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令本已疲弱的拉美經濟雪上加霜。快速復甦的中國幫助該地區避免了外貿體系崩潰,而美國卻打破美洲開發銀行行長由拉美人出任的慣例,強推白宮鷹派官員為新一任行長,試圖幹涉地區經濟復甦和一體化進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的「美洲增長」戰略本可以相互協調,但美國奉行「零和」政策和單邊主義路線,只能導致危機加重。
新冠病毒大流行對世界所有地區都產生了重大衝擊。除了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世界經濟已經出現了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的萎縮。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疫情造成的社會影響尤其嚴重,每百萬人的死亡率非常高。
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由於政府機構基本處於癱瘓狀態,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根本無法得到落實。疫情導致了經濟活動的大幅下降:今年二季度,秘魯GDP同比下降了27.2%,巴西下降了9.7%,智利下降了13.2%,墨西哥下降了17.1%,哥倫比亞下降了14.9%。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相比之下,中國在確認新冠肺炎疫情後,立即封鎖湖北省武漢市,控制疫情進一步傳播。由於部分經濟活動停滯,中國經濟今年一季度下跌6.8%,但隨後二季度實現了3.2%的正增長,在所有G20國家中表現搶眼。
//形勢嚴峻//
2020年,拉美地區經濟增長預期很不樂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今年4月估計,南美洲國家GDP將平均下降5.2%,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將下降5.5%,加勒比國家將下降2.3%。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地區各經濟體失業人數大幅上升,貧困人口增加,以及本已疲弱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拉美國家對美國、歐洲、日本和區域內市場的出口急劇下降,但中國對大豆、鐵礦石、肉類、銅和其他大宗商品的穩定需求防止了地區外貿體系的崩潰。例如,今年上半年阿根廷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20.6%,而對巴西、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分別下降了31.7%、22%和19.7%。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快速復甦的中國經濟拉動,拉美地區經濟可能會更加糟糕。
//合作之路//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不禁要問,應該如何謀劃政治、經濟和社會戰略,才能幫助克服地區危機?
這確實很難,而且更糟糕的是,自2014年大宗商品危機以來,拉美國家的人均收入一直停滯不前,企業產能過剩,政府財政有限、政策乏力。
歐盟近期批准了規模高達7500億歐元的刺激計劃,用於疫情後經濟復甦,中國、美國等其他大型經濟體也紛紛出臺類似計劃。反觀許多拉美國家,在需要增加公共支出的時候反而採取了緊縮措施,使得情況更加惡化。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然而即使這些拉美國家採取了正確的措施,它們能否獨自擺脫困境也值得懷疑。國際合作對拉美經濟的復甦至關重要。人們能否恢復正常的生活,取決於新冠疫苗的研製情況。許多國家都在進行疫苗研發,但中國承諾將疫苗作為「公共產品」,給那些負擔不起相關費用的最貧窮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希望。
在恢復了正常生活之後,下一步就是恢復正常國際貿易,特別是要克服某些主要經濟體正在設置的經濟和政治障礙。疫情造成了全球產業鏈斷裂,但這不能成為全球化「開倒車」的理由。恰恰相反,多邊主義和多邊組織應得到加強,防止經貿問題過度政治化。世界經濟的復甦,需要更多的一體化合作,而不是更多的糾紛。
//零和困局//
加快拉美經濟復甦的途徑之一是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創造就業和收入,特別是如果我們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指針,那麼我們便可以為更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基礎。清潔能源,以及以5G、物聯網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巨大潛力,都將助力經濟復甦,把當前的危機轉化為向前邁進的機遇。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這方面,美洲開發銀行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它手中既有大量資源,又有建立、資助和運營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所需的專業知識。此外,美國、加拿大、中國和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國家都是該行的非借款成員國,這意味著該行可以為拉美經濟復甦和發展提供合作平臺。
美開行還可以與其他多邊投資機構合作,如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美國開發金融公司、拉美開發銀行以及各國的國家開發銀行,以積累資本和構建項目。
最近,美國打破過去60年來由拉美人擔任美開行行長的慣例,強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西半球拉美事務高級主管毛裡西奧·克拉韋爾-卡羅內 (Maurício Clever-Carone) 為該行新任行長,試圖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復甦議程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資料圖:毛裡西奧·克拉韋爾-卡羅內
美國的提名決定曾引發了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拉美國家政府的抵制,甚至歐盟也建議將選人事宜推遲到2021年3月。相關各方正是看到了在「後疫情」時期更需加強協調。
從理論上講,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的「美洲增長」戰略可以相互協調,但不幸的是,美國政府偏要以「零和」思維看待二者關係。當前美國正高舉現代版「門羅主義」大旗,放棄多邊合作,卻在單邊路線上越走越遠。
門羅主義:由美國前總統詹姆斯·門羅 (James Monroe) 於1823年正式提出,主張「美洲事務是美洲人的事務」,歐洲列強應停止殖民美洲。其實質是將拉美地區劃入美國勢力範圍,是美國對外擴張政策的重要標誌。
未來,我們將看到競爭加劇,而拉美為克服疫情危機、重振經濟所急需的關鍵元素——國際合作,則可能會喪失或遲到。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 本文原標題為 "Multilateralism now more than ever"
責編 | 劉毅
編輯 | 張釗 趙函琳(實習生)
(文章原載於中國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觀中國」)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