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上,自古以來習慣於將中原民族以外的民族視為野蠻的民族,不將他們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不認為他們和自己一樣是世界中的同類。在中原民族的觀點上,那些野蠻的民族連正常的稱呼都不配擁有,按照這些民族相對於中原的位置將他們稱為蠻、狄、夷、戎等異類。
但是這實在是一種淺薄的自大。中原民族認為自己在所有的方面都超越野蠻民族,認為在自己的文明面前,野蠻民族都是令人厭惡的生番。這種驕傲的觀點和態度,在歷史上產生了很多衝突戰爭,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中原民族的這種認識是封閉和無知的結果。他們對那些野蠻民族的態度是厭惡、憎恨、害怕和躲避,偶爾的接近也多是被迫的,而且這種接近也不會產生了解,因為他們從內心了沒有想去接近對方。其實人們都有這種習慣,只有喜歡的存在才想去了解,而討厭的東西人們只想把它拋開,離得越遠越好。
只要我們能有一個認真去了解的態度,只要我們稍微去關注一些細節,就可以發現那種自以為文明高等的觀點是如何的謬誤。
如果現在在我們面前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年輕人衣著光鮮、言行整肅,他也有很豐富高級的知識和趣味,但是他對人很冷酷,不尊重人,他蓄意傷害人,另一個年輕人衣著言行都普通讓人沒有印象,甚至有些寒酸,沒有教育的知識和養成的多樣興趣,但是他對人很熱情,很正直,他尊重人,親近人,這樣的兩個人,人們是不是都願意去接近後者呢?
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南北朝時代的這種不同民族之間的對立,是最典型的一個時期,也很有代表性。
自視高貴文明的優秀民族,因戰爭從中國的北方逃到南方,他們的故地被野蠻人佔領。
中原人在南方所建立的國家,作為國家代表的統治王族,出現了很多可怕的人物,這些朝代是所表現出的野蠻記錄,讓真正文明時代的人都不忍打開書卷。史書言劉宋朝前廢帝令人髮指的惡行為「開闢以降,所未嘗聞」,後廢帝野獸一樣的行為是「方筴所不書,振古所未聞」,這些中原人為什麼會成為那麼可怕的野蠻物種呢?
北方以魏孝文帝為代表的很多有為帝王,在很多行為上卻成為了中原民族所稱道的真正文明的標準。
這是歷史上很多人們沒有注意的重要事情之一,或許是人們故意忽略的。這應該是談論很多事情的基礎。
這些事情是顯而易見的,野蠻與否和人們的種族血緣、居住的地方、收到的教育這些都沒有什麼關係,歷史上沒有野蠻的民族。野蠻的只是人的個體,沒有野蠻的群體。無論在什麼樣的族群中都有野蠻的個人,同樣,文明的個人在所有的族群裡也存在。
野蠻和文明在個體上的分布應該是隨機性的,這個隨機性受外界多大的影響要進行另外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