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美國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即將開放來臺,反對聲浪不斷高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3日,臺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只有像日本、韓國這樣的「弱勢國家」才會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而歐盟、大陸都不會進口。
曾梓展(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媒報導,臺中市議會國民黨黨團提出修正「臺中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要求豬肉瘦肉精零檢出,且也要納入牛肉,要求衛生局研議辦理,並要先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今天(23日)獲市議會法規委員會通過。
《聯合報》稱,曾梓展表示,他個人立場反對萊牛、萊豬進口臺灣。他稱,其實美國豬肉早就進口臺灣,只是沒有含萊克多巴胺。他提到,歐盟、大陸也進口未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不過日本、韓國這些「弱勢國家」有進口萊豬。
國民黨議員李中補充說,「日韓這些國家都有美軍駐紮」所以才弱勢,被逼得進口萊豬、吃萊豬。
早在今年8月,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記者會上,在未經「立法院」討論的情況下以行政命令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以及放寬30個月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輸入臺灣,引起民眾不滿。
雅虎臺灣網此前公布的民調顯示,64%被調查者對臺當局進口萊豬持否定態度。針對蔡英文「美牛美豬的開放,是讓市場多一個選擇,並不是要求民眾一定要食用」的說法,64.2%的人表示非常不認同。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更對媒體直言,要這麼說的話「大麻也可進口,只要不用就好」!
「笨蛋!臺灣走向世界,問題不在開放萊豬」,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陳一新曾在《聯合報》撰文稱,蔡當局老是以「只有開放美豬進口,臺灣才能推展臺美貿易並走向世界」的大帽子,來壓制反對聲浪。但實際上,蔡政府開放進口萊豬,以為可以換到洽籤臺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結果卻連邊都沒沾到。文章稱,臺灣走向世界,問題不在開放萊豬,而在於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