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精神?臺當局被美國當傻子還要說「謝謝」

2020-12-25 海外網

臺灣地區和美國政府繼上周在臺北合辦「印太區域保衛宗教自由公民社會對話」後,日前又成立所謂「印太民主治理諮商」對話機制。

香港大公報近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些年美臺經貿關係毫無進展,雙方關於籤訂自由貿易協議的商談停滯不前,倒是在「政治民主」方面的合作「突飛猛進」。

民進黨當局對此頗為得意,宣稱「美臺關係取得突破」。這種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令人嘆為觀止。

其實,所謂「民主對話」只是華府給予蔡當局廉價的小恩小惠,在涉及美國實質利益的經貿協議方面則是寸步不讓。臺當局被美國當「冤大頭(傻子)」,還對美國頂禮膜拜、感恩涕零,既可恥又可憐。

「印太戰略」最早由日本首相安倍提出,後來成為美國川普政府的亞太戰略。其目的就是要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採取包括政治(民主價值觀)、外交(拉幫結派)、軍事(軍演、軍售等)等多種手段,遏制中國的崛起,削弱中國影響力,以維持、確保和鞏固美國在世界的「一哥」地位。

「印太戰略」包括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個核心國家:美國是「盟主」;日、澳在美國亞太同盟體系中被稱作「北錨」和「南錨」;印度則是美、日大力拉攏的對象。

而「逢中必反」的民進黨當局與「印太戰略」的「反中思維」臭味相投,加之該戰略由華府主導,蔡當局因而多次表示希望納入美國的「印太戰略」。

臺當局投靠美國,無非就是乞求美國支持它搞「臺獨」,從而甘當華府對付中國大陸的棋子。蔡當局「自動獻身」,正合美國胃口。

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叫囂「美國推動與臺灣的關係,與美中關係無關」。真是「好大的口氣」。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華府與臺灣方面發展「官方關係」,無異於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如此怎能說是與中國大陸無關呢?

美國此舉擺明就是挑釁中國大陸,酈英傑竟稱「不應被視為美國要挑釁中國」,根本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一直以來,華府都在耍「兩面手法」,一方面聲稱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卻持續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派官員訪臺,自以為這樣就能達到符合美國利益的「臺灣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

然而,由於華府不斷做出「友臺」動作,讓「獨派」以為美國支持「臺獨」,於是肆無忌憚地在「獨」路上狂奔。一旦臺灣「宣布獨立」,勢必引發臺海戰事,屆時美國恐怕將被拖下水。

責編:彭寧鈴

31521647,.阿Q精神?臺當局被美國當傻子還要說「謝謝」,.2019-03-22 13:52:59,.204409,.彭寧鈴

相關焦點

  • 臺「空軍參謀長」披露2個細節,民進黨當局還要「感謝」美國?
    蔡英文之所以有看似「強大」的底氣,原因在於她自認為與美國總統川普相交甚好。但事實並非如此,臺灣地區一直是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棋子,民進黨當局一直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美夢中。美國公布第六次對臺軍售案,民進黨當局感激不盡美國大選已經基本接近尾聲。
  • 1921年到1981年,阿Q在小說與電影中的不同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有差異,小說裡面阿Q周圍幾乎沒有好人,而阿Q也是個十足的壞蛋,整個社會都是骯髒而又不堪入目,社會的的黑暗從四面八方擠壓著阿Q的生存空間,而阿Q在被刁難後不忘再去欺負比他更弱勢的群體,因此成為一種惡性循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現狀;在電影中卻有著溫情人物,吳媽會給阿Q點油燈,與阿Q說會心裡話,誇阿Q比那些老爺要強,看土谷祠的老頭子在阿Q去賭錢時會叫阿
  • 謝謝那些把我當「傻子」的人!
    我把你當知己,你卻把我當傻子。」深以為然。真心,最怕欺騙。這世間,太多看不透的人,只有被傷過,方知人心可畏。總有些付出,會被當做理所當然。有個故事很經典:傻子,遇見了騙子。騙子說:「如果我有糖,一定給你一塊。」傻子若有所思,從兜裡掏出一塊糖塞到騙子手裡。
  • 迫害統派的臺當局還要再繼續假下去嗎
    迫害統派的臺當局還要再繼續假下去嗎 2019年07月01日 08:5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48期】   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因在海峽論壇上發表支持兩岸統一的演講而受到島內「臺獨」分子的圍攻,臺當局陸委會甚至宣稱將收集資訊「依法」處分。
  • 臺當局獻媚美國露骨表態 華航購機遇「政治亂流」
    臺當局獻媚美國露骨表態  獻媚美國 「上峰」露骨表態  然而,在「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最近的一連串頻密活動下,情況發生逆轉。華航的購機定案來不及籤署,便被強行擱置,極可能夭折。  據報導,美「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包道格近日率波音公司副總裁從華航、「交通部」,一路遊說到陳水扁。
  • 為了阻撓中美洲國家與臺當局"斷交" 美國又要插手
    21日,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布與臺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臺灣各界預測稱「斷交潮」還會繼續,有臺媒曝出,臺當局另外兩個「友邦」——帛琉和尼加拉瓜也「鬆動」。各國政府與臺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是順應國際大勢的事情,然而,美國國內卻又出現了一些「指手畫腳」的聲音。
  • 美國「臺北法案」暴露霸權行徑 臺當局挾洋自重必吞下惡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徵說,所謂「臺北法案」以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以強權政治凌駕於國際關係準則,企圖恐嚇、阻止相關國家與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他指出,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也早在40多年前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 民進黨當局如何對美國遊說滲透 這家菲律賓媒體說清楚了
    遊說集團(Lobbying Group)是美國議會政治中頗有代表性的政治現象。受益集團透過對擁有立法權的參眾兩院的議員進行直接間接遊說,從中獲取政經利益。這種遊說通常結合金錢捐助,甚至形成遊說滲透產業鏈。來自臺灣的院外遊說集團歷來是「厲害角色」。有美國史學家形容,其非常善於撩撥美國人的政治神經。
  • 民進黨當局刻意洩密惹惱美國,臺美關係開始變味
    美國高官訪臺、及美臺軍事交往近期常遭臺灣方面刻意洩密。中時新聞網昨天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方確實「不太高興」。近期遭刻意洩密的事例有兩宗,一是上月傳聞美國海軍陸戰隊應邀赴臺授課,針對作戰課程進行交流之事;另一是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11月下旬率團訪臺,美方沒有正式宣布,卻被臺媒廣泛報導。
  • 美國政客準備「玩火」,想要臺灣駐美機構改名,臺當局急了:鬧劇
    隨著川普卸任的時間越來越近,美國的反華勢力也開始無比囂張,在不停的對華打壓之下,有些美國政客試圖「玩火」,準備讓美國的國務卿蓬佩奧,把「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這是公然地挑釁「一中」行為,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
  • 臺媒:臺當局稱護照貼臺灣國出境者或被美國遣返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臺媒稱,針對臺灣民眾以「臺灣國」貼紙變造「護照」的做法,臺駐美代表處工作人員表示,入境美國時,被發現在證件上貼這類貼紙,輕則要求移除,重則留置訊問或拒絕入境,甚至立刻遣返,臺灣的美國免籤待遇也可能因此受影響,提醒民眾不要以任何方式擅自變更證件原狀。
  •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2020年11月03日 13: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媒  據大公網報導,最近民進黨當局在一周內兩度確認向美國軍購,總額近42億美元。
  • 臺媒:臺當局稱"護照"貼"臺灣國"出境者或被美國遣返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 臺媒稱,針對臺灣民眾以「臺灣國」貼紙變造「護照」的做法,臺駐美代表處工作人員表示,入境美國時,被發現在證件上貼這類貼紙,輕則要求移除,重則留置訊問或拒絕入境,甚至立刻遣返,臺灣的美國免籤待遇也可能因此受影響,提醒民眾不要以任何方式擅自變更證件原狀。
  • 美國聯邦快遞官網標「中國臺灣」 臺當局又氣炸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2月1日電臺媒近日發現,美國知名快遞公司「美國聯邦快遞(FedEx)」的網站地區選項中,將臺灣地區標註為「Taiwan, China(中國臺灣)」。這本就是國際社會的共識,然而臺當局卻不滿跳腳,叫囂遭到了「矮化」。據臺灣「東森新聞雲」等臺媒報導,美國聯邦快遞標註「中國臺灣」後,於1月31日表示,此項變更是根據國際航空業的慣例。據此前報導,2018年,數十家外國航空公司已經改標「中國臺灣」。
  • 「臺獨」持續膨脹,為何臺專家說美國將拋棄臺灣?油水扎不了多久
    近來,臺灣當局與美國的「交流」逐漸增多,先是與美國達成了總金額約為6.2億美元的「愛國者-3飛彈」設備與技術項目,又忙不迭地跳出來聲稱美政府此舉是在履行對臺「安全承諾」,美國也有意強化「挺臺」行動,將對臺提供武器「常態化」,有意加強與「臺獨」勢力的聯繫。
  • 美國又對臺灣下狠手,臺當局秒慫,王美花火速向美國認錯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川普政府最後一份匯率政策報告,在2017年下半年被移出「觀察名單」的臺灣今年因為符合貿易順差等標準而再度被列入。 對於再度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臺銀行副總裁嚴宗大17日回應稱,會根據美國指控臺灣不符合準則的部分進行檢討,但對美順差增加主要是受到美國和大陸貿易摩擦下產業結構改變的影響,「我們會對美國財政部表達我們的觀點」。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稱,今年確實因為疫情關係,半導體和通信產品對美出口又增加,「我們會小心因應」。
  • 為推動美國通過「臺北法案」,臺當局曾進行巨額「捐獻」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臺灣當局為推動美國國會通過「臺北法案」,在幕後進行了巨額「捐獻」,包括大量武器採購回扣以及編列預算設置數百萬免稅額度。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臺當局為「臺北法案」進行「捐獻」的方式還包括通過「臺灣經濟發展研究院」、「臺灣綜合經濟研究院」等教育研究機構以「酬勞」方式向美國國會議員推薦的專家學者支付巨額資金。美臺還指定前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和臺前「立委」蕭美琴為聯繫人,運作促成該法案通過。
  • 美國插手也沒用!大陸專家:臺當局未來四年或再丟「邦交國」
    臺「斷交部長」吳釗燮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在美國助攻下,民進黨當局想爭取更多國際空間,是無法得到國際認同,甚至未來執政四年內,大陸還會再掛掉臺灣幾個『邦交國』。」
  • 美國是臺灣哪門子夥伴?臺當局搞「聯美脫中」太幼稚丨北京觀察
    在美國國務院發布消息兩小時後,臺當局在美聯繫人蕭美琴轉發並評論,「我們歡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這有助於進一步強化臺灣和美國強勁的經濟關係。」9月開價,11月對話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9月17日,克拉奇就率團訪臺,是1979年以來,訪臺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18日晚,克拉奇一行受到蔡英文的設宴招待。
  • 開放美國「萊豬」後 臺當局還要進口日本「核食」?
    蔡英文當時開放「萊豬」,也拿可以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為理由。隨著美國政黨輪替,總統當選人拜登聲稱,上臺以後將以內政為主,近期對外將不籤署任何貿易協定。臺灣人大呼,「萊豬」白吞了。如今謝長廷故伎重演,又拿開放「核食」是加入CPTPP必要條件來「忽悠」。結果有民調顯示,有近九成的島內民眾反對拿「核食」換CP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