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節,原本只是掃墓祭祖的日子卻在2020年增添了不同的含義,這一天全國降半旗鳴笛默哀三分鐘,向奮戰在一線的抗疫英雄致敬,幸得有你,山海無恙,我也僅代表個人向所有抗疫人員致以敬意,願你們一切安好。
我們這今天下了小雨,一幅清明時節紛紛雨的畫面,這讓我想起詩中的牧童遙指杏花村,想起那些年聽過的清明雨上,又或是清明上河圖的山河社稷。
許嵩的一首清明雨上,是我初中那時最喜歡的歌曲,古風的曲調,加上柔美的歌詞,這首歌在我第一部mp3中一放就是十年。清明時節是哀思的日子,插柳掃墓,燒紙錢跪拜前人,我們把想念都寄托在這清明時節,將自己的煩惱在這一天向前人傾訴,又表達對他們的想念。
我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就已經逝去,所以我其實沒有太多追思前人的情懷,畢竟我們有那段彌足珍貴的記憶。但是清明節卻寄託了很多我兒時的記憶,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記憶慢慢的放到了記憶的最深處,你如果不去想,就怕會忘記,所以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向三倆朋友回味我年少時的回憶。
清明雨上這首歌是許嵩唱的,許嵩跟我一個省份,所以描述的很多東西我也會有相同的記憶。許嵩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在學校的時候就表現了對音樂的喜歡和努力,所以當時許嵩也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樂壇,和徐良、汪蘇瀧三人成為當時的三巨頭,佔滿了我們小初中同學的mp3,當時的廬州月、清明雨上也成了大街小巷都在哼的歌曲。「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舒緩的歌詞和曲調,讓我每次聽都能回到那時靜謐的鄉下,那時候什麼都很慢,聽一首歌都無比知足。
不過說我沒有對爺爺奶奶的深刻記憶,但我也有要懷念的老人。因為爺爺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已離世,所以鄰居的爺爺奶奶似乎就成了我的爺爺奶奶,二老在我小時對我也比較疼愛。我記得那時爺爺喜歡抽最便宜的「香梅」煙,他很摳門但是每次都會給我一毛錢的跑路費,那時候一包煙1塊4,他每次都給我1塊5,剩下一毛錢我就買一根長長的辣條享用,這種買煙的機會不多,所以我每次都期待他快點將煙抽完,但是後來他身體不好去世,我卻想把那些數不盡的1毛錢還回去。
關於奶奶,她是不摳門的,她在家裡穿收拾會讓我幫她,每次都給我五毛錢,我可以去買小水槍,那裡邊裝著飲料可以往嘴裡噴,好喝極了,這些快樂是當時最想要的,因為我媽買錢給我,我只能孝敬老人順帶賺外快。可是後來的一次春天,她因為腦卒中再也說不了話了,我每次會見探望她都很難過,直到她的離開我也沒能見她一面。
這是我在今天十點鐘默哀三分鐘後思考的事情,我在想人走了以後會去哪裡,會不會去到高維度的世界像我們一樣存在,會不會能看見我們只是他們不在能觸摸我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活著的時候我們要好好珍惜,即使不在了我們也要經常想起他們,這是對過往回憶的尊重,也許這就是清明節存在的意義。
我想再一次致敬所有負重前行的人,致敬你們的努力,致敬你們的堅持,致敬你們為我們創造的美好,願你們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