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外婆就好這一口,隔三差五炒一盤當早餐,味道不比豆漿差!

2020-12-24 小面姨美食日記

莫愁廚路無知己,誰人不識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今天小面姨給大家分享一道「玉米面油茶」的做法。油茶是我們這裡的一道特產,在西北地區,很多家庭到了冬天都有喝油茶的習俗,所以也就自然而然有了炒油茶的習俗。這種風俗從我記事時就有,直到現在,在西北廣大農村和城市,這個風俗還在人們的飲食生活中存在。不過,現在很多家庭除了自己家裡炒油茶之外,超市裡也有很多油茶產品,很多精明的商家把過去的傳統美食油茶變成了一個產品,讓越來越多的人去吃。加之現在很多三口之家的工作強度大,節奏快,所以炒油茶就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想吃的時候,可以在超市裡買現成的油茶回家吃。不過,作為一個喜歡廚藝的人,我很少去超市買現成的油茶吃,而是時不時地給家人炒油茶吃。

按照傳統炒油茶的方法,很快就能炒一碗油茶出來。炒油茶很方便,也很容易,每次炒油茶也花費不了多久時間。炒油茶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食材配料,炒出來的味道也就不一樣。過去人們缺衣少食,所以炒油茶的時候,只在麵粉裡加一勺鹽就可以了。現在生活條件好,很多人炒油茶時就會添加一些芝麻、核桃仁等等高價值食材進去。今天我這道炒油茶在做法就做了一個創新,用玉米面、黑芝麻、花生等幾樣食材進行搭配,給家人炒了一道與之前味道不同的油茶。油茶到了冬季最合適吃,不管是早餐或者晚餐,用開水一衝,就可以食用。我外婆特別喜歡喝油茶,每天飲食習慣,都會衝上一碗油茶來喝,現在80歲了,身體依然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特別好。

80歲的外婆就好這一口,隔三差五炒一盤當早餐,味道不比豆漿差!我家都會自己做的油茶,每次都炒一小盆,加上糖或鹽,想喝的時候衝上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裡面摻入了酥脆爽口的花生米和營養豐富的黑白芝麻核桃,香香濃濃稠稠,一碗下肚,胃暖暖的,舒服,自己做料放的足足的,吃起來才過癮呢,這次的油茶有所不同,用的是玉米面炒制一份健康又美味的油茶麵,玉米面本身屬於粗糧,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亞油酸和維生素E、鈣和鐵的含量也很高,經常適量的吃點玉米面,好處多多,我和老公,下午餓了衝一杯,晚上夜宵衝一杯,早上配上麻花,口感很好,既填飽肚子又滋養身心。80歲外婆每周都吃這個,精神好不怕冷,做1次半年都不壞,真好吃。現在我把這道「玉米面油茶」美食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可以照著食譜做起來,給家人一道美味,給親人一份關愛。

【玉米面油茶】

食材:玉米面粉1碗、花生、核桃仁、黑白芝麻適量。

做法:

1、需要的食材準備好,油茶用的玉米面,要選用磨得比較細點的,做的油茶口感會更順滑。

2、炒鍋中倒入玉米面粉,小火不停的翻炒,大約10幾分鐘。

3、炒至玉米面有濃鬱的面香味,很鬆散就可以關火了。

4、平底鍋中倒入花生米翻炒,炒至花生米表皮裂開,炒香盛出。

5、再把核桃仁倒入鍋中小火不停翻炒,炒熟盛出。

6、最後把黑白芝麻倒入鍋中,翻炒1分鐘發出「叭叭」的響聲,出香味就好了。盛出放涼。

7、核桃花生搓去外皮,裝入保鮮袋中,用擀麵杖擀成小顆粒。

8、炒熟的玉米面中,加入花生核桃碎,黑白芝麻翻炒均勻即可。

9、喝的時候加鹽或糖,直接兌入適量熱水,邊衝邊攪拌,就可以做一碗。

莫愁廚路無知己,誰人不識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不知不覺廚藝烹飪路上陪伴大家五年時間了!相處了日子裡,一起分享美食生活知識,一起體驗美食生活快樂!在此,道一聲謝謝!好了,親愛的朋友們,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歡迎在文章底部評論處發表您的觀點,我們會認真閱讀您的每一條留言~

聲明:本圖文為作者原創內容,未經許可進行轉載屬侵權行為,本人將予以投訴!

相關焦點

  • 五十歲的阿姨早餐就好這一口,味道香濃又脆生,口感清淡還易消化
    蘿蔔界的翹楚,切成片,加點香椿拌一拌,早餐一盤不夠吃,美味!五十歲的阿姨早餐就好這一口,味道香濃又脆生,口感清淡還易消化大家好,五十歲的阿姨又要與大家分享家常美食了,用最簡單的做法,做出受家人喜歡的美食,我一直都在努力著,也樂於與大家分享!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一道早餐食用的清口小菜,櫻桃蘿蔔拌香椿。
  • 外婆今年71歲,隔三差五吃這菜,面色紅潤精神足,初夏最鮮嫩!
    小區裡不少的同齡老人,見到外婆,都說外婆氣色好,面色紅潤,人精神,聲音也洪亮,其實外婆今年已經71歲了。原因就是老媽外婆特別關注飲食健康,平時很少吃葷食,講究營養搭配。外婆常吃一種菜,這菜這時候吃最鮮嫩。
  • 天冷就好這一口,吃一鍋暖一冬
    天冷就好這一口,吃一鍋暖一冬 2020-12-21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80歲的外婆基本天天吃這菜,臉色紅潤氣色足,夏季最鮮嫩,別錯過
    文/幻晴 80歲的外婆基本天天吃這菜,臉色紅潤氣色足,夏季最鮮嫩,別錯過! 涼拌菠菜花生米,這道美食應該是很多小夥伴比較喜歡吃的,而且用它來當成下酒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其實菠菜是可以用萵筍的葉子來代替,而且味道一點也不比菠菜差,尤其是春天是這個美食應季的時候
  • 80歲外婆做的秘制豬蹄,軟爛入味,醬香撲鼻,秘方公開快收藏!
    很多人都愛吃豬蹄,豬蹄營養豐富,味道可口。它不僅是常用菜餚,而且還是滋補佳品。據食品營養專家分析,每100克豬蹄中含蛋白質15.8克、脂肪26.3克、碳水化合物1.7克。豬蹄中還含有維生素A、B、C及鈣、磷、鐵等營養物質。
  • 用了80歲外婆醃製臘肉的方法,做出來的肉芳香四溢,鄰居都饞了
    用了80歲外婆醃製臘肉的方法,做出來的肉芳香四溢,鄰居都饞了進入了冬天,也就意味著我們離過年的日子也不遠了。在我國很多地方過年都有醃製臘肉的傳統,臨近年邊時,大太陽天的出去走一圈,你會發現很多人的陽臺院子裡掛滿了臘貨。
  • 早餐就好這一口,能量滿滿,金黃酥香,三兩下就吃完了
    導語:早餐就好這一口,能量滿滿,金黃酥香,三兩下就吃完了米飯是我們的日常主食,雖然比較單調,但是我們離不開的主食。米飯可與五味調配,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做飯一次不要太多,因為米飯多次加熱後,往往會變得更爛、更軟,很容易消化,吃完後的血糖反應也更高。
  • 外婆80多歲,說燉雞湯不能直接燉!多做一件事,肉嫩湯鮮,好喝
    79歲老奶奶:燉雞湯最忌直接入鍋!牢記3個小技巧,雞湯鮮雞肉嫩豬肉漲價後,我家已經改吃雞肉了,雞肉更便宜,肉質也更嫩滑,而且營養一點都不比豬肉差,包括大量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滋補身體的絕佳食材。
  • 這種素餡餅皮薄餡大,一口下去滿嘴香,隔三差五做還吃不夠
    這種素餡餅皮薄餡大,一口下去滿嘴香,隔三差五做還吃不夠北方人喜歡吃麵食,早餐大部分主食都是做面點,我家面和米的比例基本上是2比1,可以說是百吃不厭。早餐我家從不外買,無論包子餡餅,還是油條麻花想吃都是自己做,而且大部分都可以提前準備好,早上起來開工就做,不麻煩,無論哪一種面點,剛出鍋熱乎乎的最好吃,還可以換著花樣吃早餐,一周不重樣,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發麵素餡餡餅,皮薄餡大,一口下去滿嘴香,隔三差五做一次,還是吃不夠。
  • 臺式早餐做出80後的「廈門味道」
    廈門許多70後、80後,一定不會忘記的其中一種味道,叫做「炸麵包」:炸得香噴噴的麵包裡,包滿滷蛋和火腿,一口咬下去都是滿足感。可你知道嗎,原來這種炸麵包在臺灣也能找得到,只不過多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沙拉船」。最近,臺灣的80後周彥佑,就和媽媽一起,把這份「古早味」帶到了廈門。
  • 熬小米粥,有人泡米,有人直接煮,80歲外婆:全錯!教你正確做法
    熬小米粥,有人泡米,有人直接煮,80歲外婆:全錯!教你正確做法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小米粥,不能隨便熬!記住3點,更黏稠更營養,米油更厚,別再熬錯了!』
  • 天冷了,早餐該換樣了,試試這個懶人早餐,10分鐘就好,越吃越香
    另外,我們這裡剩饅頭在冬季會多一些,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每年到了冬季,氣溫會下降,所以家裡蒸饅頭的話,存放的時間會相對長一些。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年到了冬季都會蒸饅頭,如果吃的時間長了,或者家裡有一些剩饅頭,媽媽就會用它給我炒饅頭丁,把剩饅頭重新炒過之後,味道就特別香,感覺比饅頭香很多。
  • 早餐,兒子最愛吃這米粉,湯鮮味美,隔三差五吃一次,清淡不上火
    早餐,兒子最愛吃這米粉,湯鮮味美,隔三差五吃一次,清淡不上火。米粉是很多地方的一種特色小吃,我作為一個南方人,小時候的早餐吃得最多的就是米粉。米粉嚼起來非常勁道,口感順滑,我老家那邊喜歡用米粉和葷菜、蔬菜搭配著吃,再配上濃香的高湯,湯鮮味美,營養豐富,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吃。
  • 外婆的老茶壺
    外婆是1922年出生的,今年93歲。    她有個粉色的舊茶壺,與之成套的茶杯只剩下兩個,且都磕破了邊兒,但外婆還是一直在用。每次有人來探望的時候,她就拿出五顏六色的茶杯招待。這些茶杯也互不搭配,每個都出現得很突兀。
  • 美味自己動手,教你製作香腸小小酥,這味道你值得擁有
    今天小謝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美味的早餐,香腸小小酥,熱狗大家都喜歡吃吧,而美味的香腸就和熱狗味道差不多哦,美味的香腸融合麵包,在一起味道更是和外面的早餐一樣哦。外婆說:「孩子我們要節約用時不要浪費了呀,這是這種東西,在我們以前都是搶著吃的,你不能到你們這一代就換了呀,」話還沒說完,外婆就夾起剩下的菜繼續吃,媽媽便走了過來教育外婆說:「您老人家就可省省吧,你省著那些錢用來幹嘛呢?你說你好看的衣服也沒看你買幾套,吃也捨不得吃嘛,不要對自己太差了,要對自己捨得呀。
  • 炒甜豆多加這一步,顏色翠綠,清脆爽口,每次炒一盤不夠吃
    炒甜豆多加這一步,顏色翠綠,清脆爽口,每次炒一盤不夠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現在基本都是人手一部手機,人人都玩微信,有事情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打電話,直接微信語音或者微信留言,特別方便。
  • 一根黃瓜一片午餐肉,製作小漢堡,味道不比餐廳的差
    一根黃瓜一片午餐肉,製作小漢堡,味道不比餐廳的差漢堡包是多少孩子夢寐以求的美味,兩片麵包之間,夾上愛吃的食物,一口一口地咬下,就可以滿足身體的所需,外面賣一個都需要十幾二十塊,但是自己做的話,便宜又好吃,最主要還乾淨。
  • 隔三差五就饞這道家常菜,做法簡單味道鮮香,孩子多吃聰明又長個
    ,隔三差五就饞這道家常菜,做法簡單味道鮮香,孩子多吃聰明又長個。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今天咱們來做個黑蒜牛肉粒,這裡的黑蒜並不是黑蒜,而是把算炸成金黃色,黑指的是黑胡椒,和燉牛肉、醬牛肉相比,黑蒜牛肉粒做法簡單,但是味道卻一點不熟醬牛肉、燉牛肉,黑蒜牛肉粒的味道比較鮮香,金黃的蒜子和色澤明亮的牛肉粒,一口下去胡椒的辛辣融合在甜鮮的醬汁中,香酥過癮,美味又下飯,一起試著做一下吧。
  • 【外婆味道】這碗陪伴了七都人30年的傳統爆魚面,你吃過了嗎?
    店內麵食品種並不花哨,都是老底子的味道。傳統的味道、穩定的品質和親民的價格大概也是在外求學、工作的七都人每回家鄉必去吳漊的原因。兩次前往吳漊麵館品鑑麵食,六十多歲的老闆娘給飯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穿著乾淨整潔的女士西裝,有時動作利落地招呼客人,有時安靜地在一旁包餛飩。
  • 寒冷的冬天,遇見這5款,80後童年老味道,心裡暖暖的
    越長大越懷念小時候的那些「老味道」。80後童年的寒冬,來自深巷中那一聲冰糖葫蘆的叫賣聲,還有胡同口賣爆米花的大爺,那一袋一袋香味四溢的爆米花。 都曾是我們兒時冬天暖暖的味道。大概「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這句話說的就是這些來自街頭巷尾,大眾又接地氣的熟悉味道吧。寒冷的冬天,遇見這5款,80後童年老味道,心裡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