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賽季CBA已越來越近,經過一系列深化改革之後的新賽季也是備受矚目,但是在還未開戰之前,卻發生了一件受到極大爭議的事件,前國家隊成員張兆旭在進行體測時,深蹲項目張兆旭負重100kg,做到第12個的時候,突然倒地不起,隨後被擔架抬出場外送醫,具體傷病情況不明,但是通過張兆旭痛苦的表情來看,這一次他應該傷得不輕。
而緊接著,CBA作出了最新回應:體測負責人竟然表示,張兆旭受傷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不去顧及球員反而檢查槓鈴,是為了避免二次受傷
之後,CBA又對現場沒有醫生這一現象作出解釋:的確是我們的失職!
然而更加激烈的是,隨著球迷們對CBA體測的熱議,「中國籃球」官微竟然也開始質問中國籃協並發起了投票:球員受傷誰來買單呢?你覺得這種「中國式」體測在今時今日,還有必要繼續存在嗎?最後結果有1.2萬人參與,其中大部分都還是支持體測
這不是CBA體測第一次爆發這樣的慘案,早在2017賽季,遼寧隊內線李曉旭在進行體測項目連續17次折返跑時,意外受傷導致跟腱斷裂,這一次傷病也讓李曉旭缺席了一整個賽季,而在回歸之後也一直沒有回到之前的巔峰狀態,很多人也因此對CBA的體測產生質疑,是否需要繼續用體測的方式來約束隊員。
賽季開始之前的體能測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督促隊員在休賽期進行訓練,畢竟CBA球員不像NBA球員那樣自律,往往在假期就會放飛自我,這讓很多人在新賽季體測中無法過關,特別是被稱為「奪命17折返跑」項目,更是成為了許多人的噩夢,連續17次折返跑讓很多人都吃不消,此前有隊員就在這個項目中跑哭、跑吐,甚至王哲林在這項測試之後,直接趴在了地上吸氧,看得出很多人確實並不能夠達到標準。
一些人質疑體測,是因為目前體測已經改為每隻隊伍抽取兩人,但是樣本太小根本無法覆蓋全部隊員,而且由於體測項目並不會區分內線和外線球員,所有項目都是統一使用,因此對於一些球員來說難度確實非常大,並且體測帶來的傷病隱患也是非常巨大,很多人都因為體測最終造成傷病。隨說很多人都認為體能測試會影響隊員的競技狀態,但是上個賽季王哲林在體測中,就因為未能過關而被迫停賽,五輪之後補測及格之後,王哲林上個賽季最終也迎來了全面爆發,贏得了常規賽MVP,也證明體能測試督促選手加強訓練之後,對於成績確實提升明顯。
新賽季CBA進行了重大改革,比賽方式有了較大變化,包括工資帽的出臺,也讓那些出工不出力的球員沒有市場,球員薪水必須與表現掛鈎,而且CBA公司還收回了NBL,雖然還不知道是作為升降級還是CBA的發展聯盟,但是也能夠增加CBA球員的流動性,未來CBA整體水平必經因此提高,沒有實力且不努力訓練的球員,也終將被淘汰。那麼姚明最終會做出什麼決定呢?我們拭目以待
特約編輯:蘇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