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和美國政府繼上周在臺北合辦「印太區域保衛宗教自由公民社會對話」後,日前又成立所謂「印太民主治理諮商」對話機制。
香港大公報近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些年美臺經貿關係毫無進展,雙方關於籤訂自由貿易協議的商談停滯不前,倒是在「政治民主」方面的合作「突飛猛進」。
民進黨當局對此頗為得意,宣稱「美臺關係取得突破」。這種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令人嘆為觀止。
其實,所謂「民主對話」只是華府給予蔡當局廉價的小恩小惠,在涉及美國實質利益的經貿協議方面則是寸步不讓。臺當局被美國當「冤大頭(傻子)」,還對美國頂禮膜拜、感恩涕零,既可恥又可憐。
「印太戰略」最早由日本首相安倍提出,後來成為美國川普政府的亞太戰略。其目的就是要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採取包括政治(民主價值觀)、外交(拉幫結派)、軍事(軍演、軍售等)等多種手段,遏制中國的崛起,削弱中國影響力,以維持、確保和鞏固美國在世界的「一哥」地位。
「印太戰略」包括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個核心國家:美國是「盟主」;日、澳在美國亞太同盟體系中被稱作「北錨」和「南錨」;印度則是美、日大力拉攏的對象。
而「逢中必反」的民進黨當局與「印太戰略」的「反中思維」臭味相投,加之該戰略由華府主導,蔡當局因而多次表示希望納入美國的「印太戰略」。
臺當局投靠美國,無非就是乞求美國支持它搞「臺獨」,從而甘當華府對付中國大陸的棋子。蔡當局「自動獻身」,正合美國胃口。
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叫囂「美國推動與臺灣的關係,與美中關係無關」。真是「好大的口氣」。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華府與臺灣方面發展「官方關係」,無異於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如此怎能說是與中國大陸無關呢?
美國此舉擺明就是挑釁中國大陸,酈英傑竟稱「不應被視為美國要挑釁中國」,根本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一直以來,華府都在耍「兩面手法」,一方面聲稱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卻持續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派官員訪臺,自以為這樣就能達到符合美國利益的「臺灣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
然而,由於華府不斷做出「友臺」動作,讓「獨派」以為美國支持「臺獨」,於是肆無忌憚地在「獨」路上狂奔。一旦臺灣「宣布獨立」,勢必引發臺海戰事,屆時美國恐怕將被拖下水。
責編:彭寧鈴
31521647,.阿Q精神?臺當局被美國當傻子還要說「謝謝」,.2019-03-22 13:52:59,.204409,.彭寧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