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生動展現玉田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記錄2020年這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時刻,縣委宣傳部、縣文聯組織開展了「我的小康故事」主題徵文活動。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用敏銳的觀察、細膩的筆觸,多角度展現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壯舉,多形態呈現新時代真實感人、振奮人心的小康故事,書寫時代新史詩,譜寫時代新樂章,匯聚新時代建設「科創商貿名城,京東魅力玉田」的強大精神力量。現將部分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麵包,詩和遠方
作者: 沈秀娟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從小喜歡讀書。從少年到人到中年,這個愛好從未改變。書中描寫的世界是我認識真實世界的一個窗口。雖然沒有多少機會走出家門,可是通過讀書,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寬廣又有趣。書中描繪的一處處美景,讓我感覺身臨其境,更讓我神往。還有書中作為背景發生很多美麗故事的草原,大漠和一個個少數民族的綺麗風景和風土人情更讓我嚮往,思慕,魂牽夢縈,真想哪一天背起行囊,去我朝思暮想的遠方。
可是,夢想終歸是夢想,當每天匆匆忙忙為了生活奔波,為了一日三餐發愁,為了什麼時候能夠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而辛苦奔忙,哪有經濟基礎支撐夢想?所以,只能先把夢想擱淺。但是有夢想,生活就有希望。所以,艱難的時候一遍遍告訴自己:只要不放棄夢想和初心,勤勤懇懇去努力,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好的。
這麼多年,我從結婚到現在的生活是從一次次租房,買房,換房,搬家的過程中一點點變得越來越好的。剛剛結婚時的一無所有,讓我度過了人生最難最困苦的一段時光。我們租最便宜的房子,那時候的夢想就是在萬家燈火中,有一個窗口,有一盞燈是屬於我的,我就感覺知足了。當我們一點點攢了一些錢,又和親戚朋友借了一部分買了第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並且在這裡我們又有了可愛的兒子,這樣的生活,對於一直寄人籬下租房住的我們覺得就是天堂了。又過了幾年,當我們又攢了一些錢,喜歡平房的我們賣掉了小兩居,換成了有院子有門房的大平房,經過幾年的打拼,生活已經越來越是我期待中的樣子。可是當經濟水平越來越好,我們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離開了辛辛苦苦打拼的家,我再一次感覺到自己又回到了剛剛結婚的艱辛境地,並且帶著孩子又一次開始了租房生涯。租了不到一年房,國家貸款政策越來越寬鬆,自由職業者只要有銀行流水或者收入證明同樣可以享受住房貸款。乘著國家好政策的東風,我獨自貸款買下了一套小兩居。
雖然還是一個小小的兩室一廳,可是我再也不用帶著兒子寄居在別人的屋簷下。特別是這段時間,認識了先生並重新組成了家庭,他上班的地方雖然離我有一百多華裡,因為路遠只能每周五晚上回家,周一早晨上班。可是每次看著他風塵僕僕地推開家門,我就感到我們這樣的小小溫馨的家,既浪漫又溫馨,我和兒子還有他才像一個完整有愛的家。我願意一直在這裡陪他和孩子過這種簡單幸福的小日子。
當生活一點點成為我想要的模樣,我開始覺得內心深處的一些善意無處安放。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朋友圈一個小女孩上學需要資助的消息,看到照片中她惹人憐愛的樣子,我的心很疼,於是開始資助這個家庭貧困,沒有母親的孩子,除了每年拿固定的錢打給孩子家長,有時間的時候,我和先生會去孩子家裡給孩子買一些吃的用的。當先生和我帶著禮物去孩子的家裡看到她和親人溫暖的笑臉,既心酸又欣慰。在我心裡,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可以幫到別人比擁有更多金錢更幸福。如果孩子需要,我會一直堅持。我們更願意把這份善意延續下去。
善心,善念,善言,善行一直是我和先生做人的理念,只是原來生活拮据,我們有心無力。可是只要在朋友圈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眾籌的,我都會多多少少捐一些錢,我相信眾人拾柴火焰高,雖然我只能盡一些微薄之力,可是我們藉此傳達的,還有溫暖和希望。我雖然沒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可是我相信只要堅持,微小的善同樣珍貴。
當生活安定了近七年的時間後,生活再一次發生了變化,這一次是離幸福又近了一步。這麼多年我一直是做房產中介的,當我領著一個客戶來到了一個剛剛交房的高檔小區,裡面的環境特別好,樓間距也特別大,看了戶型,我當時竟有些動心,但是因為手裡的錢只夠交百分之四十首付,所以也沒敢有啥想法,晚上先生我們倆電話聊天的時候,我只是隨口提了一下,沒想到無心插柳,他說既然你喜歡咱就把房子留下,可以用住房公積金貸款,先生的話一下子打消了我的顧慮,還是國家政策好啊,讓我們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住自己喜歡的房子,又不用背負太大壓力。而且剛入住新樓沒多久,我們又買了車庫,以後再不用為找地方停車費心了。
回顧從二十幾歲剛剛結婚租房子住,然後一次次搬家,那種不安定的漂泊感常常出現在我的夢裡,遙遠又清晰。直到遇見了現在的先生,我才知道,擇一城終老,攜一人白首,兩個相愛的人,才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因為共同對家的渴望,兩個人懂得對彼此尊重和珍惜。家不僅是安放身體的地方,更是安放心靈的居所。我們一起為了這個家越來越好,努力著,拼搏著。
當我們日子越過越好,我們不僅有了可以裹腹的麵包,還有了可以安放身體和夢想的理想中的家。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懂事,我們的收入也已經基本可以支撐夢想,終於可以讓自己喘口氣的時候,擱置已久的詩和遠方的夢想再一次生根發芽。
先生懂我骨子裡的浪漫和詩意的夢想,他需要做的,就是幫我把夢想一一實現。
春天了,美麗的清晨,我們相攜去山上走走。
擇一城終老,攜一人白首。當所有繁華落盡,與君老。
春已盡,夏又至。我們相攜去遙遠的內蒙古大草原。
秋天,天高雲淡,我們喜歡去海邊走走。
冬天的午後,在溫馨的家裡也有浪漫詩意。外面天寒地凍,屋內溫暖如春,沏一壺茶,捧一本書,賞著家裡怒放的花,曬著太陽,翻看那些四季更迭出去玩時拍下的照片,那些生命的記錄都是藏在內心深處的溫暖,浪漫和詩意。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詩和遠方讓美好延伸,升華,讓人間更值得。
我愛詩和遠方,我希望和作家三毛那樣,萬水千山走遍,如果時間允許,我們將以現在為起點,開啟一個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走出去,奔向我們魂牽夢縈的地方,在一次次靈魂之旅中奔向更幸福的小康。
作者簡介
沈秀娟,筆名歌聲悠揚,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唐山市作家協會會員,玉田縣文聯籤約作者。在《中國青年報》《河北散文風》《大窪文學》《河北工商報》《唐山文學》《唐山晚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詩歌數十篇。
原標題:《【十三五成果展:我的小康故事】 麵包,詩和遠方》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