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扶貧車間來助力 武山群眾增收入

2020-12-26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扶貧車間來助力 武山群眾增收入

2020-12-24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如何在脫貧工作中不讓一個人掉隊

武山縣針對部分貧困戶

文化程度低、轉移就業困難等實際

結合鄉村兩級扶貧車間

產能需求大、技能要求低的特點

依託龍頭企業

將扶貧車間建在村頭

極大地激發了

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

扣死了扶貧與脫貧的紐扣

深冬的武山寒氣逼人

但是位於四門鎮四門新村扶貧車間內

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

鞋底、麻線在車間工人趙連芳手上

來回穿梭

經過20多道工序

一雙純手工製作的麻拖鞋逐漸成型

武山縣四門鎮騰達扶貧車間工人 趙連芳:我在這裡既能照看孩子又能掙錢。

地理條件差、貧困程度深、幫扶難度大是四門鎮草坪、崗頭等貧困村的真實現狀,今年7月四門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騰達實業有限公司在易地扶貧搬遷點四門新村建起了扶貧車間,探索出了一條「車間駐村+居家就業+群眾脫貧」的發展路子,讓搬遷群眾實現了居家、致富、務農三不誤。

目前

僅在騰達扶貧車間

像趙連芳一樣的43名檔立卡家庭婦女

正在趕製麻鞋訂單

武山縣四門鎮騰達扶貧車間工人 王麗平:自己花了1萬塊錢就住上了樓房,在這還有扶貧車間,一天工資50元,整體上挺好的。

在武山縣城大林集團

服裝加工扶貧車間裡

40多名女工正在縫製校服

她們大多是在縣城陪讀

無法外出務工的陪讀媽媽

武山大林技校服裝加工扶貧車間工人 劉轉珍:現在一個月工資能領到2000元左右,既能照看孩子,收入也比較穩定。

進城容易,紮根難

武山縣專門針對搬遷群眾和

進城務工群眾開展技能培訓

開發出

「就地就近、居家靈活、勞務輸出」

三種就業方式

幫助貧困群眾實現了

「就業無門」向「選擇就業」的轉變

武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副局長 魏成功:讓不能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尤其是建檔立卡勞動力,在自己家門口就能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目前

武山縣已建成扶貧車間23家

吸納勞動力656人

其中建檔立卡勞動力424人

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家庭的收入

確保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

一戶至少有一人穩定就業

武山融媒體中心 供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扶貧車間來助力 武山群眾增收入》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渡雷洞:竹編工藝扶貧車間揭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渡雷洞:竹編工藝扶貧車間揭牌 2020-11-06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嗚~火車來啦!龍泰號消費扶貧貨運專列開通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嗚~火車來啦!■裝載著全地區17個系列52個品種的農牧產品■帶動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助力阿勒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山銀水愛灑援疆路,高天闊土傳遞龍江情。7月6日,滿載地區農牧產品的龍泰號消費扶貧貨運專列從阿勒泰火車站緩緩啟動,駛向黑龍江省。這是黑龍江省助力受援地阿勒泰地區應對疫情、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南盛大窩村:產業扶貧託起群眾致富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南盛大窩村:產業扶貧託起群眾致富夢 2020-08-24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港口區:「飛地經濟」發展新模式 助力群眾走...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港口區:「飛地經濟」發展新模式 助力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 2020-08-13 17: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讓扶貧資金髮力在「刀刃」上——突泉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讓扶貧資金髮力在「刀刃」上——突泉縣扶貧資產集中運營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20-12-17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崆峒:繼續在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崆峒: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 2020-12-19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縣:「小車間」助力「大扶貧」
    近年來,文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過「外引內建」實施「築龍強社」行動,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合作社,建設扶貧車間,挖掘縣域內及周邊縣區各種資源優勢,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取得了實效。「自山野菜扶貧車間建成使用以來,用工量比較大,我們的工人大多數是當地的貧困戶、留守婦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寧夏涇源縣思源村:紅色基因鋪設堅實扶貧路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寧夏涇源縣思源村:紅色基因鋪設堅實扶貧路「我們這個扶貧車間與其他縣區的不一樣,這位企業負責人精神可嘉,用他的話說,即使虧損也要幹!」聽罷寧夏涇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冶寶軍的一番話,記者心裡直犯嘀咕,企業虧了還怎麼扶貧呢?夏日的六盤山腳下,風清氣爽。
  • 文縣:「小車間」連著「大扶貧」
    近年來,文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過「外引內建」實施「築龍強社」行動,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合作社,建設扶貧車間,挖掘縣域內及周邊縣區各種資源優勢,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取得了實效。「自山野菜扶貧車間建成使用以來,用工量都比較大,而且我們的工人大都是當地的貧困戶、留守婦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思維「轉」出新天地,幸福生活來敲門。「叮鈴鈴!」和劉淑梅大姐嘮家常的工夫,她的兒子來電話了。  「兒子,你現在給別人當師傅了,可得認真點,自己學成的同時,要想著多帶出一些人來!」撂下電話,劉淑梅的臉上幸福滿滿:「我兒子叫陳亮,這孩子腦瓜靈,愛琢磨事,也愛嘗試新鮮事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vlog 武山榆盤扶貧工作站劉亞麗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vlog 武山榆盤扶貧工作站劉亞麗 2020-09-29 1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兄弟援青,江源人民不會忘記
    自浙江省對口援建海西州以來,累計投入到民生領域的項目資金達4.98億元,89個涉及各族貧困群眾安居、飲水、教育、醫療等的各類民生項目持續實施跟進,既改善了當地群眾生活生產水平,還鋪就了以民生改善為基石的援青扶貧芬芳路徑。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曲鎮氈匠村,江蘇省揚州市援建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十分醒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白水洞外有新村
    曾凡治算了一筆帳,「村裡建起了月亮湖生態農林科技園,2019年我有504元的分紅,到月亮湖幹活80元/天,農忙的時候一個月能賺兩千來塊錢。」更讓曾凡治期待的是,白水洞景區的遊客越來越多,白水洞村也正在打造研學基地,這意味著樓下門面分紅和工作機會的增加,他覺得「日子會越來越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告文學】陳曉明:楊河小鎮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秦州大地一派火熱的攻堅場面,廣大幹部群眾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正在全力以赴、衝刺勝利的終點。從今日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報告文學專欄,連續刊發我市30餘位作家從基層帶來的脫貧故事,展現人們身邊和眼中的變化。
  • 邵陽人社:大力推進扶貧車間建設 助困難群眾家門口致富
    大力推進扶貧車間建設 助力困難群眾家門口致富「系列成就集看看我的國」之邵陽人社篇「現在我也邁入了五分鐘生活圈,在家門口就業,以前想都不敢想呀。今年我又準備蓋一層新房哩。」
  • 貴州務川:扶貧車間進小區 就近就業增收入
    近年來,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積極落實就業扶貧車間創建政策,鼓勵、支持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據統計,全縣6個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共有31個扶貧車間入駐,為2000多名搬遷群眾提供就業崗位。12月11日在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拍攝的縣城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該安置點進駐了5家扶貧車間(無人機照片)。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脫貧的清水答卷
    「我活了大半輩子了,做夢也想不到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現在趕上了好時代,生活和城裡人一樣,應有盡有。」羅存生老人依託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自己僅掏了1萬元就「拎包入住」寬敞的新居。「易地扶貧搬遷,搬遷只是第一步,還必須做好「後半篇」文章。要「搬得出」,還要「穩得住」,保障群眾「能致富」。清水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除做好衛生室、學校、文化廣場等生活配套之外,大都多方籌劃,為搬遷群眾提供新的就業機會,確保他們能夠穩定脫貧。」清水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李國楨說。
  • 畢節七星關區:扶貧車間生產忙 群眾脫貧幹勁足
    畢節七星關區:扶貧車間生產忙 群眾脫貧幹勁足 發布時間:2020-07-26 12:51:48      來源:人民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做著不平凡的事……踏著泥濘的道路,他們心中有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們創造奇蹟時間詮釋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奔忙的身影、曬黑的面龐、沙啞的聲音……見證了他們不眠且辛勞的日日夜夜更見證了道路暢通、村莊整潔、產業發展……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快馬揚鞭奔小康——武都區脫貧攻堅工作綜述蘭渝鐵路聯通武都山鄉。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都區幹部群眾響鼓重錘,盡銳出戰,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一張張笑臉洋溢在貧困戶臉上……回首過往,全區累計退出貧困村310個,減貧14.75萬人,2019年底剩餘9個貧困村,剩餘貧困人口732戶2419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55%。如今,面對決勝全面小康的目標任務,階州大地的步伐愈發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