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大石頭做的景觀

2021-02-06 築龍園林景觀

本文轉自景觀派

今天來說一說「大石頭」

加拿大多倫多的糖果海灘

幾塊巨大的巖石坐落其中

在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的現代城市

這幾塊石頭像是「天外來客」

以出其不意的效果

吸引著人們好奇的目光

這是一處城市裡的海灘公園

背靠城市,面朝大海

人們可以在這裡享受舒服的日光浴

而其中的兩處大石頭

是這個公園的點睛之筆

能在都市裡中親密接觸到

只有在山野中的才能見到的石頭

很是難得

所以這兩塊大石頭也就成了

這個公園裡最受歡迎的地方

經過風雨雕琢而形成的自然肌理和質感

是現代材料無法比擬的

它源於天然的溫和屬性

很自然的拉近了與人的親近感

這個形體龐大的「天外之客」是如何來到這裡的呢?

說實話,這來的還真不容易

首選設計師爬山涉水

在某個山頭

找到了一塊稱心如意的石頭

想一下子將這麼大的石頭

搬運到城市裡是不現實的

設計師將其「切塊」處理

再一塊一塊的搬運過去

搬運到現場之後

再按照提前設定好的編號拼裝

 ▼

ok,大功告成

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日光浴了

同樣也是在加拿大

在一個叫做約克維爾的城市公園裡

也有一處飛來的巨石

這塊石頭同樣非常的受歡迎

公園裡時常有一些街頭表演

巨石就是天然的觀看臺

公園裡的擋土牆

也是用大石塊拼疊而成

不要小瞧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公園

它可曾獲得過2012ASLA的綜合設計獎~

說完了國外的「大石頭」

再來看看國內的「大石頭」

蘇州紫竹雲山墅這個項目

設計圈裡的朋友並不陌生

自落地以來備受圈裡的設計師朋友追捧

在微設計和景觀派組織的考察活動中

也曾去參觀過幾次

去過的人都為其稱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一座大石塊砌築的景牆

景牆當中有一道月洞門

與傳統月洞門不同的是

它由幾塊巨大桐廬石拼疊切割而成

顯得十分厚重樸實

前後兩面是自然開鑿面

內側面做拋光處理

景牆所用的山石均採用桐廬石

桐廬石目前已經不允許開採

所以現在都是僅存的一些庫存

是非常珍貴的園林建築材料

並且用的都是大料

大塊的荒料石

洞口劃線

根據圓形的劃線

切割並打磨出洞口

現場安裝

唐·李白《山中問答》詩: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此處移山鑿洞

配植古松

化變彌霧

入洞接廊

 自有一方別樣仙境勝地

築山之石選用富春江邊桐廬巨石

此石為中國最堅硬之崗巖

巨料極其難得

加之施工難度超乎想像

立於此

非比尋常

園區其他地方整石的運用

說完景觀圈

再來說說民宿圈裡的大石頭

在廈門有一家叫做那廂的民宿

因其獨特的設計而成為了民宿圈的網紅

在民宿的設計中保留了原來的自然山體

依山石而建,頗有特色

設計希望感受自然成為空間基調

「弱設計」的原則成為了設計的初衷

在一些客房中

山石嵌入牆體

同窗外的樹木一起

將風景帶入了房間

一塊大石頭跑到了客房裡

成了客房裡的一景

與山石同居

床頭的背景牆便是裸露的巨石

透著濃濃的自然原始之風

枕石而眠,別有風味

無獨有偶

同樣是在廈門

有一家叫做山海關的民宿

也是依山石而建的設計典範

酒店整個建築背靠大礁石,面朝大海

與金門島隔海相望

具有良好的景觀視線

山海觀的整個建築與大礁石融為一體

一切依著礁石而建

似乎與大自然的距離只在咫尺之間

遠離了鋼筋混凝土的桎梏與閉塞

反而有一種禪意靜蕩於心

原石的粗獷肌理

與精緻的現代城市

形成強烈的質感對比

自然造人

億萬年來根植體內的自然屬性

讓人感受到了石頭的溫暖

讓久居都市的人們

感受到了自然的氣息

這應該也是為什麼這些大石頭

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本文轉自景觀派

感謝原作者辛苦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交流!

合作/投稿加小饅頭老師:微信號 zhulongxmt 

相關焦點

  • 倒車碰了一塊大石頭·都市快報
    記者 段靜 通訊員 尚法    昨天,上城法院法官和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幾名工作人員圍著一塊大石頭,又是拍照又是拿尺子量,忙乎了整整一上午——他們要鑑定這塊大石頭的價值。  石頭擺放在延安路一家古玩店門口的過道上,黃色,形狀不規則,記者上前抱了抱,雙手抱不過來。
  • 一塊大石頭竟是國寶?居民表示難以置信,專家:看看上面刻的字
    2020年9月份,一塊流落在居民院中的清朝文物正式回歸圓明園。然而這件文物從外表看上去只是一塊其貌不揚的大石頭,那些居民院的老鄰居更是不相信這塊石頭是什麼了不起的文物。經過專家仔細的研判和分析,這塊大石頭與乾隆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這到底有何不為人知的玄機嗎?
  • 一塊大石頭竟是國寶?居民表示難以置信,專家:看看上面刻的字
    2020年9月份,一塊流落在居民院中的清朝文物正式回歸圓明園。然而這件文物從外表看上去只是一塊其貌不揚的大石頭,那些居民院的老鄰居更是不相信這塊石頭是什麼了不起的文物。經過專家仔細的研判和分析,這塊大石頭與乾隆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這到底有何不為人知的玄機嗎?
  • 楠溪江石桅巖,能見到的雄偉景觀就是一塊大石頭
    環楠溪江,據說有近八百個景點,而石桅巖景區,以獨特的一塊巨大石頭,成為遊客喜歡玩的地方。石桅巖景區,位於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的東北部,與北雁蕩山毗鄰,從石桅巖出來,走山路能很方便抵達雁蕩山。石桅巖景區的總面積約有86平方公裡,但最出名的是聳立於山谷間的那塊大石頭。這塊石頭像是一堵巨大的石牆,高度約有306米,通體呈淺紅色。因為外形酷似船上的桅杆,因而得名。
  • 一塊大石頭竟是國寶?居民表示難以置信,專家:看看上面刻的字
    2020年9月份,一塊流落在居民院中的清朝文物正式回歸圓明園。然而這件文物從外表看上去只是一塊其貌不揚的大石頭,那些居民院的老鄰居更是不相信這塊石頭是什麼了不起的文物。經過專家仔細的研判和分析,這塊大石頭與乾隆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這到底有何不為人知的玄機嗎?
  • 楠溪江石桅巖,能見到的雄偉景觀就是一塊大石頭
    環楠溪江,據說有近八百個景點,而石桅巖景區,以獨特的一塊巨大石頭,成為遊客喜歡玩的地方。石桅巖景區,位於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的東北部,與北雁蕩山毗鄰,從石桅巖出來,走山路能很方便抵達雁蕩山。石桅巖景區的總面積約有86平方公裡,但最出名的是聳立於山谷間的那塊大石頭。這塊石頭像是一堵巨大的石牆,高度約有306米,通體呈淺紅色。因為外形酷似船上的桅杆,因而得名。
  • 緬甸一塊禁止女人摸的大石頭,聳立在懸崖之緣,為何屹立千年不倒
    像緬甸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 大多數都信仰佛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石頭,它傾斜的聳立在緬甸一座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如果您不近距離觀看的話 是很難看到這塊石頭和懸崖的接觸點的。整個石頭高達8米,重約611噸。
  • 一塊紅色大石頭憑什麼是世界的中心?
    烏魯魯(Uluru),其實是一塊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裡的巨大石頭。烏魯魯在原住民的語言裡,也是「一塊大石頭」的意思。不同於其他的石頭,這塊石頭沒有任何阻隔,孤孤單單的聳立在一片平原上。
  • 女子開車回老家,山上掉下一塊大石頭,朋友:發財了!
    女子開車回老家,山上掉下一塊大石頭,朋友:發財了!女子小張老家是竹山的,工作了一個多月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假期,於是小張就想著趁假期回老家看望一下父母。於是小張就帶著同在外地工作的同鄉回竹山了。結果第二天小張還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剛剛走上盤山公路,前面山上就落下來一塊大石頭,這可把小張嚇得不輕,還好自己車速不快,沒有行駛到那個位置。小張看了看山上並沒有再掉石頭的樣子就和朋友下車看看前面的情況,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就樂翻了,原來通過大石頭碎開的縫隙,小張看到一點綠光,像極了自己家鄉盛產的「綠松石」!
  • 一塊紅色大石頭憑什麼是世界的中心?
    烏魯魯(Uluru),其實是一塊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裡的巨大石頭。烏魯魯在原住民的語言裡,也是「一塊大石頭」的意思。不同於其他的石頭,這塊石頭沒有任何阻隔,孤孤單單的聳立在一片平原上。
  • 京昆高速上突現一塊大石頭,兩車先後翻車
    高速交警趕到現場調查發現,兩車翻車的原因都是因為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現了一塊大石頭。目前,高速交警正在調取監控查詢石頭的來源。據第一輛翻車的罐車車主介紹,他的罐車裡裝的是植物油,大概有31噸,是從山西運往山東。接近6時時,他的車行駛到此處準備超車,因為存在視覺盲區根本沒有注意到在三車道和二車道中間出現了一個大障礙物。
  • 「萬裡挑一」的一塊大石頭,我讓手藝人給我雕成茶盤,成品太震撼
    所以我用「萬裡挑一」的一塊大石頭,讓手藝人給我雕成茶盤,給大家做介紹,不得不說成品太震撼。首先它很大,大家都知道小石頭易見,但是大石頭卻很難找到,而進行雕刻的話,大的石頭就更難,因為無論是布局雕刻還是切割處理都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大的作品完工一般需要很長的時日,而假如你做得不好,或者說雕刻的有些粗糙,那麼整塊石頭就相當於廢了,所以這些製作的每一個工序都是對於雕刻師的一種考究。
  • 四川村民家屋後掉下一塊大石頭 打開一看不得了
    9月21日,四川村民屋後山體垮塌滾下一塊大石頭,打開仔細一看,直呼不得了。罕見!近日,宜賓象鼻一居民在自家房屋背後發現了一塊有紋路的石頭,紋路形狀似魚的大石頭究竟是什麼呢?
  • 僅憑一塊完整的大石頭,就成為天下「第一山」,壯哉!
    有九曲溪竹筏漂流,全程130分鐘,乘坐古樸竹筏,領略峽谷風情,這個項目是很不錯的位於武夷山景區核心位置的天遊峰寬約600多米,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它就是一塊完整的巨石,眼前所見的一條條銀色細線其實是經歷了億萬年的雨水,山泉流淌而成,遠看蔚為壯觀。峰頂胡麻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刻百餘處。其中最大一幅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
  • 為什麼會有大石頭?
    生活裡難免會有不順遂,困難彷佛一塊大石頭擋在面前,帶來阻礙、困擾、痛苦、危機……等種種不愉快的經歷,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神要讓我們遇到這些討厭的事?」 神在我們的生命裡擺放一塊大石頭,可能有以下原因: 下雨的時候,你才會打開傘,體驗傘的功用;同理,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才會倚靠主,這才有機會經歷神的大能,摸到那位看不見的神。主耶穌不是故意找你麻煩,而是引導你更認識祂。
  • 大石頭街
    清宣統二年(1910年),熊維肱在大石頭街寨子以南的山神廟山辦起了學堂,開始了文化啟蒙教育,(後學校搬遷於浪壩寺,即現在翠華小學的前身)。在這以後的熊紹昌等人,他們開門辦學,不僅僅限於在大石頭街,還有九道河、達丙新寨等。這些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不僅在大石頭街,而且在永昌、順寧乃至全省都很有影響力的人才。
  • 四合院門前的「大石頭」
    其實一直以來都想詳細寫一寫四合院裡的那些規矩和講究,但是由於講究太多太多,這個話題有點兒大,如果要做、恐怕得做成系列,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想起什麼就聊什麼這麼輕鬆。所以看吧,以後時機合適了,應該會有行動吧!不過不成系列也沒關係,咱先聊聊邊邊角角兒的,恰好前兩天有朋友問,說在四合院門口看見個大石頭,方墩子似的,這是幹嘛的?所以今天咱們就聊聊四合院門前的「大石頭」。
  • 嵩山腳下的一塊大石頭,訴說著一段驚世傳奇!
    在太室闕的後邊,有一塊巨石,這塊巨石便是啟母闕的來歷,便是承載了夏朝王命神話的一個重要依據。石頭的名字叫啟母石,夏朝的第二代國君叫啟,難道這就是啟的母親的化身?這裡面究竟有多少秘密?她感到非常羞愧,提起飯籃就往家跑,大禹見到此景,連忙返身去追,快到家門口時,氣急交加的塗山嬌突然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頭。而此時塗山嬌已近分娩,大禹思子心切,對著大石高喊:「還我兒子,還我兒子。」聲音剛落,「轟隆」一聲巨響,巨石崩裂,他的兒子從石縫中跳了出來,大禹由此把兒子取名為「啟」。後來,人們就把塗山嬌變成的那塊石頭叫做了「啟母石」。如今,在嵩山萬歲峰下,有一塊巨大的石塊,就是傳說中的「啟母石」。
  • 四合院門前的「大石頭」
    其實一直以來都想詳細寫一寫四合院裡的那些規矩和講究,但是由於講究太多太多,這個話題有點兒大,如果要做、恐怕得做成系列,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想起什麼就聊什麼這麼輕鬆。所以看吧,以後時機合適了,應該會有行動吧!不過不成系列也沒關係,咱先聊聊邊邊角角兒的,恰好前兩天有朋友問,說在四合院門口看見個大石頭,方墩子似的,這是幹嘛的?所以今天咱們就聊聊四合院門前的「大石頭」。
  • 看著三峽中的一塊大石頭,蘇軾悟出了一個道理,和老子不謀而合
    灩澦堆是瞿塘峽中的一塊大石頭,俗稱燕窩石,歷來被視為著名險灘。很多在此翻船的,都把原因歸咎於灩澦堆。所以,在船夫眼中,它不啻於惡魔一般的存在。但在思維異於常人的蘇軾看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價值,灩澦堆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