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橋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橋,位於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全長320米。
最早稱繩橋或竹藤橋 ,這與它修建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 "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橋上橫鋪著木板,以竹纜為欄,行人行走平安,故名「安欄橋」,後改安瀾橋,取不畏波瀾,安然過江之意。人們為了感激重建安瀾橋的何氏夫妻的功德,又稱「夫妻橋」,還稱「何公何母橋」。
在清朝初年有一個叫何先德的人,是當地出了名的好多管閒事,有一次他和他的妻子何夫人去遊山玩水,到了岷江,看見了官船在擺渡百姓,他們夫婦剛好也想去對岸,就過去打聽價錢,媽呀!
一人乘船10兩銀子,夫妻過河30兩銀子,如此巨額的船費讓夫婦二人高興而來掃興而歸。回到家裡,何先生徹夜難眠,在想如何在兩岸架一座橋斷了貪官的財路。
一天、兩天、三天,何先生不吃不喝想了三天,還是一籌莫展,在第三天夜裡,何先生看見何夫人在刺繡,看見了那塊布,它架在框子的上面,卻不會掉下來,心想:我為什麼不能在空中架一座索橋呢。說幹就幹,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奮鬥,終於架好了一座索橋,幫助了無數百姓。
可是那些貪官就記恨上了他,決定要報復他。索橋的兩旁沒有扶手,再加上不穩定,人很容易掉下去,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個酒鬼喝醉酒過河不小心淹死了(還有別的的說法:橋尚未完工時,兩個樵夫不顧勸阻,頂風過橋,落水而死。渡口「把頭」買通官府,誣以草菅人命之罪。)
貪官們抓住時機迅速將何先生逮捕並處死,何夫人的知此事後悲痛欲絕,想投河,可想到丈夫不明不白便死了,她也就此自盡,會對不起天上夫君的亡靈。
一天,她漫步大街,看到一個耍雜的只見那人兩手抓住兩根立著的木棒,全身騰空,她忽然想到在橋上裝扶手,人們走在橋上就安全得多,於是她用兩天的時間為橋裝上了扶手,從此,人們稱安瀾橋為「何公何母」橋。
自從那以後就再沒有人見過何夫人了,一個漁夫說他在河裡看見了何公何母的身影,何夫人完成夫君的心願便離去了,他們夫婦在河中共享天倫之樂,與日月同生,天地共存!聽了這樣的故事,走在橋上,是不是更加心潮澎湃呢?
- END -
版權資訊
文字內容源於網絡
主播|小魚
如轉載請聯繫聽遊後臺
喜歡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微信號:tingyou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