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建、用」上下功夫,規矩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水北鎮堅持「學、建、用」相結合,學習規矩、規範制度、用好紀律,推動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規矩意識,做到明規矩、立規矩、守規矩。
學規矩。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制度規矩執行年」等工作,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組織全鎮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章等黨內規章制度、黨的紀律、國家法律,發揮好鎮黨委理論中心組示範引領作用,切實從思想上提升黨員幹部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認識。
建制度。在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完善水北鎮常用的規章制度,抓好規章制度「廢、改、立」工作,建立健全了幹部考核獎懲機制,不吃「大鍋飯」,讓願幹事、肯幹事、會幹事的人多勞多得,讓不願幹事、不肯幹事、不會幹事的人少勞少得,激發乾部幹事創業的熱情。截至目前,水北鎮建立完善了全村幹部聘用、村級財務管理、土地規劃審批、機關幹部考核等10餘項規章制度。
用紀律。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水北鎮注重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發揮反面典型教育警示作用,讓全鎮黨員幹部知規矩,更要守規矩。水北鎮紀委在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和工作日不定期檢查該鎮村幹部在崗在位和工作狀態情況,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通報批評,該鎮村幹部的上下班工作紀律得到進一步好轉。
在「上、中、下」上下功夫,工作作風得到進一步提升。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路決定出路。水北鎮黨委、政府堅持實事求是謀發展,擔當作為促振興,以一流的作風匯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向上問計於賢。以「求賢若渴」之心邀請專家學者、本土鄉賢、致富能手多次開展「為渝水為水北發展建言獻策」活動,共收集到鄉村建設、產業發展、教育文化等方面意見建議30餘條。
向下問需於民。以「為民服務」之情組織黨員幹部深入村組、深入群眾廣泛開展「我為渝水建言獻策」和「聽訴求、辦實事、解難題」活動,共走訪4家企業和1632戶農戶,收集訴求532條,辦理完結事項473件。
向中自查於己。以「刮骨療傷」之力對照查擺整改作風建設中頑瘴痼疾。水北鎮黨委書記先後主持召開80前幹部和80後幹部座談會,徵求重塑水北新輝煌,擦亮「渝北第一鎮」名片的意見建議,要求班子成員帶頭,對照上級要求、群眾期待、工作成效查找短板和不足,以問題為導向,以效果為導向,推動各項工作創先爭優。
在「加、破、提」上下功夫,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硬道理。水北鎮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努力在加快項目建設、破解歷史難題、提升服務質量上跑出「水北速度」。
加快項目建設。水北黃牛嶺生態養殖小區項目一期工程已完成,現有6000頭母豬進場;天凱樂食品有限公司技改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已獲市政府審批,目前正在就基礎設施進行建設;獨立工礦區項目已進入設計尾聲;力爭完成鍋爐下至勾陂橋0.6公裡瀝青路改造,水芳線至集鎮1公裡瀝青路改造已完成拆遷,即將建成通車。
破解歷史難題。堅持新官理好舊事,把直面問題作為硬性要求,全力攻克「工作阻點」,打通「民生痛點」,梳理10項重點掛圖作戰項目,已基本完成,有效破解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今年9月份,排江村23名入家老人搬進了佔地面積達2600平方米吃住一體的「新家」。10月份,樓山村「頤養之家」開火,新增入家老人28人,結束了長期以來樓山村缺少標準點的問題。投資26萬元,為水北中學20個教室安裝180盞護眼燈,守護873名學生的光明。
提升服務質量。今年以來,積極為10家落戶企業提供證照一站式代辦服務,2家擴建項目企業提供跑腿服務,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