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省份劃分線為何那麼複雜?幾千年的智慧全都濃縮在其中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國地圖上,省份的劃分線實在是太複雜了,各個身份之間的劃分都是彎彎曲曲的,但外國的省份劃分線都是橫平豎直的,實際上古人幾千年的智慧都被濃縮在省份劃分線裡了。
最初我國的省份劃界線是依照山川、河流進行劃分的,由於在古代的時候,交通不方便,因此在古代,老百姓們也鮮少會去遠方,人口流動性低,這樣文化就會不同,為了避免矛盾,便依照山川河流大致劃分。還有就是精細劃分,比如說陝西。
陝西有3個部分,包含了陝北、漢中以及關中。關中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但存在一個缺點,那邊是極易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再者為了解決河套的威脅,陝北被劃給了陝西,由此一來便有了緩衝帶,並且還能夠西出河套。但四川就不老實了,是一個絕佳造反之地。2000多年以來,四川共造反一百四十餘次,之所以四川可以造反是藉助其山川的優勢,為了避免四川造反,便將漢中劃給了陝西。因此精細劃分是為了避免有的地方由於依靠山川和河流等地形而進行造反。
實際上省份劃分還有部分經濟原因,便是將窮的變富,富的變窮。比如說陝西,陝北是比較窮的,若是發生什麼自然災害的話是沒錢賑災的,那便需要漢中以及關中的接濟了。再者就是富得弄窮,江南省就是由於太有錢才被一分為二。
還有就是人文的劃分,是對於一些少數民族的,比如說雲貴川,還有很多少數民族自治區。我國的省份很是複雜,但絕不是隨便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