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頭街

2021-02-10 昌寧發布

 提示:點擊上方"昌寧發布"↑免費訂閱本刊    

  得老驍河發源於昌寧最高的松子山東麓,從天堂山天然闊葉林中款款而來,腳步輕盈,溫柔婉約,走過沿江溼地,穿越鵝頭山的美麗風光,一路向南,以其不屈的堅韌和豪情,遇崖穿石,逢石開路。一路歡歌,灑下兩岸的翠綠;一腔柔情,種下沿途的金黃。

  當這條清幽幽的河水到達天堂山以東的大西山腳下時,她回眸一笑,曼妙的身姿舞動出一條曲折宛轉的弧線之後便一頭扎入了河西水庫的懷抱。就在她以舞蹈家的動作一迴轉間,成就了這個不染世塵的峽谷間唯一的平壩——大石頭街,就在這個詩意的平壩上孕育而生了。得老驍河將它所有的鐘靈毓秀與文運才思都毫不吝惜地集中賜予了這個美麗的峽谷,大石頭街這個不大的石頭旮旯裡因而走出了一個個名震一時的才子,留下了一段段值得探究的傳奇歷史。

  當熊氏祖先帶著他的兒孫到達這個遍地是石頭,潮溼的沼澤長滿蘆葦和老苦蕁麻的蠻荒之地時,便以石頭般的毅力一刀一斧,一揪一鋤的開始了生存和創業,硬是在這個亂石灘上種上了玉麥和豆子,而且,得老驍河峽谷的玉麥長得好是出了名的。當地人不叫這自然純淨的峽谷為「峽谷」,而是稱其為「槽子」,所以人們說,「得老驍河槽子的玉麥,不問給(是不是)好,只問給(是不是)倒」。言下之意是說,只要不被風吹倒,就一定是個豐收年。憑著這種石頭般的創業精神,熊氏家族便在這個美麗的峽谷安了居,樂了業。因這個地方石頭多,而且寨子中間又有一個形如小山的大青石,便命名為「大石頭」。

  隨著熊氏家族一代代對大石頭的開發,民國元年(1912年),這個離昌寧縣城只有17公裡的村寨便有了集市,像模像樣的趕起了街子,這個在石頭上趕集的地方也就名正言順的稱之為「大石頭街」。

  清宣統二年(1910年),熊維肱在大石頭街寨子以南的山神廟山辦起了學堂,開始了文化啟蒙教育,(後學校搬遷於浪壩寺,即現在翠華小學的前身)。在這以後的熊紹昌等人,他們開門辦學,不僅僅限於在大石頭街,還有九道河、達丙新寨等。這些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不僅在大石頭街,而且在永昌、順寧乃至全省都很有影響力的人才。

  族譜是大石頭街的文化遺產之一,是家族的文檔,除了記載子系圖以外,還有地形圖,族規族訓,以及家族中的文獻,其中大量的詩詞文章包含了創基立業的記載、對家園的讚美、對歷代英才的歌頌、渴望報國的心情。熊世清保存至今的一套原始家譜,成了熊氏家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書。

  在熊氏家譜中,我看到了熊文旺、熊式忠父子等二十多個文生、武生、貢生、稟生、監生的顯赫身世和文採。熊氏家族文風勃興,名人輩出,科甲題名之士位列全縣前茅。這些人不僅學識淵博,為地方的發展和建設獻計出力,而且對昌寧的建設和發展所作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時為北路團團長的熊鮮陽為昌寧建縣、辦學竭力上書,奔走呼籲;為建造瀾滄江大橋他違抗上命,頂住了上級不給資金等種種壓力,多方籌措資金,終於架起了這座聯繫滄江兩岸的通道;熊臣中參與設計和建造了安瀾橋、習謙大橋等多座大橋,僅憑一棵五尺杆,雄偉的大會堂便在他心中醞釀,通過自己的模型實驗,建造了令後人稱奇的滇西最大的大會堂……

  得老驍河峽谷不僅有綠樹掩映,泉水叮咚的自然風光,更有貯藏豐富的「翠華大理石」,在這裡,山、水、石、林相互組合,形成一處處奇觀妙景。身居石頭叢中的大石頭人,自古以來就與石頭相依為命,同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每一堵石崖,在他們眼中,都是一道風景,每一塊石頭,對大石頭人言,都賦予特別的意義。古樸的村莊,隨處可見的就是石頭,一堵堵石牆圍著庭院,一條條石板路交錯縱橫,一道道石階伸入農戶。進入農家,石缸、石槽、石磨、石臼、石盆、石桌、石礅應有盡有,大小不一,做工各異,真是「石頭的世界,藝術的海洋。」

  大石頭街人使每一塊石頭都發揮了最好的功能,除了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石具,他們對大理石的開發很早就有了商品意識,大石頭街許多人家,代代鑿石為業,不少人家就靠這一錘一鏨養家餬口,建家立業。如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大石頭人就在這錘鏨的叮鐺聲中,創造和傳承著大石頭街獨具特色的「石頭文化」。大石頭人在創造和發展著其獨具特色的「石頭文化」的同時,在人生的走向及定位時,把懷念銘刻、表現在其精湛的石頭工藝之上,作為一種習俗,一種傳統,一種美德來延續傳承。在這裡,不僅有最早的石制古墓,而且其墓碑中最早引入了東巴文化的歷史記載,把大石頭街的歷史發展推向了久遠。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石頭街的發展史,便是熊氏家族的創業史。「石頭文化」,是大石頭人幾百年以來在延續或謀求著的一種生活。

  然而,古樸的村民對傳統生活方式的固守,鄉土文化的傳承並非因循守舊,古樸的村莊,在傳承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同時,不拒絕外來文明,大石頭街雖深居峽谷,卻從來都是開放的,過去是這樣,如今更是這樣。緣於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識,美麗的峽谷迎來了外國人,中英合資環境保護項目的實施,讓這個峽谷深處的村子點上了洋人的節能燈。可是,這並不是樸實的村民第一次與「洋人」打交道。早在二戰時期的1944年,由於盟軍飛機與敵機在空戰中墜落,大石頭街人便見識了白皮膚,藍眼睛,黃頭髮的高個兒美國人。並且在幫助他們抬運物資,熱情款待後,於第二天把兩位美軍飛行員安全送達昌寧國民政府。

  大石頭街前有流水、後靠青山,河兩岸的楊柳、河裡的魚兒、山上的林木,歷來得到村民悉心的保護,誰要是砍了一柳一木,就要受到公眾的譴責和鄉規民約的處罰。也就是說,熊氏家族在開發大石頭街的同時,一直非常注重對得老驍河及峽谷周邊生態環境的美化和保護,他們栽花種樹,植柳固堤,森林覆蓋率達到70%。由於開發者這種最早的生態保護意識,才有了得老驍河沿岸綠樹成蔭的峽谷,清澈甘洌的河水,才有了河西水庫的碧波蕩漾和昌寧壩的萬畝糧田。正是有了得老驍河的水,有了得老驍河帶來的靈氣,也才有了得老驍河兩岸的生機與繁榮。

  如今,源於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大石頭街那延續多年的錘鏨聲已經消失,那些雕梁畫棟的古老建築也因空間和採光等方面受限的原因而被一座座水泥平房佔去了位置,那些曾經在房簷上氣宇軒昂的雕龍刻鳳,也被落寂的堆在房屋一角,有的已經當作柴禾化為灰燼;曾經歷盡滄桑的石板路,也穿上了水泥的外衣而沒有了原樣,先前從村子中間歡暢流過的小溪已經換成了自來水管……古樸的村落已經變了樣,走在這個初具「現代化」的村子裡,讓我有絲絲的失落從心裡瀰漫。可是,當走進村寨中心的娛樂文化室,看到那些詳和歡快的老人和孩子在讀書看報,休息聊天,喝茶談心時,我的那份失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古文明沿襲的震憾。

  大石頭街,一個以石頭命名,利用石頭建家立業、發展致富的地方,是一部石頭的史書,這裡居住著近700戶2800多石頭一樣的民族,繼續創造著石頭一樣堅實的事業。

  「遊時盡覽峽中趣,遊罷長思世外天」。這,就是大石頭街留給你的印象。

 

責任編輯:吳再忠 / 編輯:李婭芳

投稿郵箱:cnxcbjs@126.com

相關焦點

  • 四合院門前的「大石頭」
    不過不成系列也沒關係,咱先聊聊邊邊角角兒的,恰好前兩天有朋友問,說在四合院門口看見個大石頭,方墩子似的,這是幹嘛的?所以今天咱們就聊聊四合院門前的「大石頭」。 現實當中還真有這事兒,就在北京國子監街,孔廟門前就有這麼一塊下馬石,這是一塊對聖人表示敬仰的石碑。無論什麼人到孔廟參拜孔聖人,只要是騎馬來的,見此碑都要下馬步行,以示對先賢的尊重。
  • 一塊大石頭做的景觀
    本文轉自景觀派今天來說一說「大石頭」
  • 大石頭景區:遊山玩水賞大石的好去處
    大石頭景區是市民遊山玩水的好去處。   石澗公園位於圭峰山風景區的西南部,園區將分為八個景區,即:入口廣場區、大石頭景區、動物園景區、茶溪谷景區、蝴蝶谷景區、百花谷景區、紫雲觀景區和國防教育園區。目前,大石頭景區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便有大批遊客前來,成為市民一個重要的遊玩去處。
  • 實地探訪「大石頭」!尋找江門人喜愛的地方!
    一到休息日,很多江門人都喜歡來到這個離市區不遠的「大石頭」。這裡原是一個水庫,位於新會區,經投資建設成為市民休閒之地,叫大石頭景區。大石頭景區位於圭峰山旁,環山擁抱,綠樹成蔭,中間一個水庫。有山、有水、有石澗、有草坪。
  • 大石頭攔路 街道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原標題:大石頭攔路 街道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日前,玄武區孝陵衛街道接到居民「12345」政務熱線工單,家住晏公廟54號6棟的張女士反映:樓棟外面的巷子很窄,而巷子拐彎處有一塊大石頭,不僅影響消防通道的通行,對於來來往往的小區老人和孩子來說,也容易被絆倒
  • 嵩明大石頭水庫風光
    冬日早晨的大石頭水庫,太陽冉冉升起,水面上霧氣騰騰,猶如仙境,美不勝收。
  • 大石頭風景區設施將升級
    記者昨日從新會區有關部門獲悉,新會區石澗公園大石頭風景區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將全面啟動,將新增80多個停車位,並擴展人行道實現人車分流,同時升級公共衛生間以及增加休息區域等園區配套,完善遊人的遊玩體驗。
  • 珠海高新區:大石頭村「點石成金」甩窮帽
    珠海高新區幫扶種植基地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麥婉華 通訊員歐夢霞 小文 建檔立卡貧困戶108戶、貧困人口298人的化州市合江鎮大石頭村是廣東省定貧困村。大石頭村因自然資源少,交通相對落後等原因導致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低,村環境雜亂,人心渙散,一直扣著「貧窮落後」的帽子。直到幫扶單位珠海高新區派駐大石頭村扶貧工作隊的出現,凝聚共識、無妄踐履。
  • 「夜讀」丙申大石頭界碑考察記
    相金玉 攝初識大石頭4月12日,由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物局、檔案局、史志辦、青林鄉政府等部門組成的考察組前往全家灣村實地查看這塊大石頭。全家灣村坐落在青林鄉政府西北6.8公裡處,東南與白土埡壑村接壤,西北靠近柳林灘村,海拔2900米左右,全村總面積9.04平方千米,城西(城關鎮-西海鎮)公路貫穿全境。
  • 男子野外發現奇異大石頭,鑿開一看裡面大有驚喜!
    男子野外發現奇異大石頭,鑿開一看裡面大有驚喜!男子隨後找來了一些工具,準備強行將這塊奇異的大石頭給鑿開,看看裡邊究竟長什麼樣。男子野外發現奇異大石頭,鑿開一看裡面大有驚喜!沒兩下工夫,男子便在這塊大石頭上面鑿了一小塊碎石下來,仔細一看,發現並不簡單,這塊石頭上有著奇怪斑紋。男子野外發現奇異大石頭,鑿開一看裡面大有驚喜!隨後男子又將這塊大石頭的上面部分鑿開了,發現這石頭裡面大有乾坤,裡面的物質跟外表殼判若兩物。
  • 大石頭河南村農旅融合實現「雙豐收」
    大石頭河南村農旅融合實現「雙豐收」 2020-06-28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夢《浮生六記》,蘇州大石頭巷的浮生四季半日閒
    2019深秋,於上海活動之前,特意留出些許時間,再赴姑蘇城,偷得浮生半日閒,以途家美宿家的身份,深入大石頭巷,挖掘姑蘇獨有的魅力。大石頭巷前端便是蘇州市公安局姑蘇區分局,相傳石刻就在此,最終,我在公安局門前的花壇裡找到了這塊石刻。
  • 大石頭森警救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
    大石頭森警救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李玉佐 鄭慧利  |  2020-12-15 22:39  中國警察網訊 近日,吉林省大石頭森林公安局荒溝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 敦化大石頭亞光湖馬蘭花文化旅遊節17日開幕
    (敦化電視臺 敦化新聞記者姜峰)記者日前從大石頭林業有限公司了解到,大石頭亞光湖國家溼地公園將在6月17日舉行開園儀式暨首屆馬蘭花文化旅遊節,屆時市民可到亞光湖國家溼地公園賞溼地風光、觀馬蘭花海。  亞光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大石頭林業局境內,園區總面積2291平方千米,其中溼地面積1380公頃,涵蓋森林溼地、沼澤溼地、湖泊溼地、人工溼地等多種類型,溼地內水草豐茂、原生態景觀獨一無二。
  • 一塊大石頭竟是國寶?居民表示難以置信,專家:看看上面刻的字
    然而這件文物從外表看上去只是一塊其貌不揚的大石頭,那些居民院的老鄰居更是不相信這塊石頭是什麼了不起的文物。經過專家仔細的研判和分析,這塊大石頭與乾隆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這到底有何不為人知的玄機嗎?先讓筆者和大家簡單介紹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2019年10月下旬,圓明園管理處宣傳科通過網絡發現線索。
  • 老外質疑中國高鐵,要是前方出現大石頭怎麼辦?看完豎起了大拇指
    中國高鐵的平均速度有340公裡每小時,確實是很快,不過有老外就質疑,這麼快的速度,要是高鐵前方出現一塊大石頭就算急剎車,根據慣性原理,也會繼續滑行很長一段距離,面對突然出現在軌道上的大石頭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國的高鐵在每天行駛前,都會派出一輛「小黃車」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它表面看起來就像是一輛火車,然而裡面並沒有人,因為它是用來清理高鐵軌道障礙物的,就算是大石頭也不在話下
  • 關於解除大石街道大石頭村老陽居自然村全面封閉管理的通告
    關於解除大石街道大石頭村老陽居自然村全面封閉管理的通告  按照江西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要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基於大石街道大石頭村老陽居自然村已達到解除全面封閉管理的條件。
  • 直擊:海邊遊玩的時候,翻起大石頭,網友有這麼意外的發現!
    海邊遊玩的時候,翻起大石頭,網友竟然有這麼意外的發現!這是什麼呢,你們看出來了嗎?這是很多遊客去海邊的目的之一。沙灘漫步、洗個海水澡、挖小螃蟹、捉小魚等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在海邊的時候,特別是晚上,你會發現很多人在海邊「搞事」。有的還拿著手電筒,不停地走動。走上前去詢問,才知道他們是捉小螃蟹。有的是為了樂趣,有的是為了自己吃。據說,自己捉的小螃蟹,油炸很美味的。
  • 新會有個景點叫大石頭,這個名字好奇怪,我要去一探究竟
    親水棧道品嘗了新會陳皮,遊覽了新會葵林,繼續搜羅新會的美景,發現在圭峰山西南方,有個叫做大石頭的景區。這個名字好奇怪,是因為這裡有塊大石頭?還是這裡的石頭特別大呢?遠處的寶塔,不知是不是在圭峰山這個景點的全稱叫石澗公園大石頭景區,看介紹屬於一期工程,以後應該還要擴大。車開到大門口就不讓走了,只能停在旁邊的停車場。
  • 在南方的農村,為啥有些農民要故意放幾塊大石頭在莊稼地裡?
    在南方的農村,為何很多莊稼地裡要放幾塊大石頭?有何用意?文/農夫也瘋狂莊稼地是用來種植莊稼的,一般農民在耕田、種地的時候,如果見到有小石子了,一般都會把它們收集起來,然後一起扔到莊稼地以外面的地方。不過在南方的一些山區,確實能經常看到有些莊稼地裡有一塊塊的大石頭。它們並不是從地裡所長出來的,而是可以搬動的。那為什麼不把它們搬出去呢,這樣豈不是會影響到耕種莊稼嗎?農夫家就是南方的,是靠近山區。在我們這裡的土地都是這裡一塊,哪裡一塊,非常的分散,這一點和北方地區的莊稼地是有著明顯不一樣的,它們都是集中在一起,一望無際的情況。