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新聞8月20日電(陳明蘭 李澤 羅仲平)在脫貧攻堅戰中,廣西玉林市玉州區認真落實產業獎補政策,加快貧困戶脫貧奔小康步伐,許多貧困戶依靠產業獎補政策,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得到激發。
近日,玉州區仁東鎮石地村村幹部來到村裡的脫貧戶羅沼家裡走訪,「羅哥,我今天過來看下你,跟你確認一下養蜂的獎補錢到了沒有?」「錢已經收到了,謝謝你們。」羅沼的臉上寫滿了自信和笑容。
羅沼有一兒兩女,小女兒還在讀書,妻子患有慢性病,長期需要透析、服藥治療。儘管妻子的病情有所好轉,但整個家庭已是一貧如洗。「幸好有醫保政策,可以報銷很大一部分費用。」羅沼說,過去,全家的收入來源主要靠他外出打點散工,如今,養蜂事業讓他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養蜂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也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這樣一來,我可以在家照顧老婆,不用出去打工,在自家門口就可以增加收入。」羅沼告訴筆者,他跟朋友學養蜜蜂已有幾年時間,但以前只是小打小鬧,養個一兩箱。看到朋友養蜂挺賺錢的,羅沼心動了。去年,他嘗試著在自家房子周邊養了20多箱蜜蜂。
「平均一斤賣30元,原生態的,基本上來買的都是熟客。」靠著自己的努力,加上每年的以獎代補資金,更激發了羅沼的養蜂熱情:從此前的20箱,發展到現在50多箱。憑藉2020年養蜂產業的以獎代補項目,羅沼得到獎補7500元。「以獎代補這個政策實在好,鼓勵我們努力幹,多幹多得,不幹不得,我對發展養蜂更有信心了。」羅沼說。
「隨著規模擴大,貧困戶的收入也會更多,真正能鞏固貧困戶脫貧的成效,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發展路子。」仁東鎮黨委書記謝湛華說,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以獎代補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向貧困宣戰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為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仁東鎮實施以獎代補推進特色產業扶貧,對貧困戶發展產業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各駐村工作隊、幫扶聯繫人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全面了解貧困戶生產需求,大力宣傳以獎代補政策,引導和鼓勵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目前,該鎮一季度以獎代補共申請327項,發放獎補資金38.3萬元,已全部發放。二季度第一批共411戶申請獎補60.9萬元,第二批共630戶申請獎補104.5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