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蠟蚧為同翅目蠟蚧科蠟蚧屬的一種昆蟲。分布在黑龍江、河北、山東、陝西、浙江、上海等。寄主於茶、桑、柑桔、枇杷、無花果、荔枝、芒果、石榴、蘋果、梨、桃、李、杏、櫻桃等。
【1】危害特徵
以成、若蟲危害枝幹。受此危害後葉片變黃,樹幹表面凸凹不平,樹皮縱裂,致使樹勢逐漸衰弱,排洩的蜜露常誘致煤汙病發生,嚴重者枝幹枯死。
【2】發生時期
1年生1代,以受精雌蟲於枝上越冬。翌春繼續為害,6月產卵於體下,卵期約1周。若蟲期80-90天,雌脫3次皮羽化為成蟲,雄脫2次皮為前蛹,進而化蛹,羽化期與雌同,交配後雄蟲死亡,雌繼續為害至越冬。初孵若蟲雌多於枝上固著為害,雄多到葉上主脈兩側群集為害。每雌產卵250-3000粒。卵在4月上旬-5月下旬陸續孵化,剛孵化的若蟲暫在母體下停留片刻後,從母體下爬出分散在嫩葉、嫩枝上吸食為害,5-8天脫皮為二齡若蟲,同時分泌白色蠟絲,在枝上固定。在成蟲產卵和若蟲剛孵化階段,降雨量大小,對種群數量影響很大。但乾旱對其影響不大。
【3】防治措施
1、做好苗木、接穗、砧木檢疫消毒。
2、保護引放天敵。天敵有瓢蟲、草蛉等。
3、 剪除蟲枝或刷除蟲體。
4、冬季枝條上結冰凌或霧凇時,用木棍敲打樹枝,蟲體可隨冰凌而落。
5、使用齊伐+程攻進行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