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紀時,法國丕平、查理曼與路易三位法王因國家發展的需要,對國內的猶太人實行寬容政策,使法蘭克王國的猶太人勢力得到提升,同樣也使基督教會不滿。
這一時期的法王思想認為王權高於教權,讓他們能夠實行寬容對待猶太人的政策,但帝國的瓦解讓寬容政策迅速瓦解。
一、顛沛流離的猶太民族在加洛林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受到最優越的對待政策,打破歧視實現寬容
猶太民族自古就飽受災難,實力微弱又身處亞非歐三洲交界要點的巴勒斯坦,每一個國家的興起都會對巴勒斯坦進行攻擊,也是猶太人成為被強國徵服的對象。
在多個民族對猶太人的徵服中,羅馬人給他們帶來了最為沉重的災難,他們被摧毀了信仰的神殿,自主政權被消滅,還慘遭屠殺並驅逐出自己生活的家園,自此開始了民族的流浪歷史。
歐洲是猶太人流散最廣泛的大陸,從1世紀開始,猶太人沿著地中海沿岸向西歐內陸分散,他們在羅馬帝國的貿易中心建立起定居點,成為羅馬公民,有著和羅馬人相同的權利與義務,建立猶太會堂實行一定的自治,有著自己的法律。
4世紀末,基督教成為西歐大部分國家的國教,雖然猶太人始終受到羅馬帝國的歧視,但是猶太人與底層教徒的關係卻非常好。
底層教徒被猶太人邀請參加節日聚會,還會與教徒通婚,在交流中發展猶太教影響到基督教,守安息日就是受猶太教管理影響產生。
西羅馬帝國於476年受日耳曼人的入侵滅亡,並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多個王國,他們歧視異教,宣揚基督教的正統地位,這時候猶太人地位下降,被日耳曼人認為是異端,影響到了基督教的傳播。
與此同時,猶太人的在這些王國傳播猶太教的教義,使其與基督教的傳教活動發生衝突,於是多個王國對猶太人進行歧視並實行驅逐政策。
公元7世紀,西班牙國王通過宗教會議的方式頒布限制猶太人自由的規定,禁止猶太人擔任公職;不得進行洗禮;限制結婚權力;部分猶太人收為奴隸並沒收財產。
當時的法蘭克王國也實行著對猶太人嚴格限制措施,他們將猶太人看做基督教的威脅,制定了多種法規,禁止猶太人與教徒結婚;禁止擔任公職,但改宗基督教則不受限制。
「他們用溫和的方式促使猶太人改宗,如果成為基督教徒則減免稅收。」
629年,教皇發布敕令規定所有法蘭克王國的猶太人必須改宗基督教,否則驅逐出國。這一規定使王國內猶太人改宗有著明顯效果,部分猶太人改宗並進入王國統治階層。
但多數猶太人仍然信仰著猶太教,部分人被迫外出行商,更多的猶太人則是假裝改宗,其實仍保持原本的信仰。
7世紀法國的反猶太活動與中世紀中期的反猶太活動有著差異,這時期的發起者僅是統治的上層階級,中世紀中期則是全人民參與的反猶太活動。
8世紀中期,加洛林家族開始對法蘭克王國進行統治,統治者因國家發展狀況對猶太人的限制政策出現了改變。丕平擔任國王后,將大量重要權力授給猶太人。
阿基坦地區的猶太人都是頗具聲譽的商人,所以丕平對這些猶太人實行寬待。規定猶太土地所有者可以實習擁有土地,可以僱傭基督教徒進行勞動。
查理曼繼任後,更是頒布法律給予猶太人更多權利,他鼓勵猶太人從事商業,在猶太人進行遠方貿易時還擔任國王外交大臣;廢除猶太人無法在法庭上作為證人的限制,允許猶太人按照猶太法律宣誓。
路易國王的統治更是讓對猶太人的寬容政策達到最高潮,他不僅鼓勵猶太人從事商業,更是將商業自由權授予猶太人,免除猶太人所有行路費以及進城費,這是猶太人歷史上難以想像寬待。
無需再進行建造公共工程的勞動,有權僱傭基督教徒,可以購買奴隸並對其實行割禮迫使信仰猶太教;為避免與猶太人安息日衝突,市場開放式從周六改為周日;設立專門處理猶太人事務的官職,並打破猶太人不得從官的限制;允許猶太人公開傳教。
二、出於經濟、文化的發展,增強統治合法性和追求實際的宗教觀,國王寬容政策對維護國家統治有著積極作用
加洛林統治下的法蘭克帝國財政困難,無法維持王宮的開銷,甚至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查理曼對此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改善現狀。
他發展商業,積極與東方國家進行貿易以達到解決財政困難。法蘭克人並不善於經營,但是猶太人由於流浪世界各地使他們有豐富的從商經驗,成為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貿易商人。
猶太人知曉東方多個民族的語言,他們向東直到印度,在這裡進行香料、紡織與重金屬的貿易。為了滿足王室財富需求,法蘭克國王從經濟的角度必須對猶太人實行保護與寬容的政策。
這時期的國王們雖然長期徵戰,但仍然注重文化發展,他們希望通過發揚基督教思想和教育實現人民的凝聚力,使國家統治實現穩定。
為發展文化,查理曼聘請學者,興辦學校,對拉丁文進行改善,成為歐洲第一次文化運動——加洛林文藝復興。
查理曼重視發展基督教,規範宗教教義,對聖經進行註疏。而基督教出自於猶太教,兩個宗教在信仰上雖然有著無法解除的分歧,但也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
由於基督教繼承了猶太教的聖經,所以認讀猶太聖經對著述基督聖經有著很大的幫助,神學家們向猶太學者請教以完成對聖經註疏。
查理曼與路易十分看重猶太文化與基督文化的共同之處,對猶太文化進行保護並予以支持,這時期的猶太學者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豐富了法蘭克文化。
基督教在西歐的不斷發展,使國王們充分利用君權神授的思想對統治的合法性進行確立,而君權神授出自於猶太聖經,為了像聖經中的國王一樣,西歐君主也會通過宗教加冕的方式登上王位。
國王們還有著追求實際的宗教觀念,他們雖然信仰基督教,但在統治的過程中從沒有將政治利益屈服於宗教之下。
查理曼從利益的出發與對自己有益的盟友進行合作,猶太人在經濟與文化上都對王室有利,國王拋開宗教分歧,對他們進行寬容對待。
而且這一時期王權高於教權,教會完全受國王掌控,雖然宗教始終有著反猶太思想,但國王可以無視教會,自由進實施對猶太人的寬容政策。
三、加洛林寬容政策讓猶太人實力獲得增強,但侵犯基督教利益以及王國分崩離析導致政策從此消失
法蘭克王國在丕平、查理曼與路易的寬容政策下,猶太人的實力得到迅速增強。猶太人口大量增加,居住地區不斷擴張並且他們的政治影響力也在擴大。
人口數量的增長與國王的政策相關,猶太人的安全和權利得到法律保護,他們可以自由的生活並且不會受到外族侵犯,同時國王鼓勵外國猶太人進入法蘭克發展商業和文化,進一步擴大了猶太人口。
這時期的猶太人居住地從地中海沿岸擴張到了法蘭克內部,9世紀中期猶太人居住地已經深入萊茵河附近,
「裡昂主教厭惡轄區內的猶太人,請求路已過往懲治猶太人。」
查理曼的寬容政策讓猶太人在政治上也有著一定影響力,他們在王宮裡擔任各種重要官職,甚至可以經營王國鑄幣廠並擔任徵稅官。
猶太人在守衛阿基坦的戰爭中有著卓越表現,793年猶太人阻擋了西班牙的進攻,802年又在這裡反抗巴塞隆納與託爾託薩的進攻。
國王允許猶太人自由發表宗教言論,這使部分基督徒動搖了自己的信仰,甚至改宗猶太教。猶太人的實力增強影響了基督教的地位,使基督教徒發出反對的呼聲。
路易統治末期,王國內部爆發戰爭,法蘭克分裂成為三個王國,同時受到外敵的不斷入侵,使加洛林統治的盛世消失不見。
人口眾多的基督教徒在戰爭與混亂中形成巨大精神壓力,而他們眼中的異教徒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發洩怒火的對象,他們認為是猶太人導致上帝降罪於法蘭克。
同時,國王分封土地讓各地貴族對土地進行搶奪,奪取了大量猶太人土地。從此,法蘭克寬容猶太人的政策消失,限制猶太人的法律被再次頒布,猶太人地位再次下降。
876年,多地教皇聯合發布驅逐城市猶太人的敕令,898年,國王頒布沒收猶太人財產的法令。後世在羅馬教廷勢力增長和十字軍東徵的反對異教徒的思想下,整個西歐人民都有著強烈的反猶太思想。
加洛林統治的寬容政策僅僅是短暫的改變了猶太人的生活,無法永久性的改變猶太人的悲慘命運。
參考文獻
《中世紀的法國猶太人》
《歐洲猶太人史》
《中世紀早期世界:從羅馬的淪陷到查理曼大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