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花朵最精彩唐詩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下一句是什麼?

2020-12-13 老張侃詩詞

古典詩詞當中,詩人們通常託物言志。寫的是現實當中的一種職務或者一種動物,但更多的是表達詩人自己的情緒追求。比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用菊花的高潔反襯自己品德的一塵不染。又比如周敦頤的《愛蓮說》,推崇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實際上更是寫自己的品格追求,猶如蓮花一般。

相比而言,詩歌當中對於牡丹花的推崇更是如此。牡丹花雍容華貴,一直到今天依然被譽為是國花。每當春天來臨,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的牡丹之城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那麼寫牡丹花最精彩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下一句是什麼?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這首唐詩就是劉禹錫的《賞牡丹》,是劉禹錫最為著名的詠物詩。這首古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襯託的手法,顯現出牡丹花的雍容華貴。詩歌的一開始就由庭前芍藥和池中的荷花,來反襯牡丹花的國色天香。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庭前的芍藥雖然美麗,但是有幾分太過妖豔,甚至缺乏骨骼之美;雖然美麗,但有太多的庸俗脂粉之氣;而池中的蓮花,雖然清雅潔淨,但相對於一般的花朵還是缺了幾分情韻。

既然這兩種,美麗的花朵都步入詩人的法眼。那麼詩人這種鍾情的是花朵是什麼呢?「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以上的兩種花朵雖然美麗,但終究不是國色天香,唯有牡丹花能夠對得上雍容華貴。這樣的美麗,尤其到了花開的季節,更是引得無數人來欣賞,甚至驚動了整個京城。

這是劉禹錫筆下的牡丹花,可謂代表了世人對花朵最高的讚美。而牡丹花也因為劉禹錫的這首古詩。可謂得到了世界上一切最好的讚譽。

古人詠物通常都有所指,這首唐詩其實也不例外。詩人詠嘆的是牡丹花,實際上詩人也是把自己比作牡丹花。正如陶淵明喜歡菊花、周敦頤喜歡蓮花一樣,這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就是劉禹錫自我精神的外在投射。

在劉玉溪看來,「庭前芍藥」就是指的那些達官貴人,看上去外表光鮮,但缺乏骨骼。而「池上芙蕖」值得那些文官清流,過於正直失去了情韻。唯有牡丹花兩者優點兼有,才真正能夠「動京城」。

相關焦點

  • 讀詩|雲賞花1:唯有牡丹真國色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正巧最近是「洛陽牡丹花會」,我們今天就來一次「雲賞花」,賞一賞唐詩中的大唐絕色——牡丹。歌詠者甚多,今天只選擇性賞唐詩的牡丹。「花王」牡丹的稱王之路在唐代,長安城內、宮廷寺觀、富豪家院以及民間種植牡丹已十分普遍。
  • 唯有牡丹真國色,最美的牡丹花,正靜靜開放在詩中
    因武則天的一次「性情使然」,牡丹被移於洛陽,從此以後我國洛陽便成了牡丹之都。古來有不少詩人為牡丹傾心留墨,如唐代劉禹錫《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宋代邵雍《洛陽春吟》:桃李花開人不窺,花時須是牡丹時。牡丹花發酒增價,夜半遊人猶未歸;……還有很多詩句,都寫盡了牡丹別樣的動人風姿。
  • 三月讀詩《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暮春時節,群芳搖謝。百花爭豔的陣容將要告一段落。杜工部有詩句叫「看花兒隨節序,不敢強為容。」意思就是賞花需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欣賞,不能以人的意志令花兒勉為其難地開放。詩人在這首七絕裡一發端就用前五個字寫芍藥之美,說門前的芍藥很妖豔。作為名花,芍藥也是多受人寵愛。韓愈有七絕《芍藥》: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韓昌黎見到芍藥花開便覺得自己如在天上的仙宮中的一般。這恐怕是詠贊芍藥最著名的詩句了。然而劉禹錫在《賞牡丹》首句裡的後兩字指出了芍藥的缺憾,說芍藥「無格」。
  • 唯有牡丹真國色:10首最經典的牡丹花詩詞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王侯家為牡丹貧」。最貴的姚黃魏紫,一株可以賣到數萬錢,各路富豪不惜血本,競相買花爭豔。到了宋朝,關於牡丹的栽培技術和文化價值更加豐富,歐陽修曾寫《洛陽牡丹記》,比較系統地記錄了當時牡丹的種類和起源。明清時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牡丹譜》,使得牡丹文化更加完整。
  • 十首牡丹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今天詩詞君和大家一起最美的詩詞裡,賞盡「國色天香」之美!《賞牡丹》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詩詞君:王建生活的中唐時期,京城長安盛行賞牡丹之風俗,文人墨客也多以牡丹為詩料吟詠,這一時期牡丹詩佳篇迭出。王建此篇不寫牡丹一時之態,而是從牡丹之貴寫到牡丹之美,再寫牡丹凋零,用變化的角度去賞牡丹,道盡惜牡丹之情。
  • 唯有牡丹真國色——春遊牡丹園
    面對片片牡丹園,不禁想起幾首關於牡丹的古詩:賞牡丹_作者: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大葉紅牡丹西明寺牡丹[唐] 元稹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風炫轉紫雲英。牡丹亭紅牡丹作者:唐·王維
  • 「唯有牡丹真國色」五首描寫牡丹的古詩(建議收藏)
    剛入四月,洪澤湖溼地的牡丹已經綻放光彩,絢麗奪目。可面對這滿園春色,卻說不出半句文縐縐的詩句,不免有些汗顏。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在這裡送朋友們幾首描寫牡丹的古詩。一、《賞牡丹》 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沙澧
    「皎如白雪不染塵」、「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詩人讚賞牡丹的詩句層出不窮。這兩天,在漯河網紅打卡地——牡丹江路大橋附近,有這樣一個牡丹園,那裡的牡丹花開正豔,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賞花遊玩。這個牡丹園的地址就在牡丹江路大橋東南角沙澧公園的河堤上,公園的名字叫弘正園,如果這幾天朋友們有時間,可以去那裡看一看。
  • 著名牡丹畫家趙繼白作品賞析,唯有牡丹真國色!
    著名牡丹畫家趙繼白作品賞析牡丹,花色豔麗,端莊大方,驕豔多姿,雍容華貴,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美譽。牡丹歷來深受文人騷客的喜愛,也是眾多畫家創作是常選用體裁。畫家趙繼白師承齊白石第三代傳人、中國牡丹王、國畫大師婁師白大弟子蕭承白,他長期潛心研究多彩牡丹畫、水墨蝦,荷花的創作,在全面繼承齊白石藝術技法特色的基礎上,精於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作品鮮而不豔、雅而不俗,給人以豐富多彩,生機勃勃之感。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談王雪濤筆下出神入化的牡丹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便是《詩經·鄭風·溱洧》中描寫牡丹的詩句,詩中雖然寫的是芍藥,但那時牡丹和芍藥是不分的,後來的人們便把木芍藥稱為牡丹,草芍藥稱為芍藥,一直流傳至今。《神農本草經》中寫道:「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 25首牡丹詩詞,來一場國色之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2《紅牡丹》(唐·王維)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9《看惲家牡丹花戲贈李二十》(唐·白居易)香勝燒蘭紅勝霞,城中最數令公家。人人散後君須看,歸到江南無此花。
  • 10首關於牡丹的古詩,帶你領略牡丹真國色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是中國名花,春末開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時始從汾晉移植於京城,玄宗時猶視為珍品。此詩即寫唐人賞牡丹的盛況。庭院中的芍藥花豔麗雖豔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淨倒是明淨,卻缺少熱情;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 牡丹真國色 花開動城陽
    一年中最美的人間四月天,什麼花最好看?當屬「花中之王」牡丹了。今天我們來到了青島農業大學的牡丹園,這裡的牡丹已經進入了盛花期,話不多說,跟隨小編一起賞花春遊吧。,很多大詩人都寫過牡丹詩,像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河南:洛陽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中國園林網3月19日消息: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誰道群花如錦繡,人將錦繡學群花。司馬光的《洛陽看花》道盡了洛陽春天的風情。每年到了春天,洛陽便進入了「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時候。「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不僅洛陽人為了牡丹之美如痴如醉,所有愛美、愛花的人也都為了這國色天香的「花中之王」而心潮澎湃。據說,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武則天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此命,一夜之間齊放,惟有牡丹不開。武則天大怒,將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則天,便又下令燒死牡丹。
  • 花信風:牡丹唯美詩詞131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誰是花王,邂逅方知國色香。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3牡丹[唐] 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牡丹唯美詩詞131句】整理:艾曉東2020年4月15日1.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詩中氣勢不凡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描繪了一幅遼闊的邊塞圖景,氣勢雄偉。五:「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自劉禹錫的《賞牡丹》,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人們競相觀看。詩人以「花開時節動京城」來側面烘託了牡丹的美麗。
  • 去看牡丹嗎?在4首經典古詩裡!唐詩都很認真,但蘇軾的詩太敷衍
    《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庭院前的芍藥花開了,雖然妖豔卻缺乏格調。只有牡丹花是真的天香國色,每逢花開的時候,引來無數人欣賞,驚動了長安城。劉禹錫詩的最後兩句,是給牡丹花最好的評語。只是,對芍藥花有些不公平。明明花朵很像,怎麼就「妖無格」了呢?
  • 唯有牡丹真國色,9首描寫牡丹花的詩詞,牡丹花開,靜待欣賞
    牡丹是中國的名花,在中國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人們常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它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鬱。牡丹受到中國人的推崇,不僅僅是因為美麗的外表,更是因為他代表著富貴吉祥、繁榮興旺,是中國人最殷切的期望。同時,牡丹還象徵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的風範。中國文人也是對牡丹推崇備至,留下了很多名篇,一起看一看吧。
  • 十首詠物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這首詩的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巖石中紮根,經受風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個「咬」字,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定的信念。最後一句中的一個「任」字,又寫出了竹子無所畏懼、慷慨瀟灑、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總體描寫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風亮節。
  • 庭前芍藥,池上芙蕖,不及牡丹國色香!
    牡丹芍藥和荷花都是享有盛名的花卉,花朵碩大,花色豔麗,很受人們喜愛,是園藝庭院不可或缺的觀賞花卉。芍藥芍藥盛開時花朵極其豔麗,但它們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頂端,花形變化也很少,顯得張揚中又略帶了些許呆板,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綠葉襯託中,千姿萬態,婀娜多姿,花色也不及牡丹花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