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渦旋」都解救不了?2019年1月海冰值創40年衛星記錄第六低

2020-12-17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羅兆春在科學中,最近的寒冷模式可能大家都深入體會,但是對於北極來說,可能依然不是一個好現象,我們的北極似乎連「極地渦旋」都解救不了了。根據NSIDC科學數據顯示,在2019年1月,北極地區的高空大風模式不斷升級,加上更為人所知的極地渦旋,席捲北美和歐洲的不少區域。但是北極海冰面積仍遠低於平均值,可想而知,這麼強的寒冷模式都不能讓北極達到一個平和,是真的沒辦法了。

1、北極的海冰情況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在2019年1月,北極的海冰面積平均為1356萬平方公裡。這比1981年至2010年的長期平均海冰範圍低860000平方公裡,而相對於科學紀錄的2018年1月海冰情況來說,又是一個創紀錄的新低值,少了500000平方公裡的覆蓋面積,2019年1月的海冰值是在1979年至2019年(40年)的衛星記錄中第六低值。

2、北極的氣溫情況上面我們也說了北極的海冰連「極地渦旋」都無法解救,這一句話直接給我們說明了北極的氣溫肯定是高的,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北極氣溫略高於平均水平,比1958年至2002年的平均氣溫要高些,而在2018年的時候,溫度是介於4攝氏度至12攝氏度之間,在1981至2010年的整體階段之中,平均溫度為1攝氏度至2.5攝氏度,這說明了我們一年比一年的氣溫都要高了。

3、北極以及極地漩渦的影響很明顯,這是一個氣溫的變化,極地渦旋的出現,讓寒冷的北極空氣加強了中緯度急流,從而導致了寒冷往低緯度的流動變化,從而產生了一個封閉式的「寒流」模擬。在2019年1月就出現了一個典型的模式。例如加拿大南部,美國中西部和東海岸爆發了嚴寒的冷空氣。「極低漩渦」的入侵導致美國多區域出現-27攝氏度至-35攝氏度的氣溫變化。直到2月初的時候,這股寒流才有所緩解。

4、北極海冰總體情況總體而言,2019年1月海冰面積增加了159萬平方公裡。這相對於1981年至2010年的1月平均海冰情況高出了270000平方公裡。2019年1月的海冰下降了46700平方公裡,這個與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相比較,是每10年下降3.2%,也就是每年下降了0.32%的海冰,這些數據都說明了我們北極隨著氣溫的上升,在逐步消失之中,海冰如果持續遲早會消失,而相對於南極海冰面積而言,也是以低於了平均水平。

這些都是給我們說明了人類的地球變化也是越來越強了,地球確實在逐步變暖之中,全球氣溫的上升已經得到了證實,並且2018年我們也創下了溫度記錄。保護地球吧,地球的溫度如果再上升的話,我們可能會面臨到更多的極端氣候,我們最近的氣候變化也感覺到了明顯的危機,世界氣象組織也發布了最後的警告,人類對溫度的控制只有10多年的時間了,過了之後可能真的無法挽救了,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焦點

  • 2019年極地渦旋!NASA的衛星照片顯示:美國中西部上空一片混亂
    橫跨美國中西部的反常極地渦旋已將美國覆蓋在冰雪和嚴寒之中。美國宇航局拍攝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衛星照片揭示了寒冬的真實程度。美國極地渦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衛星照片顯示了寒流的真實程度。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報導,2014年類似的寒潮使美國損失了38億英鎊。隨著溫度計驟降至「危及生命」的水平,美國中西部的嚴寒和北極地區的惡劣天氣已造成至少12人遇難。所謂的極地渦旋已經影響了9000萬美國人的生活,他們被迫忍受零下52攝氏度的低溫。
  • 電影《後天》情景出現:極地渦旋席捲美加,體感溫度低至-50℃
    近日,極地渦旋攜帶者一股強大的寒流襲擊了地球對面的北美洲。一時間,美國與加拿大二國冰凍成災,仿佛是真實的災難電影《後天》中的情景「冰封地獄」出現。隨著極地渦旋襲擊北美大陸,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寒流導致多地氣溫紛紛跌破記錄值,而著名城市芝加哥正是本次極地漩渦的中心。為此,美國國家氣象局向當地居民發布了惡劣氣候災害警告。
  • 極地渦旋,「冰封」美國的元兇
    川普總統迅速發推體察民情,順便又「黑」了一把全球變暖說:「在美麗的中西部,體感溫度達到零下60度(零下51攝氏度),創下有史以來最冷的記錄。未來的日子裡預計會更冷。人們根本沒有辦法在室外,哪怕呆上幾分鐘。全球變暖到底怎麼了?請快點回來,我們需要你!」
  • 2020南極臭氧洞變大:極地渦旋是元兇,恢復之路任重而道遠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自1982年開始追蹤以來,2019年南極臭氧洞已達到其最小的年度峰值。但自2020年8月中旬以來,南極臭氧空洞增長迅速,並且覆蓋了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其規模遠高於平均水平。
  • 「極地渦旋」來襲 尼加拉瓜大瀑布凍成了仙境
    「極地渦旋」來襲 尼加拉瓜大瀑布凍成了仙境 (1/6) "← →"翻頁
  • 低溫和極地渦旋破壞北極臭氧層
    事件:4 月初,歐洲空間局(ESA)稱,北極上空出現了 25 年來最大面積的臭氧層空洞。《自然》雜誌稱 2020 年北極上空臭氧含量創下歷史新低,將作為一種非凡的大氣現象載入史冊。隨著氣溫逐漸升高,4 月中下旬,北極臭氧空洞恢復。
  • 拉尼娜和極地渦旋雙發力 北極「發貨」的冷名不虛傳
    1月8日,大河網記者採訪了河南氣象臺的相關專家。拉尼娜和極地渦旋雙發力 北極的邊界南移了據河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谷秀傑介紹,造成近期河南大範圍氣溫偏低的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氣候背景下,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現象。(具體解釋,請參考本網前期稿件《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
  • 「創紀錄強度」的極地渦旋被記錄,這意味著什麼呢?
    在持續的極端天氣中,歐洲出現了「創紀錄強度」的極地渦旋,而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就是英國,英國部分地區遭遇了毀滅性的洪水,其它地區遭遇了大雪和大範圍的降雨。有關極地渦旋增強的報導表明,這可能與極端天氣有關,極地渦旋是一種巨大的環流,半徑可達50公裡。
  • 雙11極地渦旋席捲美國,空氣仿佛一夜間凍結,接下來將影響我國?
    就在中國人全民歡度雙11之際,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卻遭遇了一場少見的極地渦旋,空氣仿佛一夜間結冰。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數據,當地時間11-13日全美氣溫驟降,多達數百地區出現超低溫氣象記錄。11月10日,極地渦旋首先入侵了落基山脈北部。隨著冷空氣南下,11日美國中部和東部地區溫度低於平均溫度10-16攝氏度。
  • 曾發生在美國的「極地渦旋」,到底有多可怕?蘋果被凍成雕塑!
    曾發生在美國的「極地渦旋」,到底有多可怕?蘋果被凍成雕塑!在地球上赤道的溫度最高,隨著緯度的升高,溫度會變得越來越低,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天氣是非常寒冷的,在室外需要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戴好手套和帽子,把露在外面的地方全部都包裹起來。
  • 「極地渦旋」使寒冷被困住,會持續多久?
    我們知道,中緯度地區比兩極溫和是正常的,但今年1月把這種季節性的預期推向了極端。1月份,從美國到歐亞大陸,大部分中緯度北部地區的氣候都異常溫和,而阿拉斯加則在持續的嚴寒中瑟縮,北極的海冰面積也略有反彈,迎來了「復甦」。
  • 美國遭遇極寒天氣,出現破紀錄低溫,源於強大的「北極渦旋」來襲
    地球南北半球的季節剛好相反,此時北半球正值寒冷的冬季,而南半球正值炎熱的夏季,現在我國正是「數九寒天」的寒冷季節,位於地球另一面的美國,最近也遭遇了極度嚴寒天氣,我們來看如下新聞:美國遭遇極寒天氣2019年1月下旬以來,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了罕見的極寒天氣,截止2019年2月1日,此次惡劣天氣已經造成了至少21
  • 一股「極地渦旋」正向美國東北部襲來,帶來嚴寒天氣
    一股極地渦旋正向美國東北部各州襲來,給美國大片地區帶來了刺骨的寒冷,氣溫驟降至冰點以下,湖泊結冰。美國最新天氣:一股極地渦旋席捲美國,帶來嚴寒天氣。寒冷的北極空氣正從極地渦旋噴向美國,帶來極其寒冷的氣溫。
  • 美國遭極地渦旋橫掃,氣溫跌破零下50度
    美國本周遭極地渦旋橫掃,面臨超乎尋常的低溫,在29日至31日期間,氣溫將下降攝氏零下53度,中西部城市芝加哥甚至將比南極還冷。對此,美國總統川普發推文要全球暖化「趕快回來」,引起各方爭議,有專家提出反駁,表示極端寒冷天氣的成因,其實極端渦旋源自於全球暖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也解釋,出現冬季風暴不代表沒有全球暖化。
  • 【冬日奇觀】海冰、海浩、極地渦旋,水煮黃河都是講的什麼地理知識?
    曾經的青島站  最低溫歷史極值:-15.1℃  出現在2016年1月24日  2021年1月7日8點  青島市區:-15.7℃  今晨最低溫:-15.9℃    利:為特定生物提供棲息地、幫助特定生物遷徙,節省體力、適當處理開發淡水資源,灌溉,對於下層海水具有保溫作用,利於生物生存  2021年1月6日一早,青島石老人海水浴場、奧帆中心、一浴海面像開了鍋,熱氣騰騰。據了解,這是在極寒天氣中才會出現的「海浩」奇觀。  據青島氣象部門解釋,這便是「海浩」奇觀。
  • 極地渦旋在不斷的移動,天文學家稱這可能北極融化帶來的影響!
    極地渦旋是冬季在北極周圍漩渦的冷空氣區域。當渦旋的部分分離時,它們會在北半球冬末和早春造成異常寒冷的條件。這種轉變發生在2014年的最後一次,引發了美國北部和加拿大的極端事件。很少有人知道實際上有兩個極地渦流:位於地球表面上方約19800米(65000英尺)的平流層極渦; 以及位於地表以上約5,500至9,100米(18,000至30,000英尺)之間的對流層極渦。通常,當氣象學家談論極地渦旋時,他們指的是對流層渦旋,這種渦旋正在將冷空氣吹向紐約等中緯度城市。
  • 50年來最冷的冬天!芝加哥遭受極地渦旋的衝擊,和北極一樣寒冷
    隨著氣溫驟降,芝加哥正遭受席捲美國的極地渦旋的衝擊,這座城市現在和北極一樣寒冷。美國雪景圖:芝加哥與北極和中西部一樣寒冷,面臨50年來最冷的冬天。美國一些州的降雪量已超過1米,寒風已使氣溫降至零下59攝氏度,北美正面臨5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暴風雪席捲了美國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導致許多人被困在家中,積雪超過一米高。美國氣象官員建議人們不要出行,甚至不要說太多話,因為呼吸刺骨的冷空氣會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當氣溫下降到令人痛苦的負數時,低溫和凍傷都是主要的擔憂,這促使一些地方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極地渦旋」席捲美國 芝加哥樹木成冰雕
    「極地渦旋」席捲美國 芝加哥樹木成冰雕 (1/3) "← →"翻頁
  • 對人類卻不一定是好事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近日給出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2019年的南極臭氧層空洞是自1982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小範圍。自從人類在80年代初期開始正式觀測南極上空的大氣情況時,臭氧層空洞就存在了,科學家們也注意到,南極洲一年中的臭氧層空洞大約會在9-10月前後達到最大值。但2019的情況有些不太對——9月8日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達到了164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但隨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迅速縮小到不足1000萬平方公裡。
  • 極地渦旋有多可怕?蘋果被「做成」了玻璃雕塑
    我們很多人都看過一部美國科幻電影「後天」,講述的就是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世界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可想而知,如果現實中也發生這種災難,世界萬物將會被毀滅,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前段時間,極地渦旋席捲整個美國,一度讓美國中西部地區經歷了幾十年來最寒冷的天氣,很多動植物在這次浩劫裡沒能活下來,但讓人頗為驚奇的是一個農夫在自己蘋果園發現蘋果被「做成」了玻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