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園藝營造美好生活

2020-12-1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上海植物園內,以「新境」為主題的庭院設計作品。 白兆會攝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提高生活品質。在陽臺上擺滿花花草草;在私家庭院裡種上能賞花、能嘗果的樹木,還有各種花卉,甚至鋪上草坪;一家人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到公園或植物園賞花、看樹,在草坪上休憩……這些都是美好的園藝生活。

        園藝一般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這裡所說的園藝生活主要是指觀賞園藝。3月23日,在2018上海(國際)花展期間,以「新時代·新園藝」為主題的園藝論壇,在花展舉辦地上海植物園裡進行。來自國內外的園藝學家、園藝學者、企業家共同探討如何創造美好園藝,美化生活。

        生活在城市裡沒有私家庭院的人們,大多很羨慕那些私家庭院,因為可以隨意種樹、種花、種草。那麼,這些庭院呈現的是什麼狀況?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謝哲城在北京市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的是從20平方米到上千平方米不等的幾十個庭院。

        從庭院裡種植的植物來看,總體來說,植物的功能越多,越可能受到歡迎。庭院主人一般選擇可觀花、觀果、觀葉的植物,並且這些植物耐陰、耐寒、易打理,觀賞期長,花和果有香味,最好還能食用。在私家庭院裡出現頻度最高的喬木植物有銀杏、玉蘭、山楂、杏、櫻桃、棗、柿、桃、「紅楓」雞爪槭、無花果、八稜海棠等。有些庭院主人還會選擇一些「個性」植物,如流蘇、文冠果、銀蓮花、四照花等。

        大多數庭院主人傾向於自己設計庭院種植,植物主要來源於當地的苗圃和花市,此外還通過網上購買、通過朋友繁育獲得。多數庭院主人會經常對植物進行養護。雖然病蟲害管理是庭院主人最關注的養護問題,其次是越冬管理、清理雜草、修剪、水肥管理等問題,但絕大多數庭院主人都沒有僱傭園丁管理。種什麼、怎麼種、怎麼養護,對於這些問題,庭院主人基本上都是通過花友間的交流、園藝類書籍、網絡上的信息,來獲取經驗和靈感,大多數人沒有參加過園藝相關課程培訓。在所調查的庭院中,設計風格五花八門,有些比較好,但有些沒有章法,甚至「中西結合」,看起來不倫不類。

        由此看來,這些庭院雖然種了植物,有了綠化功能,但還缺少美感、藝術性。此外,還缺乏專業的庭院養護管理。

        花展期間,在上海植物園的主題庭院展示區,來自國內外的設計師設計的十幾個主題庭院各具風格,但都美麗、自然、浪漫,充滿情趣,韻味十足。「新境」是一個下沉且乾淨簡潔的庭院,垂枝櫻、元寶楓、大麗花、蔓生矮牽牛、彩葉杞柳、礬根等植物完美搭配,貼近自然,又高於自然;「一方靜園」花溪疊石,勾繪出山水自然的意境,茶亭與植物小景巧妙融合,構成神怡心靜的小院;「蒂娜的秘密花園」通過純白、淺粉、深紫色的花卉搭配,以及芳香的玫瑰、鮮嫩的蕨葉、野趣的草叢,體現了自然溫馨的氛圍……

        如果說庭院園藝是自娛自樂,那麼在植物園、公園裡的園藝生活就是大眾娛樂。相比庭院園藝,植物園或公園對植物的選擇、配置、種植技術、養護管理等要求高得多,在整體設計上還要有很高的藝術性。

        上海植物園裡,正值花展,雖然最搶眼的是大片的鬱金香,還有布置在各個景點的花展主題花大麗花,但原本種植於此的各種櫻花也是盛景;還有桃花開得正盛,美豔無比;山茶花也奼紫嫣紅,爭奇鬥豔;梨花、垂絲海棠、美人梅豔麗綻放。每到一處,都有精緻的美景可欣賞。3月23日雖然不是周末,植物園裡卻遊人眾多,幼兒園小朋友們在草地上畫畫,一家人在草地上賞花、曬太陽,老年人在花前悠閒地拍照,這就是公園裡美好的園藝生活。

        對於應用於園藝的植物選擇,北京園林科學研究所總工程師趙世偉認為,應大力推廣鄉土和野生花卉。鄉土和野生花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生長旺盛、抗性強;管理粗放、養護成本低;構成的群落體系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是保持當地生態多樣性和地域景觀的重要花卉材料。他在北京的山裡發現了不少野生花卉,很有觀賞價值。

        雖然鄉土和野生花卉是很好的園藝種植材料,但是,目前在應用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行業人員對鄉土和野生花卉的特性了解不夠,鄉土和野生花卉的應用水平不高,資源保護不力;設計人員缺乏鄉土和野生花卉應用理念;鄉土和野生花卉應用未形成建設、栽植、養護管理的流程和模式;苗圃對鄉土和野生植物種類提供還不夠豐富;鄉土和野生花卉植物資源缺乏科學的示範推廣。

        除了欣賞各種植物,感受優美的生態環境,與花園有關的生活方式,也是園藝生活的一部分。蔡丸子是一位園藝作家,她理解的花園生活美學涵蓋所有與花園、花草有關的內容。遊歷各個國家的著名花園,在花園裡喝下午茶,利用植物的花、葉等進行手工製作,在花園裡攝影、製作美食、手繪等,都是花園生活美學。這樣的園藝生活自然、新鮮、輕盈,帶給人們生機,是滋養心靈的方式,也是美好生活品質的象徵。

        園藝生活方式還有很多。一些植物園在不同時節舉辦各種花展、針對某些植物進行科普宣傳、組織學生在植物園裡寫生、給遊客講授植物種植技術等,都是人們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好方式。

        園藝離我們很近,精緻的園藝能幫助我們營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園藝,讓生活更美好
    一直以來,田園綠色生活都是很多人的嚮往。以前,有文人墨客「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現在,人們趁著周末遠離鬧市、走進自然、享受鄉下時光,在農家樂中放鬆身心。鄉下的菜園子、城市裡的小花園,甚至自家陽臺上的幾盆多肉植物,都在散發著魅力,展現園藝之美。  也許有人會問,園藝不就是在生活的地方種點花草嗎?其實,園藝並不簡單,園藝與生活相融也大有講究。
  • 園藝,讓生活更美好!2019武漢家庭園藝展溫暖亮相
    首屆家庭園藝展,武漢市民攜手自製2019武漢家庭園藝展由武漢市綠化委員會、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主辦,武漢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承辦,以「花園 夢想 家」為主題,以政府引導、家庭參展、企業助力為組織形式,通過植物、花卉、家居、器皿等生活物件的巧妙搭配共同展示園藝之美、生活之美。
  • 世園搶鮮看 | 生活體驗館:園藝讓生活更美好
    一灣媯水一城花,生活因園藝而豐滿怡人,北京世園會園藝與自然與生活融和綻放。《世園搶鮮看》第四站,我們來到生活體驗館,跟著央廣記者任睿去體驗園藝生活中的美好。生活體驗館前的麥田走進生活體驗館前區,可見一片大麥田,從芳菲春日到斑斕金秋的展會時間裡,遊客將目睹農作物的生長、結實、成熟。生活體驗館以體驗為主。我們希望在麥田景觀,讓人能看到麥田裡從插秧到生長、到收割的整個狀態,能夠體驗二十四節氣。
  • 園藝讓家更綠色、讓生活更美好
    為了提升公眾對「兩園」的認知度、參與度,普及園藝知識,提升市民對綠色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家庭園藝健康積極發展,作為「園藝進萬家」系列活動之一,儀徵市開展 「最美園藝家庭」 評選,旨在通過評比,「把綠意搬進庭院、室內」,實現「與森林共呼吸」,讓市民切身體會園藝對美好生活的重要意義。
  • 日本主婦的精緻生活照走紅ins:女人學會悅己,生活才能更美好
    日本主婦的精緻生活照走紅ins:女人學會悅己,生活才能更美好眾所周知,年齡並不是阻礙美麗的關鍵因素,當你足夠愛自己,自然而然就會迎來想要的一切。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主婦的精緻生活照走紅ins,看了她們的日常生活曬照,你會發現,女人要學會悅己,這樣生活才能夠變得更加美好。學會悅己,並不是說需要擁有多少昂貴的財富,用多少奢侈的物質鋪墊出精緻的生活日常。比起富足的外在,一顆精緻而富足的內心,才是更加重要的。
  • 2019精彩展望 | 深化社區營造,致敬美好大愛生活
    一切美好,都值得期待。如何定義美好社區?那是一種細膩的生活品質,一份安心的歸屬感,一個有溫度的幸福家園。與美好同行的時光,每一秒都深藏著對未來的無限期盼和當下腳踏實地的用心前行。從始創之初,大愛城從布局、配套建設再到產品設計,都是圍繞長者及其三代家庭的核心生活需求為導向,打造全齡層、全配套的親情健康社區。2018,是大愛城美好社區營造的啟航之年,有太多收穫需要慢慢回甘。通過完善硬體設施以及提供多維度的服務,大愛生活正在不斷落地。令人憧憬的2019已到來,如何讓服務真正從業主的需求出發?
  • 園藝美學讓生活如詩綻放
    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從「居而有其所」的簡單生活,向品質園藝生活轉變。這種「只可遠觀」的園林美學也逐漸進入大眾生活。英國美學家鮑桑葵說過,美學「只是審美意識或美感的清晰而有條理的形式,而這種審美意識或美感本身,是深深紮根於各時代的生活之中的。」
  • 網際網路效率、園藝養護、生活美學,庭院生活方式背後的園藝人
    「網際網路效率、園藝養護服務業態以及庭院生活美學」,舍非園藝認為這些詞組合在一起,讓我們開始對現代生活進行思考,對庭院生活方式進行探索,從而進一步思考什麼是生活美學、人與自然的相處,園藝生態背後的自然生活秩序和美好想像。
  • 宜春:園藝,讓生活更美好——一場與花語世界的浪漫邂逅
    堅信「沒有比花更美的語言」的浙江森禾集團副總裁、花之韻公司董事長邵春榮,憑著一腔對花卉、對自然發自內心的熱愛,執著地奔走在「園藝讓生活更美好」的奮鬥之旅上,帶領團隊打造了獨有的生態綜合體品牌——花語世界,在一個個城市,會「說話」、懂「表演」的花卉、苗木在不同的舞臺絢麗登場,綻放出迷人風採,點亮了人們的生活。而與江西,特別是與豐城的深情「牽手」,讓花之韻有了別樣的甜蜜「花語」解讀。
  • 園藝舒緩都市壓力 是綠色生活方式的最佳載體
    中國園林網12月30日消息:園藝是綠色生活方式的最佳載體,是因為它不僅能裝點生活環境,還能令人身心愉悅,甚至舒緩緊張的都市壓力。適當的園藝活動,不僅可以活動筋骨、鍛鍊身體,還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 精緻而美好,是我們對生活的嚮往
    風雅,是更有質感的生活。中國人的風雅,春賞花,夏聽蟬,秋望月,冬踏雪,四時皆有美的心境。無論是讀書靜坐,蒔花弄草,還是品茶聞香,彈琴下棋,都是一種生活。有雅趣,有閒情,人生才獨立且完整。真正的風雅,精緻不做作,美好而適意。
  • 愛上園藝生活,遇見更美麗的自己
    愛上園藝後,身邊的環境變美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閒暇時間,自己依偎在花叢旁,就是一種最好的享受。現代人越來越嚮往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或恬靜悠閒地度假,或是充滿活力地徒步....自然賦予我們多種詮釋生活的方法。
  • 園藝驛站舉行「聖誕節乾花賀卡DIY」主題園藝文化活動
    為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助力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營造「愛綠、賞綠、植綠、護綠」新風尚。12月7日下午,大運河森林公園園藝驛站舉辦了一場以「聖誕節乾花賀卡DIY」為主題的園藝文化宣傳活動。
  • 上海家庭園藝展周末開幕 遊花園玩園藝嘗美食
    據《勞動報》報導,通過庭院陽臺展、書香花藝展、園藝市集、主題花鐵線蓮展等六大板塊,向普通市民展示家庭園藝的恬靜美好,作為2017上海市民化節主題活動,第三屆上海家庭園藝展將於本周末在夢花源拉開帷幕。
  • 園藝生活|第十三期:探尋中國(北京)國際花卉園藝展中的絢麗之美
    愛園藝愛生活,琳琅滿目的花卉品種、園藝資材,讓人目不暇接。豐富的品種、多樣的形式、廣泛的應用,盆花帶給時尚生活的絢麗之美無處不在。隨著家庭園藝的發展,展商們把室內家居都搬到了現場,讓人恍惚間有一種「在園藝展裡逛宜家家居」的感覺。
  • 《貝拉的奇幻花園》美好的園藝與生活
    圍繞著園藝的主題,敘事的行進節奏緩慢,平淡地傳遞一種生活的態度。我特別欣賞它臺詞中散發的優雅氣息,不時投出一句令人莞爾的英式幽默,空靈而婉轉。湯姆威金森飾演的暴躁鄰居作為全劇靈魂人物,從最初刁鑽的不討喜形象,逐漸轉換到柔軟,他的每步行動帶動著劇情向前,逗趣睿智的話語長久彌留在心。
  • 青苔與日式園藝 | 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1苔玉:一種質樸的綠意「苔玉」這種園藝種植形式源自江戶時代,據說是窮苦人家買不起精緻的花盆作為盆景,於是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用泥土包裹植物的根部,再覆以苔蘚,擺在家中作為觀賞植物。都市人的生活雖然脫離了窮苦,但是早已忘記了大自然的味道。
  • 在「動森」打造屬於自己的「精緻園藝 美麗家園」
    本次最新發布的「動森」是一款以無人島為背景,玩家需要在島上開始新生活,在與現實生活同時進行的世界裡,每天隨性自在過日子的休閒遊戲,享受愉快生活。上植君上島之後就進行了全方位的地毯式探索,這讓我不禁對此處的生態環境嘆為觀止,由於遊戲的時間和現實生活的同步,居然還可以「雲賞櫻」!
  • ...社區場景營造構建美好生活暨2020年青羊區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
    2020年9月18日下午,中共青羊區委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在青羊區社區發展治理支持中心召開了「青羊社治大講堂:社區場景營造構建美好生活暨2020年青羊區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行動說明會」。並邀請武侯區玉林街道玉林東路社區黨委書記楊金惠、武侯社區發展基金會執行秘書長李濟舟及青羊區12個街道分管負責同志、67個社區書記,社會組織、社會企業代表共計200餘人參加會議。
  • 園藝生活方式引領者——Roger花園
    「現在的Roger花園不僅僅是一家美麗的花園中心,它已經發展成為南加州家居和花園生活體驗的目的地。」特色部門及產品在大多數人印象中,花園中心的商品無非就是植物以及一切與園藝相關產品。但是,國外很多花園中心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其商品種類已非常豐富,除了園藝類產品外,還有家居飾品、禮品、珠寶首飾、服裝類、紅酒、茶葉等。為了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很多花園中心都很注重購物環境的營造,Roger花園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