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民宿和文旅行業強勁復甦。武安市搶抓機遇,召開專題會議,積極探索太行山區民宿產業發展之路,將為全國的山地民宿、景區民宿、鄉村民宿深化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在主持「首屆太行民宿產業發展(武安)會議」時說。
張曉軍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共武安市委、武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盛世唐人旅遊規劃設計院、北京唐堂正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武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於9月15日—17日在河北武安舉行。來自全國的著名民宿研究專家學者,以及漫村、千裡走單騎、寒舍、原鄉裡等30餘家民宿規劃、設計、投資、運營知名品牌機構負責人齊聚武安,共同研討太行民宿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路徑。
加快民宿產業發展,實現全域旅遊跨越提升
武安市位於太行山東麓,是一座工業之城、鋼鐵之城。近年來,武安市委、市政府通過發展全域旅遊,加快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實現由「礦產資源型城市」向「文旅融合旅遊型城市」的轉變。2019年,全市共接待遊客2542.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90億元。
武安市委書記趙洪山在致辭中說,加快民宿產業發展、實現全域旅遊跨越提升,武安面臨重大機遇、重大契機、廣闊空間。武安擁有11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正在投資發展旅遊產業,資本優勢正在轉化為產業優勢;旅遊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新支柱、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城市提質的新優勢、生態保護的新動能,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武安市委書記趙洪山致辭
趙洪山說,加快民宿產業發展、實現全域旅遊跨越提升,要堅持開放導向,認真借鑑先進的理念,充分吸納成熟的模式,廣泛聚集優質的要素;要堅持市場運作,堅持用市場化手段配置旅遊資源,提高企業發展旅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堅持集約規範,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加快推進旅遊資源整合,實行整體開發、有序建設;要堅持融合發展,全域優化配置經濟社會發展資源,推進城市與鄉村的深度融合、生態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景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武安全力推動全域旅遊和民宿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趙洪山說,加快民宿產業發展、實現全域旅遊跨越提升,要突出規劃引領,跳出武安看武安,放眼京津冀和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努力建成京津冀「後花園」和四省交界區首選旅遊目的地;要突出特色打造,大力培育多種旅遊業態,走出一條有武安特色的發展之路;要突出品牌培育,不斷吸引國內外有實力、有理念、有經驗的文化旅遊產業戰略投資者和運營商到武安投資置業,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品牌景區;要突出環境改善,用全域旅遊的理念、標準和條件,全面提升旅遊基礎設施水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李明德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一個地方要發展民宿產業,要有鮮明的目的地形象、良好的旅遊產業發展形態、良好的政策保障、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以及良好的社會文明形態。目前,武安已經具備了這些條件,度假賓館、民俗旅遊、鄉村旅遊、研學旅遊以及休閒度假旅遊等,所有的新業態在武安不僅能找到,還能讓人們有較好的體驗。希望武安在今後民宿發展的道路上,繼續抓住時代機遇,完善體系創新,做大做強全域旅遊發展。
來武安,我們一起做太行民宿
武安市市長強延峰在推介民宿資源時說,武安旅遊從上世紀80、90年代起步,到2006年躋身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再到去年承辦邯鄲市旅發大會、今年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民宿正成為武安旅遊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產物和歷史選擇。
武安市市長強延峰作民宿資源推介
強延峰說,來武安做「太行民宿」,民宿將植入深厚的根基。這裡有「四省通衢、兩區交匯」的好區位,有「森林綠肺、天然氧吧」的好生態,有「消費力強、帶動力大」的好市場,民宿來「武」,必能「安」家;來武安做「太行民宿」,民宿將融入山水之靈氣。武安的太行,自有一種中原龍脊的雄壯,又有一種百轉千回的靈秀,更有一種回味悠長的韻味,讓民宿「遇見」醉美太行,民宿一定會愛上這裡;來武安做「太行民宿」,民宿將注入厚重之文脈。「六大文化脈系」託起了燦爛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住在武安、遊在武安,有太多可看的、可玩的、可品的;來武安做「太行民宿」,民宿將插上騰飛的翅膀。現成的太行鄉村群落、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市場、雄厚的民間資本優勢、轉身旅遊業願望強烈的本地企業家,將共同為民宿業發展注入強大的力量。
寒舍是中國北方做民宿比較早的高端品牌,2013年鄉裡寒舍正式對外營業。「寒舍在全國有69家店,希望第70家落戶武安」,寒舍文旅集團副總裁董豔豐說。
千裡走單騎文旅集團成都公司總經理李偉結合集團自身的實踐,從打造楊麗萍藝術酒店等超人氣單店,到告別「單打獨鬥」,聯合多個民宿IP推進民宿集群的落地,再到「擁抱」文旅產業,他給大家分享了千裡走單騎十多年的發展路徑。李偉表示,千裡走單騎,希望這一次能夠千裡挺進太行山。
山地民宿的發展之道
「通過民宿的導入,把中國鄉村建設成不落於時代、又能回得去的農村。」黃山設計師協會會長、行思(國際)設計機構主持設計師、黃山學院客座教授孫芳真給了民宿一個定位。孫芳真說,「民」是情感連結,「宿」是體驗感悟。我們可以將民宿設計成傳播山地文化價值的產品,傳達民宿所倡導的美好生活方式。
北京博地建築設計董事長、原鄉裡民宿品牌創始人曹一勇認為,每一間民宿都應該賦予它文化,讓民宿成為當地文化傳承的載體。民宿打造需利用自身傳統的東西,用老房子、老院子、老工藝,以及「土而不掉渣」的設計理念,呈現出風格多樣性、主題多樣性、客群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的多元化發展之路。
河北武安王坡民宿
後疫情時代的民宿運營方向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民宿行業應該怎樣發展?這個話題引發了與會人員的熱議。
高遠文旅副總、心宿廿四裡聯合創始人高山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說,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之後,應該在項目的選擇上進行調整。一是要更加注重產品的升級和重組,主推一些組合產品;二是在產品設計上,要主抓「親子家庭」市場;三是豐富產品內容,讓更多的客人參與、體驗、感受;四是空間隔離,重點做好場地的單獨包裝、草坪管理、戶外展演等,這是未來民宿發展的一個趨勢。
在會議期間,還舉行了項目籤約儀式,並進行了授牌、揭牌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