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城 以文化人 昆明文明新風潤人心

2020-12-13 掌上春城

編者按:今年既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之年,又是昆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全面展示和集中檢閱之年。近年來,全市上下堅持以文明城市創建引領城市建設管理和社會治理,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為目標,舉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努力爭創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創建取得了顯著成效。從今日起,昆明日報推出「向文明而行 創文明之城」系列報導,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展示昆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取得的新突破、新亮點、新成效。

掌上春城訊從上海到昆明出差的董女士在東風廣場站坐上了地鐵2號線。途中,兩個年輕人同時為一位老人讓座的溫馨畫面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如此,在她出站後過斑馬線時,停下車來等她通行的機動車駕駛員也讓她感受到了「春城」的溫暖。

「可別小看一個文明的舉動,它能感染旁人,傳遞力量,讓城市變得更溫暖。」她將近日在昆明的見聞感受告訴成都的朋友,昆明的確是個花香、城美、人和的好地方。

根據中央文明辦公布的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度測評結果,在4個參評省會提名城市中,昆明市得分87.59分,排名第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得分95.07分,排名第一,為爭創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的昆明,文明的元素已經植入每一條街巷、覆蓋每一個角落、融入每一位市民,全市正由「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躍升。

以文「化」人

讓文明的種子生根發芽

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要建文明城,必須得先塑文明人,為此,昆明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扣深化理想信念教育這項「頭號工程」,昆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為主題,廣泛開展基層宣傳宣講活動近1000場,受眾達50萬餘人次。同時,加強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深化民族團結教育,推進全市「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建設使用,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聲音成為春城昆明的最強音。

文明創建要從娃娃抓起,昆明把文明創建工作和學校的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學的常態化管理,開展以「中國夢」為主題的道德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讓文明入心、入腦。結合愛黨、愛國、愛家鄉主題教育,開展「我們的節日」「網上祭英烈」「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等系列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著力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誦讀寫」校園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每個學科和各個教育環節之中,幫助未成年人培養健全人格和形成良好心態,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讓文明的種子生根發芽。

人文環境是一個城市文化積澱和精神傳承的外在體現,直接反映著城市的文明形象。為此,昆明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讓人的文明與城的文明同頻共振。

德法兼治

著力厚植春城文明新風

社會文明每前進一步,都與法律息息相關。

如果把精神文明比作一棵小樹苗,法治文化就是它茁壯成長所需要的光熱、水土和空氣。需要拿起法治的利器,由過去單純依靠教育倡導的「軟引導」,向兼具依法治理的「硬約束」轉變。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德法兼治,是昆明總結出的一項成功經驗。

周五下午6點半,青年路與東風東路交叉口,昆明周末的交通晚高峰正在「上演」。川流的人群、車流,閃爍的霓虹,就如同這城市的心跳一般。從青年路由北至南方向,綠燈亮起,由青年路右轉至近日隧道方向的機動車停在斑馬線前,等行人通過,而往來行人也自覺加快了步伐……

文明禮讓行人、彎腰拾起垃圾、公共運輸讓座、乘車有序排隊……在昆明的大街小巷,這樣的風景隨處可見。

經過多年的努力,文明猶如一股新風,就這樣潤物細無聲地滋養、改變著每一個昆明人。

而在昆明全城吹拂的文明新風背後,是昆明這座城市治理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2017年6月21日起,昆明交警啟動「禮讓斑馬線」倡導行動;7月21日,開始利用電子監控設備抓拍「不禮讓斑馬線」的交通違法行為。對於「行經人行橫道,未減速行駛的」和「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的」兩種違法行為,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雲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的規定,處200元罰款,同時記3分。很快,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現象越來越少。

2018年12月1日《昆明市文明促進條例》(下稱《條例》)正式施行,彌補了昆明在文明行為促進綜合性立法方面的空白,消除了文明行為認知領域的盲點和誤區。施行近兩年,《條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昆明、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過程。不僅如此,昆明還組建市民巡訪團,組織43萬市民參加「文明行為大討論」,發動廣大市民開展「大家學、大家議、大家評、大家改」活動,推動形成人人講文明、處處改陋習、時時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崇德向善

提供源源不斷精神動力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印發以來,昆明立足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結合自身情況紮實推進相關部署,不斷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新時代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推向新高度。目前,昆明共有11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7人獲評雲南省道德模範,19人獲評雲南省道德模範提名獎,46人獲評中國好人,82人獲評雲南好人,評選表彰昆明市道德模範258人、昆明好人465人……

如今的昆明,小區宣傳欄、寫字樓大堂裡張貼著的昆明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模範人物的宣傳欄遍布全市,一個個感人故事深入人心。全市各行各業群眾以道德模範為標杆,在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見義勇為等方面篤實踐行。此外,還通過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開展「我為文明昆明代言」「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撿起小菸頭 傳播大文明」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00餘場次。

文明市民弘揚文明風尚,文明風尚涵養城市品質。道德模範傳遞的正能量正在轉化為群眾的生動實踐,為昆明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道德模範引領道德風尚的同時,在全市推廣的志願服務,已成為城市文明的一道美麗風景線。目前,昆明市志願服務發展促進會共有註冊志願者116萬人,建成2500多個志願服務工作站點,開展各類集中志願服務活動560餘場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昆明發動了全市8萬餘名志願者、1300餘個志願服務團隊深入一線開展聯防聯控、專業醫護、便民服務、義務送醫、心理援助等志願服務,為防疫工作提供了強大支撐。

與身邊好人同行,向道德模範看齊,如今的昆明,人人爭當崇德向善公民,爭創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家庭更和睦,鄰裡更和諧,民風更淳樸,文明新風吹遍春城。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雙雙

圖片:王俊星 李海曦

責編:楊蓉 實習編輯:農天琴

編審:周曉雪

終審:李嚴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沐鄉野 春風化雨潤人心
    文明實踐沐鄉野 春風化雨潤人心 2020-12-22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高南港:文明新風潤萬家
    初冬時節,走進上高縣南港鎮梅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塊塊醒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牌,小廣場上的善行義舉榜展示著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辦的「說說我的脫貧故事」演講活動正在上演。
  • 文明新風潤濱城
    原標題:文明新風潤濱城   義診、義務理髮、蔬菜售賣……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濱海新區塘沽街道馨苑社區,小區中央廣場上人頭攢動,一場「微實事廣場」志願服務活動正在這裡舉行,醫生、理髮師、超市售貨員「變身」志願者,來到社區為居民提供上門服務。
  • 【移風易俗氣象新】文明新風潤泉州:不比排場比貢獻 不曬嫁妝曬公益
    從2013年起,泉州市委在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活動中,從破除喪葬陋俗入手,引導現代文明生活新風走入這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2016年,泉州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確定為全國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試點市。
  • 宿遷市人大代表熱議「宿9條」——人情減負潤人心 文明新風再升級
    全市婦聯幹部將從自身做起,做好《人情新風「宿9條」》倡導工作,使越來越多的婦女同胞以文明節儉為榮、大操大辦為恥,以艱苦樸素為榮、奢侈浪費為恥,抵制大操大辦,崇尚勤儉節約,為「弘揚人情新風、促進鄉風文明」作出廣大婦女應有的貢獻!
  • 《天津日報》頭版報導|文明新風拂潤百姓心底 ── 濱海新區創建...
    9月19日,天津日報頭版刊發了題為《文明新風拂潤百姓心底 ── 濱海新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紀實》的報導,介紹了全區上下奮發有為,銳意進取,齊心協力將文明創建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亮麗風景線,現全文轉載如下——一個有自信的城區,永遠煥發著文明的魅力。
  • 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 書寫文明公約 弘揚時代新風—明德路小學...
    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 書寫文明公約 弘揚時代新風—明德路小學師生、家長書法大賽 2020-07-24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岱廟街道:文化上牆、文明入心,全民共享創城新風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孫玉唐通訊員張炎佳文化街巷悅眼悅心 7月10號,泰安市召開提高城鄉文明程度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文化街巷專題會議,岱廟街道進一步深化會議要求,以「創建文化街巷,傳遞文明新風」為核心,岱廟周邊社區為試點
  • 浙江衢州:「南孔聖地」的文明新風
    近年來,當地「讓南孔文化重重落地」,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力打響「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打造有禮之城。日前,承載著當地258萬市民的期望,衢州以全國第四名的成績,贏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的獎牌。「南孔聖地」的習禮之風,代代傳承,演化為今日的文明新風。衢州課堂,師生互相作揖。
  • 鹽城響水:文明新風漾港城
    初冬時節,漫步在響水縣陳家港港城大街小巷、村(居)社區,一股股文明新風撲面而來。黃海路、淮海路等主幹街道花團錦簇,乾淨整潔;灌東路、人民路等老鎮區街道車輛停放有序、道路寬闊、「髒、亂、差」蕩然無存;鄉間農村,河道清澈、碧波蕩漾;黨建文化中心內,響水好人榜、村規民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耀眼奪目……這是「黃海明珠」陳家港鎮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結出的豐碩成果。
  • 永和巴厝:「巴厝紅」大舞臺 暢享文明新風
    據介紹,為豐富鄉親們的文化生活,2018年,巴厝村對戲臺進行改造;今年9月,村裡又再次對其進行升級,增添更多音響和燈光等設備,發動群眾籌資打造了舞臺的LED大屏幕,建成現在的「巴厝紅」大舞臺。如今,每天黃昏後,村民都喜歡聚在這裡,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樂在其中。而為了讓「巴厝紅」大舞臺更熱鬧些,有的村民還自發為活動捐資捐物,公益的氛圍也帶起來了。
  • 星火匯聚文明潤新風——打贏創城攻堅戰,高區一小在行動
    從校內外值班安排,到進社區志願服務,從創城班會、同心圓家訪,到招募小小文明宣講員……人人出謀劃策,明確分工,匯聚起「人人都是管理者」的能量與擔當。重宣傳聚能量 打造創城「風景線」帶著滿腔的熱情和必勝的決心,創新多元宣傳方式,創建文明城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厚……各年級校同心圓家訪活動、分層創城班隊會陸續開展,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們與孩子暢聊假期成長,共話文明城創建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點燃更多學生與家長加入到文明的踐行與傳遞中
  • 文明新風來 津城別樣美
    王宇說,景點售票窗口大家都在自覺排隊,景區衛生很乾淨,很少看到有人亂扔垃圾,行人過馬路自覺遵守紅綠燈,司機禮讓斑馬線處處可見,讓人真心感到一種溫暖。「要把天津建設成為文化繁榮、社會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這是天津市「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
  • 亭城家話 樹家庭文明新風 | 滁州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廉潔家庭公筷...
    亭城家話 樹家庭文明新風 | 滁州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廉潔家庭公筷公勺親子承諾籤名啦!> 公筷公勺2020年7月4日,滁州市婦聯聯合市紀委監委機關、市文明辦在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市「文明家庭
  • 雲南昆明打造文化產業基地 塑「魅力之城」
    自全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擁有著獨特民族文化優勢的昆明,逐漸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文化產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文藝創作持續繁榮,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走出了一條具有昆明特色的文化發展新路子。
  • 昆明馬街街道:黨建新風喚醒沉睡老廠
    一個老工業區的轉型春雨路913號,春雨937工業遺產文化街區,西山區又一新的文創地標。1937年,昆明冶煉廠正式搬遷至春雨路913號,80多年來在這片土地上見證了昆明老工業區的繁榮與衰落。2018年,昆明冶煉廠的老廠房迎來改造升級,變為西山區首個以工業遺產為主題的文創街區——「春雨937」工業遺產文化街區。 「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作為骨幹的幾位黨員始終衝在前線,憑藉紮實的業務能力、過硬的黨員作風,為園區的發展不斷續足動力。」為更好地凝聚非公企業力量,助力轄區經濟發展,馬街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開始謀劃著在園區建立黨支部。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文旅融合求發展 文明實踐樹新風
    「十三五」成就巡禮--文旅融合求發展 文明實踐樹新風 2020-12-07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市青秀區:創城進行時 文明新風來
    目前,青秀區各級幹部已經全面動員起來,城區四家班子領導包幹到社區網格,各鎮、街道、開發區、各有關部門及社區(村)幹部全員上崗,廣大機關黨員幹部下沉到一線,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創城氛圍提升等工作。同時,組織社工、創城督導員等到各街道、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城區上下凝心聚力,擼起袖子加油幹,助力創建文明城。
  • 三水西南黃竹坑黎氏宗祠:古祠堂拂新風 聚人心興鄉村
    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古建築:三開間三進堂合院式建築,硬山頂,鑊耳式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蓋灰瓦、三合土牆及青磚牆;木雕花封簷板,前簷花崗石方柱;兩次間架石蝦公梁,上置石獅;內部有木雕、灰雕和彩繪壁畫。祠堂大門上方的石刻標明著年齡:道光二十九年。黃竹坑老村民黎球輝說,祠堂建於1849年,1998年重修,佔地面積540.6平方米。
  • 安徽亳州:入人心暖人心聚人心 「文明實踐」煥發文明新氣象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安徽亳州統籌各方資源,結合群眾美好生活需求,以多元化的志願服務為依託,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讓文明實踐入人心、暖人心、聚人心,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的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