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蘇聯解體,400萬軍隊為何「放棄」了政權

2020-12-16 上遊新聞

蘇聯軍隊,又稱「蘇聯武裝力量」(1946年以後的稱謂),是捍衛蘇聯政權的軍事支柱。蘇聯軍隊有著輝煌的歷史與光榮的傳統,自1918年2月23日建軍以來,這支軍隊先後打贏了多次戰爭,極大的捍衛了蘇聯國家的安全。至70~80年代之交的冷戰高峰期,蘇聯軍隊已經發展成一支擁有500多萬兵力,55000輛坦克,40000枚核彈的強大力量,可以與美軍一較高下,令西方各國都為之驚懼。

 蘇聯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蘇聯軍隊的保護。但是在蘇聯解體之時,這支擁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卻意外的「放棄」了國家。當時(1990~1991年),蘇聯軍隊歷經裁撤,仍有350~400萬兵力,尚可保衛蘇聯政權,但卻接二連三的倒向試圖肢解蘇聯的人。「八一九事件」中,塔曼師等部隊被葉爾欽策反,導致挽救蘇聯的最後努力宣告失敗。那麼,蘇聯軍隊為何「放棄」了政權呢?

1985年戈巴契夫上臺後,蘇聯便開始推行一系列名為「新思維」的改革。所謂「新思維」,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引進西方國家的一些思想和文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蘇聯高層卻出現了眾多失誤,導致許多西方國家的「糟粕」也被引進到了蘇聯國內,這就給蘇聯社會各階層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作為蘇聯捍衛者的蘇聯軍隊,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 本來,蘇聯軍隊的官兵們來自15個加盟共和國,他們雖然背景不同,但能夠在一個大集體中同舟共濟。然而從80年代中期開始,受一些外來思潮的影響,蘇聯軍隊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民族幫派」,彼此之間相互扯皮。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加盟國出現了拒服兵役的現象,有的加盟國甚至相互之間出現了交火。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大批蘇軍士兵逐漸站在了自己民族國家一方,不再傾向蘇聯大家庭了。

1987年5月28日,一個名叫魯斯特的西德青年,擅自駕駛飛機飛入蘇聯領空。當魯斯特闖入時,蘇聯國土防空軍就已經知道了他的行蹤。彼時,蘇軍防空飛彈師處於一級戰備狀態,只待一聲令下,就可以消滅這位「不速之客」。可是,由於蘇軍在1983年誤擊過外國民航,引來外界的非議,導致蘇軍在這次事件中受制於規定,而不能迅速採取措施。結果,魯斯特藉助時機和運氣,成功降落在了紅場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魯斯特事件發生後,戈巴契夫非常憤怒,他批評蘇聯軍方不作為,並且還撤掉了多位高級軍官的職務,包括國防部長索科洛夫、國土防空軍總司令科爾杜諾夫等人。但與此同時,蘇聯軍方也相當不滿,他們認為這是因政府規定的流程過於繁瑣,軍隊才被束縛了手腳。此外,不少軍官還懷疑這件事另有蹊蹺,是戈巴契夫故意「清洗」軍隊的一次行動。這樣以來,蘇聯軍方和蘇聯首腦之間相互埋怨,關係變得糟糕了。

1988年12月7日,戈巴契夫宣布:在未來2年內,蘇聯單方面裁撤50萬大軍,以及數量眾多的技術裝備。1989年,國防部長亞佐夫重申了蘇聯裁軍的計劃。1990年11月19日,蘇聯和西方國家又籤署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進一步削減了武器裝備。連續多次的撤軍行動,使得蘇軍現役官兵數量大大減少。到1990~1991年,蘇軍的兵力已經縮減到了350~400萬。

 

按照常理講,縮減軍隊規模,可以有效節省軍費開支,同時還能促進世界和平,本身應是一件好事。但是,當時蘇聯國內面臨眾多問題,在安頓退伍人員時出現了很多失誤。與此同時,東歐劇變的發生,又迫使更多駐外蘇軍撤回國內,這無疑又加劇了負擔。

結果,蘇聯的善後安置工作變得混亂不堪,大量蘇軍部隊被困在了回國的路上,更多的蘇軍官兵缺少住房,難有立足之地。在這種情況下,蘇軍進一步喪失了對政權的信心。

政權與軍隊出現隔閡,戈巴契夫在其他一些領域的工作也出現失誤,有的人趁機從中施計,蘇聯解體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獨立,蘇聯開始走向了瓦解。1991年8月19日,蘇聯元老們試圖挽救政權的「八一九政變」宣告失敗,蘇聯解體的進程進一步加劇。

1991年12月25~26日,蘇聯終結,成為歷史的一道印記。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1991年蘇聯解體至今有29年了,對今天俄羅斯的影響有多大?
    1991年12月25日,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辭去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職務。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宣告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了蘇聯的唯一繼承國。
  • 老照片:1991年蘇聯解體的前夜,蘇聯國旗最後一次在莫斯科飄揚
    1991年的立陶宛,市民們在廣場集會,並升起了立陶宛國旗,要求獨立。從1990年開始,蘇聯境內這樣的示威活動層出不窮,蘇聯已面臨解體的尷尬境地。1991年1月20日,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外遊行的大約10萬名示威者。示威者呼籲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辭職。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作為鄰居,中國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曾經的世界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作為同一信仰的國家,雖然,我國與蘇聯存在各方面的矛盾,雙方還曾經一度劍拔弩張。但是,對於蘇聯的解體,作為鄰國,中國當時到底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仔細聊聊這個問題。
  • 1991年,如果這次政變成功,蘇聯或許就不可能一分為十五
    在世界歷史中,蘇聯解體被看做一個劃時代的事,建立長達70多年的超級大國蘇聯一夜之間一分為十五。甚至到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如此龐大的蘇聯,為何當時就沒人出來救援呢?其實,當時是有人出來挽救蘇聯的。在1991年這場政變如果成功,蘇聯或許就不會解體,更不會一分為十五。
  • 1991年蘇聯解體後,3萬中國華人企圖回國,為何直接被拒之門外?
    1991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大事:東歐劇變,蘇聯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成為獨立國家,這些國家都受到影響陷入混亂還引發了經濟危機,俄羅斯共和國自然沒有例外,後來有三萬華人聚集在邊境,他們不願捲入紛爭希望返回祖國懷抱,但是卻遭到拒絕,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 美蘇冷戰,為什麼蘇聯會解體?而美國卻沒事?
    1991年蘇聯解體,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受到眾多學者的研究。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分析也很多。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就是蘇聯解體是由於失掉了民心,是人民的選擇,更極端的說法則是蘇聯解體是人民的勝利。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大廈將傾,軍隊分家成必然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籤訂協議決定解體後,首先就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分家已經完成,但更大的問題是,偌大個蘇聯的巨額家產,解體後各國的分配繼承問題就顯得很難處理,其中最為敏感且具爭議的便是軍事力量的分配。
  • 如果蘇聯1991年不解體並維持到今天,今天這個世界會怎樣?
    有時我就會設想,如果蘇聯1991年不解體並維持到今天,今天這個世界會怎樣? 一,如果蘇聯1991年不解體,並能維持到今天,那麼今天這個世界的整體科技水平應該會更高一個層次。 說的更具體點,比如說人類可能已經乘載人飛船登陸火星了。
  • 作為蘇聯的老大,俄羅斯為何主導了蘇聯的解體?
    蘇聯成立於1922年,解體於1991年,存在了69年,這個曾經與美國爭霸了40年的超級大國,最後卻從內部瓦解了,解體成15個國家。俄羅斯作為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長期主導蘇聯的發展,作為蘇聯老大,俄羅斯本該維護蘇聯整體的統一,然而實際上卻是俄羅斯的臨門一腳,將蘇聯推向了解體的深淵。那麼,俄羅斯當時為何不希望蘇聯繼續存在,反而希望蘇聯解體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 蘇聯解體面面觀之軍隊_歷史頻道_鳳凰網
    今天我們回顧蘇聯解體,刨除對蘇聯解體原因的連篇累牘的分析,簡單去看蘇聯解體進行時中蘇聯社會各個人群的反應,我們驚訝的發現,從對蘇聯解體具有決定性意義的「8·19事件」開始,作為蘇聯國家武力後盾的蘇軍,就處於碌碌無為的狀態之中: 蘇軍為何沒能湧上莫斯科街頭,就好像當年他們在匈牙利、波蘭所做的一樣,去鎮壓街頭的人群?
  • 1991年蘇聯解體,中國為何不藉此機會統一蒙古國,原因很簡單!
    在1921年,蘇聯對於外蒙古也很上心,他們派蘇聯士兵控制了外蒙古。蘇聯非常聰明,他們知道想要侵吞外蒙古,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讓外蒙古獨立出來,要不然在中國的保護傘下,這個目標非常難。因此,蘇聯採用的策略是教唆外蒙古自己宣布獨立,中國當然不會同意了。在1945年,在美國的脅迫下,中國被逼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
  • 1968年,蘇聯50多萬軍隊,為何佔領了盟友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蘇聯出動了25個師,再加上盟友波蘭、匈牙利、東德等國家的軍隊,總計50多萬大軍,從各個方向進入了盟國捷克斯洛伐克,並且徹底控制了這個國家。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既然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屬於盟友,蘇聯為何要大動幹戈,集結50多萬軍隊呢?
  • 蘇聯因此解體?意淫了28年的夢
    第七期演唱會系列已經做到了第七期了,為大家推薦的都是音樂史上經典的演唱會,那麼說到這些經典演唱會,就避不開一場史詩級的音樂節,那就是搖滾歌迷心中神聖的《1991年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推薦演唱會:《1991年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時間:1991年;地點:莫斯科紅場!經過這場演唱會有多壯觀呢?有一種說法是:觀眾百萬人次以上。
  • 蘇聯抓了2萬波軍戰俘,活下400人,為何波蘭無話可說?
    蘇軍在這場瓜分波蘭的戰爭中,抓到波蘭士兵和警察共25萬人,士兵被蘇聯全部釋放,軍官則悉數被押解到蘇聯,人數為2萬,這是當時剛剛獨立20年的波蘭幾乎絕大部分的社會精英,他們有工程師、教師、醫生、律師、作家等等,在國家危亡的時候加入了軍隊。
  • 當年強大的蘇聯為何最終解體?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由15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合組成,奉行社會主義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1925年12月,在蘇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批准了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方針,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超過德、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 俄國曾佔領了我國150萬領土,蘇聯解體後,我國為何不趁機收回?
    俄國曾佔領了我國150萬領土,蘇聯解體後,我國為何不趁機收回?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中原大國。從秦漢一直到清朝前期,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強國。但清朝末年天下大亂,各種割地賠款層出不窮。中國從清朝鼎盛時期的13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到建國後960萬平方公裡,可以說是被掠取了三分之一。而這些被掠去的土地之中,有一大半都來源於俄國。當時的俄國還是沙皇統治,他們佔領中國的領土超過了150萬平方公裡!後來沙俄變成了蘇俄,再變成蘇聯。但到1991蘇聯解體的時候,我國為何不趁亂收回蘇聯佔據我國的150萬領土呢?
  • 來自克裡姆林宮的警鐘——東歐劇變之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25日,在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裡,一則爆炸性的新聞震驚了全世界,即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建國近70年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世界格局正式由兩極對峙變為一超多強,美蘇爭霸的歷史就此宣告完結。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重大貢獻;也曾嘗試主導世界格局。
  • 蘇聯的解體,源於阿富汗戰爭
    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要說清楚蘇聯解體的問題,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是蘇聯開始走向解體的導火索。蘇聯當然很高興,但是,新上臺的親蘇派政黨的統治太殘暴了,所以在1979年又發生一場政變,親蘇派政黨被推翻了。蘇聯就不幹了,於是就在1979年底派兵進入阿富汗,又推翻了這個反蘇政權,扶植了一個新的親蘇政權。
  • 前蘇聯解體之際從境外撤回多少軍隊?被瓜分地區也難收回!
    前蘇聯解體之際從境外撤回多少軍隊?被瓜分地區也難收回!前蘇聯解體時駐外軍隊主要分布在四個地方,西部地區的東德,北部地區的波蘭,中部地區的奧地利和南部地區的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蘇聯解體以前,四個地區共計37個陸軍師和大批空軍。
  • 越南全盛時期有150萬軍隊,為何炮兵實力不行呢?
    越南在全盛時期兵力高達150萬,當然這個龐大的兵力只是短暫存在,1973年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被迫決定逐步將美軍從越南撤出,北越趁機南下發動統一戰爭,南越政權於1975年被徹底打垮,越南實現統一。統一後的越南由於收編了大量的南越軍隊,兵力達到了150萬的峰值,1978年,越南進行了軍事改革,總兵力下降到了120多萬。越南統一後,經常自誇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但是實際上除了數量多之外,裝備水平並不高,以越南孱弱的軍工生產水平,他的陸軍空有數量,而炮兵火力則很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