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讓家更綠色、讓生活更美好

2020-12-15 魅力儀徵

為了提升公眾對「兩園」的認知度、參與度,普及園藝知識,提升市民對綠色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家庭園藝健康積極發展,作為「園藝進萬家」系列活動之一,儀徵市開展 「最美園藝家庭」 評選,旨在通過評比,「把綠意搬進庭院、室內」,實現「與森林共呼吸」,讓市民切身體會園藝對美好生活的重要意義。記者近距離走進參加「最美園藝家庭」評比的普通家庭,記錄他們對園藝的無比熱愛,也記錄下他們對「兩園」的期盼。

「花迷」王斌,從盆景中找到無窮樂趣

王斌在打理盆景。

南洋尚城是個現代化小區,緊鄰著繁忙的石碑路與萬年大道,身處如此的喧鬧之地,是很難找到一處寧靜之所的,這裡真的會有盆景園嗎?記者帶著疑慮,踏入小區,來到14幢104室,出乎意料的是這裡竟然真有一個微縮的「公園」,它就是王斌精心打造的盆景園。

盆景園內,各式各樣的黑松以及造型奇異的盆栽,讓人頓覺眼前一亮。盆景中的主角「黑松」主幹蒼老,大枝跌垂,顯得古意盎然,給人歷經滄桑之感。這些盆景中的松樹隨著樹齡的增長,樹木會越來越顯出蒼古的姿態。面對美景,無怪乎被家人戲稱為「花迷」的王斌,能夠在盆景前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

王斌的微縮盆景園。

王斌生於1956年,老家在南京秦淮區柳葉街,1973年下放來到儀徵,雖然在儀徵生活了四十多年,他的南京口音一點也沒有改變。王斌小的時候,家裡做生意,房子寬敞,有個60平方米的小院子,那時候爺爺喜歡種花草,夾竹桃、紫藤之類的。受爺爺影響,王斌也喜歡上了花花草草。到了儀徵,考入教育系統,單位給王斌分了宿舍,令王斌欣喜的是房前有塊不大的空地。他充分利用上了這片地方,種上了菊花、梅花,也弄了些小盆景。其中「五針松」還參加過展覽,得了個二等獎。

從宿舍搬到解放路上的五樓,由於空間的限制,王斌把養花的地點搬到了樓頂,可是由於地方小,養的蘭花不容易活,而搞的盆景也沒有起式。但是王斌弄盆景的念頭並沒有斷過。家裡條件好了,王斌又從儀徵實驗小學退休,王斌重新弄起了盆景。所以換房子的時候,王斌首要的考慮就是要有一個院子,挑來選去南洋尚城這套房子正合適。

王斌的盆景。

有了自己的「小公園」,王斌全身心投入了進去。搞盆景需要花心思琢磨,如何施肥澆水,長年摸索,王斌總結出了經驗:不同的品種澆水也有講究,松柏類經常澆水會爛根。盆景肥料王斌親手製作,用菜籽餅加點魚腸子,漚出的肥最有利於盆景生長。搞盆景最大的樂趣,就在於通過自己的精心培育,將盆景打造成自己想要的那種造型出來。

談起盆景,王斌滔滔不絕,他說,黑松盆景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庭院、陽臺均可培養。枝幹橫展,樹冠如傘蓋,針葉濃綠,四季常青,樹姿古雅,可終年欣賞。在生長期間,宜陳放於室外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不宜長時間放置於室內。多年培養的黑松樁景,老乾蒼勁虯曲,盤根錯節,表現龍蟋鳳翥的奇姿和堅韌不拔的生機,是家庭培養觀賞的佳品。

王斌培養出的盆景,一盆「紅楓」奪得過銀獎,另一盆「黑松」拿過銅獎。儀徵舉辦「兩園」,王斌比普通市民更關心,他認為兩園應該有盆景元素,這些盆景將為「兩園」增添亮點。

「巧手」易為民,精心雕琢讓庭院美不勝收

易為民培育的蘭花。

這段時間,易為民有些苦惱,他接到了許多的電話,這些人中,有的他熟悉,有的則是陌生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請求,就是到他家參觀,親眼看一看,易為民的小院子是不是真的像電視上播的那樣,像個小花園。易為民參加儀徵「最美園藝家庭」評比,電視臺到他家裡拍了些鏡頭,沒有想到播出去以後,引起那麼大的反響,連易為民都覺得有些意外。

其實,易為民的「小花園」不大,二三十個平方而已,既不寬敞,也缺少足夠的光照,但是易為民硬是在小螺絲殼裡做出了大道場,打造出了漂亮的花園。

走進這處小花園,最亮眼的依然是花。迎春花、含笑、茶花、海棠、杜鵑、櫻花,量不大,品種卻多。每當春的腳步聲一響起,感受到春天到來的迎春花就怒放開來,接著是櫻花等,特別是含笑,香氣濃烈,在滿園中散開,久久不消。更難得的是這些花,依次在小園中盛開,將易為民一家人的生活點綴得無比愜意。

家住真州浦西一村的易為民此前在儀化商貿公司工作,後來買斷工齡,現退休在家。易為民過去也很喜歡種種花草,但以前沒有這個條件,為生活奔波,也沒有這個心境。臨近退休,如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易為民除了參加自行車協會,另外一個愛好就是打理自己的「小花園」。

右邊魚池,左邊花壇,還有種植四季長青的植物,這些設計都是易為民一點點完成的。而且也沒花多少錢。當初,魚池旁,易為民想做一個假山,一問專業公司,需要一萬多元。易為民就到銅山廢砂石礦去找,花了不到一百元,就搞成了一個頗有野趣的假山。而他的花架,則是用自己騎壞的自行車搭起來的,既富有創意,也把廢物利用了起來。

儀徵承辦「兩園」,易為民十分贊同,也希望能當個市民志願者,畢竟與普通市民比起來,自己園藝方面的知識更多些,也能更好地為來「兩園」遊玩的人提供服務。(劉勇軍 黃兆成)

相關焦點

  • 園藝,讓生活更美好
    一些遊客說,小小的菜園子竟然有童年的味道,會讓人想起鄉下外婆家的菜園,想起陽光下外婆翻地種菜的身影。一直以來,田園綠色生活都是很多人的嚮往。以前,有文人墨客「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現在,人們趁著周末遠離鬧市、走進自然、享受鄉下時光,在農家樂中放鬆身心。鄉下的菜園子、城市裡的小花園,甚至自家陽臺上的幾盆多肉植物,都在散發著魅力,展現園藝之美。
  • 園藝,讓生活更美好!2019武漢家庭園藝展溫暖亮相
    首屆家庭園藝展,武漢市民攜手自製2019武漢家庭園藝展由武漢市綠化委員會、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主辦,武漢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承辦,以「花園 夢想 家」為主題,以政府引導、家庭參展、企業助力為組織形式,通過植物、花卉、家居、器皿等生活物件的巧妙搭配共同展示園藝之美、生活之美。
  • 世園搶鮮看 | 生活體驗館:園藝讓生活更美好
    一灣媯水一城花,生活因園藝而豐滿怡人,北京世園會園藝與自然與生活融和綻放。《世園搶鮮看》第四站,我們來到生活體驗館,跟著央廣記者任睿去體驗園藝生活中的美好。除了麥田景觀以外,生活體驗館的屋頂上還有四個特別有意思的屋頂花園——果園、菜園、藥園和茶園,遊客在館內可以直接參與到這些我國傳統園藝作物的種植採摘、加工製作等環節之中。「之」字形園藝景觀坡道說起植物與生活的關聯,中藥不可不提。
  • 宜春:園藝,讓生活更美好——一場與花語世界的浪漫邂逅
    堅信「沒有比花更美的語言」的浙江森禾集團副總裁、花之韻公司董事長邵春榮,憑著一腔對花卉、對自然發自內心的熱愛,執著地奔走在「園藝讓生活更美好」的奮鬥之旅上,帶領團隊打造了獨有的生態綜合體品牌——花語世界,在一個個城市,會「說話」、懂「表演」的花卉、苗木在不同的舞臺絢麗登場,綻放出迷人風採,點亮了人們的生活。而與江西,特別是與豐城的深情「牽手」,讓花之韻有了別樣的甜蜜「花語」解讀。
  • 喝剩的蘋果醋別急著丟,有這幾大好處,讓園藝生活更美好!
    導語:喝剩的蘋果醋別急著丟,有這幾大好處,讓園藝生活更美好!1、作為化肥平時人們據說試過白米醋來作為滅草劑,而蘋果醋的酸值大約為5%,和白米醋的鋤草實際效果反過來,蘋果醋能夠作為保持綠色植物身心健康的化肥,蘋果醋自身是偏酸的,當你家裡有養一些喜愛生長發育在酸性土的綠色植物,例如杜鵑、桅子花、草莓、茉莉、山茶花等綠色植物,就可以適度應用蘋果醋作為化肥。
  • 愛上園藝生活,遇見更美麗的自己
    愛上園藝後,身邊的環境變美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閒暇時間,自己依偎在花叢旁,就是一種最好的享受。現代人越來越嚮往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或恬靜悠閒地度假,或是充滿活力地徒步....自然賦予我們多種詮釋生活的方法。
  • 全市57家園藝驛站引領首都市民 感受綠色健康生活方式
    學插花、做花匠、賞盆景、購鮮花……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身邊的園藝驛站,在繁忙的生活之餘,感受生態文化的無窮魅力。10月28日,西城區雙秀公園園藝驛站正式掛牌,東城東四街道園藝驛站以及平谷和昌平的首家園藝驛站也於同日揭牌。
  • 精緻園藝營造美好生活
    白兆會攝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提高生活品質。在陽臺上擺滿花花草草;在私家庭院裡種上能賞花、能嘗果的樹木,還有各種花卉,甚至鋪上草坪;一家人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到公園或植物園賞花、看樹,在草坪上休憩……這些都是美好的園藝生活。        園藝一般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這裡所說的園藝生活主要是指觀賞園藝。
  • 園藝舒緩都市壓力 是綠色生活方式的最佳載體
    中國園林網12月30日消息:園藝是綠色生活方式的最佳載體,是因為它不僅能裝點生活環境,還能令人身心愉悅,甚至舒緩緊張的都市壓力。適當的園藝活動,不僅可以活動筋骨、鍛鍊身體,還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綠色生活,美麗家園
    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以《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為題發表重要講話,向世界傳遞中國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和信心,發出全球攜手共建美麗地球家園的中國邀約。
  • 園藝發展:中國更值得期待
    相比之下,日本園藝市場的情況比荷蘭好得多。由於線下花園中心沒有關閉,疫情期間人們更有時間享受家庭園藝的快樂,因此,園藝用品在疫情期間保持穩定增長。  荷蘭:鮮花出口損失慘重,零售樂觀  「荷蘭以出口為主的批發商和出口商,損失非常大。」荷蘭Royal FloraHolland U.A.代表PIM說。  荷蘭鮮花行業以出口為主。
  • 「愛綠色 享生活」西馬街高雄社區用園藝豐富居民生活
    西馬街高雄社區聯合弘愛社工服務團隊開展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興趣班,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依託社區養老站平臺,開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化教育、人文關懷、休閒娛樂等五大服務。前期調研顯示,高雄社區內獨居老人由於子女在外打工,老人獨自在家,存在心理慰藉、社會交往等需求。
  • 網際網路效率、園藝養護、生活美學,庭院生活方式背後的園藝人
    「網際網路效率、園藝養護服務業態以及庭院生活美學」,舍非園藝認為這些詞組合在一起,讓我們開始對現代生活進行思考,對庭院生活方式進行探索,從而進一步思考什麼是生活美學、人與自然的相處,園藝生態背後的自然生活秩序和美好想像。
  • 「大運河森林公園園藝驛站·藝景美家」正式向公眾開放
    •藝景美家」是北京首家「美好生活」園藝踐行店,驛站以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豐富的綠色資源為依託,倡導「美好生活」理念。藝·園藝服務「大運河森林公園園藝驛站·藝景美家」以公園型園藝中心為抓手,無論植物愛好者、園藝行家還是公園遊人,皆可徜徉於此,盡情觀賞園藝,暢享多姿花木。
  • 世園會日本展園園藝文化融入「綠色生活」
    原標題:世園會日本展園園藝文化融入「綠色生活」 在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展園中,以「日式綠色生活」為主題的日本展園獨樹一幟,將通過日本庭園、展館的花卉展示體現多姿而深邃的日本園藝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最新形象。   日本庭園的傳統和日本的花卉文化是從日本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中孕育發展而成的。
  • 北京創新增設果品產業主題園藝驛站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尚文博 通訊員馬蘊報導  北京市第一家果品產業主題的園藝驛站近日在通州區金果天地莊園掛牌。驛站將通過園藝藝術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促進果品產業發展,構建文化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  園藝驛站是北京近年出現的新事物。
  • 青年會客廳暨「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民聲傾聽主題活動|綠色生活...
    綠色生活新風尚 垃圾分類我先行青年會客廳暨「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民聲傾聽主題活動9月4日下午,青年會客廳暨「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本次活動以「綠色生活新風尚 垃圾分類我先行」為主題,首先實地考察了九水街道萬科生態城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隨後召開座談會,聚焦垃圾分類實施中的具體問題,交流研討推進垃圾分類的有效舉措和工作模式,從全人群參與、全方位引導、全過程監管等多維度創新推廣垃圾分類,引領綠色生活新風尚。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園藝村:大美園藝 藏金於林
    崇明區港沿鎮園藝村 崇明區新聞辦供圖  園藝村,因園藝得名。  園藝村的民居 求是記者 侯亞景 攝  為了共建美好環境,園藝村人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主動整治宅前屋後環境,參與風貌改造,大力配合拆除水泥護岸;區鎮也加大財力投入
  • 綠色發展昭示未來——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
    28日晚,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就在這裡舉行。「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旨在倡導人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同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我希望,這片園區所闡釋的綠色發展理念能傳導至世界各個角落。」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說。
  • 園藝美學讓生活如詩綻放
    國內網際網路、物聯網的高速發展推動了園藝美學與生活的碰撞,促進了園藝產業重新洗牌。園藝從業者為讓商品更吸引人,需挖掘園藝和農業生產附加值,創造新價值。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中心、重要的花卉消費國和進出口貿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