鮮膜減肥有什麼原理。」楊景哥說,皮膚是調節人體體溫的重要器官,體溫增高,血液流經皮膚,通過毛孔把熱量散發出去,保持體溫的穩定,保鮮膜把皮膚裹起來,會影響機體散熱,導致體溫升高。「難道這樣做為了保持體溫在高的狀態,高體溫下代謝率會增高,通過這一方法實現減肥嗎?」這樣的方法,楊景哥個人也不建議。
總而言之,減肥不要投機取巧,還是老老實實合理飲食加適量運動吧。
■專家建議
管住嘴,讓熱量處於負平衡
破除以上奇葩減肥法的謠傳後,楊醫生強調,科學減肥法注重控制飲食與加強運動的結合。
楊景哥特別談到「管住嘴」的問題,常見的肥胖多屬於單純性肥胖,即吃進去的熱量多,運動少,長期積累造成的肥胖。對這種類型的肥胖,吃進去的熱量要稍低於生理需要的熱量,讓熱量達到一個「負平衡」,「吃進去的熱量不能滿足生理需要,動員體內的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
「一公斤體重需要的熱量約20—25大卡,一個60公斤的人一天需要1200-1500大卡的熱量;我們每天吃的米飯的熱量是4大卡/克,按一頓飯一兩米飯算,一天三頓米飯就已經攝入600大卡熱量,佔到了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想想平時還吃了多少其他東西,所以控制飲食很重要。」楊醫生給我們算了一筆熱量帳。
按照以上算法啊,如果一個人一頓吃2兩飯,一天三頓,所攝入的熱量就「達標」了,但是這120大卡的熱量滿足不了自己的食慾,還有人在控制食量後會產生飢餓感,甚至出現低血糖。
「改掉糟糕的飲食習慣很困難,除了身體對這一習慣的適應,還有心理對這種狀態的適應。」楊醫生指出,對於已經習慣大食量的人而言,減少食量後會出現飢餓感。這種狀況可以通過吃沒有熱量或低熱量的食物來緩解,如喝水、吃燕麥類食物、吃不加油的白灼青菜。「把胃填滿,給它一定的安慰,飢餓感就會消退。」
而對於減少食量後出現的低血糖,楊醫生表示,沒有糖尿病的人,輕微的低血糖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反而體內的脂肪會動員起來,釋放血糖,這就是消耗脂肪的過程。
因此,楊醫生特別強調通過控制飲食來達到熱量的「負平衡」。「比如一個60公斤的人,一天需要1200大卡熱量,如果處於減肥狀態,可以只攝入1000或者800大卡,讓熱量處於一個負平衡。」(李劼 實習生 錢晨 張燦城)
(責編:鍾哲、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