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宋朝皇帝列表

2020-12-14 有才談歷史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為北宋和南宋。宋朝歷時320年,北宋歷167年,南宋歷153年,共有18帝。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問題。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遷建立了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佔領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宋朝滅亡是「崖山之後無中國」,但是兩宋時期民族融合和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對外交流頻繁,文化藝術發展迅速,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兩宋亡國都是因為宋徽宗與宋度、理兩帝寵幸奸臣所造成的。徽宗寵六賊,度、理二宗則寵賈姒道。

宋朝皇帝順序表

宋太祖趙匡胤 -- 宋太宗趙光義 -- 宋真宗趙恆 -- 宋仁宗趙禎 -- 宋英宗趙曙 -- 宋神宗趙頊 -- 宋哲宗趙煦 -- 宋徽宗趙佶 -- 宋欽宗趙桓 -- 宋高宗趙構 -- 宋孝宗趙昚 -- 宋光宗趙惇 -- 宋寧宗趙擴 -- 宋理宗趙昀 -- 宋度宗趙禥 -- 宋恭帝趙隰 -- 宋端宗趙昰 -- 宋衛王趙昺

北宋

宋太祖 趙匡胤(960年—976年)

宋太宗 趙匡義(976年—997年)

宋真宗 趙恆 (997年—1022年)

宋仁宗 趙禎 (1022年—1063年)

宋英宗 趙曙 (1063年—1067年)

宋神宗 趙頊 (1067年—1085年)

宋哲宗 趙煦 (1085年—1100年)

宋徽宗 趙佶 (1100年—1125年)

宋欽宗 趙桓 (1125年—1127年)

南宋

宋高宗 趙構 (1127年—1162年)

宋孝宗 趙昚 (1162年—1189年)

宋光宗 趙敦 (1189年—1194年)

宋寧宗 趙擴 (1194年—1224年)

宋理宗 趙昀 (1224年—1264年)

宋度宗 趙禥 (1264年—1274年)

宋恭帝 趙隰 (1274年—1276年)

宋端宗 趙是 (1276年—1278年)

宋幼主 趙昺 (1278年—1279年)

宋太祖 趙匡胤

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徵,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趙匡胤稱帝後,先後攻滅南平、後蜀、南漢、南唐和湖南等割據政權,統一全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局面。

趙匡胤統治時期,吸取唐朝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導致滅亡的教訓,接受賢臣趙普的建議,通過「杯酒釋兵權」削奪了武官的地位,從而「重文輕武」,加強中央集權。使宋沒有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社會比較安定。但是也導致宋朝「積貧積弱」,外族紛紛侵擾。但也因為重文輕武,使宋代文學、哲學、美術、科技異常發達。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北徵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歲。

宋太宗 趙炅

宋太宗 (939—997),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名趙炅。太祖弟,初名匡義,後改光義,即位後,改名炅在位22年。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本名趙匡義,太祖登基後一度改稱趙光義。宋太宗很有作為,勤於政務,關心民生;不過由於他兩度伐遼失敗,導致四川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但是總的來說,他統治時期宋朝比較強盛。

他曾參加陳橋驛兵變,擁立其兄為帝。繼承太祖各個擊破割據政權的方針,迫吳越王獻土歸降,又親徵滅北漢,試圖收復幽雲十六州。但在兩次對遼徵戰失敗後,採取消極防守的方針。對內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擴大科舉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編《太平御覽》等。他注重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統治晚期剝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順起義。他背棄了「金匱之盟」,費其弟光美為庶人後殺掉,又費其長子楚王元左為百姓。997年,病逝於汴京萬授殿,終年五十九歲。

宋真宗 趙恆

宋真宗 (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趙恆,原名趙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997年以太子繼位。宋真宗統治時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較強盛。他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壽王。後立為太子。統治前期的鹹平、景德年間因勤於政事, 經濟發展,號稱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進犯澶州,真宗親徵,澶淵之役訂城下之盟,開創納歲幣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質換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後期任用王欽 若大興祥瑞,東封泰山,西祀汾陽,又廣建佛寺道觀,勞民傷財,導致社會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於忭京宮中延慶殿,終年五十五歲,在位二十五年,葬於永定陵

宋仁宗 趙禎

宋仁宗 (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趙禎,原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於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3年即帝位,時年13歲,由章獻太后垂簾聽政,十餘年後親政,1063年病死開封,享年54歲。他的統治開始較為節儉。但對西夏戰爭屢敗,被迫以「歲賜」 銀、絹、茶妥協,對遼也以增納歲幣求和。土地兼併及冗宮、冗兵、冗費現象日益嚴重,雖起用範仲淹等進行改革,但結果失敗。但總的來說,仁宗在位期間國家比較安定,1063年,仁宗病逝於宮中福寧殿,終年五十四歲。據《宋史》載,其母李氏生仁宗後,被劉德妃竊為己子,仁宗即位後,仍認劉後為生母,李氏臨死也沒敢母子相認。劉後死後,仁宗才知道內情,追封李氏為皇太后。後人根據這段歷史編寫了《狸貓換太子》。

宋英宗 趙曙

宋英宗名趙曙(公元1032--1067年),太宗曾孫,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 - 1067年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從兄弟允讓的第十三子。在位時碌碌無為,北宋就此衰落。

仁宗無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宮撫養,賜名為宗寶。1050年為嶽州團練使,後為秦州防禦使。1055年立以為嗣。英宗在位期間,任用舊臣韓琦等人,不想改革,但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生戰爭。1067年,病逝於宮中福寧殿。在位四年葬於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楊延昭等。

宋神宗 趙頊

宋神宗,名趙頊(公元1048~1085年),原名仲鋮。英宗長子。英宗病死後繼位。在位18年,病死,終年38歲,葬於永裕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堤東堡)。神宗趙頊,先後封為淮陽王、穎王。英宗病危時被立為太子。他喜歡讀《韓非子》一書,讀後說:「天下弊事很多,不能不改革。」英宗於公元1067年正月丁巳日病死,他於同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熙寧」。 趙頊即位後,面對北宋「積貧積弱」的嚴重局面,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緩和階級矛盾,挽救封建統治的危機,他不治宮室,不事遊幸,廢去元老,起用王安石主持變法。新法推行了十幾年,使國家的財政收入有所增加,軍事力量也有所增強。但是,新法觸動—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官員的強烈反對。當時,有個地方發生地震和山崩,保守派就說這是王安石變法不當,引起老天發怒。公元1073年,河北地區遭受大早,災民被迫逃荒。有個保守派官員趁機畫了一幅流民圖呈送給趙頊說:「早災是由於王安石變法造成的,只要停止變法,罷免了他,老天一定會降雨消災。」曹太后和高太后也在趙頊面前哭訴王安石搞亂了天下,要求停止新法。神宗動搖了,王安石先後兩次被迫辭職,以後就一直沒有出來做官。王安石辭官後,趙頊還把大部分新法維持了近十年,直到他死去。在對西夏的戰爭中,他前期任用王韶,獲得了熙河戰役的勝利,收復了兩千裡故漢地。後期任用宦官李憲,因指揮失當在靈武遭致慘敗。神宗半夜得到消息,起床踱步,達旦未眠,因此得病。公元1085年2月神宗病重,3月立子趙傭為太子,囑咐由高太后協同處理國事。戊戌日,病死於汴京宮中的福寧殿。趙頊死後的廟號為神宗。

宋哲宗 趙煦

宋哲宗趙煦(公元1077--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

相關焦點

  • 《大宋宮詞》宋真宗 宋朝皇帝順序列表
    宋朝皇帝順序列表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趙匡胤黃袍加身,從此將中國帶進了歷史上最繁華的時代。在我國歷史上,南北兩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朝代,只不過可惜的是執政方陣一直都重文抑武,導致國家武力滯後,在對外戰爭中一直處於下風!
  • 宋朝皇帝列表
    景炎三年在岡州即皇帝位,改年號為祥興。祥興二年3月19日,南宋與元朝在崖山展開決戰,宋軍被元軍擊敗,元軍隨後包圍崖山,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八歲的趙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南宋至此覆滅。
  • 宋朝皇帝為什麼不穿龍袍?
    對於宋朝皇帝來說,他們的服飾也是多含蓄溫雅、理性約束之理,這也是很多人誤以為宋朝皇帝不穿龍袍,是認為當時的皇帝倡節儉、重民風,和當時的社會風氣有著莫大的關係。但殊不知,宋朝皇帝不穿「龍袍」是因為當時根本沒有龍袍可穿。
  • 宋朝的十八位皇帝
    宋朝的十八位皇帝宋朝的十八位皇帝的順序與在位時間北宋第1位:趙匡胤,廟號—宋太祖,年號—建隆等(總共,所以不把宋簡宗歸為宋朝皇帝)宋朝十八位皇帝的順序與畫像北宋第1位:趙匡胤,廟號—宋太祖,年號—建隆等(總共3個),在位時間960年—976年(總共16年)第2位:趙光義,廟號—宋太宗,年號—太平興國等
  •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不穿黃龍袍?
    可也不是每個朝代皇帝都是「龍袍加身,黃龍在世」的著裝,其中宋朝皇帝就是個典型。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事變」上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就是「黃袍加身」,一旦加身,便成皇帝,似乎它就是皇帝權位的象徵。那麼,宋朝皇帝的龍袍顏色就一直都是黃色的了嗎?
  •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時間:2016-08-27 15: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 元朝皇帝列表 元皇帝簡介
    元朝皇帝列表 皇帝簡介 元朝皇帝列表 元朝歷代皇帝簡介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於太祖鐵木真,終於元順帝,共15帝。 元朝皇帝列表: 太祖鐵木真(1162-1227)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了呢
    我們都知道龍袍幾乎成為了帝王的象徵,通過看電視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幾乎每個古代帝王都會身著龍袍,而且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能使用的顏色,如果在民間發現有人使用了龍袍的顏色,都會被降罪。
  • 宋朝皇帝如何用兵?
    宋朝皇帝如何用兵?史書記載,初三晚,趙匡胤抵達開封東北40裡黃河南岸的陳橋驛(位於今河南封丘),當時有將士煽動軍心,說新皇帝年幼,未能親政,不會理解將士們為國徵戰的勳勞,不如擁戴都點檢趙匡胤做皇帝。兵變很快釀成。有的史書記載,當時都押衙李處耘將兵變消息報告趙光義和趙普,他們一面派人火速到京城,通知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審琦,讓他們為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做好準備,一面部署兵變將士,準備擁立趙匡胤為帝。
  • 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龍袍?
    一、宋朝皇帝姓趙,趙姓圖騰是鳳凰並不是龍。趙姓的圖騰是由「玄鳥」演化而來的百鳥之王鳳凰。趙姓源於解放後被洪洞合併的趙城,趙姓祖先造父在周穆王時因功封於趙城,趙城也由此別稱鳳凰城。趙姓先祖和殷商先祖都是鳥崇拜的東夷人,由鳥崇拜演化為鳳凰圖騰崇拜。
  • 宋朝一個皇帝,當皇帝前英勇無比,當皇帝後成了趙跑跑
    眾所周知,宋朝是一個重文抑武的朝代,北宋和南宋兩朝都不是大一統的王朝,在當時跟宋並立的有西夏、遼、金、大理、吐蕃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終宋一朝,不僅沒能收回幽雲十六州,還出現了靖康之恥這樣的事件,成為當時漢人心中永遠的痛,當同時宋朝又是一個經濟文化非常繁榮的時代,在文化、經濟、法律等方面都向近代看齊,有人曾評價說宋朝是半隻腳踏入了近代社會,這樣的評價應該不為過。
  • 宋朝皇帝宋仁宗是千古第一仁君
    宋朝皇帝宋仁宗是千古第一仁君,對人才求賢若渴,去世後讓人惋惜歷史當中各個朝代的掌權者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性格,有些皇帝被稱為名君,有些皇帝特別暴戾,還有一些皇帝在青年時代特別英明,辦的事情也非常讓人稱讚,但是一旦人到老年卻變得特別糊塗,讓很多人都戳著脊梁骨罵他
  • 宋朝第十二位皇帝——趙惇
    趙惇生於公元1147年,他是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是宋孝宗的第三個兒子。當時莊文太子去世之後,宋孝宗看到趙惇的行事作風與自己很像,於是想要將他立為太子,但是因為按照長次都輪不到他,於是遲遲沒有定下來。到了1171年,因為大臣請求早立太子,才將趙惇立為了皇太子。在這之前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趙惇這個皇帝,但是他在宋朝確實非常的著名。在宋朝的所有的皇帝中,趙惇的資質沒有多好,但是也不算是一個壞皇帝。
  • 宋朝皇帝主要年號的寓意
    一個皇帝在位時,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有多個年號。明朝以後採用一世一元制,除明英宗復闢更改年號和清太宗建立清朝改元外,大致上都是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這些年號大多採用美好吉利的字眼,表達皇帝和大臣的期望,或表達對治理天下的理念。中國自有年號以來,有年號四百餘個,若一一列舉,不甚贅述,下面就先讓我們一起看看宋朝皇帝年號其中的寓意。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思想封建的古代,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經常會將某些東西,當時只有皇帝才能擁有和使用的,比如「朕」這個稱謂,比如龍椅,又比如龍袍,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否則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輕則問罪,重則株連九族。
  • 中國歷史王朝皇帝列表之北宋王朝,一起來看看上
    中國歷史王朝皇帝列表之北宋王朝,一起來看看上北宋王朝是繼唐朝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個由漢族人建立起來的王朝。是他除了前幾位皇帝之後,後來的皇帝就有點不盡人意的。北宋王朝的皇帝到底是什麼樣子?一起來跟隨小編看看。
  • 在古代,為什麼只有宋朝將皇帝稱「官家」?
    到了宋朝時期,宋代的開國皇帝,把《湘山野錄》中的三皇五帝行為也像秦始皇一樣進行了組合,結果得出了「官家」的稱呼。在現在人看來,這個官家的稱呼似乎很low,聽起來好像是管家一樣,一看就低人一等,與秦始皇的三皇五帝和成皇帝比較起來差距太大。但讓我們驚訝的是,宋朝皇帝卻把這個官家的稱呼當成了自己皇帝的稱謂,並且還引以為榮。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明朝皇帝列表(含畫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
  • 為何御書錢宋朝獨有?別朝皇帝書法不行嗎?
    不久前有朋友問文瀚樂拍:什麼只有宋朝有御書錢?是因為它的王朝的皇帝們書法不行嗎?在文瀚樂拍看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宋朝的政治制度與其他王朝有著本質差異。御書錢,就是由皇帝親筆書寫錢文,然後鑄造錢幣流傳後世。
  • 宋朝開放夜市,宰相和皇帝都有功
    看來,犯夜這件事,連皇帝都覺得沒什麼。既然如此,上行下效之下,到了仁宗時,汴梁「夜警」也不怎麼管事了,自己也加入了市民吃夜宵、逛夜市的行列。宋神宗熙寧年間,政府宣布廢除「宵禁」制度,開封府的鼓樓已不再擊鼓。宵禁制度的廢止,為市民晚上自由上街,不僅徹底解除了枷鎖,還提供了法律保障。皇帝的開明和支持,更是給百姓送來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