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山水」

2020-12-15 大洋網

央廣網北京8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重慶市全力改造綠化「斑禿」,城市生態面貌煥然一新。

一大清早,張學勤和社區業餘藝術團的戲曲愛好者們,在禮仁公園的涼亭旁邊鋪開了架勢。早上8點多,在這裡鍛鍊的市民絡繹不絕。張學勤說,今年5月禮仁公園建成開放後,從家門口走到公園,只需要3—5分鐘。而在一年前,這裡還是一座廢棄的荒坡,最大高差在50米左右,四處雜草、碎石。

張學勤:這個公園以前坡坡坎坎,雜草叢生,而且還有人在上面種地種菜。後來政府利用坡坡坎坎,把它打造成禮仁公園。

作為典型的山地城市,重慶長期以來存在大量不可使用的閒置地、邊角地、廢棄地。坡地、堡坎、崖壁等統稱為「坡坎崖」的地形造成了綠化的「斑禿」現象。2018年10月起,重慶市委、市政府梳理了中心城區坡坎崖現狀,明確整治的範圍,禮仁公園的建設應運而生。

兩江新區禮嘉街道嘉寧社區工作人員張軍:我們變廢為寶,因地制宜,把它做成了能滿足市民休閒功能的公共活動場所。

今年54歲的朱紅三年前為了幫女兒帶小孩,搬到了禮嘉社區。在這裡,一邊陪孩子玩耍,朱紅也能和鄰居們嘮嘮家常。

朱紅:以前玩的時候,我們大概要走20分鐘到金海灣公園。這個公園建成後,我們吃完飯大概3—5分鐘就到後面,晚上的時候我們跳會廣場舞,方便了鄰裡之間的認識、交流。這個公園很不錯。

禮仁公園堅持「因地制宜、生態修復」的原則,場地空間設計整合了兒童、老人等主要使用人群的需求,建有休閒座椅、公共廁所、直飲水機等一系列便民服務設施,也讓周邊居民有了「家門口的山水」。

周邊居民:前面就是嘉陵江,後面就是溼地公園,前面有水,後面有山。

我們採訪結束時,剛剛晨練結束從公園回來的張學勤正準備去超市買菜。56歲的她一身紅色連衣裙,搭配燙染過的頭髮,十分時髦。

記者:您就穿這麼漂亮去菜市場買菜?

張學勤:是啊!我長期都是這樣。

路人:嬢嬢您真棒!

張學勤:這樣生活的好不好啊,陽不陽光?

路人:你就是我的榜樣!

(記者陳鵬)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2020-08-26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西安鄠邑區:家門口開民宿過「理想生活...
    今年38歲的蘆新利,畢業之後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開過大貨車、種過蘑菇、還幹過水電工。去年,他回老家發現家門口的山水景色其實更怡人,便和朋友合夥投資130餘萬元,在鄠邑區太平峪管坪村開了個「上檔次」的民宿。鄠邑區管坪村「遇見7號」院子內,遊人來往笑聲不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而靠著家鄉秀美的景色,很多群眾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基地保潔員王興蘭現在每月工資能有2800多元,不僅擺脫了貧困戶身份,還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金羊網  作者:趙映光、王漫琪、張送稔  2020-07-23 揭西縣是如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 「烏蘇里船歌」唱出新故事〡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親切看望生活在這裡的赫哲族群眾,總書記對赫哲族奔小康的殷殷囑託,當地幹部群眾牢記在心。4年過去,這個民族寫就了屬於自己的小康故事。守著這十幾平方米的小店,雖無大富大貴,但能自給自足,對孫鳳華來說,這就是她最嚮往的小康。畢竟,這種平靜的生活,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以前咱們靠捕魚為生。」孫鳳華回憶,漁民看天吃飯,又累又髒,收入也不穩定。直到在政府的幫扶下轉產,夫妻倆選擇開一家店,製作赫哲族傳統特色工藝品——魚皮畫。清白之藝,唯道守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滷水點豆腐,「點」出全家小康夢
    開欄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千百年來承載了中國人民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譜寫新時代內蒙古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關鍵之年。
  • 浙江衛視播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譜寫「兩山」新篇章》,永康...
    ,我市作為經濟強市,更是承載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為記錄好呈現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永康人公眾號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之一|共享農家廚房,「烹出」美味生活!
    開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曾經,我們無數次憧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普通群眾生活的變化成為一個個閃光點。這些平凡人的小康故事,不僅可以帶動周邊群眾的思想轉變,也可以為身邊創業者提供可複製的「致富模板」。今天起,本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圍繞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一講身邊的小康故事,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實踐。
  • 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團走進桂林秀峰區
    「村裡旅遊旺,小康日子美!」 7月25日,由中宣部統一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廣西站活動走進桂林市秀峰區蘆笛三村,廟門前村的村民黎冬妹在家門口道出自己的幸福感言。7月25日,中宣部統一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依託好山好水好風光,秦嶺山腳下的柞水縣群眾的生產生活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山水養護好 木耳銷量大濃眉毛,長方臉,四十出頭的陳慶海長得憨厚,話也直率:「在外打工掙得多,可開銷也大,一年剩不下幾個錢,照顧不上家,但是待在家裡又掙不到啥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可複製的「莓」好
    9月25日上午9:00,昌平人民廣播電臺將攜手福建永安、北京大興、河北武安、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濱海共同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聯合直播活動,向全國觀眾展現各地脫貧路上溫暖的故事。直播觀看平臺為「北京昌平」APP。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扶貧車間來助力 武山群眾增收入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扶貧車間來助力 武山群眾增收入 2020-12-24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離開了祁連縣,我們沿著盤山公路「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無論是鄉村旅遊還是生態種植,這裡的發展日新月異,這裡的村民笑容盡顯;大家都昂首闊步走在小康路上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莊村:綠葉蝶變「黃金葉」
    近年來,新莊村菸葉生產保持穩定發展,菸農生產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但過去,村民春天借錢購買種子化肥,秋收後才還帳,家徒四壁的現象屢不見鮮。究竟緣何?「有了效益後,我們雙管齊下,大力發展烤菸等特色產業和配套農機設施發展項目,去年合作社購買了烤菸用的插秧機、全自動播種流水線等設備,不但為本村菸葉生產提供機耕、育苗、植保、烘烤、分級等服務,還在周邊鄉鎮進行創收作業,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約20萬元。」堯三才介紹。發展一項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厚德庭院:景美人和入畫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厚德庭院:景美人和入畫來 2020-08-2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西交融大坊村 幸福生活此中來
    旅遊公路直通村裡,大大方便了村民生產生活;近千畝迷迭香蓬勃生長,帶動村民家門口增收致富;古建築恢復原貌,多位荷蘭畫家入駐,古屋又有了新意……村民生活在此,有致富業、有美麗家,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歸屬感不斷攀升。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浙江江山清漾村:綠水青山小康美
    「我們是千年古村,絕大部分村民姓毛。過去,大家宗族保守意識很強,加之信息閉塞,日子過得很清苦。」清漾村村委會主任毛萬陽介紹,村裡的很多年輕人被迫外出務工討生活,只剩幾幢漂亮的祖宅見證著村子昔日的榮光。直到2006年8月1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清漾村考察調研,並提出「要把清漾村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