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年的8天「雙節」小長假,註定與眾不同。
一場疫情襲來,讓不少人在這大半年裡都憋壞了,國內疫情雖逐漸好轉,有人選擇了去遠方,但仍有不少人則選擇了「本地遊」。或遊覽本地山水,或 觀影、逛展、購物 …… 家門口的「詩和遠方 」,讓株洲的假日經濟迎來報複式增長。
觀影、逛展、看演出,文化消費廣受追捧
株洲日報記者 易蓉 通訊員/張哲 楊鴻錚
雙節假期,市博物館外總是排起長龍。易蓉 攝
8天小長假,我市旅遊市場升溫明顯,共接待遊客433萬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9億元,文化消費也激發出活力。株洲市內博物館、電影院、神農大劇院、規劃展覽館等文化消費場所深受市民追捧,家門口的「詩和遠方」吸引了不少市民,帶火了市區假日經濟。
逛展,文化生活有了新去處
雙節「佳」期,遷入新址的株洲市博物館和美術館這一文化地標,成為遊客心中的熱門「打卡地」。在限額預約、健康碼查驗、分時段參觀等多措並舉保證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新館於國慶前夕正式對外開放。
據悉,市博物館與美術館共同遷入原神農文化中心後,設有「自然地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美術精品」四大主題陳列展廳與1個臨時展廳,裡面的恐龍化石、商周青銅器、宋元金銀器、醴陵窯瓷器、工業文物等珍品讓人目不暇接。目前,館內收藏各類文物5萬餘件,品類涉及古生物化石、青銅器、陶器、瓷器、金銀器、玉器、漆木器、紙質文物等13類。
市博物館內,自然地理展廳內的「恐龍」引人注目。易蓉 攝
雙節期間,博物館展廳內,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同觀展,與孩子一同上了一堂別有趣味的「文史課」,前來參觀的遊客都直呼「不虛此行」。
據市博物館統計,「十一」期間,共有5萬多名遊客「打卡」株洲博物館、美術館,網上預約人數每日都達到了6000人的預約上限,「其中,自然地理展的恐龍和華南虎,歷史文物展的青銅器、金銀玉器,民俗文物展的株洲老字號,最受市民和遊客喜愛。」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
市規劃展覽館內,學生組團參觀。易蓉 攝
而展館屆的「前輩」——株洲市規劃展覽館的人氣也依舊不減。
「今年8天長假期間,累計接待遊客近4000人。」市規劃展覽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中,最大的參觀團是400多人的學生團,其餘部分都是散客,有返鄉感受家鄉變化的,也有外地來株洲遊玩的。
作為省內目前唯一一家城市規劃展覽館,該館共三層,陳列分為「印象株洲」、「藍圖總覽」和「豪邁開拓」三個展廳,是株洲市接待中外客人的「城市客廳」和市民休閒娛樂的精神家園。今年是市規劃展覽館開館第十年,該館共接待參觀者超200萬人次,接待參觀團隊超萬餘批次,日均接待量逾千人。
觀影演出,點燃「夜經濟」
「想去電影院看《奪冠》,回到上世紀80年代,看看女排姑娘怎樣訓練。」「我想看《姜子牙》,支持國產動漫。」……10月1日當晚,記者在神農城中影國際影城發現,影院外廳購票、候場、休憩的人比平時多了好幾倍,大家都趁著國慶檔新電影上映,約上家人、朋友來電影院「嘗一嘗鮮」。
《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中秋國慶檔的三駕馬車拉動,貢獻了九成以上的票房,今年「雙節」長假迎來開門紅。
10月1日至8日,我市電影票房約為816.233萬元,觀影人數突破24萬人次,取得株洲歷年國慶檔票房第二的好成績。其中,10月1日150.71萬票房,更創下株洲市自影院復產復工以來最高的單日票房,提振了全市電影行業的信心。
株洲中影國際影城、株洲千金影城、醴陵千金影城、株洲橫店電影城、攸縣星嘉影城位居全市影院票房前五。其中,醴陵千金影城更是以85.9萬票房,創下全省縣級影院票房前五的好成績。
神農大劇院內,人氣滿滿。易蓉 攝
這個小長假,迎來今年以來最佳上座率的還有神農大劇院。
「雙節」假期,神農大劇院推出國慶檔開心麻花劇目《窗前不止明月光》,10月4日晚7點半,上座率爆棚。「疫情好轉之後,要求劇院上座率最高不可超過75%,而當晚那場演出上座率就已達到75%,是近半年來最高上座率的一場演出。」神農大劇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域半徑裡的「內需」遊
株洲日報記者 高曉燕
「6天時間,耕食記的營業額就達到了53萬元,以往要一個月才能有60萬元左右。」荷塘區仙庾嶺村支書劉彥直說。這個黃金周,仙庾嶺再次迎來大批遊客,村裡農產品的銷售收入也直線上升,從之前的每天5000元,衝至2萬元至3萬元。
這個不同尋常的中秋、國慶超長假期,在出境遊回流的趨勢下,市域半徑裡的「內需」遊更受大家歡迎。舉家出遊中,冷清已久的一眾旅遊目的地,再次熱起來了。
遊客正在位於神農谷景區內的房車基地休閒。受訪者供圖
房車遊奪人眼球
疫情的影響尚未消散,刺激著旅遊的需求也在出現新變化,不聚集、不密集的出遊方式,開始受到追捧,其中,兼具「自駕」和「定製」屬性的房車旅行,成為市民的新選擇。
今年,天元區石三門豐收節期間,籌備半年之久的石三門房車基地開啟試運營。推開房門,迎面而來是鄉野間清爽的風,夜晚,打開天窗,可以看到明亮的星空,房車外的草坪上,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燒烤一邊閒話家常,享受其樂融融的歡樂時光……478元一天的房價不低,卻被遊客搶訂一空,國慶期間,7臺房車全部滿房。
「周邊其他的房車基地,房價已經漲到了800元以上,我們試營業期間,價格還是比較實惠的。」株洲石三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負責人趙念說。
位於炎陵縣神農谷景區內的房車基地,同樣是一房難求。「去年十一期間房車基地對外營業,已經有遊客開始嘗鮮。今年受多方因素帶動,房車遊比較火爆。」湖南神農洞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部長張姿說。
據觀察,對房車遊接受度比較高的,大多是80後,通常是家庭式出遊,或者與朋友相約出行。目前,石三門房車基地10月17日的房間已接近售罄。
特色遊引八方客
5000元一晚的山間純木屋別墅,設施條件堪比知名酒店的鄉野山莊,今年十一期間剛剛開始對外營業的天元區普發生態農莊,也火了一把。
在群山綠樹懷抱之下,山谷間「成長」起來的普發生態農莊,建有遊山步道、遊泳池、山頂別墅等,可以提供高端餐飲、住宿、會務等綜合服務,吸引了眾多前來嘗鮮的遊客。
周邊遊發展多年,特色,正成為這些旅遊目的地重磅打造的新賣點。
作為霸佔株洲人朋友圈多年的老牌出遊目的地——荷塘區仙庾嶺,也在推陳出新。今年黃金周期間,村裡每天晚上都安排了篝火晚會,從猜燈謎到相親會,每場主題各不相同,吸引遊客延長遊玩時間。「現在這個季節,正是火龍果、板慄、柿子的上市季節,賣得很好。」劉彥直說,目前村裡種植的水果種類達20餘種,能夠保證一年四季常有產品上市。受遊客歡迎的農家自製小食,村裡也正在幫助農戶統一包裝、規範管理,走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倡導原生態、慢生活的醴陵楓溪谷·丹楓酒店,更是以其特色理念,精準吸引著特定客戶群紛至沓來。親子遊、養生遊、辦公遊,甚至是放鬆身心、純發呆式的酒店遊,都能在這裡看到相應的遊客。
「我們主打的就是『慢』和去城市化,這裡有的都是純天然、貼近自然的內容。」酒店主理人羅沐解釋,因目標客戶群精準,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聞風而來,甚至有從四川、廣州等地專程而來的。
「滿足遊客需求,我們現在正在籌划進一步的升級。」羅沐說,民宿就是目的地,更加豐富的配套,才能滿足遊客日益多樣化的出遊需求。
買買買、吃吃吃
這個「雙節」 過出了熱鬧的年味兒
株洲日報記者 劉芳
在「株百」,「國潮」小姐姐請顧客品嘗月餅。受訪單位供圖
在這個被網友稱為「小春節」的假期,有人選擇來一次期盼已久的旅行,也有不少市民選擇與家人、朋友,留在株洲一起買買買、吃吃吃,可以說是過出了熱鬧的年味兒。
零售業在加速復甦
國慶中秋假期,買買買,成了眾多消費者的一大選擇。
雙節期間,我市各大購物中心客流指數飆升,商圈附近路況圖都出現了「擁堵」。
在株洲百貨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有139元國潮嗨購券免費搶,還有購物滿500元即可隨機抽取禮品,超市滿贈、服飾滿送、會員3倍積分等活動。
「實際上,從9月26日起,株百就開展了主題為『國潮嗨購節』的大型購物盛宴。」株洲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準備的買買買、逛逛逛等多重驚喜外,株百還精心策劃了「炙熱中國,沸騰株百」快閃活動、數千個裝有各種禮品券的高能氣球雨等驚喜。
「長假第一天就創下銷售新紀錄,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增長。」上述負責人連用兩個「超級好」來形容銷售表現,長假期間,株百客流量與同期相比增長12%,9月26日至10月8日,銷售突破億元大關。在他看來,這是「報複式反彈」。
這個假期,2020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株洲神農福地消費節活動繼續火熱開展,全市商貿流通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營造消費氛圍,提升消費人氣,拉動消費需求,株洲零售業正在加速復甦。
雙節期間,株洲王府井也進入「購物狂歡季」,不僅有大牌五折、消費抽獎等線下活動,還在線上開展購物499元減30元活動。株洲王府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活動,讓株洲王府井在國慶8天內銷售額實現1000萬元,同比增長11%。」
株洲步步高超市有非食品滿100減40,休閒食品滿128減50等活動。經統計,株洲步步高超市實現銷售額1554.81萬元(含新增的桂鑫店),同比增長17.99%。
有觀察人士認為,「十一」黃金周集中釋放了被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有助於進一步提振市場消費信心,促進經濟持續復甦。
餐飲消費跑出「加速度」
這個假期,株洲餐飲消費也跑出「加速度」。很多家庭補上了遲到的團圓飯,餐廳門口排隊的景象隨處可見。
在沿江中路的大漢悅中心,超級網紅店「文和友·株洲」是不少食客必須打卡的美食之一。不僅有外地來株洲的遊客,還有一些廠礦企業員工專門組團來打卡,回味一把「年輕的歲月」。
門店營運新團隊夥伴也感受到了顧客的消費熱情,「雙節期間,就餐高峰期的排隊均在150桌以上。」
這個假期還充滿了甜蜜的味道。
由於疫情的原因,不少原本將婚期定在上半年的情侶們,紛紛改到了下半年,而「十一」長假成為了首選的日子,不少酒店甚至出現「一廳難求」的現象。
「國慶8天假期,我們的婚宴大廳全部訂出,整個10月份的婚禮日已基本排滿,並且基本上都在2個月前就已訂完。」株洲西苑賓館餐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業內人士指出,疫情給婚慶市場按下了「暫停鍵」,10月才成了「最擁擠的婚禮季」,預計這一熱潮會延續至春節。
「失去了『春節旺季』的餐飲業,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中迎來了復甦。」株洲市餐飲行業協會朱軍介紹,從市場變化來看,全市餐飲行業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左右,特別是酒宴,都出現一桌難求的情況。
「雙節」下的市民生活百態
株洲日報記者 任遠
闔家團圓是中秋的主基調,休閒玩樂是國慶的主旋律。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國慶黃金周,株洲市民如何度過?記者採訪了多位本地市民,來聽聽他們的消費故事。
隨禮隨到手發軟
當事人:周易 企業員工
「不是在婚禮,就是在去婚禮的路上。」說起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周易不禁感慨。
這個假期,周易一共參加了3場婚禮。還有一場在山西,是大學同學結婚,考慮到路途確實較遠,只好改為「雲參加」。
周易今年29歲,身邊的同事朋友正是婚戀高峰期,上半年由於疫情原因,許多婚禮都推遲延期,這不,國慶假期的婚慶消費便越燒越旺,成為了「最擁擠結婚季」。
周易說,他在朋友圈裡看見一位婚慶司儀「甜蜜吐槽」,8天主持了13場婚禮,忙得腳不沾地。各個酒店、婚慶公司也是連軸轉,所謂「累並快樂著」。
「最心疼的是錢包。」周易笑言,一下子隨了3000多元禮金,財政狀況嚴重透支,「下個月雙十一都沒錢剁手了。」
遛娃消費不能停
當事人:陳鑫宜 全職主婦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陳鑫宜的國慶假期是在各個兒童遊樂場度過的。「神農城、步步高、方特歡樂世界……哪裡適合遛娃,哪裡就有我的身影。」她笑稱。
陳鑫宜說,一開始,她計劃趁著丈夫休假,帶上一家人去炎陵遊玩,沒想到遇上假期天氣驟變,只好臨時改為「室內遊」,「沒辦法,誰叫小寶才11個多月呢。」
神農城一直被寶爸寶媽們譽為「遛娃聖地」。國慶期間,像陳鑫宜這樣的寶媽還真不少。每天上午,先把老大送去附近的培訓班,再帶著小寶在遊樂場邊玩邊等,這是不少媽媽們的常規操作。「幾乎每天都是人擠人,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來玩的。尤其是商場裡的飯店,每到飯點,排滿了等候的人群。」
方特歡樂世界裡同樣生意爆棚,「好多熱門項目排隊都超過半小時,我們只好儘量選擇一些冷門的遊玩項目,主要是帶著孩子走一走,平時他們難得放這麼久的假。」
開著新車遊株洲
當事人:王偉 國企員工
「本來春節就計劃要去自駕遊,沒想到一拖拖了這麼久。」去年年底,王偉淘汰了之前的「小電驢」,換了一臺全新的越野車。8天假期下來,他帶著家人去了炎陵、醴陵和攸縣,遊樂小半個株洲。
酒仙湖景區,湖光山色,景色宜人;炎帝陵景區,祭奠儀式莊嚴肅穆,山歌表演精彩絕倫;醴陵磁器口古香古色,遊人如織……王偉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株洲人,一直沒有機會遊歷本地山水,這次自駕遊讓他對自己的家鄉有了更深的了解。
自駕遊的最後的一站,王偉來到生意火爆的石三門。鮮紅的辣椒,結實的紅薯,沉甸甸的水稻,到處都是農民們「曬秋」的場景。
「現場特別熱鬧,到處都是人潮洶湧,車子開進去就花了個把小時。」王偉直言,「不過確實挺有意思,吃著新鮮蔬菜和河魚,感受原汁原味的農家特色活動,就像回到小時候過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