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特行動紀念館開館!一群美國人不遠萬裡來到衢州……

2021-02-10 衢州發布

10月25日下午,來自美國的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一行20多人,冒雨來到市區羅漢井6號,參加杜立特行動紀念館開館儀式。

他們中的多數,都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此番遠渡重洋,不僅是為了緬懷他們的父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彪炳千秋的杜立特突襲者,也是為了感恩那些76年前那些勇敢伸出援手的衢州軍民。

▲杜立特行動紀念館地址在羅漢井6號楊氏民居,與細菌戰衢州展覽館相互呼應,突出衢州人民在抗戰中作出的貢獻與犧牲。

▲獲救杜立特突襲者奧扎克的女兒,跪在展板前,查看已故老父親當年的照片。

▲紀念館中的杜立特將軍塑像,凝視著前來參觀的晚輩們。

這座新落成的杜立特突襲紀念館,是全世界唯一獲得杜立特突襲者協會和杜立特子女協會雙重認證的紀念館。

▲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成員在老照片中找到了自己父親。

▲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成員在觀看杜立特突襲者的各機組合影。

▲右邊展櫃裡的,是運載杜立特突襲者出擊的美軍航母「大黃蜂號」模型。

除了近200件與「杜立特突襲」相關的珍貴文物原件之外,還有許多衢州本地民間文史愛好者無償捐贈的相關文物、文獻。這些珍貴的館藏絕大部分都是首次對外展出。

▲奧扎克女士與衢州民間學者鄭偉勇緊緊相擁,她感謝鄭偉勇使她更加了解了自己的父親。

在開館儀式現場,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成員、杜立特突襲9號機機組成員格裡芬的兒子,把父親珍藏了一生的「血幅」等文物,無償提供給紀念館展出,希望兩國人民能夠永遠銘記那段戰火中凝結的友誼,攜手面向未來。

▲格裡芬的兒子,把父親珍藏了一生的「血幅」等文物無償提供給紀念館展出。

▲因杜立特突襲行動,衢州與美國雷德溫市結為友好城市。這是來訪的雷德溫市攝影家向紀念館捐贈他拍攝杜立特突襲同型轟炸機照片。

▲開館儀式現場。

1942年4月18日上午,16架美軍B-25轟炸機從太平洋上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起飛,目標是1120公裡之外的日本東京。

這是一次奇襲,是由美國空軍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劃,作為對日軍突襲珍珠港進行報復的杜立特突襲行動。

▲突襲隊員進行短距起飛訓練。

▲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

當天正午時分,杜立特率領1號機率先在東京上空投下了燃燒彈。16架戰機分別空襲了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戰略目標,從第1枚炸彈落下,到攻擊完畢,僅用了短短30秒。

▲轟炸東京航線圖。

轟炸結束之後,8號機因為燃油消耗過快,在明顯撐不到中國海岸的情況下,飛往蘇聯。其餘15架飛機沿著日本南部海岸向西南飛往中國浙江衢州機場。然而漆黑的夜幕加上糟糕的天氣,使得機組成員弄不清機場方位,在最後燃油耗盡的情況下只能棄機跳傘或迫降。

▲日本受突襲後的現場。

當得知這些「從天而降」的外國人是來「打日本人的」,善良的衢州百姓便赴湯蹈火,積極尋找、掩護、轉送和救助美國飛行員,用雙肩和人力,一步一顛地從崇山峻岭中背下睏乏飢餓的美國飛行員,拿出珍貴的食物款待他們,用血肉之軀為大洋彼岸的勇士們保駕護航。

▲四個機組在衢州汪村第十三航空總站防空洞前合影。

在中國軍民的營救下,64名飛行員被成功營救,其中有51名飛行員獲救後集中在位於衢州汪村的空軍航空第13總站,再從這兒轉移到重慶、桂林等地後回國。從此,衢州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時間就像環繞衢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江水一樣不停地流淌,直到今天,回看這段驚心動魄的生死營救,還是那麼令人感動。

我們要記住美國英雄在「東京上空的三十秒」,也要銘記那些樸實純良的中國百姓的默默付出。坐落在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對面的杜立特行動紀念館似乎在用正義的聲音控訴著那段「慘無人道」的侵略歷史,也在用溫暖的聲音銘記那段中美兩國人民熾熱的深情。

▲傳奇飛行英雄吉米杜立特

杜立特行動紀念館共展出了參與戰鬥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B-25轟炸機模型以及珍貴歷史圖片200餘張,近200件與「杜立特空襲」及浙贛戰役相關的珍貴歷史文物,絕大部分是首次對外展出。同時,還複製了部分抗戰時期《前線日報》《中央日報》《衢州日報》等刊登有「美機襲擊日本東京」、「浙贛戰役」報導的報刊,供參觀者翻閱。

▲突襲隊員在衢州的籤名

紀念館也得到了本市民間歷史研究者與收藏愛好者的大力支持。鄭偉勇先生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與珍藏全部呈現,包括有杜立特行動倖存者籤名的墜機殘品、宋美齡贈給倖存美國飛行員的題詞、日軍第十三軍團在衢州機場的破壞作業圖等,以及他幾次赴美參加「杜立特空襲」紀念活動的紀念徽章等。

▲宋美齡為杜立特、希爾格等人授勳

歷史文物的一一呈現,不是為了紀念戰爭,而是為了傳承紅色精神,歌頌人道主義,讓歷史「活」起來,傳下去。

1992年4月18日,在「杜立特行動50周年」紀念會上,時任美國總統的喬治·布希對這段歷史作出了高度評價:「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作出的偉大功勳,也永遠不會忘記為自由和正義事業作出貢獻的中國人。」

2015年9月25日,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歡迎宴會上致辭到:「二戰中中國村民營救美國飛行員,兩國人民那時起就結下了兄弟般情誼。」

▲突襲者聚會,前排中間立者為杜立特和巴爾

1994年10月17日,衢州市和雷德溫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兩市結好以來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質性交流。

未來,在杜立特行動紀念館開館的基礎之上,一定能開展更多方面、全方位的交流,開出更美麗的友誼之花。

未來,杜立特行動紀念館亦能肩負起更好地承擔見證歷史的重任,再現中國人民偉大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也向世人展現和平的可貴,純淨生活,珍惜生命。或許,這才是杜立特行動紀念館成立的最大意義。

 靜謐的羅漢井6號,承載歷史的杜立特行動紀念館等你來感知、探索。我們相信,所有懷著敬仰之心而來的人們,都將為這段歷史和這片深情增添更多的註腳。

2015年9月,美國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主席、「杜立特突襲行動」美軍飛行員大衛·柴契爾之子傑夫·柴契爾在參加完「9.3」閱兵儀式後,沿其父親當年的足跡重走了衢州,走訪參觀了「杜立特事件」相關舊址和史料,並與相關人士座談。

之後,傑夫·柴契爾給市外僑辦來信,建議在衢州建立杜立特行動永久紀念館,以此傳承中美友誼和促進雙方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同年11月,在衢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杜立特行動紀念館選址在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細菌戰衢州展覽館邊,相互呼應突出衢州人民在抗戰中作出的貢獻與犧牲。

1990年9月,美國空軍杜立特將軍的老朋友、原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副總裁布萊恩·穆恩和杜立特機隊1號機領航員亨利·波特等6人到衢州考察訪問,經穆恩先生牽線,作為杜立特突襲機隊降落地的衢州於1994年10月17日和美國雷德溫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關係。

兩市結好25年來,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質性交流:衢州市共派出10批市政府代表團訪問雷德溫,雷德溫市3任市長訪問過衢州,雙方共進行了19批百餘人次互訪和7輪互派藝術家、18輪互派教師的交流活動,雷德溫來衢的教師先後有4人獲「西湖友誼獎」,衢州亦有10人獲「雷德溫榮譽市民」,衢州市與雷德溫市友城結好也成為「友城外交」助力開拓國際「朋友圈」的典範。

2015年以來,美國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成員多次訪衢,通過舉辦英文作文比賽、設立獎學金等鼓勵衢城孩子們傳承1942年「杜立特突襲行動」所建立的中美友誼。

為「杜立特突襲行動」英文作文比賽獲獎的同學頒發獎學金及證書。

目前,衢州市正在洽談對接以「杜立特突襲行動」為主題的進行電影拍攝和主題公園建設。

你可能感興趣(點擊以下標題可查看 )

白宮國宴上,歐巴馬說起一件和衢州有關的事兒

衢州籤拍3D電影《杜立特行動》,追憶一段傳奇的烽煙往事

天上掉下個美國人?!鳳凰衛視記錄衢州人這麼做……

衢州人做了啥,讓一位美國人來尋訪感恩

今天開館!這個景點,你應該帶孩子去看看

來源:衢報傳媒集團、市文廣新局、市外僑辦

文圖:巫少飛、鍾睿、王飛、方思遠、李冰、汪少龍

(註:以上單位均為衢州發布矩陣成員單位,其發布內容已授權衢州發布使用。轉載請註明來自衢州發布)

相關焦點

  • 「中國那些事兒」漫話|杜立特突襲倖存者後代赴中國「尋親」 中美...
    然而,人性的光輝始終在閃耀,不分國界,跨越時空,存續至今。2018年10月,杜立特行動紀念館在浙江省衢州市開館。美國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的24人參加了開館儀式,一起留存中美那段特殊的情誼。杜立特突襲行動後,由於導航、聯繫不暢等原因,在返航至衢州機場時,有15架美軍B-25B型轟炸機墜毀或迫降於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其中,5號機組和3號機組在江山境內棄機跳傘,衢州軍民積極尋找、掩護、轉送和救助美軍飛行員,護送他們前往安全地帶。
  • 參觀中美聯手抗日紀念館——阿尼亞房車伴我走天涯
    ,那是五名美軍杜立特轟炸中隊的飛行員,及營救飛行員的江山籍五名民眾代表,共十人。誰也沒料到:「杜立特突襲」帶來的多米諾骨牌一樣的連串反應,遠遠超出了事件本身:逼迫日本統帥部不得不作出過度反應,不僅派四個戰鬥機聯隊奉命專門保衛日本本土,防禦憑空設想的敵機襲擊;還命令中國派遣軍停止其它軍事行動,集中摧毀以衢州為中心的機場群。更重要的是:迫使日本改變戰略計劃並匆匆作出決定,這直接導致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爆發,結果日軍一敗塗地。
  • 杜立特突襲東京,不僅導致了中途島海戰,還有浙贛戰役
    經過經心策劃,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1942年4月18日,詹姆斯.杜立特率領16架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超低空進入日本本土,分別轟炸東京、橫濱、名古屋、神戶等地。轟炸結束後,轟炸機直飛中國的浙江衢州機場降落。由於飛機航程本來就很勉強,又加上聯繫、導航、天氣等原因,除一架飛到蘇聯降落外,另15架飛機無法找到衢州機場而不得不在浙江、江西、福建、安徽等地迫降、跳傘。
  • 美國轟炸東京30秒,25萬中國浙江平民慘遭屠殺
    給父親來信的是一位中國民間學者,叫鄭偉勇,專注研究「杜立特行動」已20多年。他來信想要證實一件事情,當年救父親的人,是不是照片上的那位老人?廖詩元和妻子鄭偉勇在信中說道,他得知江山市小南坑口村民廖詩元先生,曾救過一位美國空軍飛行員,那位空軍飛行員小腿受傷嚴重。
  • 浙贛會戰,杜立特空襲背後的中國巨大犧牲
    在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下,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訂了行動計劃,組成一支經過改裝的B-25型雙引擎陸軍遠程轟炸機隊,其指揮官為幾次打破飛行速度紀錄的美國優秀飛行員詹姆斯.杜立特中校,轟炸機由航空母艦「大黃蜂」號運到了日本東部海域。
  • 杜立特轟炸東京:改變了太平洋戰爭走勢的三十秒
    1936年,她在12小時內就完成了橫跨美國大陸的飛行奇蹟。憑藉出色的飛行技術,杜立特成為那個時代美國年輕人心目中的飛行偶像。杜立特的飛行技巧,不僅徵服了美國人,更讓中國也為之傾倒。1933年,杜立特帶著一架寇蒂斯雙翼戰鬥機到中國進行飛行表演,給國民政府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印象,讓國民政府為此訂購了50架霍克II型單座雙翼戰鬥機。
  • 光亭:看《烽火芳菲》解答杜立特空襲日本的幾個問題
    11月11日,以1942年4月杜立特空襲日本以及後來中國百姓救助杜立特飛行員的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影片《烽火芳菲》在全國上映,不過影片篇幅有限,對於杜立特空襲日本的詳細情況無法一一敘說清楚,對那段歷史不很了解的人就難免有些不知所云,因此特撰本文來一番答疑解惑。
  • 驚心動魄30秒,陸軍轟炸機登航母,杜立特空襲東京之戰
    完成轟炸任務後,杜立特攻擊隊繼續朝西飛行,在日本人反應遲鈍的高射炮聲中完成了此次"旅遊"。有趣的是,杜立特空襲東京當天,時任日本首相的東條英機碰巧視察完水戶航空學校,乘飛機回東京。東條的秘書發現從座機右方飛來一架塗著不熟悉的五星標誌的雙引擎飛機,一臉懵逼後猛然醒悟,"美國飛機!"。如果B-25不拆掉自衛機槍的話,還可能為這次任務增加一個額外的戰果。
  • 「圖文」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轟炸東京,美軍傳奇飛行員杜立特功不可沒
    隨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日宣戰,決定派飛機轟炸東京。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有限,飛機想要從美國本土飛到日本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美軍最終制定了讓航母搭載遠程轟炸機的計劃。羅斯福對日宣戰但是,當時的航母甲板跑道長度難以滿足轟炸機的起飛距離。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並培養出合格的飛行員呢?
  • 光亭:美國轟炸東京,中國付出多大代價
    然而,空襲一個月後的5月18日,日軍出動五萬人向浙贛線發起全面進攻,佔領並徹底摧毀了曾經準備給杜立特降落的衢州機場,並對掩護救助過美軍飛行員的當地百姓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和報復。中國為杜立特的這次成功的空襲行動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 美國轟炸東京,中國付出多大代價
    這裡距日本本土還有約1200千米,比原來計劃起飛的海域要足足遠了450千米,現在擺在杜立特面前是非常艱難的選擇了,是提前起飛,還是放棄行動?如果提前起飛,本來就緊巴巴的燃料就不夠用了,很可能到不了中國沿海就會燃料用盡。杜立特思考片刻還是決定提前起飛,他向全體飛行人員宣布了這一決定,而且聲明這次行動完全是自願的,誰如果不想去儘管可以提出,由候補機組來頂班。
  • 宮寶田紀念館開館
    嘉賓為紀念館揭牌8月10日,宮寶田紀念館開館儀式在崖子鎮青山村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八卦掌愛好者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習武心得
  • 東京上空三十秒:杜立特突襲撬動二戰太平洋戰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帝國海軍希望通過佔領中途島,從而在太平洋上進一步遏制美國,這一行動也直接引發了太平洋戰場上最具關鍵性意義的海戰,並最終導致太平洋上海軍實力的天平倒向了盟軍一方。杜立特空襲75周年紀念日剛過去不久,我們在此回顧這段二戰時期最值得紀念的軍事行動。下面是關於這場空襲的12個事實及其餘波:
  • 阿靈頓公墓遊記(1):為什麼美國軍人死後都想埋這裡?
    哈爾西將軍還參與組織了1942年4月18日對日本本土的空襲行動,也就是著名的「杜立特空襲」。此次轟炸行動的領隊是詹姆斯·杜立特中校,他親自率領16架經過改裝的美國陸航B-25中型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了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橫須賀和神戶地區的目標,然後直接飛向中國大陸。杜立特中校也因此次行動榮獲美軍的最高榮譽——榮譽勳章,並於1942年7月晉升準將。之後,他前往北非和地中海戰區擔任指揮職務。1944年,他成為美軍第8航空隊司令,官至中將。
  • 杜立特轟炸東京為什麼不炸日本皇宮?嘴不把門,飛行員調整到後補
    1942年4月,空襲東京的行動開始實施,杜立特的隊員們儘管為之興高採烈,但他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如何在東京上空確定轟炸目標,以及到了中國後如何快速歸隊等等,這都需要一位「亞洲通」來傳授經驗,誰能擔當此任呢? 他就是海軍情報官史蒂芬.朱裡卡上尉。
  • 杜立特空襲東京,為什麼提前10小時起飛?915發炮彈擊沉日本漁船
    於是,秘密而大膽的空襲東京行動如期展開。美國太平洋艦隊搭載陸軍的16架B-25,在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已經航行了2周,空襲會一帆風順嗎?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山本五十六,卻一直擔心東京的安全,這又是為什麼呢?
  • 盧德銘紀念館開館!
    盧德銘紀念館開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盧德銘紀念館正式落成開館,是對德銘精神的永續和弘揚!當天,還舉行了盧德銘紀念館開館暨傳承德銘精神研討會。會上,來自萍鄉市蘆溪縣、重慶市綦江區、宜賓市敘州區、自貢市本地的專家學者們就新時代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德銘精神、凝聚民族復興力量提出了很多有價值、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
  • 浙報關注︱美國二戰飛行員後人來到臨海感謝施救者
    10月28日,台州臨海恩澤醫院院史館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救的「杜立特」飛行員大衛·柴契爾的兒子傑夫·柴契爾,看著父親獲救後住過的房間,摸著父親用過的物品,感慨地說,「中國人的恩情,我們銘記於心。」當天,來自美國的「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一行24人,登上臨海北固山麓望天台,走進這座對他們有著特殊意義的建築。
  • 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開館 92歲蓮花阿嬤走過「她們的時光」
    圖為92歲的臺籍慰安婦陳蓮花阿嬤(右一)被人攙扶著參觀紀念館的「她們的時光」照片走廊。臺灣目前已知仍健在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三位,陳蓮花是其中之一。中新社記者 劉賢 攝   中新社臺北12月10日電 題: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開館 92歲蓮花阿嬤走過「她們的時光」  中新社記者 劉賢 路梅  一段十來步的照片走廊,92歲的陳蓮花阿嬤被人攙扶著,一步一停,目光流連著照片上那些熟悉的臉龐,時而微笑,時而沉默,用了10多分鐘,顫顫巍巍地走過「她們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