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政權,文明達到很高的水平,為何還被野蠻民族政權取代?

2020-12-14 慕楓歌歌

如果說起中國的一些歷史故事或者是朝代更迭的話,大部分中華兒女首先會想到的肯定是中國的唐朝了。不僅是中國人自己以唐朝為驕傲,就算其他的國家也是說起中國古代哪個朝代好,都會說唐朝的。並且還給中國人起了一個響亮的稱呼:唐人。

但是如果再深入的了解一下歷史,或者是不要只耵在政治經濟上看的話,或許還有其他的朝代也是非常值得大家敬佩,引以為傲的。比如文化的層面。

現在不管是什麼領域,還是怎樣的地位,所有的人都不再是單純的拼硬體措施,而是軟實力,其實說通俗一些就是文化了。不管是街上買小吃的,還是買工具的,或者是單純在家帶孩子的。最終都需要繞到文化上面。

而在中國的歷史上,除了唐朝之外,說起文化的話,那就要數宋朝了。在這個時代,所有的適齡男子幾乎都崇尚科舉,並且各個都是講究以理服人,很少出現粗俗魯莽的行為。這樣的一個社會,肯定是需要文化的薰陶的。

在宋朝幾乎全部都是文人來當官,就算是武將,也幾乎很少有不識字或者只會打仗的。可以說是文人治天下,這是一點也不為過的。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禮儀之國,確硬是在中國的一個歷史中,佔據了很長一段歷史。

雖然中間有分離的現象,但總體來說,文化這個鏈條是沒有斷裂的。至今到現在,還是有很多的技法跟文化的深度,都是不能達到宋朝時候的水平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令人惋惜的事情。

雖然宋朝文人治國是一個非常的開端,但是最終還是抵不過整個封建社會的一個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想必說到這裡,清楚歷史的朋友也都知道,之後元人取代了宋朝。

而也正是因為元朝人的粗俗與無知,使得中國第一次出現了歷史上的文化斷層。兵器沒有了可以再造,制度被取消了可以重新指定。但是這些制度的制定跟物品的再重新製造,卻是需要一個文化的基礎。

然而最終還是不幸的發生了。到這裡大家肯定很想知道,既然宋朝的文化如此之高,那為什麼會被他人取代呢?這個問題就需要從多方面考慮了。

首先是政治上的一些阻礙,古代中國是一直延續封建制度的,而這種制度由於自身的局限性,註定在一段時間之後便會出現問題。再者就是官員的腐敗,制度的不完善。還有一些原因就是文人自身所帶的一種軟弱性與安逸性。這中自帶的性格正是文人該有的本質,卻也是讓他們註定失敗的原因之一。

這裡肯定有人會疑惑,有文化最終還是要被取代,那要文化還有何用?取代跟文化是分開而來的。有了文化可能會被取代,然而如果仔細的找到一個發展的道路,那麼憑藉文化的底蘊,那將是無敵的。文化是連結一個民族的靈魂。但假如沒有了各自民族的文化,那將註定會失敗,這是毋庸置疑的。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少數民族政權總以佔領中原為最高目標?
    為何古代少數民族政權總以佔領中原為最高目標?為何古代少數民族政權能入主中原?這是一個關於政權對抗的問題。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同中央政權對抗,地方政權同中央政權對抗,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戰亂差不多都是因為這樣的對抗引起的。
  • 中國古代天下大一統幾乎都是北方政權完成的,難道南方政權弱嗎?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天下大一統幾乎都是北方政權完成的。難道是因為南方政權弱嗎?是的。中國古代南方政權較弱。南方人口也比北方少很多,很難建立強大政權。直到南北朝之時,北方動亂,人口開始南遷,經濟重心才開始南移。再加上海上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南方才繁榮起來。但是,南方安逸的生活環境,養成了南方安逸享受的性子,不像北方遊牧民族那樣好勇鬥狠。而北方,尤其是騎在馬背上遊牧民族,在古代戰爭中,騎兵相當於現在的坦克,非常有戰鬥力。
  • 大順政權為何快速滅亡
    事實上北方的士紳階層對於大順政權已經從觀望狀態轉變成主動投誠的狀態,對於他們而言大順取代明廷只是「改朝換代」,為了自身利益著想,儘早歸順大順政權從而獲取更多的政治權力是正確選擇。在大順沒有被滿清擊敗之前,明廷的文官武將們肯定會投靠漢人政權,不可能主動想著去投靠遠在關外,形式不明朗的滿清。
  • 魏晉南北朝時期遷居陝北的民族及其政權
    城市不算很大,但達到了三級郡縣制的規模。105組,目前所在地面散布較多,漢代陶器及磚瓦,局部區域還暴露出夯土建築基址。漢武帝北行遇七星臺今天的黃帝陵,有一處七星臺,相傳為漢武帝北行返回時,出現東漢畫像石,畫像石產生也盛行於漢代,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石刻筆裝飾石刻壁畫,也是加固的建築構件,可謂承前啟後。它既是當時中國古典美術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也對後來的美術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同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為何元清兩朝的統治時間相差甚遠?
    蒙元和滿清作為少數民族政權都曾統治過中國,並作為大一統王朝被正史所記載,但是二者在一統中國的時間可謂是相差萬裡,清朝國祚長久,歷經十二帝有近三百年之久;而元朝作為世界歷史上徵服裡程最長、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國祚卻僅僅享不到百年。
  • 淺談孝文帝遷都與北魏政權的覆滅
    今天,筆者來和大家談一談為何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民族矛盾緩和,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而北魏政權卻遭到了覆滅。一、孝文帝遷都準備《魏書》卷7下《高祖紀》(十七年)六月丙戌,帝將南伐,詔造河橋。己丑,詔免徐、南豫、陝、岐、東徐、洛、豫七州軍糧。
  • 中國古代北方有實力的少數民族政權排行
    另外蒙古還實行以戰養戰的戰爭方式一旦攻陷堅決抵抗的城池,就會實行殘忍的屠城;而遇到不抵抗的城池,則把城中的青壯年充軍,讓他們在下次戰爭中衝在第一線,成為攻伐另一座城市的炮灰。 一級政權與中原政權實力相當,長期與中原政權對峙,佔據過漢民族區部分領土。(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
  • 日本入侵東南亞後,建立了多少個傀儡政權?有一個很奇葩
    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後,建立了偽「滿洲國」,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政權,其目的就是為了分裂中國,達到長期佔有的目的。這之後,日本在中國建立了數個傀儡政權,以華制華。但其實除了在中國建立的傀儡政權意外,日本在所侵略的其他地方也建立了數個傀儡政權,尤其是東南亞,那麼日本入侵東南亞後,建立了多少個傀儡政權呢?1941年底,日軍偷襲美國海空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了。對於日本來說,偷襲美國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罷了,日本的根本目標是東南亞。
  • 泰國國王權力大幾乎是「真正的皇帝」,為什麼美國不推翻其政權?
    泰國皇帝的權力用獨裁者稱呼一點沒有錯,為何一向追求世界自由的美國卻不推翻泰國皇室?而是針對中東和非洲的獨裁者?想要明白這個問題絕需要從美國推翻他國政權的基本要素以及泰國皇室權力由來兩點進行分析。先說一下美國推翻他國政權的基本要素美國我們客觀的說,確實了不起,至少在二戰後從1945年至今美國在世界世界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在蘇聯解體後更是獨霸全球,可以說哪怕是成吉思汗時期,在世界的影響力都沒有美國大,美國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對於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國家美國之一。
  •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越飛君完全同意這一看法,並且進一步認為,中國當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是實現國家統一和充分的民族獨立。孫中山、越飛,一個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一個是蘇聯政府副外交人民委員兼駐華全權大使,同時也是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表,兩人皆認為中國不存在馬列主義生存發展的土壤,皆認為中國不存在建立蘇維埃政權的條件。
  • 1991年蘇聯解體,400萬軍隊為何「放棄」了政權
    至70~80年代之交的冷戰高峰期,蘇聯軍隊已經發展成一支擁有500多萬兵力,55000輛坦克,40000枚核彈的強大力量,可以與美軍一較高下,令西方各國都為之驚懼。當時(1990~1991年),蘇聯軍隊歷經裁撤,仍有350~400萬兵力,尚可保衛蘇聯政權,但卻接二連三的倒向試圖肢解蘇聯的人。「八一九事件」中,塔曼師等部隊被葉爾欽策反,導致挽救蘇聯的最後努力宣告失敗。那麼,蘇聯軍隊為何「放棄」了政權呢?
  • 宋朝時期的西域,割據政權存在這樣的意識,有利於中國大統一
    #【引言】:兩宋時期,經濟中心南移,封建生產方式向周邊地區擴展,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以宋詞為代表的文學藝術繁榮發展,科技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一時期,西域出現了高昌回鶻王國、于闐王國和喀喇汗王朝等地方政權並立的局面,但最終統一於西遼。無論西域形勢如何發展,但各地方政權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始終保持著與中原王朝的密切交流,都具有濃厚的中國一體意識,或認為自己是中原政權的分支,或臣屬於中原政權。
  • 評論:雙子星大樓和兩個政權的倒塌
    鋼筋鐵骨鑄就的堅固大廈,為何不堪一「機」?大樓為何會像定向爆破一樣垂直塌落而不是傾倒?建築學家、物理學家和軍事學家們至今仍在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以得到最接近事實的結論。但是,有一個問題的答案卻是比較清晰的,「9·11」之後,美國高舉反恐大旗,挾血案以令諸侯的軍事行動,迄今並沒有徹底消滅或者完全根除恐怖威脅。恐怖襲擊仍在威脅著世界的安全,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活躍。
  • 吉爾吉斯斯坦政權為何一夜崩潰?
    他在3月20日發出進攻奧什和賈拉拉巴德州被反對派佔領的政府大樓的命令,但卻無視這一命令在社會上引起的憤怒。事實上正是3月20日的事件最終引發了自發且迅速的暴動,致使阿卡耶夫政權一夜崩潰。阿卡耶夫被認為是中亞最民主的領導人,但結果表明,他事實上完全失去了對本國民眾情緒的正確認識。
  • 「玫瑰政權」不再需要革命
    4月8日,在薩卡什維利總統訪華前夕接受中國記者聯合專訪時,「玫瑰政權」領導人的疲憊與無奈給記者留下了強烈印象,但從中也看到了些許成熟。    毀譽參半的國內改革     2003年以來,薩卡什維利總統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鞏固新政權。「玫瑰政權」的領導人認為,「民主不意味著沒有法律」。
  • 伊朗政權和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掠奪民財罪惡昭彰
    Pompeo)指出,伊朗最大的商業航空公司馬漢航空(Mahan Air)飛往委內瑞拉,然後攜馬杜羅(Maduro)政權從委內瑞拉人民手中掠奪的成噸的金條返航。據新聞報導,馬漢航空公司已有十來個航班於4月抵達委內瑞拉,其中至少有一個航班攜帶了用於製造汽油的化學品,目的在於彌補馬杜羅政權對國家石油工業的管理不善。
  • 他為何要三建政權、兩次登基?
    一:李自成三建政權,兩次登基,皇帝做了有十四個月李自成及其麾下的大順軍是明末農民起義大潮中,唯二(另一支是張獻忠領導的大西軍)堅持到最後,且差點摘取到勝利果實的農民起義軍,經過十幾年的鬥爭,李自成首次建立正式政權的時間,根據《明史》中的記載,是在明崇禎十六年(公關1643年)一月。
  • 中國古代政權,統治的時間,為何都無法超越300年國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秦漢時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我國經歷了一系列的王朝。這些王朝都曾經不可一世,出現了很多豪言壯語,例如著名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等等。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況出現了,我國古代的歷代王朝都很難突破300年國運這一規律。
  • 沒太子的東晉南宋只有一個政權,有太子的南明為何有多個政權
    南明政權沒有堅挺下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皇族各自佔山為王,出現了很多政權,這樣也就造成了南明力量的消耗與分散,無法抵抗政權統一的清政府的各個擊破。如果南明政權能夠做到政權統一,當時滿清未必能夠絞殺南明,統一全國。歷史上是有例子的。晉朝皇族南下以後,因為只有司馬睿一個政權,因此東晉延續了下來。
  • 建立平家政權的平清盛是何出身?平家政權是否可以視為武家政權?
    然而據《平家物語》記載,白河院將已懷有身孕的祗園女御賜給平忠盛,數月後祗園女御產下一子,即日後的平清盛,以此推斷,平清盛應是白河院私生子。這多少有點嬴政與呂不韋、異人、趙姬複雜關係傳說的味道。 平清盛自幼官運亨通,十二歲元服後敘位已是從五位下的左兵衛佐,不到三十歲又升任正四位下的安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