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姿態」後,集「矚目」與「流離」於一身的廈門國際中心,是否有望迎來命運轉折?
撰文/ 姚悅
編輯/ 盧泳志
繼10月22日流拍後,廈門國際中心與寶嘉中心項目資產包二拍已經啟動。
據阿里拍賣網顯示,二拍起拍價降了7.28億元,為29.12億元。評估價為51.99億元。二拍開始時間為11月10日。截至發稿前,圍觀超過2000人次,0人報名。
拍賣信息 圖片來源:阿里拍賣
風雲地產界注意到,與首拍時一樣,拍賣信息仍在顯著位置標明「請注意競買人條件」,但具體要求放寬了許多。
據悉,早在1997年,廈門國際中心就開始規劃建設,後幾經輾轉被福建三明商人李柄江收購。但隨著李柄江投資P2P爆雷,陷入財務危機,尚未完工的項目又落得被拍賣的命運。
01
「廈門第一高樓」為何「燙手」
阿里拍賣網顯示,首次拍賣截至流拍,有接近4萬人圍觀,但參與人數為0。《新京報》援引業內人士觀點認為,競拍人選的門檻不低,是制約拍賣成功的因素之一。
二次拍賣,除了降價,競買人條件相較之前果然放寬了許多。風雲地產界對比兩次拍賣信息發現,關於競買人的五個條件,有三個發生了變化:
其中,第二條,在「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公布的世界 500 強企業,或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公布的中國企業 500 強企業,或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企業」的基礎上增加了「或中國企業500強,或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企業,或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企業」;
第三條,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擴大範圍改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或其下屬企業」;
第四條,針對「國內行業領先企業」相應的「上年度營收不低於人民幣100 億元」條件變更為「上年度營收建築業企業不低於50億元,廈門市鼓勵發展的千億產業鏈(群)企業不低於10億元,其他類型企業不低於30億元」;「國內行業十強企業」則放寬為「行業二十強企業」;
其餘兩條關於「中國排名前500名房地產開發企業」;「一級資質等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條件沒有變化。
據競買公告信息顯示,競買人需滿足5個條件中的一個,按規定如拍賣成交後,經核實競得者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拍賣無效,保證金不予退還。
據藍鯨法拍總經理王勝藍對《新京報》表示,對於這種標誌性建築,還是在建工程,這樣競買人條件的設置應該是希望接盤方能真正有實力把這個影響城市形象的工程做好。
此外,還需值得注意的是,拍賣公告內容顯示,本拍賣標的物上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辦理抵押註銷、解封手續等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
北京市法學會不動產法研究會理事王玉臣對《中國經營報》表示,複雜的債權糾紛對於資產拍賣也有很大影響。兩個爛尾項目實際上就屬於在建工程,買家首先肯定會考慮未來的開發問題,但也會考慮到項目是否比較乾淨,還是有很多不利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被稱為「廈門第一高樓」的廈門國際中心,總高度約339.88米,與鼓浪嶼隔海相望,是一座集超甲級寫字樓、單元式辦公、高檔會所、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超級綜合體,也是早年廈門市百億元「高、新、特」項目的重點項目。
廈門國際中心 圖片來源:阿里拍賣
截至拍賣前,一期項目主體結構除架空層環帶及一層後澆帶未施工,其餘部分已按設計施工完成,主體結構驗收完成到40層;二次結構(砌體部分)完成約70%,水電預留預埋完成,水電安裝完成約35%,防火塗料完成約65%,工程已封頂且玻璃幕牆基本完工。
而項目二期規劃地上建築面積17840.1平方米,其中商業面積為7360平方米。該期項目目前未取得規劃及建設許可,也未開工建設。
一起拍賣副樓廈門寶嘉中心,用途為商業、酒店,用地面積13041.367平方米,規劃地上建築層數30層,總建築面積約12.25萬平方米。目前,該項目除基坑支護工程(2013年施工,已超設計使用年限)外,尚未建設施工。
02
曾開出「白菜價」無一人競拍
風雲地產界了解到,廈門國際中心原名為廈門郵電大廈。早在1997年,其設計就正式通過規劃。此後,郵電分家,郵電大廈劃到了郵政系統,由於資金不足,到2003年完成設計中的8層裙樓後,工程便一直擱淺。
其間,郵電大廈也曾積極尋找下家,但基本無人問津。2009年12月,郵電大廈在福州海峽拍賣行進行拍賣,起價5億元,被認為是開出了「白菜價」,最終無一人到場競拍。
直到福建本土富商李柄江的出現,讓郵電大廈看到了希望。2010年,李柄江擁有的旗下福建永榕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榕集團)出價約20億元買下該項目,建設單位為其下屬子公司源生置業,大樓也更名為廈門國際中心。
2012年,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所屬中建六局中標這一項目的施工總承包工程,項目正式重啟。
按照原本的規劃,項目於2017年竣工,建成後將刷新廈門市「天際線」,成為福建「第一高樓」的同時,全面超越323米的溫州世貿中心成為「海西第一高樓」。
但沒過多久,隨著李柄江身陷財務危機,廈門國際中心也再次陷入爛尾局面。
03
因買主投資P2P暴雷被抵債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李柄江早年在福建三明等地做電力產業,當時做得很不錯,積累了不少資金基礎,在當地也小有名氣。
公開資料顯示,李柄江的永榕集團於2001年創立,後改名為京朋國際集團(下稱:京鵬集團),是一家涉及電力、地產、貿易、金融、傳媒、農業六大板塊多元化股份制企業,總資產約110億元。
2016年,京鵬集團迎來發展高峰,李柄江趁勢加快布局多元化產業。同年,李柄江不僅將集團總部遷往北京,還投資1億元入股P2P平臺金和所。
但僅一年之後,兩家與京朋國際集團關聯的P2P平臺紛紛暴雷,李柄江由此深陷債務危機。而後,李柄江不得不拿出廈門國際中心的股權來抵押債務。
2017年11月9日,金和所暫緩兌付公告中稱,金和所平臺的股東願意轉讓源生置業34.07%股權來墊付過期債務,並承諾20個工作日內完成債務兌付。第二天,另一P2P平臺東宏金融也發布逾期公告。
今年7月,兩家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階段。8月初,《關於公開招募廈門源生置業有限公司、廈門永榕置業有限公司名下資產意向競買方的公告》首次發出,也意味著廈門國際中心再次面臨易主。
天眼查顯示,李柄江的限制消費令已達54條,涉及的法律訴訟達165條。據《中國經營報》從多名接近李柄江的信源處了解到報導,李柄江不但多次庭審沒有到場,法院也聯繫不上他。消息人士稱,「他跑掉躲起來了,已經倒樁了。」
李柄江跑了,「跑不了」的廈門國際中心的命運又會何去何從?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