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中國丨疫情打擊下的拉美:中國伸援手,美國下「黑手」

2020-12-10 中國日報網

導讀: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令本已疲弱的拉美經濟雪上加霜。快速復甦的中國幫助該地區避免了外貿體系崩潰,而美國卻打破美洲開發銀行行長由拉美人出任的慣例,強推白宮鷹派官員為新一任行長,試圖幹涉地區經濟復甦和一體化進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的「美洲增長」戰略本可以相互協調,但美國奉行「零和」政策和單邊主義路線,只能導致危機加重。

新冠病毒大流行對世界所有地區都產生了重大衝擊。除了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世界經濟已經出現了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的萎縮。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疫情造成的社會影響尤其嚴重,每百萬人的死亡率非常高。

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由於政府機構基本處於癱瘓狀態,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根本無法得到落實。疫情導致了經濟活動的大幅下降:今年二季度,秘魯GDP同比下降了27.2%,巴西下降了9.7%,智利下降了13.2%,墨西哥下降了17.1%,哥倫比亞下降了14.9%。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相比之下,中國在確認新冠肺炎疫情後,立即封鎖湖北省武漢市,控制疫情進一步傳播。由於部分經濟活動停滯,中國經濟今年一季度下跌6.8%,但隨後二季度實現了3.2%的正增長,在所有G20國家中表現搶眼。

//形勢嚴峻//

2020年,拉美地區經濟增長預期很不樂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今年4月估計,南美洲國家GDP將平均下降5.2%,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將下降5.5%,加勒比國家將下降2.3%。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地區各經濟體失業人數大幅上升,貧困人口增加,以及本已疲弱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拉美國家對美國、歐洲、日本和區域內市場的出口急劇下降,但中國對大豆、鐵礦石、肉類、銅和其他大宗商品的穩定需求防止了地區外貿體系的崩潰。例如,今年上半年阿根廷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20.6%,而對巴西、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分別下降了31.7%、22%和19.7%。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快速復甦的中國經濟拉動,拉美地區經濟可能會更加糟糕。

//合作之路//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不禁要問,應該如何謀劃政治、經濟和社會戰略,才能幫助克服地區危機?

這確實很難,而且更糟糕的是,自2014年大宗商品危機以來,拉美國家的人均收入一直停滯不前,企業產能過剩,政府財政有限、政策乏力。

歐盟近期批准了規模高達7500億歐元的刺激計劃,用於疫情後經濟復甦,中國、美國等其他大型經濟體也紛紛出臺類似計劃。反觀許多拉美國家,在需要增加公共支出的時候反而採取了緊縮措施,使得情況更加惡化。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然而即使這些拉美國家採取了正確的措施,它們能否獨自擺脫困境也值得懷疑。國際合作對拉美經濟的復甦至關重要。人們能否恢復正常的生活,取決於新冠疫苗的研製情況。許多國家都在進行疫苗研發,但中國承諾將疫苗作為「公共產品」,給那些負擔不起相關費用的最貧窮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希望。

在恢復了正常生活之後,下一步就是恢復正常國際貿易,特別是要克服某些主要經濟體正在設置的經濟和政治障礙。疫情造成了全球產業鏈斷裂,但這不能成為全球化「開倒車」的理由。恰恰相反,多邊主義和多邊組織應得到加強,防止經貿問題過度政治化。世界經濟的復甦,需要更多的一體化合作,而不是更多的糾紛。

//零和困局//

加快拉美經濟復甦的途徑之一是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創造就業和收入,特別是如果我們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指針,那麼我們便可以為更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基礎。清潔能源,以及以5G、物聯網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巨大潛力,都將助力經濟復甦,把當前的危機轉化為向前邁進的機遇。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這方面,美洲開發銀行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它手中既有大量資源,又有建立、資助和運營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所需的專業知識。此外,美國、加拿大、中國和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國家都是該行的非借款成員國,這意味著該行可以為拉美經濟復甦和發展提供合作平臺。

美開行還可以與其他多邊投資機構合作,如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美國開發金融公司、拉美開發銀行以及各國的國家開發銀行,以積累資本和構建項目。

最近,美國打破過去60年來由拉美人擔任美開行行長的慣例,強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西半球拉美事務高級主管毛裡西奧·克拉韋爾-卡羅內 (Maurício Clever-Carone) 為該行新任行長,試圖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復甦議程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資料圖:毛裡西奧·克拉韋爾-卡羅內

美國的提名決定曾引發了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拉美國家政府的抵制,甚至歐盟也建議將選人事宜推遲到2021年3月。相關各方正是看到了在「後疫情」時期更需加強協調。

從理論上講,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的「美洲增長」戰略可以相互協調,但不幸的是,美國政府偏要以「零和」思維看待二者關係。當前美國正高舉現代版「門羅主義」大旗,放棄多邊合作,卻在單邊路線上越走越遠。

門羅主義:由美國前總統詹姆斯·門羅 (James Monroe) 於1823年正式提出,主張「美洲事務是美洲人的事務」,歐洲列強應停止殖民美洲。其實質是將拉美地區劃入美國勢力範圍,是美國對外擴張政策的重要標誌。

未來,我們將看到競爭加劇,而拉美為克服疫情危機、重振經濟所急需的關鍵元素——國際合作,則可能會喪失或遲到。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 本文原標題為 "Multilateralism now more than ever"

責編 | 劉毅

編輯 | 張釗 趙函琳(實習生)

(文章原載於中國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觀中國」)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獨家丨商務部研究院周密:中國和拉美遠隔萬裡,為什麼還能合作?
    所以,拉美國家非常願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他們國內和國家之間的連通。三是拉美國家對中國的信任。在過去的40多年,中國一直堅持改革開放,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拉美國家一方面希望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另一方面認同「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中國一帶一路網:中國和拉美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進行了哪些合作?
  • 外媒:川普任職四年,中國在拉美影響力超越美國
    而現在中國已經填上了這片「空白」。結合貿易數據,過去四年來,中國在大多數拉美地區的影響力已經超過美國。就算拜登明確表示,待自己上任後要恢復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但上述承諾難以兌現。報導截圖「雖然川普治下的美國政府曾明確告誡拉美國家,不要和中國做生意,但這一警告並未奏效。」路透社在開篇寫道。
  • 疫情下「中國智造」持續「扮靚」拉美百姓生活
    之後,他帶上手機、電腦,走下樓梯,打開車門,一鍵啟動,開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巴斯託身邊的這些「好物」都是「中國智造」。巴斯託來自哥倫比亞,2008年首次來華,第二年便決定在廣州定居,隨後創辦了自己的進出口貿易公司。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他和家人今年春節後還未能返回廣州。但衣食住行中隨處可見的中國產品讓巴斯託感到:「即使身在萬裡之外,依然離中國很近」。
  • 向群眾匯報丨河東特警路遇求助 速伸援手
    向群眾匯報丨河東特警路遇求助 速伸援手 2020-12-2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伸援手也無法挽回,烏克蘭正動手「殺死」自己,中了美國設計
    但是現在烏克蘭的蘇聯軍工遺產似乎要在美國的幹預下「自然死亡」了。就在這時,中國出現了,但即使中國伸出了援手也無法挽回,因為是烏克蘭正在自己動手「殺死」了自己。其實經過美國這麼多年的打壓,到了2020年能夠拿得出手的蘇聯遺產已經沒有多少了。比如馬達西奇公司,原本在中企的幫助下它所不定還可以繼續維持,但是在美國的幹擾下,烏克蘭阻攔了馬達西奇與中企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馬達西奇可以說已經被判了「死刑」,而同樣作為蘇聯重要遺產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現在也將面臨同樣的結局。
  • 印度又想向中國下黑手,可惜「槍法」太差,一槍打到美國
    據觀察者網11月25日報導,印度又想向中國下黑手,這次瞄準了中國的電子產品。但由於美國蘋果公司新發布的iPhone 12 大部分零件都是中國製造,印度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不說,反而使美國躺槍。多國電子設備遭拖延據路透社稱,有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原本打算在進口質檢上下手,嚴格限制中國的電子產品進入印度國內銷售。但美國蘋果公司上月發布的最新款iPhone 12手機卻因此遭到了通關延誤。原來,儘管印度國內也有該公司的組裝工廠,但大部分零件還是來自中國,最新型的零件組裝也由中國完成。
  • 疫情下的拉美港口運營穩定但仍存挑戰
    新華絲路布宜諾斯艾利斯6月22日電(記者倪瑞捷、王蔚)疫情之下,當前拉美各國港口總體保持著正常的運轉,一些國家的港口吞吐量和重要商品的出口均出現增長。不過,由於各國防疫措施帶來的物流能力下降、國際貿易萎縮等因素,拉美港口年初的增長勢頭可能會放緩,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將逐漸顯現。
  • 武漢戰「疫」,眾多國際友城伸援手
    武漢戰「疫」,眾多國際友城伸援手 2020-02-01 14:21:19   (抗擊新型肺炎)武漢戰「疫」,眾多國際友城伸援手  中新社北京2月1日電 (記者 刁海洋)自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暴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武漢市的多個國際友好城市紛紛伸出援手,捐助大批口罩、醫用手套等緊缺醫療物資。
  • 對華示好1個月後,澳大利亞悍然對中國下黑手,中國專家一針見血
    澳大利亞又對中國下黑手了,9月9日《環球時報》消息,近日澳大利亞情報部門悍然突擊我國駐澳媒體記者住所,對記者進行長時間無理盤問,還強行扣押記者的手機、電腦等設備,並且要求記者不得對外報導搜查情況。而此時離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公開向中國示好,僅僅過去一個月。
  • 向海外同胞伸出溫暖有力的援手——2020年疫情下中國外交領事工作
    向海外同胞伸出溫暖有力的援手——2020年疫情下中國外交領事工作 2020年12月19日 17:11   來源:光明日報
  • 疫情下的日本餐飲業:企業拼創意、地方政府伸援手
    人民網東京3月20日電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以來,市民外出聚餐、舉辦大型宴會等餐飲消費迎來「自我克制」期,日本飲食業因此受到很大衝擊。如何走出困境,成了餐飲業必須思考的一道難題。
  • 拉美疫情持續惡化!疫情下最大航空公司破產 盤中大跌超60%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許諾 拉美最大航空公司智利拉塔姆航空宣布破產申請,受此消息影響,盤中股價一度暴跌超過60%。該公司是導致巴菲特抄底達美航空被套牢的一大因素。拉美地區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是該地區航空公司不斷面臨破產壓力的主要因素,截至上周末,拉美地區確診病例累計已超73萬例,拉塔姆航空所在國智利人口僅1800萬,但卻有接近7萬的確診病例,此外,拉美最大國家巴西確診病例更超過37萬例,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 秘魯媒體:中國是「超市送貨上門」新趨勢下的領先者 為拉美企業...
    中國超市出售的東南亞熱帶水果(來源:新華社)國際在線專稿:據秘魯「Peruretail」網站近日報導,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送貨上門」為超市行業帶來了新發展機遇。世界上大多數超市品牌的高管把目光投向了亞洲大陸,尤其是中國。
  • 中國新冠疫苗成救命稻草!拉美多國幡然頓悟,歐美根本靠不住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公司研發的「克爾來福」已經在巴西投入生產,這條生產線的建立,不僅吸引了巴西多州目光,更讓不少拉美國家開始將目光鎖定中國疫苗,希望能夠通過購買中國疫苗幫助自己的國家擺脫新冠疫情。眾所周知,此前進口中國疫苗曾在巴西境內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對此持反對態度,其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美國和歐洲國家身上,認為來自歐美國家的疫苗更安全,但是聖保羅州州長執意要從中國境內進口疫苗,在其看來,進口中國疫苗是幫助巴西民眾擺脫新冠疫情最後的希望,畢竟疫情暴發以來,巴西政府一直都沒有採取控制疫情繼續擴散的措施,為此其不惜和博索納羅叫板,事實也證明,
  • 學者談全球疫情下的美國與中美關係
    目前,約10%的美國人沒有醫保,其中黑人和拉美裔佔較大比例。面對高昂的檢測和治療費,他們望而卻步,因延誤治療而加速疫情傳播和病情惡化;三是黑人和拉美裔大多從事黑人從事低端服務行業,如零售、物流、飯店服務、保潔等行業,工作不穩定,收入低,感染風險大。
  • 拉美:新的2021丨疫情之下認識不一樣的哥倫比亞
    請跟隨總臺拉美總站記者的腳步和鏡頭,真實解讀拉美的2021。哥倫比亞:在疫情陰霾下踟躕前行的和平進程目光轉到以馥鬱的咖啡、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多年動蕩不安的國內局勢而為世所知的南美國家——哥倫比亞。
  • 河田雞面臨滯銷各地伸援手
    22日,長汀縣官方微信公眾號「微長汀」上一條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傳播,這則名為《福建長汀:河田雞等畜禽滯銷 抗「疫」助農請您伸援手解難題》的信息稱,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商貿物流嚴重受阻,讓河田雞等畜禽成了滯銷品,希望大家一起伸出援手。
  • 疫情下最大航空公司破產!拉美疫情持續惡化,航空...
    拉美地區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是該地區航空公司不斷面臨破產壓力的主要因素,截至上周末,拉美地區確診病例累計已超73萬例,拉塔姆航空所在國智利人口僅1800萬,但卻有接近7萬的確診病例,此外,拉美最大國家巴西確診病例更超過37萬例,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 日本對大陸伸援手竟遭臺灣人嘲笑,羅智強大嘆:臺灣到底怎麼了?
    2月19日,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襲向全球,蔡英文當局不願對大陸伸援手,但日本不論民間或是官方都對大陸提供物資和捐款。對此,臺灣有部份網友竟消遣日本義舉。國民黨議員羅智強感慨表示:「自己不願付出愛心,還要嘲笑別的國家付出愛心」。
  • 新聞分析:拉美疫情依然嚴峻 多國復工「情非得已」
    新華社墨西哥城5月14日電 新聞分析:拉美疫情依然嚴峻 多國復工「情非得已」新華社記者吳昊 趙凱拉美地區14日新冠疫情數據顯示,該地區確診病例數超過44萬例。其中,疫情最嚴重的巴西確診病例數突破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