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晚報》記者 裴冉冉/圖文
這是一家與眾不同的牛肉湯館。
它在吸收洛陽湯精華的基礎上,熬製出鮮美透亮的清湯;
不同於別家湯館的湯,它圍繞牛肉、牛湯,挖掘出不少傳統美味;
不同於別家的經營,它以「一生一品」為匠心,融合傳統與創新,精心打造出一鍋香而不膩的清湯、一塊鹹香可口的牛肉、一碗酸辣鹹鮮的粉湯,以饗世人。
這家與眾不同的湯館就是三味牛湯。
1一鍋清湯,是時間和心血熬煮的精華
湯是用時間打磨出來的精華,用心血熬煮出來的美味。如其他的經典美味一樣,湯也有著獨特的脈絡淵源。
三味牛湯的老闆張耀傑一路尋香,最終被瀍河清真甜鹹牛肉湯、老城的香牛肉雜肝湯以及南關小碗肉所吸引。
如果能在一碗湯裡喝到瀍河清真甜鹹牛肉湯的鮮醇、老城香牛肉雜肝湯的濃鬱、南關小碗肉的清香,不就既嘗到了傳統的湯味,又品出了與眾不同的新味嗎?
張耀傑深知,清湯是主流,健康是首選。確定目標後,他立即查找資料,走訪湯界資深人士和閒居在家的老制湯匠人,一次次、一遍遍,每一個步驟都細緻入微。
一塊鮮嫩的黃牛肉、一把牛骨,添上一鍋清水,武火煮、文火熬,待到湯鍋內漸漸翻滾,散發出醇厚的香味,這鍋湯就熬成了。
「堅持古法熬湯,久留傳統口味,傳承優良習俗。」張耀傑說,「這是店名三味牛湯的來源,也是本店湯品的特色,即秉持洛湯原味,堅持食材本味,保持好湯真味,做出醇、香、正的好湯。」
有個細節,他在湯鍋旁邊另支起一個小鍋,用小鍋的滾湯燙肉,再從大鍋裡盛湯端出,這樣做也許別人不覺得有什麼,但挑剔的湯客一口就能喝出:牛湯鮮香入味,並沒有被肉的香味所掩蓋。這碗別具一格的清湯,得到了食客的一致稱讚。
「三味牛湯是為數不多的清湯,是在澗西也能嘗到的瀍河湯味兒!美!」湯客胡先生誇道,自從在三味牛湯喝中這口清湯後,他隔三岔五要來喝上一碗。
2一塊牛肉,可鮮汆、滷煮出多種美味
有食客常來三味,是來品嘗三味獨有的「鮮汆牛肉湯」。
什麼是鮮汆?簡單點說就是快煮牛肉片,只是煮法和選肉大有講究。鮮汆牛選的是兩歲半左右的南陽雄性黃牛的肉,而且只選牛內脊部分,業內稱「黃瓜條」,每頭牛隻出十二三斤「黃瓜條」,也就是說,一頭牛隻能做出35碗鮮汆牛肉湯。
選好了肉,用特殊方法進行醃製,再裹上蛋清和粉漿,順時針打漿45分鐘,放入湯鍋裡上下翻滾45秒,牛肉鮮滑爽嫩的口感就出來了。澆上大鍋裡現熬的鮮湯,再澆上特別烹製的牛油辣椒,湯味兒更加醇厚,這碗鮮汆牛肉湯就這樣帶你踏上鮮、香、辣的味蕾之旅。
三味牛湯的鮮汆牛肉湯每天限量供應,不少湯客來晚了只能「望湯興嘆」。對沒吃上鮮汆牛肉湯的食客,張耀傑會拿出另一樣美食——滷煮牛肉。
和其他湯館一樣,牛肉一大早就在湯鍋中煮熟,不一樣的是,三味牛湯端上來的牛肉,在出鍋後又經過古法工藝的處理,成了自帶鹹香的美味,入口即化,無渣不塞牙,筋道且不柴。所以,在三味牛湯,牛肉不再是湯裡的附加品,而是與湯分庭抗禮的美味。
3一碗粉湯,是傳承和創新碰撞出的美味
熬好一鍋湯不是張耀傑的目標。對洛陽本地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身為餐飲人的他自覺擔起的重任。
忠於傳統而不拘,敢於創新而不妄。這份傳承與創新,融進了一碗洛邑粉湯中。
洛邑粉湯為「洛陽八大湯」之一,但市場上多年不見其蹤跡,它的重生離不開張耀傑的堅持不懈。
自從決定經營湯品,張耀傑就四處尋好湯、訪名人、拜同行,洛邑粉湯便是在尋訪老城老人、拜訪餐飲前輩的過程中機緣偶得。
「可能是恩師見我心誠,為人厚道吧,便傾囊相授。」張耀傑感激道。
堅守傳統製作方法,融合其他湯品的長處,注重營養與口感,張耀傑挖掘出的洛邑粉湯一上市就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3年來,他不斷打磨這道粉湯,使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如今的洛邑粉湯,粉條晶瑩剔透,湯色清亮誘人,嘗一口,酸辣鹹鮮,四味均衡,再配上張耀傑獨創的烙饃卷牛肉,牛肉入口即化,黃瓜清脆爽口,薄餅筋道柔軟,饊子酥脆醇香,豐富的口感令食客回味無窮,拍案叫絕。
洛邑粉湯和烙饃卷牛肉的結合,是三味牛湯獨一份的美味創新,卻不是唯一的創新。張耀傑提出「湯+」的思路,在他看來,「產品多樣化,口味豐富化,營養均衡化」是制湯人應解決的問題和該擔當的重任。
採訪中,張耀傑常把「一生一品」掛在嘴邊,他說餐飲人要有工匠之心,要守住三個「不變」:一是味道不變,好品質永遠是基礎;二是誠心不變,做打動人心的東西,讓顧客認可;三是匠心不變,做好自己,不盲目跟風。後半生,他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牛肉及湯這「一品」上,秉持初心,將洛陽湯打造成雅俗共賞的美食,讓食客「不僅喝飽,還要喝好,更要喝美」。
編輯:裴冉冉 審核:鄭鳳玲 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