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謝長廷力推進口日本「核食」
近九成民眾反對
民進黨政府因為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萊豬」議題焦頭爛額之際,臺灣所謂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回來了。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大談日本「核食」進入臺灣的問題。
謝長廷是律師出身,從政多年,話術一流,他說政府立場是人民健康第一,所以「核食」不會開放;其次,沒有輻射的不是「核食」,應該開放,至於有沒有輻射應該用科學方法鑑定調查,應該採取歐美先進國家的做法。謝長廷話說得很周到,層層推進,使人不容易反駁,但其中顯然有很多偷換概念的部分,比如如何定義「核食」和如何檢驗「核食」,這對於臺灣政府而言,都是很難說服人民接受的實際問題。
「萊豬」議題鬧到這麼久,事實上所有涉及科學查驗的部分,都不被大多數臺灣人接受。為什麼不被臺灣人接受呢?還不是因為當年民進黨在野的時候,拿這個作為議題去攻擊執政的國民黨,不斷上綱上線,到了不能客觀討論的地步。當年話說得太滿,如今誰能接受這種政客翻臉如翻雲覆雨的做法?
尤其因為反核,民進黨真是下了很多功夫,以致「反核」和「臺獨」成為民進黨唯二的政治圖騰。當年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綠營反核行動達到高潮,多次發動反核遊行。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更是以絕食威脅當年的馬英九政府立刻停建當時的「核四」電廠。民進黨將涉及「核」的一切問題無限放大,使群眾「聞核色變」,使得臺灣作為一個海島,最終不但不能發展相對清潔能源的「核電」,反而大力發展汙染嚴重,技術落後的火電廠,也導致近年來臺灣因為環境汙染「罹癌」的患者大增。
因為無限放大了對於核汙染的恐懼,所以當年「核食」進入臺灣成為執政黨的政治禁忌。但輪到民進黨執政以後,為了討好美日,不惜打臉自己,蔡英文不經政黨討論直接宣布開放「萊豬」以後,謝長廷又攜「核食」議題闖關。有一種說法是,民進黨有人認為,反正「萊豬」已經引發民怨,不如長痛不如短痛,一併處理。
謝長廷說,再不開放,會使那些友臺的日本政客沒有面子。言下之意,臺灣人吃到不健康的東西沒有日本政客的面子重要。謝長廷雖為臺灣的所謂「駐日代表」,但一直為日本說話,被臺灣人稱為「助日代表」也算名不虛傳。
以謝長廷所言,不開放日本「核食」,對於臺灣加入日本主導的CPTPP沒有幫助。蔡英文當時開放「萊豬」,也拿可以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為理由。隨著美國政黨輪替,總統當選人拜登聲稱,上臺以後將以內政為主,近期對外將不籤署任何貿易協定。臺灣人大呼,「萊豬」白吞了。如今謝長廷故伎重演,又拿開放「核食」是加入CPTPP必要條件來「忽悠」。結果有民調顯示,有近九成的島內民眾反對拿「核食」換CPTPP。
2
蘇貞昌焦頭爛額之際
謝長廷落井下石
謝 長廷這次回來,與民進黨領導高層多有會晤,並稱已與蔡英文,蘇貞昌等人會面。 但後來被蘇貞昌打臉,說沒有見到謝長廷。 蘇謝二人都曾為民進黨「天王」之一,兩人一直明爭暗鬥,打得死去活來,蘇貞昌曾言跟謝長廷殺得「刀刀見骨」。 謝長廷說自己回來是為了了解福島食品進口議題,但「結果聽到的都是萊豬」,疑似暗諷蘇貞昌最近因為「萊豬」議題很被動。 與蘇貞昌和蔡英文當年彼此看不慣不同,謝長廷與蔡英文比較親近。 而如今日漸式微的「謝系」人馬多已轉成「英系」。
謝長廷為何此時拋出日本「核食」 議題?臺灣學者袁鶴齡表示,日本政府請謝傳話回臺灣的機率低,因為目前面對美國大選變局,即便日本是CPTPP的主導國,仍需要面對美中兩強可能在自貿區競爭的壓力,加上先前中方才針對相關議題赴日談判,日本此時不太可能向臺灣釋出加入CPTPP的訊號,以免節外生枝。袁鶴齡分析,拋出日本「核食」 議題,應是謝個人政治盤算所為。
而蘇貞昌近期狼狽不堪,不但因為「政院」梗圖、開放「萊豬」政策接連遭到民間與在野黨的強力抗爭,多起負面事件讓民調雪崩式下滑,還因為國民黨民代鄭麗文掀出蘇貞昌曾在屏東同鄉會大酸蔡英文的事件,使蔡蘇貌合神離的議題再次甚囂塵上。內外交集的壓力已讓蘇貞昌疲於奔命,此時謝長廷返臺又提「核食」 議題,頗有讓蘇貞昌雪上加霜之感。「萊豬」加上「核食」,搞不好使蘇貞昌已經岌岌可危的地位更加危險,剛剛消停下來的蘇貞昌下臺的議題可能最終成真。
所以結合來看,謝長廷明知道此時並不宜談論「核食」問題,以及日本也不見得此刻樂見「核食」能換CPTPP。但謝長廷依舊哪壺不開提哪壺,怕也有送蘇貞昌下臺一程的意思吧。
3
蔡英文一邊喊「言論自由」
一邊關了中天新聞臺
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未批准中天新聞臺換照,自12月12日零時起,中天新聞有線電視「關臺」。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11日晚上10點赴中天大樓,和所有員工一起見證中天新聞的「落幕」,他哽咽說道:「我們做的事情,一定可以堂堂正正地走出去,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是堂堂正正的臺灣人」。
蔡英文也成為第一位關閉新聞臺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諷刺的是,中天新聞臺關閉的前一天,12月10日,正是國際人權日,民進黨一直以主張「言論自由」為自己的政黨價值,甚至以主張絕對言論自由的鄭南榕為自己的政治圖騰。他們把鄭南榕的雕像樹起來,然後好話說盡,壞事做絕。
當蔡英文和陳菊高喊「臺灣人權最好」的時候,與陳菊同因美麗島事件被逮捕、受審的張俊宏,卻與林正杰、施正鋒、黃光國、林深靖、楊祖珺等「黨外人士」,在數百公尺外的街頭,對蔡英文當局提出批判。
張俊宏等人認為,蔡當局高舉民主人權,卻用二分法切割人民,以「臺獨法西斯」消滅不同聲音,讓民主人權變成麻醉精神的口號,把三四十年年來的民主歷程,全部還回去,開啟的不是新時代,而是「新的舊時代」。
國民黨這邊也動作不斷,黨主席江啟臣與馬英九聯合起來開記者發布會,痛批民進黨政府絞殺「新聞自由」,馬英九更是穿出過去公祭時候的服裝,以表示臺灣的「新聞自由」已死。
4
爭議大!
國民黨邀請彭文正做演講
國民黨還在本月的9日邀請媒體人彭文正赴中常會演講「新聞自由」,大談蔡英文「假論文」疑案。彭文正本身「獨派」色彩鮮明,曾將「中肯」一詞改成「臺肯」而為大陸人民所熟悉。彭文正曾在民視主持深綠政論節目,但因為民視股權之爭中,與蔡英文政見不合的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直接出局,導致被郭倍宏所賞識的彭文正被砍掉節目。
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彭文正一直打蔡英文的假論文,找到非常之多的蔡英文論文中的疑點,本來是極佳的政治議題,但因為國民黨過去為怕「引火上身」鮮少主動碰觸。
華人社會對於學歷水分問題極為重視。因為學歷問題而倒黴的臺灣政治人物更是不計其數。最近的一例便是高雄補選的期間,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因為論文抄襲的問題被民進黨痛打。民進黨的作風便是抓住敵手的弱點,哪怕捕風捉影,也不會輕易放棄。但國民黨就不同了,蔡英文的假學歷這麼好的議題,國民黨在選舉期間硬是放過,與之比較則是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被各種真真假假的醜聞密不透風的攻擊。
這次彭文正表明願負所有責任、以被蔡英文告上法院為榮,也以此次與國民黨的合作獲得自己的受關注機會。而國民黨則藉中天新聞臺換照不予通過一事,作為與彭合作的開端。這次的合作被視為國民黨拓展了自己的政治光譜,算是高招。就像有家港媒甚至說,國民黨邀彭文正演說這招夠狠的,大讚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是懂得匯聚反綠力量,創造機會抵抗民進黨全面執政的藍營領袖。
不過這家港媒可能過度樂觀了。綠營的支持者不像藍營支持者相對理性,相對懂得分辨是非。藍營的政治人物離開藍營,往往還能獲得一定的生路,甚至還能混得風生水起。但綠營的政治人物則沒有這樣的幸運。深綠的郭倍宏當年從民視出局後組政黨「喜樂島聯線」,以為可以靠著自己的深綠光譜在去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獲得一杯羹,最後卻是顆粒無收。而作為「喜樂島」支持參選的呂秀蓮,即便曾貴為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身份,但最終連通過初選的5萬聯署票門檻都沒有過。彭文正可能在國民黨這裡找到了新的關注機會,國民黨卻未必能從彭文正那裡拉到綠營的支持者。
江啟臣領導的國民黨,雖然作風更加靈活多變,但在自己的價值主張上卻堅持不夠,也使自己的支持者產生了一定疑慮,尤其黨內的傳統勢力感到不安。而本周國民黨總召改選,過於爆衝的林為洲最終被相對穩健的費鴻泰取代,也預示國民黨或將過去走偏的政治路線進行一定的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