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娃娃書記」扶貧記

2020-12-12 新華社新媒體

2017年2月,25歲的陳海英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由於年紀輕,他被同事們稱為「娃娃書記」。澗池村中有條澗池大河,每逢雨季、冬季,過河就成了村民們的難題,陳海英為此申請建橋資金和技術援助。在他的努力下,總投資170萬元的澗池村大河口平板橋項目於2018年11月開工建設,2019年4月順利竣工,澗池村村民世代過河難的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張子會一家是陳海英在澗池村的包保貧困戶。在陳海英的引導和幫助下,張子會一家發展養魚產業,2019年家庭收入突破10萬元,張子會因此被秦古鎮評為「全鎮十大脫貧人物」。

2017年初,鄰村豎旗村村民周紹成在山上砍柴時不幸摔下山崖,導致左腿脛骨骨折,住院費讓一家人犯了難。陳海英通過尋求網上募捐、民政救助、社會捐助等辦法,為周紹成圓滿解決了住院治療費用難題。

陳海英因工作出色,2019年6月被組織選派到工作難度較大的獨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澗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5戶378人、獨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9戶334人,均於2019年12月全部脫貧。

↑2020年4月14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村民駕車行駛在大河口橋上。CICPHOTO/邵義龍 攝

↑2020年4月14日,湖北省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陳海英(右)找他的包保戶張子會了解其生產生活情況,一邊交談一邊幫其採茶。CICPHOTO/邵義龍 攝

↑2020年4月14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陳海英(前排中)與他的包保戶南儲祥(前排左一)一家合影。CICPHOTO/邵義龍 攝

↑2020年4月14日,陳海英(左)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南儲祥家了解春季生產規劃落實情況。CICPHOTO/邵義龍 攝

↑2020年4月14日,陳海英在湖北省竹山縣秦古鎮獨山村張家老院查看原始建築結構,為制訂古建築修複方案(發展鄉村旅遊業)進行前期調研。CICPHOTO/邵義龍 攝

↑2020年4月14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獨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海英在村委會廚房給自己做飯。CICPHOTO/邵義龍 攝

↑2020年4月14日,陳海英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獨山村。CICPHOTO/邵義龍 攝

↑2020年4月14日,俯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獨山村全景。(無人機拍攝)CICPHOTO/邵義龍 攝

編輯:馬蘭

相關焦點

  • 湖北竹山:「娃娃書記」扶貧記
    2017年2月,25歲的陳海英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由於年紀輕,他被同事們稱為「娃娃書記」。澗池村中有條澗池大河,每逢雨季、冬季,過河就成了村民們的難題,陳海英為此申請建橋資金和技術援助。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惠遊湖北︱一場直播教你「攻略」最美的竹山
    」活動部署,宣傳推介竹山文旅資源及旅遊品牌形象,9月5日上午,2020年「惠遊湖北·相約竹山」旅遊大直播活動正式開啟。,輻射女媧山旅遊區、綠松石城、太和梅花谷旅遊區、武陵峽·桃花源景區,將整個堵河帶資源串聯成線,推介竹山縣歷史文化、綠松石產業、太和村扶貧、堵河生態資源。
  • 湖北竹山峽谷疑似桃花源
    核心提示     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原型在哪裡?全國有30多個地方在「據理力爭」。我省竹山縣武陵峽風景與《桃花源記》十分相近,北京、武漢等地20餘名專家實地考察後,認為無論從自然生態還是從歷史文化上講,這裡疑似桃花源。
  • 【扶貧故事】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任建龍:「娃娃書記...
    擔任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以來,當兵出身的他帶著村民發展產業、修建水渠、改造旱廁、擴建文化廣場、建立村網格化,讓這個貧困的小山村發生了顯著變化,讓村民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2019年12月,從西藏邊防一線退伍的任建龍,被寺仙鎮黨委派到李家窪村擔任第一書記,迎來了他人生另一個角色的挑戰。
  • 農本智造 | 湖北竹山寶貝多
    「湖北竹山寶貝多」,搶佔了「寶貝多」的心智認知。傳達給消費者的是,「寶貝多的縣」就是竹山縣,從而將竹山縣與湖北其它縣域,乃至中國其它縣域區別開來。▲點擊觀看「湖北竹山寶貝多」全民代言宣傳片「湖北竹山寶貝多」,還引發了竹山人民自豪感,激發消費者好奇心。
  • 竹山五大景區引來150萬人圍觀
    本場文旅推介大直播活動以「源源流長堵河水」為軸線,採取主會場+分會場的方式,分別在上庸文化旅遊區、女媧山旅遊區、國際綠松石城、太和梅花谷旅遊區、武陵峽·桃花源景區介紹竹山旅遊特色資源和惠民活動,系統推介我縣歷史文化、綠松石產業文化、太河村生態扶貧、武陵峽堵河生態文化。
  • 助力竹山脫貧!這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的實幹與歷程
    2015年,學校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教育部黨組和湖北省委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組建竹山縣定點精準扶貧工作隊,於當年10月入駐竹山縣秦古鎮小河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湖北加強扶貧監督:省紀委書記入戶暗訪,市紀委書記電話突襲
    老章事後才知道,這位自稱「省紀委的」客人,就是湖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立山。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召開以來,王立山已先後3次入戶暗訪,下基層調研。他還要求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樹牢『四個意識』,把中央紀委的部署和要求在基層抓落地、見行動、出實效,當作向黨中央看齊的政治行動」。
  • 都勻:「娃娃」書記的扶貧成長記
    韋國永,2016年9月到都勻市歸蘭水族鄉人民政府工作,2019年,為推動基場村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韋國永受歸蘭水族鄉黨委委派,到基場村擔任黨組織書記。由於年紀較小,村民們都親切的稱他為「娃娃書記」。
  • 竹山縣委書記與營盤河村民「嘮嗑」,都聊了些啥?
    8月17日,縣委書記龔舉海到麻家渡鎮營盤河村調研基層治理和平安穩定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區建設的重大意義,著力建設平安竹山、法治竹山,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龔世華,副縣長李峰山,副縣級幹部饒錦秀隨同調研。
  • 文旅扶貧的神奇「裂變」——鳳凰「竹山模式」調查報告
    編者按:湖南省鳳凰縣竹山村、老洞村是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駐村扶貧點。近年來,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駐點幫扶下,駐村工作隊會同當地黨委政府立足資源特色,發揮行業優勢,轉換發展思路,把老洞村、竹山村作為旅遊目的地來打造,成功探索出新形勢下文旅扶貧的「竹山模式」。
  • 2020「惠遊湖北·相約竹山」文旅推介大直播活動本周六啟動
    竹山縣文旅局為響應省、市關於「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的部署和號召,進一步激活和炒熱竹山文旅市場,宣傳推介竹山文旅資源及旅遊品牌形象,提升竹山旅遊影響力。特舉辦「惠遊湖北·相約竹山」2020年竹山縣文旅推介直播活動。
  • 湖北竹山警方查辦一起偽造號牌及登記證書案
    湖北竹山警方查辦一起偽造號牌及登記證書案  中國警察網訊 12月20日,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居民劉某(男,37歲,系竹山縣南門五福堂外國語學校職工)因使用偽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號牌,被湖北竹山警方依法予以收繳
  • 竹山27人入圍「最美統戰之星」,投票開始啦!
    雖然不是黨員,但一直以合格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注重學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堅持以「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為準則,開拓進取、求真務實、恪盡職守、廉潔自律,積極團結和帶領幹部職工,積極落實各項惠殘政策,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為殘疾人事業發展凝心聚力;為精準扶貧工作殫精竭慮,帶領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做好各項精準扶貧工作,獲得縣「精準扶貧先進工作隊」榮譽稱號。
  • 女媧補天地 竹山寶貝多
    女媧補天地 竹山寶貝多——湖北省首個縣域公用品牌亮相國家交易會2019第十一屆中西部(十堰)汽車汽配商品交易會暨十堰市第二屆農特產業博覽會,9月20日至22日在十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竹山縣委縣政府傾力打造的湖北省首個縣域公用品牌「竹山」亮相本屆交易會。
  • 扶貧記,「阿清書記」的一天
    央廣網定南7月31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詹繼成 黃妍芸)「阿清書記,你們村的曾運森想申請統建房,他家情況如何呀?」「阿清書記,我家的扶貧產業什麼時候來驗收?」……「阿清書記」名叫餘冬清,今年45歲,是定南縣委辦公室駐天花村的第一書記,這個稱呼是由村民喊起來的,沒成想這一喊就是6年。
  • 「惠遊湖北·相約竹山」5景區直播吸睛 重磅嘉賓網上「賣風景」
    「網友可以用手機百度一下,有庸字的成語達37個之多……」 9月5日上午,在聖水湖國家旅遊度假風景區三盛院廣場上,竹山縣委副書記馬蘭起從「庸」的由來開篇,向網友講解竹山的沿革以及歷史文化,向網友發出邀約,為竹山旅遊代言。
  • 新華社:面碗裡盛滿「幸福味兒」——「掛麵書記」扶貧記
    2018年7月,天津大學「90後」青年教師冮皓被派駐到大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簡單歸置好行李後,他便匆匆拿起本子和筆,走進了村民家中,開始逐戶走訪。從剛開始聽不太懂鄉音,到坐在小板凳上與村民嘮家常,年輕的「異鄉書記」迅速和村民們打成一片。走訪中,他發現,缺勞力、缺土地、缺產業,是大寨村貧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