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軍出動重武器鎮壓音樂節歌迷?蘇聯因此解體?意淫了28年的夢

2020-12-21 TheBand頻道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我有一個願望,就是為大家挖掘最優質的現場音樂,因為我一直認為音樂的靈魂就在於Live,所以從本期文章開始會為大家推薦10場演唱會,讓大家更能感受現場音樂的魅力!

第七期

演唱會系列已經做到了第七期了,為大家推薦的都是音樂史上經典的演唱會,那麼說到這些經典演唱會,就避不開一場史詩級的音樂節,那就是搖滾歌迷心中神聖的《1991年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

這場音樂節雲集了當時最著名的金屬樂隊:包括Metallica、pentra、ACDC等悉數登場,搖滾樂一直被視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洪水猛獸,在當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舉行這樣的音樂節,震撼效果可想而知!

推薦演唱會:《1991年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時間:1991年;地點:莫斯科紅場!

經過

這場演唱會有多壯觀呢?有一種說法是:觀眾百萬人次以上。最終演唱會踩死32 人,踩傷400 多人(重傷27名),被政府軍打死幾十人,最後蘇聯出動上萬軍隊及直升機坦克重型武器鎮壓現場。更有甚者很多人一直以為這場音樂節和蘇聯的解體有關係!

時至今日這都是搖滾圈廣為流傳的版本,然而事實卻很打臉,這些只是搖滾歌迷們的意淫而已!

世界上並沒有一場叫做《1991年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的音樂節,因為紅場壓根沒有舉辦過音樂節。這場音樂節的名字叫做《Monsters Of Rock》,舉辦地點是在一個叫TUSHINO的機場。當然了人數上還是沒有造假的,這場音樂節的確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歌迷到場!

被踩死32人的數據根本沒有官方說法,和政府軍起衝突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並沒有出動重型武器鎮壓,軍隊和警察到場維護也無可厚非,試想一個百萬人級的集會,出動軍隊維護在正常不過了!

蘇聯因此解體?首先蘇聯的確是在音樂節舉辦4個月後解體,說是因為音樂節導致蘇聯解體,未免太過牽強,當時的蘇聯內憂外患了,戈巴契夫改革失敗,蘇聯國內時局動蕩,有沒有這場音樂節蘇聯都將解體,只是剛好音樂節在蘇聯解體前四個月舉行了而已!

看點

雖然這場音樂節沒有傳的那麼邪乎,但是他仍是史詩級的現場,在我心中他僅次於《伍德斯託克音樂節》,到場人數達到百萬級,當時的金屬樂隊也都處於巔峰期!蘇聯青年也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盛大的搖滾盛會!

這次音樂節創下的奇蹟至今無人望其項背!

總結

這場音樂節在某些程度上是被誇大、神化了,事實上他只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搖滾音樂節,並沒有更深層次的意義,蘇聯的解體也跟這個沒有任何關係!

這場音樂節足夠傳奇是因為以訛傳訛的傳播,事實真相早就被人所忽略,這只是一場意淫了28年的夢,那些傳說是跟沒有存在的!

雖然這場音樂節沒有傳的那麼邪乎,但是仍然不影響他是一場偉大的搖滾音樂節,規模甚至可以用空前絕後來形容!

相關焦點

  • 壓垮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1991年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
    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搖滾樂一直被視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洪水猛獸,在當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舉行這樣的音樂節,震撼效果可想而知!最終演唱會踩死32 人,踩傷400 多人(重傷27名),被政府軍打死幾十人,最後蘇聯出動上萬軍隊及直升機坦克重型武器鎮壓現場。
  • 老照片:1991年蘇聯解體的前夜,蘇聯國旗最後一次在莫斯科飄揚
    1991年的立陶宛,市民們在廣場集會,並升起了立陶宛國旗,要求獨立。從1990年開始,蘇聯境內這樣的示威活動層出不窮,蘇聯已面臨解體的尷尬境地。1991年1月20日,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外遊行的大約10萬名示威者。示威者呼籲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辭職。
  • 前蘇聯作為一個加盟共和國,解體後,士兵們是怎麼被分配國籍的?
    蘇聯解體是上世紀末發生的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件大事,一個超級大國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也不禁令人唏噓,1991年12月25日19點20分,蘇聯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將大權移交給了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標誌著曾經的大國蘇聯不復存在。次日,蘇聯組織了最後一次蘇維埃會議,該會議決定「終止蘇聯的存在」,蘇聯正式解體。
  • 蘇聯解體面面觀之軍隊_歷史頻道_鳳凰網
    今天我們回顧蘇聯解體,刨除對蘇聯解體原因的連篇累牘的分析,簡單去看蘇聯解體進行時中蘇聯社會各個人群的反應,我們驚訝的發現,從對蘇聯解體具有決定性意義的「8·19事件」開始,作為蘇聯國家武力後盾的蘇軍,就處於碌碌無為的狀態之中: 蘇軍為何沒能湧上莫斯科街頭,就好像當年他們在匈牙利、波蘭所做的一樣,去鎮壓街頭的人群?
  • 曾經的蘇聯有多強大?解體到現在28年,多個項目依然為世界第一
    其實在冷戰時期,有一個國家能夠與美國一較高低,就是蘇聯。蘇聯的強大實力毋庸置疑,有很多人認為,如果蘇聯沒有解體,那麼蘇聯應該會成為世界的霸主,就不會有美國什麼事情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蘇聯解體證明其實力不如美國。事實上,造成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因為它解體便否定其實力。從1991年蘇聯解體到現在,已經將近28年。
  • 直擊蘇聯解體最後時刻:坦克開進紅場,圖9蘇聯國旗最後一次飄揚
    1991年12月25日晚,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戈巴契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隨即,葉爾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正式走到前臺。這是一組反映蘇聯解體最後時刻的照片,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震驚全世界。圖:蘇聯人民在購買麵包,麵包數量很有限,處於限購狀態。圖:飢腸轆轆的姐弟倆。
  • 如果蘇聯不解體,世界將會怎樣?專家:3件事情美國永遠無法做到
    距離蘇聯解體已經過去了整整29年,但是人們對這個紅色超級大國的記憶一直留存,國外社交網站上有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是說,如果蘇聯不解體,今天的世界會怎樣?有關這個問題,專家認為,如果不探討這個假設能否成立,假定蘇聯不解體,美國有3件事情絕對無法做到。
  • 91年蘇聯解體時的瞬間:圖2是葉爾欽在講話,圖5是人擠人的紅場!
    1991年12月25日,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12月26日,蘇聯解體。在這之後,他將權力移交給了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本組照片真實的反映了蘇聯解體前最後時刻的狀況!這張照片拍攝於1991年8月19日,當時的葉爾欽(左)站在一輛停在俄羅斯聯邦大樓前的坦克上,慷慨激昂的向他的支持者進行講話!這一張照片中的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正在一個象徵著蘇聯的鐮刀錘子的物品前駐足,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麼!這一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91年1月17日,從圖中看去,當時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整面牆上,到處都是反抗蘇聯的塗鴉!
  • 蘇聯解體時 中國為什麼不趁機收回海參崴?
    1860年以前,海參崴是中國領土,中國對海參崴的統治最早可追溯至唐朝。1860年,沙俄趁中國忙於鎮壓太平天國以及英法聯軍打敗清朝的時候,迫使清朝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約4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從此海參崴就成了俄國領土。1919年和1920年列寧曾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籤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所有中國失地。
  • 中國為什麼沒有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海參崴?
    1860年以前,海參崴是中國領土,中國對海參崴的統治最早可追溯至唐朝。1860年,沙俄趁中國忙於鎮壓太平天國以及英法聯軍打敗清朝的時候,迫使清朝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約4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從此海參崴就成了俄國領土。
  • 蘇聯到底有多強?解體已經有28年,眾多世界紀錄美國也無法打破
    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曾出現過一個和美國不分伯仲的國家,也就是蘇聯。這兩人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使得不少先進的武器裝備紛紛面世,但是最後蘇聯卻因為經濟問題而走向了解體。
  • 吳恩遠:二十年後看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蘇聯解體已經20年。20年後再來看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這個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觀點經受了歷史的檢驗,有哪些觀點需要重新認識,還有哪些觀點至今存在尖銳分歧。[1]否認戈巴契夫在蘇聯解體中應當承擔的主要責任。認為史達林模式是導致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2]我國一些學者也持這種觀點。如《蘇聯劇變新探》一書明確指出:「本書新觀點在於:具有70年歷史的史達林模式是導致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大廈將傾,軍隊分家成必然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籤訂協議決定解體後,首先就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分家已經完成,但更大的問題是,偌大個蘇聯的巨額家產,解體後各國的分配繼承問題就顯得很難處理,其中最為敏感且具爭議的便是軍事力量的分配。
  • 最不願蘇聯解體的國家!曾在中國版圖內,蘇聯解體後至少倒退40年
    ,解體後分成十五個國家,目前看來大部分處境不佳。而91年蘇聯解體之前,在這些國家當中大部分是支持解體,各加盟國獨立的。至少有一個國家除外,他們曾經強烈反對蘇聯解體,這個國家就是地處中亞的塔吉克斯坦。
  • 1991年蘇聯解體至今有29年了,對今天俄羅斯的影響有多大?
    1991年12月25日,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辭去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職務。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宣告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了蘇聯的唯一繼承國。
  • 蘇聯的解體,源於阿富汗戰爭
    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要說清楚蘇聯解體的問題,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是蘇聯開始走向解體的導火索。蘇聯是在1979年12月份入侵阿富汗的,而在1979年的2月份,發生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伊朗的宗教領袖霍梅尼,坐著噴氣式飛機從巴黎飛回德黑在伊朗發動了伊斯蘭革命,把伊朗從個追求西式現代化的君主國家,變成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所以當時西方稱霍梅尼以超音速的速度把伊朗帶回了中世紀。
  • 作為蘇聯的老大,俄羅斯為何主導了蘇聯的解體?
    蘇聯成立於1922年,解體於1991年,存在了69年,這個曾經與美國爭霸了40年的超級大國,最後卻從內部瓦解了,解體成15個國家。俄羅斯作為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長期主導蘇聯的發展,作為蘇聯老大,俄羅斯本該維護蘇聯整體的統一,然而實際上卻是俄羅斯的臨門一腳,將蘇聯推向了解體的深淵。那麼,俄羅斯當時為何不希望蘇聯繼續存在,反而希望蘇聯解體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 高中歷史說課稿:《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範例
    二、學生分析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知道東歐劇變的概況,了解蘇聯解體的主要過程,認識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實質。培養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結構和分析、歸納、比較、概括等歷史學習能力。五、過程設計把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捆綁在一起,從含義、過程、原因、影響四方面來講援。1、導入。20世紀50、60年代,主要社會主義國家開始改革,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在東歐和蘇聯,社會主義運動卻遭到重大挫折,史稱「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2、破題。解決「是什麼」的問題。這是任何一節歷史課都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 1991年蘇聯解體,400萬軍隊為何「放棄」了政權
    蘇聯軍隊,又稱「蘇聯武裝力量」(1946年以後的稱謂),是捍衛蘇聯政權的軍事支柱。蘇聯軍隊有著輝煌的歷史與光榮的傳統,自1918年2月23日建軍以來,這支軍隊先後打贏了多次戰爭,極大的捍衛了蘇聯國家的安全。
  • 高二歷史教案: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的原因。   二、要求學生認識:   1.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是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但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   2.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是在曲折中前進的。然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   3.通過對蘇聯解體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