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旅遊不用走遠,家門口就有「詩和遠方」

2020-11-08 盤錦網信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久居繁華都市人心中的詩和遠方。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旅遊已成為人們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我市的自然美景和生態旅遊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家門口的生態旅遊在金秋時節讓我市煥發了強勁的生命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生態資本變為富民資本。


美好藏在哪裡?美好藏在金燦燦的稻穗上,藏在鮮美的螃蟹中,藏在一望無垠的大地中……伴隨著收割機的聲音,大堡子村村民魏巍在棧道上看著他那200多畝正在收割的稻田地,臉上的喜悅難以遮掩。



稻田也是風光。


魏巍80後,大堡子村村民,他看起來是一個樸實無華的農家子弟,細細一聊才知道,他可是村裡結合旅遊發展稻田蟹垂釣的先行者。魏巍回憶著過去,那時候大堡子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可以說是「古老村」,泥路面、旱廁所,一到夜晚漆黑一片……和現在蜿蜒整潔的油漆板路、一棟棟精緻的民宿連成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魏巍說:「擱在過去的環境,從沒想過我們村能變成最美鄉村,也從沒敢想像,還能因為村子的改變,我還借了生態旅遊的光發家致富。」



蟹池告別了泥濘土路。


2008年魏巍開始種田養蟹,那時候一切的經濟來源僅僅靠本地人的購買力,效益也不怎麼好,也沒有什麼經營方式,就是能解決溫飽。到了2014年,大堡子村迎來了「春風」,成為了盤錦市首批整治鄉村環境試點村。不到一年的時間,村子的容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巍的稻田地、螃蟹池也進行了擴大。到了2016年,大堡子村的稻田慢行系統成為了稻作文化的景觀,吸引了中外遊客的到來。



河蟹最受遊客歡迎。


魏巍說:「別人不知道,我的感觸最深,遊客的增多,讓我的生意越發的忙碌,線上線下同時經營,留下微信,想吃就訂。」「有一階段,我特愛聽微信的提示音。」魏巍幽默地講道。2017年,魏巍給自己的河蟹大米註冊了商標,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他表示,就像自己的孩子上了戶口,可以上學一樣激動,讓他對自己的品牌也就更加有了信心。隨著遊客的日益增多,對這些經營者的要求就愈發要高。大堡子村時不時地就組織學習,同時也對這些經營者提供巨大的幫助與扶持。



自主品牌旅遊產品。


村子建設越發地變好,魏巍表示他是最大的受益人,自己的腰包鼓了不是最終目的,真心想帶領鄉鄰們一起發家致富。當時,魏巍也算是個領軍人物,他心地善良,對上門來請教的同鄉是毫無保留傾囊相助。

2019年大堡子村先後被授予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魏巍的稻田地、螃蟹池就又進行了擴大,而且經營得越發有特色,池塘裡有魚有蝦有螃蟹,旅遊參觀者可以垂釣,也可以暢遊在稻田地內,穿上靴子、戴上手套還可以享受一下「摸」螃蟹,感受一下天人合一,然後在農家院內,大鐵鍋燉一條大魚,蒸上一鍋的大螃蟹,有很多遊客表示,這是別樣的心情、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大堡子村的田園風光。


當記者問魏巍,腰包鼓了,不想出去走走旅旅遊嗎?魏巍笑著說:「24小時自來水、地暖入戶、家家有車、5G全覆蓋、稻田畫、採摘、民宿……能讓孩子們感受夏日裡的蛙鳴,也能讓大人們漫步在生態環境優美的稻田,往哪走?走也走不出家門口,我家門口就是旅遊景點,放著這麼好的生態旅遊環境我不欣賞,到外面幹啥去?」


據了解,我市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產業發展,全力「做大紅海灘,唱響蘆葦蕩」,打造生態旅遊目的地城市,溼地遊、鄉村遊、文化遊、溫泉遊、濱海遊、民宿遊、採摘遊、美食遊等旅遊業態不斷完善。家門口的「詩與遠方」,給人們一份便利,給生活一份美好,如果連自己居住的地方都不了解,嚮往遠方更是虛無縹緲,幸福不用遠走,就在我們的身邊。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魯紅:把民宿做成遊客的詩和遠方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魯紅:把民宿做成遊客的詩和遠方 2020-09-21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2020-08-26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前沙村:在「詩和遠方」中走向小康
    不同於城市的喧囂,這裡靜謐清幽、環境優美,是不少文藝青年眼中的「詩和遠方」。 從過去的「廢品村」到如今的「網紅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猶如一把「金鑰匙」,開啟了七都前沙村的小康致富之路。近日,《在身邊·小康故事》網絡主題報導之「在山的那邊——尋訪『兩山』轉化的溫州樣本」採訪團來到這個七都島東南端的村落,一探究竟。
  • 【十三五成果展:我的小康故事】 麵包,詩和遠方
    還有書中作為背景發生很多美麗故事的草原,大漠和一個個少數民族的綺麗風景和風土人情更讓我嚮往,思慕,魂牽夢縈,真想哪一天背起行囊,去我朝思暮想的遠方。可是,夢想終歸是夢想,當每天匆匆忙忙為了生活奔波,為了一日三餐發愁,為了什麼時候能夠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而辛苦奔忙,哪有經濟基礎支撐夢想?所以,只能先把夢想擱淺。但是有夢想,生活就有希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而靠著家鄉秀美的景色,很多群眾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守護好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吉林堅持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旅遊齊頭並進,繼續在生態惠民富民的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 【助力小康「微故事」】文化生活 一座城市的詩和遠方
    【助力小康「微故事」】文化生活 一座城市的詩和遠方 2020-05-08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嚮往詩和遠方?不如來家門口這個地方泡溫泉、賞雪景!
    嚮往詩和遠方?不如來家門口這個地方泡溫泉、賞雪景! 眼下正值隆冬季節,這個時間說起旅遊很多遊客可能既想賞賞雪又想泡泡溫泉,還想養養生,東勝區萬家惠歡樂世界今年冬季就針對遊客的這些需求,特意推出了戶外冰雪溫泉項目,讓東勝的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冰火兩重天」的樂趣! 「我們打造的冰雪溫泉,能讓遊客在室外玩雪、賞冰、泡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7)深挖驛站文化,做優生態旅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7)深挖驛站文化,做優生態旅遊 2020-12-22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
    來源:新華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蝶變二三事新華社武漢9月23日電題: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蝶變二三事新華社記者李偉、田中全「以前這裡到處是破房子,現在村民以房屋入股,貧困戶變成了民宿主人,吃上了旅遊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山水」
    央廣網北京8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重慶市全力改造綠化「斑禿」,城市生態面貌煥然一新。一大清早,張學勤和社區業餘藝術團的戲曲愛好者們,在禮仁公園的涼亭旁邊鋪開了架勢。早上8點多,在這裡鍛鍊的市民絡繹不絕。張學勤說,今年5月禮仁公園建成開放後,從家門口走到公園,只需要3—5分鐘。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西安鄠邑區:家門口開民宿過「理想生活...
    今年38歲的蘆新利,畢業之後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開過大貨車、種過蘑菇、還幹過水電工。去年,他回老家發現家門口的山水景色其實更怡人,便和朋友合夥投資130餘萬元,在鄠邑區太平峪管坪村開了個「上檔次」的民宿。鄠邑區管坪村「遇見7號」院子內,遊人來往笑聲不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之一|共享農家廚房,「烹出」美味生活!
    開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曾經,我們無數次憧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普通群眾生活的變化成為一個個閃光點。這些平凡人的小康故事,不僅可以帶動周邊群眾的思想轉變,也可以為身邊創業者提供可複製的「致富模板」。今天起,本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圍繞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一講身邊的小康故事,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實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嶺上盛開「致富花」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嶺上盛開「致富花」山西新聞網  作者:張志剛  2020-12-06 目前,飛嶺村初步建成了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
  • 都說文化和旅遊是「詩和遠方」的關係,你有哪些詩和遠方呢?
    歌手許巍在歌中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勾起了無數文青的嚮往,「詩和遠方」也一躍成為城市青年心心嚮往的生活理想。田園生活是每個城市人的遠方的詩最近還關注到一個「瀟灑仟哥」的視頻,內容也是關于田野生活的,這種生活可能你很熟悉但肯定又離你很遙遠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美麗的祁連縣,處處風景秀麗,宛若一幅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在這裡,人人都有一本致富經,這一切都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而這片美好的生態也在造福著這裡的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土特產觸網 咱農家樂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土特產觸網 咱農家樂和 2020-09-14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西交融大坊村 幸福生活此中來
    旅遊公路直通村裡,大大方便了村民生產生活;近千畝迷迭香蓬勃生長,帶動村民家門口增收致富;古建築恢復原貌,多位荷蘭畫家入駐,古屋又有了新意……村民生活在此,有致富業、有美麗家,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歸屬感不斷攀升。
  • ​「火車+旅遊」,我們真正的詩和遠方
    而且在近些年來,火車的乘坐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乘坐的體驗很美好,再加上沿途的風景,整個旅途可謂是相當美妙。不過儘管如此,但還是不得不說,在以前火車出行是有短板的。我們只能享受到短途的旅遊,那就是定好了目的地,然後出發,你去了這一個城市,或許去下一個城市就會輾轉,非常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